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30章 亲恩难忘肝肠欲断

第30章 亲恩难忘肝肠欲断

推荐阅读: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太古神尊神州战神至尊战王极道武学修改器

    参知政事王安石见柴勐没有别的疑问,便从怀里取出奏折交给吴成,吴成双手捧着递到柴勐面前。柴勐随意翻看了一下,问道,“这是石相拿出的章程?”
    “回禀陛下,此章程却是文相、欧阳副使、沈括、王韶与臣共同确定的章程。”
    “如此甚好。文相、欧阳爱卿老成持重,沈括、王韶锐意进取,石相居中统筹,可保万无一失。”
    “皇上圣明,臣请宣讲四战之策。”
    “讲。”
    “臣等认为,熙河开边,一战而决天下之势,与世宗平定天下之功不遑多让,熙河之地虽只十数州,不过三千里,但取之则可占据伐夏主动,以图河套、河西之地,西域诸邦仰我华夏久矣,打通河西走廊,则可复汉唐之威,实乃况世之武功也。”
    “然兵者凶也,利愈大之,危亦加之,臣等惶恐敢不尽心筹划,以策万全。臣等宵衣旰食、夜以继日,遍索名将兵书,得此四战之策,愿与陛下详述之。四战者,政治战、经济战、军事战、宗教战也。臣请文相、沈括、王韶、欧阳副使分别详述。”
    虽然制定四战之策时,文彦博反对将战役扩大至河湟,但是架不住主战派人多势众,最终也没有坚持,四战之策政治战部分他也出力不少。听到王安石说完,文彦博便接着说,“举凡国战,非承天意者不可兴兵,臣等政治战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与北辽开榷场互通有无,加意结好,吏部秦尚书已承揽此命,为使北辽于我开战之时保持中立。二是派遣使臣往西夏言明加兵熙河所为,只在恢复陇右秩序,护我边境良民,为使麻痹其志,暂开岁贡。同时严令西边,坚守城池勿起边事,如有必要,可放弃部分田地产出。三是于陇右、河湟之地,广布圣上待民如子,大周国富民安,归化可享万世太平,予藏羌酋领以高管厚禄,令其失死战之志。四是于我国百姓,宣扬藏羌扰我边民,我朝天兵不得不愤然反击,吊民伐罪,以扬天威。”
    等文彦博说完政治战的大概内容,看到柴勐没有要问的,沈括便接着说,“臣等将经济战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于藏羌之民族,输出我大周之棉花、农具、机械,河湟之地多为苦寒之地,民多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生,其地水源丰富,水力车机可助其定居至肥沃之地,铁具农械可助其粮草丰足,棉花可使藏羌之民不再受寒风之苦,使藏羌之民渐有恒产,而渐起崇奉我朝文明之心,心怀失安乐富足之畏惧,其心渐可为我所用。与游牧民族相比,我朝更适应统治农耕民族,而我天兵驻防,粮草给养也无需千里运输,甚至可以直接从河湟、陇右各族民众选拔边军。二是重建与西域之商路,古吐谷浑路。河湟地区,历来是中土与西域各国交通之“古吐谷浑路”的必经之地。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剽劫贡商,扣留旅人,对商人征收苛税,丝绸之路几已断绝。唃厮啰将从西域经河湟入中原的“古吐谷浑路”重新开辟,并在青唐、邈川、临谷等城设立榷场,派兵护送各国商队直至我朝边境。西域各国的贡使、商人不远万里,绕道河湟,直趋汴京。西方的财货源源进入大周,而我华夏文明也不断输入西方。青唐城内胡商簇拥,宝货山积,仅城东定居的各国商人就有数百家之多。然唃厮啰去世后,木征、俞龙珂倒行逆商,劫掠商队,从中敛财,西域之商路自此断绝。重建古吐谷浑路商路,可以富沿路河湟、陇右各族民众,我大周的茶叶、丝绸、瓷器亦可以经西域销往大食、泰西之地。三是棉花贸易。棉花之种原本产自大食、天竺,但西域各国虽近大食、天竺,阳光充沛适合棉花生长,却少有种植,我大周将棉花栽种之术及织机、纺机传至西域,并大量收购布匹、棉花,无需占用我国耕地便可换取棉花制品,则我大周军民人人将有棉衣越冬,而西域各国转游牧耕田为植棉,将更加受制于我大周,异日西夏、北辽事平,即可出天兵于西域,传檄而定,此即以二十年时间换上万里疆域之策也。”
    “可惜时间长了些,无论是养民、开商路还是棉花贸易周期都有些太长了,这熙河开边却是今明两年需要克功的。”柴勐对此经济之策显然不太满意。
    “臣以为,陇右、河湟之地取胜容易,占领坚难,其难一在民心,二在补给,而经济战即是解决民心和补给难题。”
    “论算计,朕信得过沈爱卿,且听听王爱卿的军事战吧。”柴勐不置可否。
    王韶深施一礼道,“臣等将军事战分三个部分,其一为整军、其二为练军、其三为剿抚结合。我大周西军身体健壮,武勇知耻,军械精良,补给充足。与西夏兵相比,我西军并不羸弱,然仁德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三次大战我军均惜败,其原因欧阳副使胜吉十五年十月望朝会上已有论述,臣想补充一点,臣近几年多在陕西路各州县军中行走,据臣观察,我大周领兵之人大多是文官,缺乏具备战略眼光的帅才,而久在边疆的将领,又毫无发言权。多次战败后,导致军无士气,畏敌如虎,只敢困守孤城,不敢与敌野战。”
    “臣欲将十五万秦凤路禁军按石相之裁军法进行整军。将士兵分为三等,每等各五万人。第一等五万人为山地野战军,从十五万禁军专选武艺精进、耐力精人、性情泼辣果敢、勇于牺牲之人,专事攻伐之事。此等野战军无论军饷补给均强于其它禁军,每至战场,以取敌首论功绩,赏以铜钱布匹及所占领之田地。第二等五万人为边防驻守军,此等禁军专挑性格坚毅、擅使器械之禁军,用之于西边各城池的防守。第三等为各州县驻军,此等禁军专事秦凤路各州县防守缉盗,粮草押送。熙河之战,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如有五万精兵,陇右、河湟可定矣。”
    “练军首先要选将,一等禁军万人选一主将一副将,二等禁军五千人选一主将一副将,三等禁军三千人选一主将,秦凤路西军本次共选主将三十一名,副将十五名。臣举荐景思立、田琼、田永吉、苗授、王君万为一等禁军主将,各领精兵一万。景思立行军稳健擅守,田琼、田永吉父子武艺高强,苗授、王君万勇猛无匹。臣计划用三个月时间进行西军的整顿,然后用半年的时间对山地野战军进行野战训练,明年三月,进军陇右,三个月之内必尽收熙河之地。至于河湟,是战是抚,届时视董毡情形而定。”
    “陇河五部,强者董毡、木征、俞龙珂,弱者瞎征、欺巴温。瞎征、欺巴温为唃厮啰亲支,因董毡不愿赶尽杀绝,故苟延残喘,不足为虑。俞龙珂久居陇右,其部众与我秦渭两地来往过甚,近两年的袭扰多因我大周富裕,而陇右苦寒,彼起不劳而获之心,此次伐吐蕃,俞龙珂首当其冲,臣愿以数骑前往招抚,用不了一月,俞龙珂便可服王化。等明年三月天兵西进时,其亦可为我天兵助力。”
    “木征所部河州吐蕃,久与我朝相邻,一直摩擦不断,每日练兵不辍,妄图螳臂挡车,此战非打不可,也非胜不可。木征所部部众不过十万,精兵不足三万,虽占有地利,但我大军压下,必无幸理。”
    “董毡所部河湟吐蕃,与我朝并无旧隙,此次取其地,全赖熙河之战,如熙河大胜,董毡必不敢拒我之兵锋,加之西宁侯之爵禄,臣料董毡必归顺。如熙河胜得辛苦,则臣恐助长河湟吐蕃反抗之势。是故,熙河开边,只在木征一战。”
    柴勐点了点头,“看得出来,尔等用心了。只是不要大意,一定要大胜。”
    “臣等遵旨!”除了吴成,在场诸位大臣跪了一地。
    “起来吧,说好垂拱殿无需下跪的。那宗教战呢?”柴勐示意让诸位大臣起身。
    欧阳修向柴勐施了一礼,清了清喉咙说道,“吐蕃首领大多笃信佛教,对佛教高僧极为尊崇。吐蕃全民信佛教,但其信之佛教却系天竺佛教与其土著笨教相融合的产物,远没有我朝自南北朝以来不断西行求法,更有天竺僧人来汉地传法,所得佛法之正宗。我大周立国百年,社会安定,现已有寺院四万座,僧众四十余万,各寺院均有田园、山林,免收赋税和徭役。此为我大周对佛教扶持之功也。熙河开边乃增强国运,造福藏羌民族之时,我大周之高僧理应挺身而出,前往秦、渭弘扬我汉传佛法,顺便游说各部落首领开展招抚、并宽慰藏羌部众。臣请陛下下旨各寺院名刹遴选得道高僧前往弘法。”
    “此事倒也不难办。”柴勐看了吴成一眼,然后说道,“朕随后下旨,今日陈说熙河开边之事,朕深感快慰,朕与尔等君臣同心,必可为我汉家开疆拓土,将华夏文明泽披陇河、河西、西域之地。”
    “皇上圣明!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大内留翠园万圣山,在清凉的竹林中,一个秀美的宫女将冰镇的高昌葡萄小心地剔了皮,送进皇帝柴勐的嘴里,柴勐享受地眯起了眼睛,然后将葡萄籽吐入万圣山旁边的翠明湖,池塘中几条硕大的金鱼感知到动静游了过来,却发现并未有食物,又纷纷游走。
    “吴成,知道刚才朕为何看你吗?”柴勐突然微笑着问道。
    “奴婢明白。”吴成从怀里取出一个红色锦盒,柴勐打开锦盒,见其中果然仍是两枚丹丸。一枚朱红色,一枚翠绿色。
    柴勐的手指在两枚丹药间选择了一下,拾取那枚翠绿色塞入口中,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长生丹有何妙用,朕倒无从得之,这回春丹却有妙用,可惜吴成你无法消受。”
    若是别人与吴成开这种指着和尚骂秃驴的玩笑,早就被吴成差人一通闷棍打死,埋在留翠园里当花肥了,但是说这话的可是皇帝,吴成只好笑了笑,“奴婢没有福气消受回春丹,但长生丹却有妙用,奴婢日食一颗,渐觉目清神爽,气力不歇,连饭量也增加了两碗。”
    “喝!原来你就是个饭桶,现在岂不更是大饭桶了?!”
    “奴婢多吃两碗糙米,好为官家卖力啊。”吴成谄笑道。
    柴勐无心听他啰嗦,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宣丽妃伺驾吧!”说完便自行向留翠园里的雅室踱去,后面跟着十几个捧着伺应家伙,百红耳赤的宫女。柴勐这些日子少不了当着这些宫女的面与妃子们在白日里行云雨之事,这回春丹端地厉害,官家往往鏖战半个多时辰才稍有缓歇,让这些从旁侍应的宫女站得脚软腿麻。
    而吴成此刻满心盘算着找什么样的宫女来满足那贪得无厌的师尊,也正是这些丹药的提供者,慧通大师。
    待柴勐进入留翠园的雅室,丽妃便坐着一顶软骄,带着两个使唤宫女急冲冲地赶来,吴成将丽妃送进雅室,知道有一个多时辰的空暇时间,便来到大内宫殿群中不起眼的一处所在,以前是由先皇的妃子居住,自从这位大师进了宫,便被请去别处让给慧通大师居住。
    密室中,均窑烧制的皇家特供香炉里燃烧的是自大食贩送来的名贵龙涎香,整个密室烟雾缭绕,充满了诡异的气氛,一个身穿袈裟的高大和尚闭着眼睛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左右一边一个只着丝薄纱衣的侍女,正满脸媚色看着眼前这个长着长白眉毛的得道高僧。这胡僧不知道从哪里听来八字可以决定命运,便要求吴成按指定的八字选取美女供他享用。这两个侍女正是吴成从上千宫女挑选出来符合慧通大师生辰八字要求的“天女”。慧通大师来自天竺,原名格日巴,精通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谛洛巴所传之“双运”、“幻身”法门。谛洛巴自印度各圣者处习得八大殊胜法门,本欲传给格日巴,因发现格日巴内心偏激,实非法器,便传给了另一个徒弟那洛巴。格日巴不服,便远渡重洋,来东土传教。来到汉地后,格日巴入少林僧挂单,因其佛理精湛,被尊为长老,法号慧通,属于慧字辈的高僧。殊不知,这慧通大师其外道之法更是惊人,竟然在一次与外道斗法时,以一手幻身大法名动大周。皇帝柴勐听闻少林寺有自天竺而来的圣僧,具有大神通,便请进大内,展示了一番原地消失术和化身为四术后,柴勐大喜便要随慧通学习神功。慧通大笑,没有教柴勐花时间练什么功夫,直接呈献了仙丹“长生丹”,柴勐服用感觉甚妙,虽然长生云云,无法验证,但他突然有了别的想法,便差吴成询问圣僧可有助阳之药。长生、助阳历来是胡僧传教时的两把杀手锏,慧通自然知道炼制方法,便献上数枚,柴勐用了感觉甚佳,这“回春丹”比“长生丹”实用了许多,也容易验证真伪。这些日子,柴勐玩得不亦乐乎,更令他心喜的是,有长生丹辅助,这回春丹服用起来,便没有精力不济之虞。
    这慧通“圣僧”有了这种本事,便被柴勐奉若珍宝,命吴成拜慧通为师,好生伺候,对于慧通提出来的“双运”要求,柴勐也显得很大方,几个宫女算得了什么,就算慧通看上了几个不受宠爱的妃嫔,说送就送了。还好,这胡僧按生辰八字来挑“天女”,避免了祸乱内宫丑事的发生。
    听到吴成进来,慧通大师也不睁眼,两个侍女也没有起身回避,显然是习惯了以这种方式相见了。
    “师尊,宫中已没有符合“天女”时辰的宫女,容我在民间仔细打听。”
    慧通大师突然睁开眼睛,只见两道寸许长的精光从深邃的眼眶中射出,一个呼**光消失不见,慧通大师的眼睛仿佛是金色,令人不敢正视。
    慧通大师的汉语虽然有些生硬,但是声如洪钟,发音清晰可见。“那倒不必麻烦了,上次你给的那几个官眷的生辰八字正合使用,贫僧自取之。”
    吴成听了,便不再放在心上,他关心的却是学会慧通大师的“幻身”绝技,有了些等绝技,小则能保自己来去自如,往大了说可以护卫官家,这可是作为宦官首领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双运”是没指望了,“幻身”却大有可为。吴成当然不知道,慧通大师只是在虚与委蛇,“双运”、“幻身”此等大成就法岂是人人可练的大路货色?资质、机缘、运势缺一不可,就是慧通这样悟性根骨绝佳之人也是在苦修三十余年后才在谛洛巴尊者处花了十余年习得此二殊胜法门。吴成这太监也想练神功,纯属痴心妄想。应付这吴成的央求,无非就是浪费几个丹丸而已,说起丹丸,却并非天竺之物,胡僧精通双修术的多,会练春药的却没有,这两种丹方却是慧通和汉地一道友用双运之术换来的。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5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