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密在汝边C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天之自然由无心,人之自然在有意
    二O六.行者是说
    “惠明师父,听说你于庄子深有根基?”
    见到禅师的反应,慧能心里一下拿定了主意。
    “已有生疏了。”
    禅师抬头,有些不解的盯着慧能。
    “那还记不记得《山木》篇?”
    “或许记得吧。”
    “颜回问仲尼‘何谓人与天一邪’时,还记得夫子如何作答的吗?”
    禅师想想目光似乎骤然一闪:
    “‘有人,天也;
    有天,亦天也。
    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此中之意,不知惠明师父作何理解?”
    这时禅师有些领悟慧能所问之意了:
    “行者,我有些明白了。”
    “有些明白了……”
    “天之自然由无心,人之自然在有意。所以,人对天的无情不会有生根本嗔恚,却于人的作为一切点滴在心了。圣人晏然体逝而终,是不是就在其心有如荡荡之天?”
    “说得是啊,惠明师父。
    圣人随顺一切,安然一切,在于了然一切,因为一切自然而已。
    惠明师父,若从诸法因缘无始无终大视野来看,人间善恶等等不也是无法与恨、不值与怒的天之自然吗?
    因为,这一切你恨也罢、怒也罢,无始因缘都会使之一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换汤不换药,百年之人于之真的莫可奈何。人何不于世间是非善恶、生死有无等等以天视之,如圣人一样,得一己身心解脱自在安然呢?”
    “庄子之圣,圣在一己远浊独善其身;
    人之成佛,却在化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
    行者,是不是彼圣非此圣,彼天非此天?”
    惠明的执着认真,于中还真可略见一斑。
    “说得太好了,惠明师父!
    庄子谓人间是非善恶之念乃人性分难救难改,故智慧之人应远世而全生,不必去做那些无谓努力误其百年逍遥自在。而佛祖却言见因缘即见法,视善恶是非等等为人修佛成佛难得因缘。
    惠明师父,是不是正因为如此,佛祖才谓善有善报,只人天之果;而那刻意求善,不仅不是至善,还是人达生命至境必过关隘?
    所以惠明师父,善来善去善不求,不但人修佛入佛之要,亦明心见性之津吧。故吾谓‘兀兀不修善’。”
    说到这里,慧能似有期待的盯着惠明,而禅师已是神情专注,如饥似渴。
    “惠明师父,《金刚经》里那‘佛说……即非……是名’之式于清净二字,可作何言?”慧能于是紧接。
    “佛说清净,即非清净,是名清净。”
    此式于黄梅弟子,当然张口即来了。
    “所以,惠明师父,一切是名而已。
    世间出世间,凡界与圣界,都人的世界,此中又哪有什么纯碎清净之地。那时时处处是非善恶里,人的心念谁都难免因之有触而不时腾腾了吧?”
    “是啊,此千里相追,不就清净之人心念腾腾之为吗。”
    修佛经年,此时惠明于之更有感慨了。
    “所以,惠明师父,人于是非善恶腾腾起念,也人之常情,世之常理。
    此在庄子,便为人之不能有天,乃性之分也,于是真人视之为天一念回转便释然安然,心境或许亦能逍遥自在了;而修佛之人若以因缘之空于中生发慈悲之心,便会恶起恶消恶不为了吧。故吾谓‘腾腾不造恶’。”
    “行者是说、行者是说人若于念不求不住,便是觉悟,即近本真?”
    此时惠明似乎心有所悟了。
    “就这个意思,惠明师父。
    人刻意修善,或不觉为恶,多受一切有得更一隅见闻左右。而那些所谓是非善恶等等在无始无终时光之流里、无边无际空间中,不但毫无意义,若换了时空,还可能是便是非,恶却成了善吧......
    此是非善恶于人间的悲喜喜悲,想必惠明师父也曾多有识见、多有感慨的吧?
    所以,人于因缘生法之中若于念不生,于念不住,也就找到了为善不求善,恶念内里消的关津了。
    因此,那一时一事所见所闻就再没入心是非善恶搅扰,唯本觉心性了然一切寂然不动而已。
    是非不入见与闻,人一念清净,必念念清净。故吾谓‘寂寂断见闻’。”
    “‘寂寂断见闻’而一念清净,念念清净。”
    此刻惠明一念幽邈,不觉自言自语。
    “是的,惠明师父。
    人若于世间诸法不起是非之念,并于中行善不求善,恶起恶不为,便是菩提,便是修行,亦是正果了。
    而此中彻悟,此中境界,多由人胸襟吧?
    佛经万劫,人天遍历,实乃喻说启人广大视野而已。
    无住无得天地心,当人以天之眼界、地之胸怀更超越天之高、地之阔来看世界人生时,那是非善恶、生死有无等等之念又何来何住。故吾谓‘荡荡心无著’。”
    “循循吾师啊!”
    ~~有如雾开放眼,恰似拨云见天,惠明此时此刻仿佛看到了什么,但面对如此高远,如此寥廓,一时怔怔又有些说不出什么,因此那一声循循吾师感铭,既是祈望,更亦恳求。
    见此情形,慧能知其已有悟入,或只差一点儿着力了,于是紧接:
    “惠明师父,汝‘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再说。”
    惠明听了,即结趺坐专注一境,良久忽闻杳杳之处绵绵传来四下包裹密不透风幽幽一问:
    “‘不思善,不思恶,正在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1--4.《坛经,付嘱第十》;5.6.《坛经,行由第一》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0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0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