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1023章 秦王的困境

第1023章 秦王的困境

推荐阅读: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死灵法师只想种树虚空极变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巨门卷百炼飞升录红色莫斯科九龙归一诀


        “回禀秦王殿下,这是陕西各地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花名册以及我和郑长吏挑选出来的文章,请您过目!”张伯鲸怀抱着一大摞策论试卷匆匆忙忙走进来道。
“好,你先放那里,稍等我一下!”张顺正低着头在那里画画,闻言头也不抬的说道。
高桂英见状,连忙的就要给张伯鲸倒茶,直吓得他差点把手里的花名册和文章全掉在地上。
“好了,好了,来我这里你客气什么!”张顺无奈的将手中的笔一掷,把手伸进旁边的水盆里洗起来手上的墨汁。
“上下有序,尊卑有别......”张伯鲸闻言不由连忙道。
“行了,行了,你放在心里就行了!”张顺随意的在高桂英递过来的干毛巾上擦一擦,示意张伯鲸坐下说话。
原来跟随在张顺左右的高桂英,现在已经被封为了正妃,算是张顺对延绥出身的义军一个交代。
只是如此以来,张顺身边居然少了及能伺候左右之人,又能够充当护卫之人,十分不便。
而高桂英本就喜欢跟在张顺左右,正好手底下没有丫鬟,又偷偷搬过来住了。
只是如此以来,倒苦了前来拜见张顺之人,张伯鲸正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张顺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没有一点办法。
他只好拿起面前的花名册看了看,结果发现一个眼熟的也没有,只得作罢。
张顺便向正恭恭敬敬喝茶的张伯鲸问道:“先生和丁长吏、郑长吏三人以为这次都有哪些人才?”
张伯鲸闻言不由面带难色道:“这......这其中有这几日文章还算通顺!”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中挑选出来三四份文章,递给张顺查看。
张顺现在对文言文文章倒也能看懂个七七八八,认真翻开了一番,不由眉头只皱:“这是最好的了?”
“你看这些,连语句都不通顺,还不如这几个入眼呢!”张伯鲸苦笑一声,不由连忙又随便抽了几份递过来道。
张顺接过来简单翻了翻,顿时哭笑不得。
原来在这个时代,脱产读书本就是非一般家庭所能做到之事。
然而,要在这个脱产读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这些前世最基本的训练,对这些人来说除了研读别人的文章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途径。
所以原本“出色”的那几篇文章在张顺看起来已经够“粗糙”了,但是和这些逻辑不通,东拉西扯的文章比起来那真是算得上“花团锦簇”了。
“难道参加科举的读书人,水平都这么差吗?”张顺不由奇怪道。
“不......话也不能这么说,主要......主要是这次比较差!”张伯鲸闻言吞吞吐吐道。
原来由于义军刚刚占据陕西,人心未附,许多“有才华之士”不屑与“贼”为伍,故而根本就没来参与。
虽然这些“有才华之士”未必多有才华,好歹也要比这些人好看一些啊。
张顺这次明白,上次通过吕维祺的关系勾连河洛大户招纳的那些人才多么难得。
那些人大多数稍作训练,不过实际能力怎么样,至少公文往来和基本流程还算明白,完全足以担任一地县令。
而现在这些人,能担任一方文吏都未必够格。
“就这样吧!”张顺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招进来以后,先发放公文模板让他们模仿,再教以加减乘除,然后派遣到诸县听用吧!”
“这......这能成吗?”张伯鲸闻言不由迟疑道。
“不行也得行,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张顺摇了摇头道,“实话给你说吧,张公!”
“其实如今义军出来表面上占据州府以外,往县一下人手严重不足。”
“一不能进行及时征税,二不能维持当地秩序,三不能提供相关情报。”
“不少强人占山为王,为祸一方,义军不能制。”
“长此以往,不仅百姓遭难,义军亦如无根之萍!”
“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以恢复各地秩序为第一要务!”
张伯鲸闻言一愣,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义军不过搭了河南府一地的架子,至于后来占据的南阳、汝州,其实也基本上处于军管状态。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估计过个一年半载,义军稳固住这两处的形势以后,也能正常选拔派遣官吏管理。
结果谁都没想到张顺突然“蛇吞象”,一口气吃下了陕西三边四镇。
除了以军事目的为主的边镇以外,陕西布政使司整整有八个府二州。
仅凭张顺带来的那些人手莫说分布到县一级,但把这八府二州能管辖起了,就算他好本事。
实际上也正如张伯鲸所料,张顺麾下唯有吕维祺借助带来的张履旋、董笃行,李际期、师佐、温廷枟以及张师樊等人之力,这才勉强控制住了山西府。
至于其他几个府,只能任由义军将领率兵暂且监守起来。
两人正搁这说着话,刚巧高桂英前来禀报道:“吕先生来了!”
“哦?”张顺闻言不由连忙应道,“快快请他进来!”
张顺话音刚落,不多时吕维祺便急急忙忙的赶了进来。
“舜王......”那吕维祺急急忙忙喊了一声,结果看到张伯鲸正在旁边,不由连忙闭口不言。
“没事儿,张先生不是外人,吕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回禀舜王,这次西安府我等费尽心思,刚刚征收了二十余万石粮食,远远不足义军之用!”吕维祺闻言迟疑了一下,最终决定实话实说道。
“二十余万石?”张顺不由一愣道,“怎生这么少?”
“一来天灾人祸,陕西苦之久矣;二来,人手不足,征收粮食远低于以往。”
“三来,这陕西税赋本就不高,夏粮不过七十万石而已。而其中亦以西安府为主,其他府为辅......”
吕维祺越说声音越小,不过好在张顺已经听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感情是陕西一省税赋在百万石左右,大概夏粮七十万石,秋粮三十多万石。
而西安府作为陕西的核心,税赋差不多有三十多万石。
结果因为义军人手不足,现在能收上来二十万石就算不错了。
可是就这点粮草,这哪里够用?
从最低保障来说,大明三边四镇差不多有二三十万人领饷,义军驻扎在陕西的兵马亦有数万之多。
两厢合计按照三十万人计算,光口粮一项一年就近百万石,每个月都需要七八万石。
这二十万石亦不过三个月之数,哪里足用?
而如今延绥、甘肃、宁夏、固原、临洮等镇新降,一个个都嗷嗷待哺,准备等着吃自家大米呢。
这可怎办?
    喜欢大家请我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家请我当皇帝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385/191664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385/191664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