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180章 七十二岛黄兴聚义

第180章 七十二岛黄兴聚义

推荐阅读: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人族禁地绝世战神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胜吉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晚上九点,沈方乘坐快船回到了昌国县。昌国县是自己的地盘,沈方的脸就是最好的名片,看守城门的厢军小队长见到二公子回来了,赶紧放下吊桥,开启城门,并遣人骑快马通知沈府。
    沈方原本订在二十八回昌国,结果只原本准备考较他学问的沈披、沈括两人迷上了理气论,前一日关于数学和音律的讲解又让二人对理气论的应用产业了兴趣。原本的考较到了最后演变为沈方的演讲与授课,让沈方也颇感无聊,见父亲没有什么额外的交待,便向父亲、伯父告辞,前往昌国。
    经过一夜休息,沈方恢复了精神,照例清晨五点起来打坐修练。沈方七点用过早餐,正准备开始上午的训练,便接到管家通报,王寿光便和王可儿访。
    沈方连忙去前院迎接,见过礼后引入正堂,“岳丈大人,今日为何来的这般早?”
    “你这两日去杭州逍遥,把我忙地团团转。”王寿光言语中虽有些埋怨,但神色之间却有些兴奋之意。
    “可是有什么喜事?”
    “这几日股权改制一经宣传,便得到了从股东到坊工的热烈响应。沈氏集团下属十七家公司,除了沈氏贸易、沈氏兵器、沈氏矿业、沈氏钢铁为沈氏集团保留产业不参与股权改制;沈氏电力和沈氏动力未能完成股权认购外,其余公司的股份全部认购完毕,而且工人的认购比例也达到了我们定的两成。”
    “哦?”沈方也吃了一惊,“其它公司发行股本不过一百万贯倒也罢了,玻璃公司、航运公司、太东公司发行股本达到一千万,两成也各有二百万贯,我们的工人这么有钱吗?”
    “这十一家公司,一共三千八百万股本,两成便是七百六十万,除了八十余万有人认购实缴外,其余部分便是工人从沈氏集团以年息两分的利息贷款。沈氏集团还没有正式开张,一年便多了近百万贯的利息收入。”
    “随着今后借贷业务的发展,沈氏集团那些帐房先生明显不够用了,有必要成立一家银行,吸纳存款、并进行日常的放贷。”
    “是啊,这两日我府上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这还是不过手现钱,只是签发银票,若是涉及现钱,这几十个人根本不够用。原本票号准备年后在昌国和京城开放,看来现在得提前了。”
    “说干就干,明天忙完金樾的事儿,先把银行成立起来。按一千万股的规模来建设,沈氏集团占六成,你和我各占剩余两成股份。岳丈大人,从你的管事里面挑一个精干的担任代总经理,等我从京城回来,大把的人才中,肯定有精通经济和筹算的大才子。”
    “刘东福怎么样?沈老爷对刘管事也比较看好。”
    “那就用他。对了,这十七家公司还有未来的银行,把名字前面的沈氏去掉,统一改做昌国。”
    “沈氏的名气可比昌国响亮得多。”
    “我们现在缺的可不是名气,起名为昌国,让这些小股东们更有参与感,因为他们自己现在就是昌国人。”
    “好,就依你的。”
    “电力公司和动力公司的股票没有人认购?”
    “股东们都在抢玻璃、航运和太东的股票,就是对电力公司最热衷的刘四,他的钱也全买了其它股票,没有多余的钱买电力公司的股票。在他看来,这电力公司要想赢利很难,只怕投资上百万,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回本,若是如此,便是贷款也是每年白出利息。”
    “岳丈大人,你呢?!”
    “咱们翁婿两人向各位股东承诺,只会加持贸易、兵器、矿业、钢铁四家公司的股票,倒也不好出尔反尔。”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沈方笑了起来,“电力公司和动力公司无人认购,可是这两家公司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不加持其它股票是为了给别的股东更多的机会,可是他们不珍惜,咱们总不能让这两家公司还没成立就跨了吧。”
    “那好吧,我也买一些,这两家公司加起来也不过八十万贯。”王寿光咬咬牙说道。
    “岳丈大人,你不必如此紧张,有小婿在此,保管电力公司、动力公司将是最赚钱的公司。”沈方笑得更加开心,“不过,小婿却也不能让岳丈大人专美于前,我们各购买其中的两成股票吧。等这两家公司运营好了,我将手中的股票再奖励给那些有贡献的大工、大匠。”
    “对了,还有总经理人选,贸易、兵器、矿业、钢铁、电力、动力这六家公司目前都没有确定总经理。”
    “岳丈大人,你就多费心,先兼着吧。反正这几家公司原来也是你我翁婿二人拿主意,得以后有合适的人再说。”
    “这沈氏集团千头万绪,你还给我安排这么多事!”王寿光笑着说道,现在他的工作量其实比以前还略有减少,不过股权改制动静太大,所以这段时间他还会很忙。
    “如果确实忙不过来,不如把你手下的管事多提拔几个。”
    “提拔人还是得慎重一些,方儿,你是拿定主意要让大周的进士老爷们来昌国担任这些公司的总经理,我现在将手下管事提拔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到时候让他们再把权力交出来,就不容易了,而我们那几家公司里面牵扯机密太多,不宜更多人知道。刘东福既使不能继续当昌国银行的总经理,我也有意将他派到京城,协调昌国各公司的工作。”
    “哦,提到京城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大伯已经决定将杭州、京城的产业全部交给沈氏集团,我爹爹已将他名下一成半的股权给了我大伯。我已经答应沈氏集团杭州总公司和沈氏集团东京总公司的董事长由我大伯担任,这两地的总经理由他来选拔任命。”
    沈氏集团一成半的股份是个相当大的份额,即使王寿光在沈氏集团中的股份,也不过14.5%,还不到一成半。沈方说的轻描淡写,但王寿光却一脸肉疼的样子,只是沈披乃沈家族长,以前一直被转塘庄面的股东们尊称为大老爷,沈括也被称为二老爷;后来沈氏产业成立后,沈括才被一致称为沈老爷,但沈披大老爷的称谓一直没有变过。王寿光虽然心疼,但对于沈家的家事,他又如何能议论,只好沉着脸不发一言。
    “我那个股份分配方案,岳丈大人你也看过。我爹爹三成,我两成,我大哥一成,我五弟半成。有了这个方案,我爹爹便是沈氏集团最大的股东,可是他老人家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把他一成半的股份让给我大伯,这下,我便成了最大的股东了。”沈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方儿,我可看不出来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王寿光瞥了沈方一眼,“转塘庄园的属于沈家的利润有大老爷三分之一的份额,这点我们无话可说。可是沈氏产业乃沈老爷与我们这些老兄弟辛辛苦苦创建,这一成半的股份价值只怕也有上千万,用来换杭州、京城大老爷的产业,有些亏大了。”
    “别在意这些小事儿了,只要我爹爹高兴就好。岳丈大人,还有两件事要办。”
    沈方将铅活字印刷术和沈氏钢琴给王寿光讲了半个多小时,王寿光终于知道了这两项核心技术。
    “方儿,活字印刷和钢琴都需要建厂生产,只是归入现在哪一家公司都不合适,为了这两件事专门成立公司,规模又嫌小,不太合适。”王寿光犯难道。
    “爹爹,不如让女儿成立两家公司,专门负责印刷和制造钢琴,如何?”一直静静听沈方与王寿光交谈的王可儿突然说道。
    “你?”王寿光吃了一惊。
    “好!有可儿牵头办此事,我便放心了。”
    “那怎么可以!”王寿光急道,“可儿,你今年已十五岁,过了年,便要和方儿成亲,我家女儿不是官宦家女儿,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也不能做抛头露面的事情,你在家相夫教子,为沈家多生育子嗣才是正事。”
    王可儿一听,满腔热情消失殆尽,心里面也清楚父亲是为了自己好。一旦成亲,便面临着和张茹的直接竞争,谁能先为沈家生下儿子,谁便占据着主动。可是,难道自己便永远呆在深宅大院中,与外面的精彩世界无缘?王可儿的眼眶中渐渐有了泪花。
    “岳丈大人,你多虑了。可儿就是出来做事情,也不会影响相夫教子。我倒是希望可儿能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为大周的孩童印制蒙学读本,为昌国技术学院印制书籍等等,虽然赚钱不多,但都是对百姓有益之事。”
    王可儿心情一下子变好了,眼光炙热地看向王寿光。
    王寿光看到女儿患得患失的表情,心中也有一丝不忍,便点头应了下来。
    “可儿,方儿有如此的胸襟,允许你出去做事,我也不说什么,只是有一点,凡事你无需多出头,可安排使女或管事出头便是,你只需把活字印刷和钢琴此事办成,便是大功一件。”
    “好的,爹爹。多谢爹爹。”王可儿喜笑颜开,敛衽一礼。
    王寿光摆摆手道,“方儿,这两家厂子的股份呢?”
    “昌国乐器公司和昌国印刷公司规模不会很多,沈氏集团便不需要参与,可儿用自己的私房钱便能开起来。”
    “哼!现在就惦记着我的私房钱了。”王可儿甜蜜地说道。
    “只怕别的股东有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我希望每个股东都能多开几家公司,对了,提起股东开公司,突然想起一件事。可儿,你再开一家服装公司。用咱们昌国生产的缝纫机,招聘一些女工,我给你提供一些版式,保管你生产的服装成为大周百姓最喜欢的衣服。”
    “太好了!不过,你也得出点钱,我总得给自己留下点私房钱。”
    “好,咱们两个人一半,就叫同心服装公司。”
    “同心!”王可儿轻声念着,竟然痴了。
    ~~~~~~
    昌国县城南一座普通的院落,张金庆和一名负责护送的亲卫队员刚进到院子,便听到了吵闹声,张金庆正要发问,便看到一个笤帚从正屋里扔了出来,掉在院子中间。张金庆的大儿子张展鹏黑着脸低着头走出正屋,迎面就撞上了张金庆,张展鹏见到父亲到来脸色一喜,但看到父亲旁边荷枪实弹的亲卫队员后,露出又羡又妒的表情。
    随行的亲卫队员见惯了少年们的这种表现,紧握手中的步枪,胸脯更加挺拔。
    张金庆的妻子追了出来,看到张金庆领着外人进来,手中的擀面杖便藏在了身后,讪讪地说,“当家的,今天怎么回来了?”
    有外人在面前,张金庆便多了几分胆色,哼了一声道,“鹏儿怎么了?为何打他?”
    张金庆的妻子正要发火,见到张金庆旁边肃立的卫兵,却也不敢发飙,“你这儿子,硬要报名参加李团长的军队。”
    “小乙,李团长又要招兵了?”
    “张大哥,没有的事儿,这次刘总管和李团长招的是先遣队员,二公子没有让扩招士兵。”
    “鹏儿,既不是当兵,你去吕宋做什么?难道去那里当农民?”在昌国,以当工人为荣,当佃户乃是最后一条出路,张金庆身为大匠,在确定昌国时间时,便以一个两尺高的座钟,成为和沈方同时接受奖赏和荣誉的十八人之一,后来在制作手表的过程中,他又坚持到最后,成为沈氏集团仅有的三名专职钟表匠之一,并被聘任为大匠,每月光月钱便有七十贯,是原来月钱的十余倍。
    昌国技术学院这一百八十名大工、大匠,每个都是沈氏集团的重点保护对象,他们平时集中在岱山岛昌国技术学院,受到亲卫队士兵的保护。这次,张金庆请假来昌国县却是为了来买股票,而小乙则是根据规定前来护送他的亲卫队士兵。
    “爹,每个先遣队员配发一百亩良田,还可以贷款购买各种牲畜、机械,去了那里便不是农民,而是农场主。”
    “当家的,别听鹏儿一面之词,他是奔着李团长的火枪去的。”
    “哦?!”
    “到了那么危险的地方,配把火枪就怎么了?!”张展鹏扬起头,不服气地说道。
    “你也知道危险?刀枪无眼,万一伤着怎么办?还是老老实实接你爹的班,去当匠人合适。”
    “鹏儿,你如果是为了拿枪,完全可以等下一次招兵,等明年李团长、金团长他们远征海外,昌国肯定会补充士兵。”
    “我不要等,吕宋虽然遥远艰苦,但若干好了,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种地能种出什么名堂?”
    “地若少了自然不算什么,但是李团长早就放下话来,除了沈氏集团划定的土地,之外的岛屿土地,谁占下来就是谁的!”
    “当家的,你看看!”张金庆的妻子哭道,“你这儿子还是要打仗!”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6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6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