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幻想奇缘 > 她回到1937 > 番外:身边的抗战史

番外:身边的抗战史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个头发花白的日本老爷爷,握着我的手用蹩脚的中文很认真的对我说要中日友好。可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令我很难友好的回应他,给他肯定的答案,最后我什么都没说,假装没听懂……呵呵,我确实是个爱记仇的人。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有个日本人只身一人来到我的故乡桂林阳朔兴坪镇,驻扎了几年的时间,在老寨山上亲手修了一个中日友好亭。从山下爬上山顶上的亭子,每一步台阶上都用中日两种语言写满了中日友好。听人说他的爷爷抗日战争时期死在了这里,他不想以后父辈的悲剧再重新上演,于是在这里自掏腰包修了个中日友好亭,希望大家不忘历史,共创和平。水泥沙石都是自己一点点背上去的,一级级台阶都是自己亲手修的,真佩服这个日本人的毅力。听兴坪街上的人说,他叫角川吉彦,来自日本仙台。
    我外公家在桂林六塘钱村。家里四兄弟人生经历都很传奇,太婆是个寡妇带着4个儿子,家里很穷,穷山恶水就出刁民。大爷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顶梁柱帮太婆养大了其他兄弟。二外公是土匪解放后国家大力剿匪,他怕连累家人就上吊自杀了。三外公是国*民*党军官,结婚当晚被抓壮丁抓走后就再也没了音讯,解放后才联系上,他已经去了台湾。第四个也就是我外公,后来成了根正苗红的生产队长。在当时这么复杂的家庭背景下还能被全村认可,全靠真刀真枪在村里杀出来的威信。广西农村民风就是这么彪悍,不服就拿刀砍到你服为止,小时候我妈亲眼看到外公拿着刀带着人和邻村干架。这两个村子的人是世仇,世世代代都是不共戴天的,隔三差五的不砍死两个人就不爽。直到建国后进入法治社会,这种现象才逐渐没有了。网上有人说得很对,那就是东北人在那骂骂咧咧叫喊半天的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会真刀真枪的干的。但是广西人,你就不能惹,那是话还没说两句就真砍的,而且一出手非死即伤,砍死为止。广西人的刀可不是光砍甘蔗的,呵呵……我小时候见到那些街上的混混,都怕得很,那一个个的心里真没点逼数,都是一生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主,绝对够狠。所以广西兵很能打,知道为啥广西台老播放抗日神剧吗?那都是在给国家储备根正苗红的优良战士。
    外公小的时候年轻气盛,还加入过村里的游击队,就有一次遇上一队日本兵特别凶险,从巷子里滚出来就拿着鸟枪乱射,最后稀里糊涂的捡了条命回来。在钱村进村的路上会路过一个隘口,每次回钱村老家,妈妈都让我们摘几朵野花放在那,说是当年有个人在村口帮放哨被日军杀害了,全村人都要念着他,不能忘。这就是村里老百姓们对待英雄最朴实的纪念仪式。
    外婆那时候还小,对于抗日战争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当时她的姐姐把她放到箩筐里挑着,往山上跑躲日本鬼子。刚要过河的时候,日本人的飞机投下的炸弹,就在她们身旁不远处爆炸,但是幸好没事。外婆家里相对来说比较有钱,是个酿酒的作坊老板家。她虽没读过书,但是眼界还是比较开阔,看事情也比较长远,一辈子生了8个女儿,在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农村里一直抬不起头,但是她不顾家人阻挠和邻居的嘲笑,不管再苦再难都偏要给女儿读书,偏要送她们都走出去,走出这个大山。九十年代出国潮,六女儿非常优秀,于是有一天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会有一家和善的日本人亲自跑到这个小山村里登门拜访下聘礼,说要娶她女儿。双方老人坐在一起说起抗日战争那些糟心的事,外婆外公也都很开明,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两国人民友好就行,年轻人自己愿意就行。这家的爷爷,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个白发苍苍的日本爷爷,我明白他心里一直是希望中日友好的,不知道他曾经经历了些什么,对这个那么执着,每次来都要和我说,但是我隐隐觉得这背后是有故事的。
    比起叱咤风云的外公家,我爷爷家就逊色了些,但也有不少故事。爷爷的兄弟也很多,但大都很怂,都偏文不爱动武。家谱记载我爷爷的祖先是宋朝参政知事唐介,没错,就是那个《清平乐》里面老不受官家待见的执拗的御史言官,曾和王安石共事,女儿是辛弃疾的外婆,孙子是我们家这一支系的先祖威远将军唐贞公。从宋朝开始,传到我这一带是八十二世子孙。合着我现在在公司里就爱说实话、不怕得罪人、不爱巴结讨好领导,都是家族遗传。清朝时期老太爷从全州兴安鹤岗老村迁居到阳朔兴坪,这一晃就过了300多年。
    爷爷家里8个儿子没一个敢去参军,都躲兵。六爷爷读了个高中被国*民*党抓壮丁抓去了,但到那时都是国共内战了,最后长官可怜他们,不忍心让他们去当国*民*党的炮灰,抓走没多久才走到白沙镇便都把他们放了。爷爷虽然怂,但也不卑不亢,为人忠厚老实,也是生产队长,在村里威信颇高。高得我都有点不敢相信,去年回去老家旅游,过了漓江都到九马画山了,随便在一个卖粑粑的小摊上,我妈妈为了省几块钱,提起我们是唐家的,爷爷是唐老满,结果人家二话不说,收个成本价就行了。基本上在兴坪镇一带随便提到狮子胆唐家唐老满,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60年代闹饥荒,只有我爷爷带领的生产队没有饿死一个人。后来还被抓去批*斗,说我们私分粮食,结果还是镇上书记声明大义,没饿死人不就是最大的功劳了吗,怎么还要被批*斗,关了好一阵才被放回来,那时候我爸爸也才读小学,天天去给被关押着的爷爷送饭。
    爷爷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共*产*党员,办事刚正不阿,从来都是为大家着想自己吃亏,什么贪污腐败弄权的事,从来不沾。现在提起那些乌烟瘴气的贪官,爷爷就忍不住来气,他们那时候哪有这样为老百姓办事的,哪有这么多蝇营狗苟的事,现在那些当官的整天只想着自己的荷包,爷爷非常鄙视他们。爷爷就是这么个人,也许是老天爷眷顾吧,运气一直都不错,心态很佛系,所以现在都96岁了,身体还好好的,干了一辈子,两袖清风,一点存款都没有啊。但是逢年过节来看他的人,不请自来要庆祝他大寿的人,拦都拦不住,每年那几个固定的大节日,人们都要来看望他。我都记不住他的生日,还是过的农历的,但这些人总能记住,每年过生日绝对准时人到礼到,都不用请的。除了亲戚大多都是些受了他帮助和恩惠的人。听妈妈说村里原来有一家人因为是外姓人家,文*革的时候就被村里人欺负抓起来说要杀了,爷爷就说了一句话人家没犯法你们不能乱来,于是就把人给救了下来。人家感恩他一辈子,嘱咐子子孙孙每年都要来看望他。也许人活一辈子,能活到这份上,也是一种成功吧,未必一定要大富大贵。
    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话说爷爷见到日军占领兴坪镇的时候,他也没多大个感觉。躲在山上三天三夜,听着外面枪炮声在街上响了三天三夜,镇子就被沦陷了。听说一个国军受伤了,躲在洞里哀嚎了三天,没人敢去救,最后就孤零零的死在了洞里。那时候的人估计都麻木了吧,死人太多,可怜不过来。就连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爸爸都说自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以前生活条件之恶劣,我们现在简直不敢想象。后来爷爷出来走在街上,被日军看到,就让他带回家,给做饭吃还要帮他们洗碗。三个日军在我们家祖屋堂屋里休息架起了三把枪,有个叔公贪玩趁他们不注意偷了一把机枪藏到洞里面,后来共*产*党来了说私藏枪支的都是土匪,都要杀头,于是一直都没敢去拿出来,就一直仍在洞里。哪天我去捞出来看下还在不在,桂林的溶洞实在太多了,叔伯公们都是钻洞的一把好手。外婆说日军当时到了桂林进了村里,看到这连绵不绝的大山,山路茫茫,走投无路,都跪在地上哭。我想他们当时心里也是悲凉的吧,毕竟那时候日军也已经快穷途末路了,没过多久就投降了。
    以上就是我身边关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能够亲身接触到的一些片段,都是残留下来的历史余韵,时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把历史故事发酵得像一壶陈年美酒,喝了会让人上头,忍不住细细探究。关于我爷爷和外公家的故事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
    哦,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大家。那位头发花白的日本爷爷叫山田太郎。
    ※※※※※※※※※※※※※※※※※※※※
    话说晋江还真的是个很包容的地方,读者都很理性。在其他地方我这样大篇幅的描述日军,早就被吐槽死了,我也早就被口水淹死了,哪还能想着坚持不吹不黑,尽量中立的描述故事,不落入抗日神剧的俗套中。在这里没有引发我料想中的大家对剧情设定的争议,只是偶尔发文要高审,时刻紧紧盯着我不要出轨,仅此而已,呵呵。
    有时候真希望玉子和山田君的故事是真的,给这曾经悲凉的黑白世界画上一丝美好的色彩吧。
    毕竟如果没有战争,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世界和平,花好月圆,不是很好吗?也许我骨子里就是个理想的和平主义者,写不出太残忍的故事。喜欢她回到1937请大家收藏:(663d.com)她回到1937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468/116664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468/116664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