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182章 自制M1911手枪

第182章 自制M1911手枪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斗破之无上之境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国民法医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名侦探柯南之恶魔守护剑帝道士不好惹明末钢铁大亨

    胜吉十九年十月初二,两浙路宣慰使章衡、宣慰副使尤启甲、秦林等人的仪仗于上午十一点抵达了杭州大通码头,两浙路内监使吴大用、两浙路安抚使张蒭、两浙路制置使史世倬等两浙路大小官员在此等候多时,沈披、沈括以及内侍省负责二浦、转塘产业的主管太监谭林也站在人群中前列。
    章衡、尤启甲乃是京中熟人,众人都比较熟悉,见面之后便多有寒暄,三位钦差中最年轻的秦林乃是皇帝钦点的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侯,官职虽然显赫,但众人并不相识,只知道是秦枢密使的子侄,几声久仰过后便晾在了一边,让秦林格外尴尬。
    为了宴请章衡一行,张蒭包下福聚楼。此时在福聚楼三楼最大的包厢之内,沈括、张蒭等人陪同章衡、尤启甲、秦林等三人。沈波、沈括仍在守制期间,不饮酒、不食肉,只以一杯清茶礼敬钦差。按守制之礼,守制期间不入公门,不处公事,但章衡一行专为沈家之事而来,身为沈家当家之人,却不能对钦差怠慢,否则便是大不敬。只消应付了当前的场面,便可以委派沈府的大管家沈四陪章衡一行前往昌国。沈括的产业全在昌国,官家感兴趣的玻璃、水泥、火枪之物也在昌国生产,至于沈括,自然可以回沈氏墓园继续守制,只消待钦差返程之时再行送别即可。
    “章某此行所为何事,沈学士自然已经知晓,还请存中贤弟给予方便。”章衡比沈括大六岁,比章惇大十岁。章衡年龄虽长,却是章惇的族侄,章惇才高气傲,与章衡这位壮元公并不和睦,但章衡却很承推举章氏族人担任参知政事的沈括之人情。加上自己推举的同乡王孝锡在昌国任知县,沈括、沈方的为人,昌国的发展状况,沈氏父子对昌国百姓的照拂他早就了如指掌。如今奉天命来昌国,却是为了沈家所掌握的各种绝密配方,官家明令不可强取豪夺,全凭沈家父子自觉,但如果沈括不松口,那他也只好多加暗示。
    “子平兄多虑了,沈家世受皇恩,所为之事,无不为社稷福祉,百姓安康,水泥、火枪之法本就是为朝廷所制,只要宣慰使查验通过,沈某便双手奉上。至于玻璃等物,只是奇技淫巧之物,若朝挺觉得合用,一并拿去便是。”沈方早就通过其它渠道得知章衡此行的目的,便痛快地答应。
    章衡闻言大喜,心中一块石头这才放下。三位钦差心中既已无事,便开怀畅饮,就连那秦林言语也多了起来,沈括心不在焉中,只听得大概,秦源的这名子侄似是行伍出身,立过不少大功,才被官家简拔为殿前都指挥使司都虞侯。沈括却没有想到,秦林所立最大一件功劳便是将沈括与张天端的关系带到大周,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沈括抄家,出使耽罗,收服二藩等结果。
    酒足饭饱后,章衡执意要乘船前往明州,晚上就在明州歇夜,以便次日直接前往昌国。沈括、张蒭等人便将章衡一行送至大通码头,目送船队远去。随同章衡前往昌国的人群中又增加了一些内侍省及工部从二浦官坊、转塘官坊抽调的近百名能工巧匠,沈府的大管家沈四奉沈括之命陪同章衡同船前往昌国进行配方交接。
    胜吉十九年十月初三,昌国码头人头攒动。昌国知县王孝锡奉旨进京,昌国主薄易延君、翁山巡检司黄俊义等人便领着昌国县十几名官吏跟在沈方、王寿光等人身后等待钦差使者到来。
    “岳父大人,尤启甲此人你可熟悉。”沈方闲来无事,便向曾经在工事担任过员外郎的王寿光打听钦差使者的情况。章衡乃太常寺卿,胜吉六年状元,沈方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秦林此人乃是枢密使秦源的一名子侄,安排进宫担任官家的护卫将领;只是尤启甲此人所知甚少。
    “尤主事多年之前便是工部主事,此人精于技艺,不擅奉迎,虽然官声不佳,但论工巧,在工部无人出其右。”
    “可以为我沈家所用吗?”
    “尤主事虽然在工部是顶尖的人才,但还是达不到大工目前的水平。”
    沈方哈哈大笑起来,他后面不远处的昌国县官吏却不知沈方因何而笑,茫然互视,这些官吏虽然既没有在沈氏集团打工参股,又不能盘剥百姓,但是托沈氏集团飞速发展之福,每个人评价优等暂且不说,就是王孝锡发下来的外快也比俸禄多几倍,在这昌国县之中,倒也算是中上之人。
    沈方对于昌国技术学院这些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大工,也是极为自信,他们中间每一个人的技艺水平,都已超越了转塘时期的王寿光等人。“老黑叔,这些大工藏好了没?”
    “昨日便全部护送至浪岗了,就当让他们旅游几天。”
    “恩,不错!普陀山、桃花岛这样的地方,这些钦差难免会心血来潮,登岛一观,浪岗那匪窝子,却是个安全的所在。”
    “岳父大人,衢山火枪的产量控制的怎么样。”
    “每天生产三十支,库存也控制在两千支火枪,多余的步枪、火枪、纸包弹、火药被金樾他们搬到了海船上面。金樾新婚不久,正想带着金夫人出海转转,顺便收拾一下台州、温州的海盗,现在正驶往台州。”
    “台州可是武大当家的地盘。”
    “武志二十把火枪能成多大气候,能守住他那十几座岛屿就不错了。台温两地的海盗,虽然这一两个月明显消停了一些,不敢惹我们的船队,但是其它商队就遭殃了。如果掠夺钱财倒也罢了,居然敢害人性命,武志既然管不了,那么我们便不能不管。”
    “收拾一下就行了,别把贼窝都端了,让台州、温州的官兵发现端倪。”
    “金樾知道轻重。”
    远处昌国县城内传来十声钟响,已是上午十点整。王寿光顺手抬起手腕,看了看手中的腕表,与县国县城的标准时间进行核对,这已成为他的习惯动作。虽然每日只要上好发条,便分秒不差,但他手上所戴之物毕竟是整个大图的稀缺之物,整个昌国也不过几十块存货,目前只有寥寥数人有资格佩戴。
    “怎么还没来?!”
    王寿光话音刚落,只听沈方低声道,“来了。”
    远处还是雾蒙蒙一片,但只过了几息,几个帆影便从海平面升了起来。
    “方儿,你真是好眼力。”王寿光奇道。
    “看了七八年的夜空星辰,是比寻常人眼尖一些。”沈方解释道。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几艘一千料的官船终离昌国码头越来越近,官船的旗杆上面挂着两面刀旗,皆是红底金字,分外耀眼。一面刀旗上面绣着四个大字“奉旨宣慰”,另一面刀旗上绣着六个大字“两浙宣慰使章”。
    不等钦差使臣的官船靠岸,在昌国码头等候的鼓吹手便在沈氏集团主事的指挥下,吹奏起欢快的迎宾乐曲。整个码头人声鼎沸,让官船之上的章衡颇为意外。
    “薛大人,这昌国县似乎繁华更胜明州。”章衡奇道。
    明州知州薛原端拱手回禀道,“钦差大人明见,这昌国县上衔天恩,下有沈家经营,昌国城内、城外有五万百姓,若论繁华比明州尤盛。”
    “章某记得王知县到昌国之时,昌国县刚奉旨兴建,如今一年不到,便有如此景象,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章衡从王孝锡给他的来信中,已经知道昌国今非昔比,但是无论如何,他也想象不到昌国竟然富庶如斯。
    “若不论人口,单论富庶,这昌国已居大周诸县之冠,此乃格物之利。”薛原端的解释让章衡对此行的意义又重视了几分,若取来沈家的技术,只怕大周兴盛有期。
    两浙路宣慰使章衡、宣慰副使尤启甲、秦林等人等岸后,鼓吹手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围观的百姓也没有一个人说话,便是这等训练有素,在其它州县何曾得见,章衡正在胡思乱想间,只见迎面过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传说中死而复生的钱塘二杰之一,沈家二公子沈方,只见他身材颀长,面貌俊郎,虽然刚到十五岁,但却一股久居人上的豪迈气势。
    章衡暗暗称奇,一边接受沈方等人的跪拜之礼,一边仔细打量沈方及他后边这些沈氏产业的股东。
    “草民沈方跪见天使,恭请皇帝陛下圣安。”
    “圣躬安!”章衡端正身体,朗声回道。
    见礼完毕后,章衡亲自将沈方扶起,“二公子,久仰大名,如今相见,果然名不虚传。”
    “章伯父折煞小侄了,小侄月前自取表字为子矩,章学士亦可直呼小侄名姓。”
    “子矩?此表字甚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贤侄有如此见地,足见家学渊源,他日必可金殿折桂。”
    “章伯父谬赞,胜吉六年,章伯父在群贤荟萃的丁酉科拔得头筹,传为士林佳话,小侄虽然孤陋寡闻,但也有所听闻,章伯父乃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和榜样。”
    丁酉科状元乃是章衡一生的荣光,章衡见沈方如此识趣,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殆尽。
    随后章衡将尤启甲、秦林两名副使引见给沈方。虽然众人皆知枢密使秦源与沈括有隙,但沈方还是对秦林表现地颇为客气,倒让秦林有些受宠若惊。
    至于昌国主薄易延君、翁山巡检司黄俊义等昌国县官吏,见过三位钦差及明州知州薛原端后,章衡依旨,当众对这些昌国官员进行了慰问嘉奖。易延君、黄俊义等人受宠若惊,赶紧跪地叩谢天恩。
    “贵县王知县奉旨进京面圣,回昌国后自然还有恩赏,尔等众官吏应精忠王事,恪尽职守,万勿有任何差错!”
    “遵天使上命,请尊使放心!”
    章衡摆了摆手,易延君、黄俊义等人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闪在旁边,他们知道自己的地位和分寸,这个场合露个面,混个脸熟即可。
    沈方见章衡训话完毕,便问道,“章伯父,昌国有新式马车和四轮车,不知要乘坐何种乘具?”
    “贤侄,章某奉旨前来,有巡视查阅之差使,这四轮车也是巡查之项,不如就乘四轮车。”
    沈方拍了拍手,十余辆装饰一新的四轮车便各由沈氏集团两名亲卫队员驾驶,停到了众人面前。沈方打开车门,与王寿光一起,陪同章衡、尤启甲、秦林三位同乘一车。这四轮车经过改装,车厢之中两排相对而坐,乘坐六人也颇为宽松。两排座骑之间有一小茶几,上面早已准备好各式新鲜果味,象菠萝、香蕉、芒果、荔枝等大周难得一见的果味,在这昌国却是寻常之物;车厢四周全部镶嵌有大块的玻璃,坐在车内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景象。
    章衡、尤启甲两人坐在后排真皮包裹的坐位之上,好奇地四处张望。
    “贤侄,这四轮车颇为奢华,售价必然不菲吧?!”
    “章伯父,此乃加宽、加长的迎宾车,整个大周目前也只做了这么一辆。这车乘坐舒适,但有一样不好,需在水泥道路之上,方可体现其速度,若是寻常石板路或土路,颠簸劳顿不说,负责骑乘的工人也颇为费力。一般的四轮车比这辆车小一些,重量也轻,适合在其它道路行驶,售价三十贯。”
    “三十贯?比一般的马车还要贵五成,虽然不需要马匹,但是一般的百姓还是买不起啊。”章衡叹道。
    “章伯父明见,对于一般的家庭,自行车和三轮车就足够了,分别卖十贯和十五贯。以我沈氏产业坊工的月钱,只需两、三个月便可以买一辆代步。只不过产辆有限,绝大多数销往了东京、杭州、苏州等地,沈氏坊工的订单已排到了半年之后。”
    自行车、三轮车只在昌国销售了一小部分,即使如此,在三丈宽的水泥路上,骑着自行车、三轮车的普通坊工、百姓随处可见。这个景象,既使在东京、杭州等地也不曾得见。
    四轮迎宾车载着沈方等人在水泥道路上飞快地行驶,后面还跟着九辆普通的四轮车。道路两边的百姓看到迎宾车路过,纷纷鼓掌欢迎。
    “此为何意?!”
    “此乃小侄在昌国推行的礼仪,鼓掌表示欢迎和认同。”
    章衡乘坐四轮迎宾车,只觉又稳又快,比乘坐马车舒服许多,而象这样的道路在昌国城内到处即是,只不过主路是三丈,辅路为两丈。道路两旁的店辅,皆有南来北往的商贾出入,甚至异域装饰的商旅所占比例大约超过两成。昌国县城内的百姓皆身穿干净整洁的棉布衣裳,连个补丁也不曾见到。特别是百姓脸上的神色颇为自然轻松,绝无其它州县所见麻木、忧虑之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所有士人从小读圣贤之书的理想和目标。所学、所知越多,章衡便越知道治国、平天下绝非易事。但昌国之所见,让他产生了动摇,难道格物之学,真得有这么大的威力?一年之间,便可打造如此太平盛世。石相举荐自己来昌国的真实用意,看来便是用铁一般的事实来说服我,拉拢我。可是这昌国,难道便是胜吉变法之功?据他了解,昌国所行之法,皆出于沈氏父子,与朝廷之法度并无直接关系。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6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6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