第三十一章 山在那里E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欲心有敛,人便近神;欲心放纵,人就不如禽兽
    一五六.老衲于中也有一点儿但是
    “但是到此了?”
    还有些意犹未尽的五祖面对慧能似有期盼目光,想了想却是直直以问。
    “师父?”
    慧能一时还真有点儿不知五祖意之所在了。
    “你说的都对呀,可老衲于中也有一点儿但是。”
    “请师父为之开示!”
    “慧能哪,
    虽说佛法亦世法,但于道中人意趣而言,是不是更在出世?而世间于道人观感,是不是因此便有了非常角度、非常要求?
    于世说法,不管言之如何透彻,如果人德行不似山一般宽厚容与、山一般静穆忍默,那于人之启,于世之济,是不是或也多会有落戏论之嫌?
    佛祖十大弟子会心传承正法者,
    为什么不是智慧第一舍利弗,
    也不是解空第一须菩提,
    更不是说法第一富楼那等等,
    却独独头陀第一摩诃迦叶,
    这其中微妙因缘,是不是有值我等深问、我等深思?”
    五祖言罢望着慧能,目光不仅多有期待,更是充满了信心。
    ~~对呀!
    佛法如世法,
    人不知世间珍馐盛馔,又何识一物清纯至味?
    不历世间七色斑斓,又何明一抹白光为幻?
    不见山之崔巍嵯峨、海之茫无涯际,又何解人意绪幽微如月万缕更似星迷离……
    人或只有广阅深历凡尘凡心并于中幡然,那出世于己,才更具坚牢之基;那济世于人,方多蕴发蒙之凭吧?
    佛祖十大弟子,是不是亦唯大迦叶一人而已?
    是啊,人生而不同,可相同的却是人的欲望。其中那无有止尽贪婪,人人虽知其弊,但又几人能自觉减少一毫一分……
    因此,
    深信“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孔圣人,才不得不由心而悲“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因此,
    坚持人精神高贵且傲然天地的庄真人,才不得不万般无奈主张人及社会问题解决根本出路,只能回归“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那明知绝无可能原始蒙昧。
    因此,
    透彻万法空寂的释迦摩尼,也只能使出“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方便手段、方便设施……
    圣人制欲,
    当然主要针对小人之心了。但人品级等级本分着落之中,谁又不愿求个博个“治人”且“食于人”的名正言顺,此中之制,还真有些说不清究竟是谁制了谁吧?
    真人制欲,
    不过看透身外名利而已。那养生至道,还真少不了薄薄酒、淡淡茶,此中那一己利害精到算计于其制欲初衷,是不是更因一切无奈最终有些南辕北辙了呢?
    而佛陀制欲,
    其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红尘又谁能堪与相匹?
    那一日一食一饭团、一年四季唯三衣且白日黑夜坐不拘地头陀之行,更将人于物的索取自觉降到了极限。此中苦行,不管是为人为己,还是幽幽之处与人难语,但对欲壑难填世人的折服更于中说法感召之力,却会叫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深思更为之有所反省的吧。况人心底,谁又没一泓清明纯净的神泉呢……
    “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于人于世,佛所虑者,不就人难知足贪欲之心吗?
    欲心有敛,人便近神;
    欲心放纵,人就不如禽兽!
    所以,佛陀圆寂之后,众罗汉集结之中,大迦叶与阿难于佛教导一问一答里,那佛法至关要紧总是忆念犹新——
    “所有诸法,有为,无为,离贪欲为第一!”
    因为,
    世上一切恶行,莫不由贪欲而起;
    一切善法,无不因清净而生。
    “是故,……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
    真清净者,一切宽厚、一切容与皆落一切忍默。故佛又谓“我观第一义,忍默为最上。”峨峨大山与万类无私容与更自身忍默,不亦全都在那一切无得清净之中吗?
    诸法空寂,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那历劫万万之年见惯来去生灭巍巍大山,当然一切在心了。
    大山因大而容、而与、而忍、而默、而静,而穆,
    那头陀之修行,是不是于己就是一座行走的大山,于人于世,亦可谓山在那里呢……
    是的,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中怀万象,吞吐日月;
    山在那里,
    众类于襟,难数珍奇;
    山在那里,
    内虽虫蚁侵蚀、虎啸狼奔……
    外更雷电似剑、霜雪如刃……
    但山在那里不为所喜、不为所忧、更不为所惧!
    一切了然、一切容与、一切忍默、一切静穆之中峰入云霄,翠蔽无际……
    ~~“师父?”
    慧能感慨之中一念回神,却坐前山石空空、林木寂寂,五祖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离去了,只留冯茂山颠与人独对由心交流、由心体味……
    ~~一切,山在那里!
    ———1.《论语,述而》;2.《论语,子罕》;3.《庄子,马蹄》;4.《维摩诘经,佛道品》;5.6.《孟子,腾文公上》;7.《杂阿含经.中.道品诵第四.卷第三十一.八八二经》;8.9.《增壹阿含经.上.卷第一.序品第一》;10.《长阿含经第四分.卷第二十一》;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0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0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