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1章 被电脑坑了一把

第1章 被电脑坑了一把

推荐阅读: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太古神尊神州战神至尊战王极道武学修改器

    大周胜吉五年,钱唐沈氏旧宅。
    车马的喧腾声渐至停歇,三更的打绑声已传来,沈府后院正堂,一年逾花甲的老太君端坐在梨花木太师椅上,身旁的四个贴身使唤丫鬟小心地伺应着。跪在堂下的黑瘦汉子,唇上两撇胡须略微上翘,下巴留有两寸短须,饶是他一贯精明强干,此刻在沈老太君跟前,不敢有丝毫怠慢,伏在地上一声不吭。
    “沈四,起来回话。”沈老太君淡淡地说道,她心知沈四连夜赶回,必是关于二郎沈括为沈家添丁之事,因有牵挂,自然焦虑,但在下人面前却不得丝毫表露。
    “回老夫人话。”沈四慢慢地起声,看了一眼沈老太君,低下头去,沉声回道。“十月十二日,二少奶奶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沈老太君心中一喜,看着沈四似有话未说明白,便笑着问道,“既是如此,你为何有不快之意?!”
    沈四闻言抬眼望着老夫人,跪下回道,“小人不敢,只是~”,他话不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了上去。
    沈府管事吴娘接过信件,瞪了沈四一眼,转身笑吟吟地递给沈老夫人,“夫人,请您过目”。
    验过火漆,撕开信封,却见所用信笺乃是价值不菲的浣花笺,不由暗嗔小儿奢靡,待看得信中内容,刚开始还不露声色,草草看完后,大声呵斥道,“无知括儿,柳氏难产,自有命数,权仗诸佛菩萨护持,母子方得平安,因何牵怒于我乖孙儿,纵使孱弱,也是沈氏血脉,岂能这般寡淡?!”
    见沈老太君发火,丫鬟管事跪了一地。这才知道原是二郎君是心疼爱妻难产之苦,对新生稚儿不甚欢喜,致使惹怒了沈老夫人。二郎君对妻子的喜爱亲敬,下人们那是看在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钦羡。此时医疗条件有限,所养子女多难养成,所以大周有实力的大户人家,哪家不多收妻室,多养子女,只求能养大成人,好为自家开枝散叶,传承香火。自家大郎,现任宁国县令,一妻三妾为其生得七个儿女,而二郎至今只有一妻,虽有沈老夫人和柳氏的再三提醒,二郎却始终不把纳妾之事放在心上,柳氏的陪嫁贴身侍女和二郎的使唤侍女眼见着自己年龄渐长,二郎没有一丝纳妾的心思,待自己年过二十,少不得将自己指配给沈家的管事家仆,说不着急,那也是自然不可能。
    管事吴娘温言劝解道,“夫人,二郎君自幼聪颖纯孝,极是听夫人差遣,当时关心即乱,纵在字语中有些闪失,也不是多要紧的事儿,或许现下已经无事,况且,二少奶奶为沈家添丁,正是大喜之事,何不发些赏钱,让全家合府沾些喜气!”
    “你这破落户儿,倒是这般会盘算。”沈老太君扑哧一乐,对这个随自己嫁到沈家的丫鬟,却是满意之致,略微思量一下,便吩咐道“那比照大郎老幺例,每人赏一贯铜子,月例双份。”
    堂下管事丫鬟满心欢喜,在吴娘的示意下纷纷起来,围着沈老太君,祝福恭维的过年话儿说个不停,倒是有七八分出自真心。
    放下沈府合家挂红放鞭庆添丁不提,宣州宁国县县衙后院,沈括正在西厢房中与爱妻私语。
    “相公,张天师可有法子?”柳氏看了旁边小床上的婴儿,眉间微蹙,担忧地说。金丝楠木的婴儿床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蝙蝠、仙鹤、莲花等物活灵活现,一看就是请上等的雕工不惜工时和物料损耗雕琢而成。一个刚过半月的婴儿小脸红朴朴地,沉沉入睡。
    “老神仙仔细看过方儿,方儿没有大碍,多睡少哭也没有什么,倒是你的身体,可得好生将养。”沈括突然想起什么,恨恨地说“就这是个逆子,险些害了娘子的性命!”
    柳氏听到沈括的话,又气又急,“相公,你怎生如此心硬,我和你的亲生骨肉,十月怀胎,寒暑相继,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难产,实因方儿的脑袋太大,这也不是方儿的错,要我说,这或许是沈家之福,保不定今后会才华横溢,高中状元。”
    “脑袋大有什么用?!”沈括不知想起什么,眼神忽然有些游离,随后定睛望着自己的妻子说,“冲儿和蓉儿刚生下的时候,目光灵动、炯炯有神,可是这方儿,却似痴傻一般。老神仙说是缺少一魂一魄。”
    “啊!?”柳氏惊呼了一声,“这可如何是好?可有补救的法子?”
    “老神仙说了,这孩子虽然略有残缺,但却福寿绵长,过些日子自然会痊愈,倒是娘子你可得好好补补身子。”
    县衙前院客房,一个长着寿眉毛红光满面的老道,拈着如霜雪般的长胡须,盘腿坐在暖坑上,闭目沉思不语,只是耳朵微微地转动着。
    站在堂下的两个小道童盯着老道,似想从老道的神情中看出一丝端倪。
    良久过后,老道睁开眼睛,咳了一声道,“清风,明月,收拾一下,我们走吧。”
    两个小道童躬身应道,“是!”随后收拢起早已打点好的行李,一边一个作出搀扶的动作。不见老道有任何动作,一眨眼地工夫,便立在了客房的水磨石地上。小道童忙跟随老道撩开棉帘,走入庭院,清冷的冬月将寒洌的薄光洒在一老两小三道身影上面,老道左右腋下各夹一个道童,双肩微微一耸,便腾空而起,越过县衙一丈二尺高的围墙,消失在宁国县的夜空中。
    客房的八仙桌上,一封二百两的足色纹银分文未动,却连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
    不多时,宁国县城外往南去的一条林间小路上,一个道童忍不住问道,“祖师爷爷,沈府的公子不需要赐一道符水吗?您不是说此公子与我天师道有缘吗?”
    老道呵呵笑了起来,“这缘分可不应在老道身上,现下,咱天师道可是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说罢,便不再多言。
    两个道童也不敢多问,眼前这位老祖宗江湖辈份之高、名气之大,就是王公将相也难以相请,可不知这位老祖宗为何从峨眉访友归返,偏偏绕道宁国县,为县太尊的侄儿看起病来。虽说沈府大郎君沈披在宁国县政声著卓,沈府二郎君沈括在沐阳县任上,因治水得百姓拥戴,造福一方,但龙虎山张天师神仙一般人物,岂会在意这世间俗事?!若说沈家公子天赋异禀,那也是万无可能,两个小道童自幼习得炼气望气之术,自然看得到沈家公子比常人尤有不足。
    一老两小三个道人各怀心思连夜赶路,宁国县县衙西厢房中,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的新生幺儿都进入沉沉的梦乡。
    大周胜吉五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刚刚过去,县衙外面散落了一地的爆竹碎屑,衙役们昨夜贪酒迟起,未及打扫,这时从府前街远远地赶过来一辆马车,却是一大早趁着城门开启进门的沈四。
    沈四的浑家、儿子儿媳都在宁国县县太爷沈披处讨生活,所以刚过腊月,沈四便张罗着给沈家大郎君、二郎君阖家置办年货,加上沈府老宅至亲们早已准备好的特产、年礼,诺大的马车居然没有多少空隙堆放自家的年货。
    待进入县衙,交待儿子领着一帮下人卸货,沈四来到后院正堂向大郞君复命。
    “四叔辛苦,原想着得二十六七才能回来的。”沈披将跪在堂下的沈四扶起,亲切地说道。
    “大老爷,小的担心年根落雪封路,便紧赶着来了,所幸一路顺利,没有误了大老爷、二老爷的年事儿。”
    钱唐沈家是钱唐书香门第,沈披和沈括的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沈括之才不在其兄沈披之下,奈何近些年忙着经营祖业俗务,而且对各类杂学的研究还甚于经义,致使未能如愿高中进士,否则一门三代五进士,别说在钱塘县,就是在江南才子辈出之地,也难见如此学业兴旺,仕途享通之家族。
    沈四把沈家各田地产业的收支情况向沈披细细道来,约有一柱香的工夫才讲说清楚,亏得沈四记性好,竟没有打小扫。
    沈披打了个哈欠,无所谓地说,“家族产业自有二弟打理,倒是钱塘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四叔与我二人道来。”
    沈四犹豫了一下,“别的事倒也罢了,有个关于天师道的消息。”
    沈披、沈括两兄弟来了精神,两个多月前,一自称是天师道掌教的老道登门拜访,说是和沈括新诞下的麟儿结个因缘,但来了不到一日便不辞而别,两兄弟至诚奉上的盘缠丝毫未取,端的是神仙中人的风采。
    “老天师上个月兵解羽化了。”沈四一言既出,惊得两兄弟吸了一口凉气。
    “四叔快细说一二。”沈披急言道。
    “市井传言,老天师自蜀地寻仙访道归来后,自知大限将至,便召开罗天大醮,将法位传给小天师张天佑。自行到祖师山闭生死关去了。”
    沈披与沈括对视一眼,沈括缓缓说道,“天师道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小天师张天端和小天师张天佑都是嫡出,小天师张天端年龄在诸子中最长,为何反立了小天师张天佑为天师?”
    “小天师张天端无后,听说在天师大典上面,两派斗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峨眉、青城、少林等寺院道场的前辈压住了场子,才没闹出泼天大祸来。”
    “小天师张天端现在何处?”
    “按规矩,小天师张天端一脉应去鹤鸣山祖庭闭关二十年,但据传小天师下山后便与诸位道长分道扬镳,不知所踪。”
    沈披、沈括两兄弟想起不久前老天师的风采,而今却驾鹤西游,不禁怅然,也不知老天师归墟前在俗世间最后的交集是和沈括的幼子结个因缘,此乃福耶?还是祸端?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5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5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