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月明中天D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善良之至,人心柔软而已,但现实之中,为什么柔软之触往往多只心颤心动却难付诸实实之行,更难恒之时时事事
    二八六.有信无解,增加无明
    爱恨善恶,
    泛泛而论,爱与善紧紧有连,恨与恶息息相关。但稍加计较,之中分界或许就有些模糊甚至还可能根本颠倒了吧……
    善良之至,人心柔软而已。其中无涉一切所谓崇高伟大,因为人心善良,人性本然。
    但现实之中,人柔软之触往往多只心颤心动,却难付诸实实之行,更难恒之时时事事的吧......
    而爱就不同了。
    感天动地的私爱,虽有情天然本能;
    千难万难的大爱小爱,虽是充满了特定功利;
    但人却用心为之,社会更处处褒奖,倡之竭力。
    于是,在爱的名义下,人间不时便上演了多少回首难堪的罪恶和残忍,可人却于中不思悔改,常常还有些乐此不疲的吧……
    老庄无奈人之此爱、世之此爱,唯梦回远古素朴,以慰深心忧虑。而西来出世之佛,于此却有独到反省、殊胜用心吧……
    人,
    有所爱才有所不爱;
    世,
    有所不爱才有所爱。
    这在佛法众生平等更万法缘起博大襟怀里,当然会认定此于人心善良及世之平和濡养少有助益还多存遗患了。
    因此,佛法从一开始就将爱纳入了凡尘恶浊滋生、善良沉沦一种因缘,而将内里无条件柔软谓之佛性本然。之中虽言自性是佛,但于之成就,不仅着落唯由修行,且以无缘慈悲于之勘验。所以,佛法宗旨仅仅奉行众善就不够了,于是特别强调只有“自净其意”,才有才是断绝一切假道私己根本。
    故尔,
    所谓菩萨者,乃“自净其意”普行众善利益众生者也;
    而十地菩萨,更人于中修行圆满之谓也。
    如此为善绵密佛法,为何还是难以避免惟危人心恶用世间呢?
    那“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菩萨”之说之为,何来于人于世小爱大爱,更何存善良、何关慈悲、何有意净?唯人私己更虚妄贪欲丧心病狂而已,此又何谓佛法、何干佛法?
    不错,《涅槃经》中,确有大乘为护正法,为调伏利益众生,那诸戒皆不为戒,直至杀生之谓。可经中更言“有信无解,增加无明”,且“大乘因者,诸法实相”!
    人大爱无疆,志在众生而成就人间佛国净土者,唯因实相无相彻悟一切无得无住寂灭涅槃。此度己度人般若之舟,不但无佛可求,更无佛可成,一切唯无缘大慈大悲以成就己之柔软本心本性更世之美好完满而已,其又何来何以杀人之谓……
    回首释教,
    不言西来佛法浩若烟海;
    不道只因佛陀涅槃,才有七叶岩窟內窟外于佛所说分别的集结;
    不谓五、六百年之后那多次口头集结的佛经才有了不同版本文字初步传承;
    亦不说世上自古以来就多有佛典假冒更谬误扩散;
    更不曰早就有先见之明的佛祖于生前就立下了“依义不依言”学佛修佛之大戒。
    仅一个千年流传不息的小故事,便可生动证明那有解佛法,才是人学佛修佛得佛唯一正确途径了~~
    据传,佛陀涅槃不久,其多年随身弟子阿难一日偶闻一年轻比丘高诵法句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时,便赶紧上前纠正。说原话应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死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年轻比丘回去将此事请教师父,其师却言“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所诵。”......
    此师徒唯求“一见水老鹤”,当然于己于人于世亦无大碍,但那私欲膨胀法庆之流有信且敢尝试以杀害为事只言片语更谬言谬语唯求着落一己所谓成佛之径,那于人于世不但罪不可赦,于大慈大悲佛法,更是南辕北辙了吧......
    得佛者
    “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人因万法寂灭无得无住之菩提悲天悯人自度度人,
    那方便于己,是根本烦恼解脱并由此成就自性及生命;
    那方便于众生,乃大爱无疆,唯一心柔软善良无边而已。
    或许,这才是佛陀于娑婆世界一生说法至真至诚本然情怀......
    或许,只有如此先觉觉后觉,人的佛性,才有终显之期;世间净土,才有终成之望吧……
    记得经中佛曾语重心长多次言曰:
    “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于中可知,佛法实乃我执执我之人去著之法、离相之法、远贪之法、清净之法而已。
    人之学佛,不能才出囹圄,又入樊篱。那有佛可求可成,不仅人心有著另种形式,更一己之私贪欲之极吧?
    故此,
    佛陀不但反复正面强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更从另一面不厌告诫“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世上许多罪恶,皆由贪著。而浩浩佛法中一切旁门左道和污浊暗流,无不与著相求佛修佛实实关连。人若以视死如归或灭度之心痴迷有佛可成,又何法不可一试,何法不敢一为?因为,一切都只私己着落更贪欲满足手段和蹊径而已......
    那于生即死、死即生中杀人如屠猪狗之存身悦己百无禁忌之幡然,不但无解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之高贵平等及于人于世美好善良之心,还使其所寄素朴回归之道更尝莫可奈何别样滋味了吧......
    而“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菩萨”那令人不可思议成佛之径,当然更叫悲为根本的佛法为之深深蒙垢了......
    所以,
    斯两者所信之道,其名目虽有不同,但根本相通之处,或不仅一样于其所信乃一知半解不明究竟,是不是更将作为了达己一私贪欲方便,而之中所因所缘,想想真不知是人心本然之过,还是道之所谓或亦多存歧义……
    ———1.《增壹阿含经,上,卷第一,序品第一》;2. 王青著《佛教信仰与神话》引《元遥传》P127;3.《观普贤行法经》;4.5.6.《四阿含经,总序》;7.《大日经,住心品》;8.《法华经,方便品》;9.10.《金刚经》;11.《庄子,天下》;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1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1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