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148章 正式进入火器时代

第148章 正式进入火器时代

推荐阅读: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人族禁地绝世战神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沈方从讲台上一眼便看到底下这些大工们神色各异的表情,“各位大工,既然让大家制作六分仪,那么象地平镜和指标镜之类的成品便不需要你们亲自动手。随后由邱匠头的玻璃厂给大家提供一些成品即可。但是希望大家在合适的时间,自己亲手制做一面,以了解其工艺特点。”
    “另外打磨凸透镜和凹透镜需要水力车机连接砂轮,对玻璃厂提供的半成品进行精细打磨,各位大工应该都有使用水力车机的资格,制作凸透镜和凹透镜便作为你们每日的功课于上午自行完成。如果水力车机确实紧张,无法保障试验的需要,那么你们只好借鉴自行车的设计思路,做一个脚踏的人力车机,来带动砂轮进行打磨。”
    “邱匠头,你随后制作一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模具,尽可能提供最高质量的透镜半成品。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各位大工打磨的时间。”
    “现在开始给大家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说起来,凸透镜和凹透镜最基本的应用乃是眼镜,凸透镜用来制作老年人年老时戴的老花镜。”沈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现代眼镜的形状,由于其追求美观的原因,只镜框便画了五种,有椭圆形的、圆形的、扁方形的等等。“把两个凸透镜放到镜框里,然后注意将凸透镜的中心对准瞳孔的位置,打磨好边角,安装到镜框里便可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凸透镜放大的幅度也不一样,你们可以通过凸透镜弯曲的弧度轻易地看出来。”
    “凹透镜用于制作读书人眼睛坏了以后所用的近视镜。制作方法与制作老花镜相同,近视镜只要推出来,大周的读书人便有福了,原来看不清的书和字,看不清的人物现在清清楚楚,大家说这样的宝贝会有人要吗?!”
    大工们没有说话,但是呼吸声却急促起来。沈方所说的眼疾在他们看来就是最高明的大夫也无法医治,但只需要这两个叫作老花镜或近视镜的小玩艺儿便迎刃而解。
    “当然,大家在制作眼镜时也可以自己设计样式,比如只用一只镜片,栓一根银链,使用时再拿到眼睛前面的眼镜;比如将凸透镜放到一个带手柄的圆环里,就可以成为一个放大镜,看一些细微事物时,如鱼得水,不费眼力。”
    “返回正题,再说望远镜,望远镜可以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放大后的图案成正像,也可以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放大后的图像是倒像。前者可以用比较短的镜筒,但是放大倍数较小;后者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凸透镜,并使用较长的镜筒,能够放大更大的倍数。六分仪所用的小望远镜可以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沈方一边讲,一边将伽利略式望远镜的构成图画在了黑板上面,在场的各位大工赶紧记在自己的纸上,这可是第一手的资料。
    “这两种望远镜用途也不一样,前者适合看一些景物,后者适合观测天空中的星系。如果用于军事用途,那么就需要做一个改动,在镜筒中增加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这样就能把倒像转变为正像。大工们,这种军事用的望远镜,同样作为本次考核的内容之一,大家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无轮是单筒的,双筒的,可变大小的,我将通过你们的作品来对你们进行评价。”沈方将开普勒望远镜的构成图也画在黑板上,并画了一个增加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的现代军事望远镜的示意图,他并不指望有人能真得做出来,便是如果真有人超乎他的想象,他定会在大加封赏之余,对此人进行格外的照顾培养。至于一般人用的单筒望远镜,相信会成为绝大多数大工的选择,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凑齐军事望远镜所需要的透镜和棱镜。
    邱高杰看到沈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的棱镜,好奇地问道,“二公子,玻璃是透明的,光射进玻璃中不是会透过去吗?你怎么画成光在玻璃中还拐了弯?!”
    “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我就不细讲了,我只告诉你,光以45度角的角度射入棱镜便会在棱镜中反射,而不会穿透。但是光与射出面垂线夹角低于42度,便不会全部反射,邱大哥可以试一下。”
    玻璃厂的大工们面面相觑,虽然相信沈方有老天爷保佑,所说的必然有依据,也容易验证,但从直觉上还是难以相信。
    “最后一个难点便是螺旋仪,需要不断地调试,使旋转一圈正好可以让指标臂移动一度,这样在螺旋仪标明0至60的刻度便可以把纬度精确到分,大家知道一分在地球上多长吗?”
    一个大工懒洋洋地说道,“三里又一百二十丈。”他今天又没有听懂,晚上得多问几遍别的大工才能消化了今天的知识,但是昨天沈方说的一分的长度他倒是没忘。
    “没错,正是三里又一百二十丈,也是一海里。纬度和经度一分的差距,便有可能撞到海底的礁盘,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做六分仪时不得不准确。螺旋仪今后在沈氏产业的机器制造,特别是母机制造时必须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把精度提高到毫米的级别,试想,一厘只不过一个米粒大下,用螺旋仪可以将一个米粒分成几十份的长度量出来,这在制作机床、自行车、枪支、弹药时何等有用?不过,螺旋仪也将是我沈氏产业最大的秘密,只有高精度的设计和产品才能永远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那带螺旋仪的六分仪也不能外泄了。”金樾问道。
    “正是如此,钟表可以销售,但六分仪只能对外销售不带螺旋仪的成品,带螺旋仪的六分仪只能由沈氏产业的航海船队和特殊用途才可请领使用。”
    “给大家三天时间,让邱高杰制作一批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三天之后,我给大家讲解如何制作机械钟表。”
    七月二十一的集体授课,大部分匠头都没有来,他们在课后听到从夫子庙传来的消息。
    王可儿眉飞色舞地讲了半天,王寿光早听呆了。“他就这么把老花镜、近视镜、穿衣镜、望远镜讲了出来?”
    “是啊!还有手镜、化妆镜,光望远镜就讲了四五种。”王可儿得意地说道。
    王寿光痛心疾首道,“方儿啊!好不珍惜!这里面每一个都价值万金,这么讲出来,人一上百,其心各异,若是有异心的大工将此物的工艺传之出去,我昌国沈氏损失大矣!”
    “方小郎君也说过价值万金的,可能在他看来,这些并不算什么吧。”
    “比起步枪和玻璃当然不算什么,但是一旦到了大周,他今天讲的任一个配方工艺便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这都是实打实的独门生意,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不行,我得去找李老黑。你这就去沈宅,让沈方以后讲课时注意一些,有些技艺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更安全。”
    王可儿噘起嘴,没有吭气,直接出了房门。
    当王寿光来到李老黑的钢铁工坊时,李老黑在那里大发雷霆。“王匠首,你也看到了,你这未来的女婿太偏心。金樾、邱高杰、顾弘章三个新人在场,他便讲了这么多值钱的物件,昨天我们大家都在场,却讲了一堆地球是圆的,没用的歪道理。他这可是扶持自己的势力,要和沈老爷分庭抗礼。”
    “胡说八道!”王寿光怒道,“老黑兄弟,今天哪个不让你去了?是你自己嫌头大不去的。沈老爷和二公子乃至亲之人,二公子岂会有他想?况且沈老爷可是当着所有匠人的面说了,今后沈氏产业便由二公子当家,他哪里还需要扶持自己的势力。倒是你和金樾、邱高杰、顾弘章他们一直看不对眼,难道是因为他们赚钱比你还快?!”
    李老黑脸色一红,他硬着脖子说道,“各个工坊都是底价从我这里买配件,若是卖到大周其它州县,我能比不过他们?!要不然,你和四哥两个合计一下,把配件的价格提一提。”
    “这个随后再说,我来是和你说正事儿!”王寿光不耐烦地说道,“你得把今天听课的大工全看起来,这些人这一两个月,还不知道要学多少本事,一个也不能让他们离开昌国。”
    “其它人都好说,王总头和胡喜儿的人呢?那些船头、工头可是他们的门脸。平时在外面也是独当一面,就怕他们舍不得。”
    “让他们两个找我要人!”王寿光哼了一声,“我就不相信,他们知道今天讲课的内容,还敢让这些大工回到大周和海上。最起码也得等我们工坊的成品销往京城,再提解封之事。”
    “昨天你跟我说有要事相商,一直抽不出空来,现在有时间了,你说说是啥事儿?!”王寿光想起了什么,问道。
    “二公子是大忙人,去了三次也没见到,便向你这个老丈人汇报了,是关于枪的事儿。”
    “枪出什么事儿了?!”王寿光吓了一跳。
    “倒是没出什么事,一个是试枪的结果,前些天又造了十几把枪,先把咱沈氏产业的执法队武装起来,在后山试枪时,我们发现这步枪射程是够了,就是远了,看不见,也谈不上能打准,反正一枪过去,胳膊粗的小树也能被打断。而且,二公子给的火药配方确实强,同等的火药,打的更远一些,而且火药残渣也少。”
    “其次便是枪托,张小五、顾弘章他们现在都在发动一切水力车机制造新车架、自行车那些新玩意,派了一百多个木匠做枪托,一天也做不了一个。按这种速度,两千个枪托需要二十天才能做完,难道做个枪托比我做枪管,做击发装置还难?再过五天,我这两千个枪管和击发装置就全做完了,然后就可以多做些枪支备用,可是这枪托以后也是问题,所以我才想和你们翁婿商量一下,能不能简化了一下枪托,别做那么精美,够用就行。”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我倒是觉得那枪托很实用,射击的时候托住肩膀,更容易打准,而且还可以当锤子用。”
    “以前可以,现在被二公子改装,增加了放火药壶的凹槽,现在当锤子用,火药壶会被甩出去,就算有链子也会甩来甩去,甚至会打到自己脸上。”
    “有这种事儿?”王寿光奇道,沈方一直以来都算无遗策,没想到尽会出此等疏漏。如果不能用来当近战武器,那么一旦敌人骑兵近身,步兵便很危险。
    “是啊。李长庆前两天便被甩出两个血口子。”
    两刻钟后,王寿光拉着李老黑见到正和王可儿在摆弄望远镜的沈方。邱高杰的第一批特制玻璃被沈方要了几十套。
    “枪托不是问题,老黑叔,你们是怎么做钥匙的?!”
    “钥匙?浇铸好毛坯,然后打磨。钥匙用的是铁或铜,可以浇铸,木头可不行。”
    “不是这个意思,”沈方突然想起这个时代简易的钥匙和锁,配钥匙时并不会使用21世纪大街小巷配锁师付所用的那个简单仪器。“做一个枪托的钢铁模具,将一根探针与切割刀固定死,用一根弹簧让切割刀顶住木头,旋转木头时,刀具便会按探针顶到枪托模具的位置把多余的木头切去。这样便可以自动化生产枪托。”
    李老黑想了想,没想明白。王寿光却一拍大腿,“妙啊!真乃妙招!”
    然后王寿光一边比划,一边讲给李老黑,李老黑终于明白过来,喜道,“如此,我便自己可以生产枪托了?!”
    “当然!”王寿光笑道,“而且这种思路可以多多借鉴。”
    沈方接着继续说,“至于火药壶,敌人骑兵接近时可以摘下挂在腰间,或者用一锁扣锁死凹槽,怎么会出现甩出去伤人的情况?而且,有步枪在,骑兵怎么可能近身?培养骑兵的代价远大于步兵,在步兵比骑兵多的情况下,骑兵在五十步外就全部被打下马了,到不了近前。还有,步枪的战术和普通士兵截然不同,等沈氏私兵成军时,再让你们开开眼界。”
    王寿光哑口无言。
    确实不知道介绍这些基本的原理,有没有读者喜欢看。
    至于我本人,肯定是在反复阅读理解之后,才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出来。
    这本书的数据不好看,收藏的人很少,只有一位朋友投推荐票,我也知道读者喜欢什么类型的书,但是眼下我写的这本书是自己喜欢的题材。我想尽可能地还原工业科技的各个阶段,并将原宋朝的名人写进来。
    今天看了一个资料,沈括和苏轼共同的朋友李之仪,就是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那个人,此人终生携带沈括和苏轼的画像。与蔡京、蔡卞两兄弟都是1070年,也就是书中胜吉十九进士。正好沈方准备找一批进士来当研究员,既然书法家蔡京没有成为奸臣的可能,就来昌国研究物理化学吧。
    还有苏轼兄弟,曾巩兄弟,昌国更适合你们。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6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6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