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朕要抓穿越 > 第25章 担忧 挑灯 弘治十八年号

第25章 担忧 挑灯 弘治十八年号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听到王华的询问,李东阳知道自己的解说已经接近尾声了。
    “你猜的没错,我所担心的就是我大明朝的士人,最终沦落为工商之属。”
    “可是我大明朝的官员当中,都有不少暗地里经商的。”
    “你说的没错。便是这所谓的泰息诸国,其后来的政治体制当中,也大部分都是以工商贵族为主的。可是人家这个估计组都是有封地的,你我有封地吗?”
    “没有封地怎么了?”
    “没有封地心里就没有根基,手里就没有兴起的地方,因此你说这些当官的会把什么当做他们的起家之地呢?”
    “大明?”
    “一群更大的寄生虫。”
    李东阳又用了一个新学来的词语,寄生虫。
    王华能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他也觉得如果严刑峻法的话,或许能够制止一二。
    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但李东阳立刻反驳。
    “第一,穿越者们认为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事情总是会向坏的一方发展,因为人心总是贪婪而不知足,这在他们的哲学当中叫做熵增,熵增是必然的,很难阻止的事情。第二,西洋诸国的工商发达之后,国力也变得强盛,他们有实力对外扩张,这才把那个所谓满清打得满地找牙。难道你王华不希望大明的国力强盛起来吗?”
    “这。”
    王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进退维谷的命题。
    倘若堵死了限制工伤活力这条退路,那么就意味着掐死了发展的动力。
    于是他只好再问到。:“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东阳呵呵的笑了起来。
    “你是想问我们大名怎么办?还是想问我们大名士大夫怎么办?”
    “啊!”
    王华彻底镇住了,他终于意识到李东阳在担忧什么呢。
    以前他们总觉得这群士大夫就是大明本体,时不时就会下意识的忽略了皇帝和百姓的存在。
    但现在,他发现大名还是大名,而士大夫们。所以已然变成了蛀虫,无论他们是否会向泰息诸国那样成为所谓的新贵族。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东阳叹息一声。
    “我也没有办法呀。皇帝是如此的励精图治,连女真人都不肯放过,遑论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如果有谁阻碍他的大名发展,或者哪怕是留下了一丝隐患,我相信他也会想方设法的除之而后快。”
    “难道说,陛下的心已经变了吗?”
    李东阳郑重的点点头。
    “你曾经问我陛下的回复是什么?老夫为尊者讳,不方便同你多讲。但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陛下是个好陛下,他的心里只有大明江山和亿万百姓。至于我们这些书生,那是它造福百姓的工具,倘若工具不管用了,你觉得你家菜刀生锈之后还会有什么好下场?”
    王华愕然不已。
    但李东阳似乎还嫌不知足。
    “更要命的是,泰息诸国的工商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不仅仅是那些商人有多大本事。而是那些工匠们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他们制造出商品。”
    “我朝的工匠也可以源源不断的……”
    王华有些急了,但李东阳却打断他,继续说,“我朝工匠的手艺是落后的,这一个落后在他们所谓的学说当中就没法在市场当中占据优势。但他们所用的办法,却已经和泰息人一样了。”
    王华下意识的没能想明白李东阳想说什么,李东阳也知道对方一下子接触了太多,新鲜信息,无法处理也是正常的。
    所以他干脆完成了画龙点睛的那一幕。
    “皇帝认为,如果他们可以复兴,那大名就也可以走向先进。穿越者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没想拉着皇帝一起玩,而是想造反。皇帝要提前耍出自己的花招来,这样,穿越者们的招数恐怕就无法笼络人心了。”
    “啊!”
    王华的冷汗终于躺下来了,李东阳都是满意的笑了起来。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有最后致命的一招。
    “皇帝既然已经确定走上那条路,那么工匠们就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而我们呢,到时候何去何从?是继续抱着四书五经教书育人,还是像你儿子一样格物致知,在新的大明当中谋取新的位置呢?”
    王华立刻斩钉截铁的表示:“下官与犬子,誓死追随圣人之学,若有半分违背,情愿身首异处。”
    “没人能够把你们身首异处了。”
    李东阳忽然凄凉的说。
    “因为皇帝信任你们,而那个调皮、活泼,甚至顽劣的太子殿下更信任你们。未来的50年是你们的时代,甚至就连你们也有可能落寞得像我一样,而被其他的你们所超越。”
    “元翁……!”
    说着王华竟然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知道面前这个老人确实背负了很多很多。
    至少要比作坊里的那些石料要沉重得多。
    安磐在第2天又踏上了搬送石料的道路,昨天发生的事情虽然还历历在目,但她终究是个相对古典的士大夫,并没能在第一时间接受那些信息。
    倒是湛若水那个半大老头,反而在回防之后意犹未尽,在昨天晚上挑灯夜读,连夜将那些书翻了个七七八八,甚至因此而无法在岛上正常起床。
    陈大傻子问了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来上工?
    得到这样的回答之后,大傻子显然有些不太高兴。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多读书是好事,自己虽然识字,但也仅限于与工作相关的那些,甚至连名字都还有些写的不利索。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自然也不会干涉年轻人的学习。
    左右那些书籍进来的好像都是与工艺相关的事情。
    说不得哪天他还有什么发明创造呢?
    对了,那个叫做田鑫乙的锦衣卫百户军官说,如今这发明创造是上头最为看重的事情,他陈大傻子平时也算是记忆熟练的好工匠,你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话,说不得就可以挪挪地方了。
    他没想着要去和湛若水请教一下,反而想着那个学徒能够像以前的传帮带一样,将自己掌握的本领贡献一些出来,也好帮帮他这个做师傅的。
    不过,陈大傻子还不知道他的好时候就要结束了。
    那个看上去还算好说话的田鑫乙,在今天就接到了一纸调令,要前往杭州去任职了。
    虽然不是高升,但毕竟是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身边去,因此这也算是从龙之臣了。
    从龙之臣们主要都忙活些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跟在这里一样,做些工坊里的监管差事。
    偶尔还要跟着团队去跑跑海外的伙计。
    然而没有人知道的是,这个锦衣卫百货之所以前往那里,是因为太子殿下当时正准备返京,操持他父皇那个假死的计划。
    因此杭州需要有个靠谱的人管着,由于那边的工作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监工,因此他们便从晋升工坊里的各位监工当中,挑了一个最好的。
    这位姓田的百户只是不幸中招了而已。
    但他的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太子或许真的不太了解工程的进度,当他返回北京城着手收拾他的登基大典的时候,可怜的杭州正在酝酿着一次低调的首航仪式。
    几个穿越者开了香槟,按照也不知道哪里传过来的习俗,把它们倒进了海。
    当地的工匠们得在这条船的附近码头烧了不少纸,似乎只能保佑船只在航行当中的平安。
    对此莫不上心的田百户,虽然也和他们一样,庆祝他们的第1条船成功的下海,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船上缺少武官,他被选中直接塞了进去。
    按照他们的恶趣味,这条船上的建制基本是仿照后世来进行的。
    而且就连船的名字,也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取的。
    弘治十八年。
    这是他们创业开始的一年,也是他们沦为囚徒的一年,更是他们死灰复燃,竟然能够顺利踏上创业之路的一年。
    对他们来说,这一年不仅有锦衣卫的酷刑,还有这里的辛苦劳作。
    这些都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
    但也是已经成为他们记忆当中一部分的事情。
    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理由。
    因此这艘船被命名为弘治18年。
    它的姊妹舰,虽然还在建造之中,名字也没有完全定下来,但却因为规模结构与之相当,而一同拥有了一个本地弓箭还看不太懂的称呼。
    弘治十八年级。
    田百户还不知道第2艘船,除了在购买物料的时候多花了一些钱之外,其他的进展都以更高的效率进行着。
    在他返航开启的时候,第二第三条姊妹舰就可以成功的下水了。
    它们的名字无论被如何确定,都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只不过,他若是想看到那个美好的时代,就必须先从风高浪急的海上,把自己的老命捡回来。
    即便他们首航的目的地是福建,但他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倭国、朝鲜、越南,以及更加遥远的天竺、波斯,甚至鲁密国。
    噢,对了。
    穿越者们曾经说,那个什么泰息的诸侯们,此时正忙着在遥远的美洲探险。
    他们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失望与希望。
    失望是因为大名现在还去不了那个遥远的地方,而希望则是因为太子殿下似乎非常渴望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听说那里有很多的黄金白银和铜料。
    听说那里的女人也很好看。
    听说那里的土地,因为一条叫密西西比的河流,而变得肥沃无比。
    听说那里……喜欢朕要抓穿越请大家收藏:(663d.com)朕要抓穿越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112/11465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112/114650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