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玄幻奇幻 > 第一氏族 > 章九六二 进退

章九六二 进退

推荐阅读: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人族禁地绝世战神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吕梁山。
“方大纨绔,咱们可就只剩了不到五百人,面前的可是三千秦军,这一战我们还要打?”
趴伏在一座小山头上的李青猴,紧盯着在山道中行进的秦军运粮队,咬着腮帮子问身边的方闲。
“五百对三千,我们胜算很大。”方闲抱着双臂斜靠在一棵大叔上,嘴里叼着一根草茎怡然自得的咀嚼着,说话的时候只是瞥了一眼山沟对面的秦军,显得老神在在气定神闲。
“有多大?”
“足足两成。”
“两成......也叫很大?”
“难道不比一成大?”
“你这鸟纨绔,能不能学学我们说人话?”
方闲乜斜快要涨红脸的李青猴一眼,从鼻孔里发出一声鄙夷的轻哼:“泼皮就是泼皮,永远学不会审时度势。”
“五百打三千怎么就叫会审时度势了?!”李青猴几乎要跳起来。
方闲抬起下颚,明明傲气得不行,却故意摆出一副淡然的样子:“莫说五百打三千,就算是五百打三万,该打的时候也要打。”
“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该五百打三万?!”李青猴针锋相对。
方闲微微垂首,沉眉敛目,神色肃穆:“该我等革新战士以死报国之时!”
李青猴:“......”
他愣在那里,说不出半个反驳的字。
不是反驳不了方闲的话,而是无法反驳方闲此刻庄严的神情中流露出来的死志。
相处这么久,并肩作战这么多场,互相之间都已十分了解,李青猴很容易就能确定,闲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能拼却性命。
但如果仅是如此,李青猴顶多就是不能反驳,不至于愣在那里。
他愣在那里,是因为他做不到以死报国。
或者说,他完全没有做好战死的准备。
他来军中奋斗,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当个校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让曾经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在他面前低头,回报叔父对他的照顾与看重。
“指挥使,秦军快到我们的警戒圈了!”
听到这声禀报,方闲目光一凛:“传令,全军准备作战,待秦军进入埋伏圈,各部看我号令行事!”
“得令!”
方闲不再关注李青猴,而是紧盯秦军运粮队伍,呼吸一下一下放缓。
这场战斗打到现在,队伍里有很多人战死,也有很多人受伤在营地休养,战力折损严重。随着指挥使战没,他这个副指挥使变成了正的不说,在副都指挥使重伤昏迷后,他还接过了整支队伍的指挥权。
革新队伍中的军官总是死伤很快,因为他们一直是带头冲锋。
若非如此,队伍的指挥权也不会落在方闲头上。
既然已经成为了队伍的领头者,方闲便做好了一马当先带队冲杀之际,被秦军悍将、锐士扑杀在阵前的准备,甚至清楚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
“指挥使!”
一名留守营地的修行者忽然快速接近,“刚刚接到消息,介休城被秦军攻克了!”
“什么?”方闲猛然一怔。
秦军攻打介休城已经多时,一直没能得逞,不得不分兵先克永安城、张难堡。没想到现在拿下了介休城。介休不是小城,城中粮草军械不少,秦军得到补充后就没有那么依赖温泉关路线的后勤。
“这些时日以来,我们不断袭扰秦军运输队伍,虽然颇有战果,但因为兵力不足,损失颇为惨重,不少粮秣物资和秦军将士还是到了汾州。
“先前秦军攻下张难堡、永安城后,就获得了不少物资,现在又得了介休城......秦军声势只怕会更大了。”
比方闲更早冷静下来分析局势的,是一旁的韩树。
他现在是都头。
至于严冬——已经躺在了营地的病床上。
“秦军偏师进入汾州已经多时,晋阳为何还不来援?朝廷怎么还不发兵来帮我们?”李青猴牙关打颤地问,言语中不无懊恼之意。
“晋阳本身就没多少兵马。各地还得保证正常的耕种、劳作秩序,抽不出多少青壮来,否则不用秦军来打,我们自己就得困顿而亡,故而朝廷能够派遣的援军很有限。
“再者,进入汾州的秦军不少了,朝廷兵马来少了没有多少用处,新近入伍的青壮即便有些革新战争的经验,到底不是秦军锐士的对手,要是在野外跟秦军阵战,怕是只会遭受更大损失。”
说到这里,韩树扫了一眼秦军运粮队的位置,转头看向方闲,“秦军进入埋伏圈了,这一战我们还要不要打?”
在韩树说话的时候,方闲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脑海里已经有了答案,他咬了咬牙:“这一战必须打!
“汾州战局已经极为艰险,若是再让这三千秦军带着粮秣过去,秦军实力又会增加一分,外面的同袍必然死伤更加惨重。”
说到这,他目光凌烈的看向众人,双眼通红:“兄弟们,河东战事进行到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因身后就是你我的亲人与家乡!
“事已至此,如果非要有人死在秦军刀下,身为革新战士,难道我们还能选择让我们的家人亲友被屠戮?
“我们在这多奋战一刻,多削弱秦军一份战力,后方的同袍就能多坚持一时,就能多一分等到太子回援的希望!
“你们说,这个时候,我们该不该怕死,该不该战斗?!”
闻听此言,众将士无不面容如铁,眼神似剑。
韩树第一个站了起来,一把拔出长刀,面如虎狼地道:
“韩某在书院进学多年,受先生教导,得国家培养,早已立志投身革新战争!能为国家文明之发展,天下同袍之福祉而战,韩某纵九死犹不悔!”
话音方落,其他几个年轻的书院学生同时起身,拔出长刀,毫不犹豫地表达了死战之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此之后,众将士纷纷拔刀起身,个个身若劲松,眼如流火。
李青猴左看看又看看,面红耳赤,他刚刚还有存着贪生怕死之念,这一刻羞愤之意溢于言表——当大家都悍不畏死的时候,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又怎会不因为自己的怯懦而惭愧?
“杀!”方闲拔刀出鞘。
“杀!”韩树等书院学生紧随其后。
“杀!”五百反抗军战士相继怒吼,犹如滚滚洪流,恰似汹涌波涛。
......
“局势如此,秦国该当如何应对?诸位可有良策?”
魏崇山抛出这个问题后,魏无羡没有如往常那样第一个作答,而是选择先了解众将的态度。
半响沉默后,孙康长叹一声,率先开口:“吴军战败,累及全局,如今我们还未杀到晋阳城下,而赵宁已经率军回援,莫说河东战局的平衡被打破,就连关中都受到了威胁。
“若是再战下去,即便我们杀穿雀鼠谷,兵临晋阳城下,也无法夺取晋阳城;而一旦后院失火,只怕会全军垂危。”
魏崇山默然不语。
晋阳是一座坚城,非同一般的坚固,只要彼处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想要强攻拿下晋阳,难度不比直上青天差太多。
秦军偏师进入汾州那么久,晋阳一直没有分兵南下支援,一方面的确是兵力不足,另一方面,不就是想要保留晋阳大战的力量?
作为河东最后一道防线,打下晋阳不比打穿雀鼠谷容易。
魏崇山一开始就没打算拿晋阳怎么样,他的计划是利用晋阳兵少的短板,兵围晋阳,主力进入河北,直奔燕平。
现在晋军开始回救,绕过晋阳袭夺燕平已经不现实。
“孙将军说得没错,吴军就是因为从中原撤退不及时,被晋军咬住了尾巴,这才没能成功渡过淮河,还丢了江淮之地,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蒋飞燕难得出言附和孙康。
有了他俩这番发言,众将陆续表明态度,基本都赞同立即收兵回撤。
“连日作战,我们死伤惨重,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才只差一步就打通雀鼠谷!若是此时退军,之前的钱粮付出、将士损失,就再也没有机会收回。这一战便是彻头彻尾的大败!
“秦国损失如此之大,三五年之内,不可能缓得过劲来。
“而赵晋得了中原与江淮十四州,势力大涨,三五年之后,军力必然空前强盛,届时我们再想跟他们一决雌雄,不比现在去攻下晋阳容易!”
终于,魏无羡说话了。
这话说得众人无不陷入沉默。
的确,就这么撤离河东,接受此战之败,秦军可就是遭受了巨大打击,往后再想跟赵晋争雄,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那可谓是难如登天。
“我儿不赞同撤军?”魏崇山问。
“恰恰相反,儿赞同撤军。”魏无羡摇了摇头。
见众人都不解的看向他,魏无羡沉声道:“此战打到现在,我们虽然进展不慢,在战局上战果显著,但因为损失巨大,在战利品上收获太小,军中的不满与怨忿之气已是日盛一日。
“殿前军还好一些,藩镇军将士可是已经闹过几场了,虽然都没有闹大,被我们及时镇压、安抚,但军心不稳可见一斑。
“以这样的军队士气,去晋阳跟晋军会战,我们毫无胜算,这就更不必说军中得知晋军叩响潼关,担心后院失火之下,会是什么反应了。
“一旦大败,那我们就会跟吴军差不多下场。而我们这回大败了,晋军绝对不会像放过金陵那样放过长安,毕竟他们现在没了另一方的掣肘。
“所以我的意思是,撤退虽然要承受战败之痛,但怎么都好过亡.国之祸。及时撤离,若能守好潼关保住关中,来日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举国同心君臣同德,就还有跟赵晋扳手腕的机会!”
听完魏无羡的话,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此战虽然败了,这是事实,但秦国心志不能丢,还得以十分精神死守潼关,保住关中,齐心协力以图将来,绝不能就此颓丧,陷入互相推卸责任,或者内部利益的争夺中。
至于来日机会何在......那不还有吴国作为盟友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吴国不顶事,塞外不还有天元王庭——天元帝国吗?
“王上放心,大帅放心,成大事者不惜小费,撤军只是一时挫折,秦国依然是秦国,我等的雄心壮志绝对不会就此丢失!”孙康、蒋飞燕等人连忙表态。
魏崇山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便暂时撤军。
“本王希望诸位谨记,我们这是撤军而不是溃败,过程中得秩序井然、相互掩护,谁也不能争先恐后、抢夺道路,贻误大局!
“回程路上要做到军纪严明,不得祸害沿途百姓,更不可烧杀抢掠,坏了秦军名声,妨害来日再征河东的大计!
“谁敢逾矩,本王严惩不饶!”
众人无不抱拳:“臣等领命!”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第一氏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354/208146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354/208146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