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469章 修缮官道化匪为良

第469章 修缮官道化匪为良

推荐阅读: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太古神尊神州战神至尊战王极道武学修改器

    红石沟只是贺兰山脉临近平原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峰,原本便罕有人迹,只有以打猎谋生的党项人偶尔会进入此地,今年二月份以来,这座小山峰便成为一片工地,无数高炉、工坊拔地而起,西夏征调了上万名杂役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在此处修建了一座兵工厂。
    大周发明出来的火枪威力无匹在西夏党项贵族中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早在二十天前,红石沟这座不起眼的兵工厂已经试制出第一把火枪。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优化,十天前,终于可以批量生产,虽然十支中只有两支能达到昌国火枪的标准,另外三支只是堪堪能用,但如果不惜成本,使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未尝不能武装一支奇兵。这支奇兵便是六班直侍卫军,只要能在对大周的战场之上获得一次胜利,便可以缴获更多的昌国火枪。
    梁太后身披艳丽的狐裘大氅,带着梁乙埋、罔萌讹来到了临时搭建的射击场,枢密使都罗马尾迎了上来,跪倒在地,“微臣该死,未能及时发现没藏余孽的阴谋,太后娘娘受到惊吓,请太后娘娘责罚!”
    “枢密使大人,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还提什么没藏余孽?这间事了,尽快回兴庆府,该有结果了。”
    都罗马尾眉毛挑了挑,看到梁乙埋如常的神色,才松了一口气,“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枢密使都罗马尾掌管西夏兵权,乃是梁乙埋的亲信,这一个月,他将枢密院衙门临时搬到了这里,虽然方便了他及时调度指挥,但在军令传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了纰漏,导致部分乱党钻了空子。
    西夏军制参照大周军制,共设置了三级,枢密院为国家最高军事统军机构,总理全国的军事事务。枢密院下面设有经略司、正统院、统军司、殿前司为二级统军机构。为了便于中央对地方部落兵的管理和调遣,西夏仿照大周的“厢”“军”建制,将西夏分为左、右两厢,以黄河为界,河东为左厢,河西为右厢。并在全国建立起地方监军司制度,设十二个监军司,各立军名,并规定驻地,例如镇守三水城的韦州静塞监军司便是西夏十二个监军司之一,昔里察正式的官名便是韦州静塞监军司指挥使。这种监军司是集军事与行政性质于一体的制度。
    西夏全国的人口只有约二百多万,在全民皆兵的情况下,西夏能够动员超过五十万军队。但这个数字属于西夏的承受极限,一般来说,西夏不会进行总动员。西夏的常备军只有十万左右,其中,由西夏朝廷直接指挥的军队有三万多人。其余的七万军队,由各地的部落首领管理,毕竟西夏属于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政权。在西夏皇帝直接控制的三万多军队中,就包括了铁鹞子。
    西夏的军队按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皇帝侍卫军、中央军和地方驻军。皇帝侍卫军又称御围内六班直,是从部族兵中选出的精锐组成的,由皇帝亲自掌控。中央军为镇守都城兴庆府和重镇西平府的卫戍部队,这两部分军队由皇帝和枢密院直接掌握调动,装备精良,以备战争时随时调遣。地方驻军是西夏各地的监军司军队,他们是西夏军队的主要部分。
    射击场中已搭建了一个军帐,军帐之中的案几之上摆放着几十把火枪,黑黝黝的枪管散发着迷人的光泽,枪托上的油漆干了不久,整个军帐之内弥漫着一股金属及桐油混合的气息。
    梁太后眼睛一亮,走到案几之前,拿起一把沉重的火枪细细打量。
    梁乙埋、罔萌讹两人前几天早已来过,两人相视而笑,也没有说话。
    “都罗大人,现在已有多少支了?”
    “回禀太后娘娘,象这般的合格品有一百零七支,另有一百四十二支可以使用,但精度稍差。”
    “这么少么?”梁太后眉心一皱,为了这个兵工厂,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军费,十天下来,只得了一百余支,让她颇为失望。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这枪管制造极为困难,微臣征调了三百名铁匠,其中一百名专门制作枪管,每支枪管都需要精心打磨,这些天也不过生产了五百支火枪,其中一半在试枪时炸膛,只受伤折损的铁匠便有十七人。”
    “大周和北辽是怎么做的?”
    “这火枪制造工艺并不复杂,难的只是铁材的成份配比,据曾经到过昌国的工匠说,他们在昌国亲手制造的枪管所用的铁材似乎经过了特殊处理,合格品高达五成,断不会出现炸膛伤人之事。”
    “这铁材配比呢?”
    “他们也不知道。”
    “这些奸诈的汉狗!”梁太后恨恨地说,似乎忘了她与弟弟身上也流着汉人的血液。“再增加铁匠的人手,一天只能生产十支,远远不够!”
    “如果这样,只怕便瞒不住了。”
    “既然已经掌握了制造火枪的工艺,便也无需隐瞒,现在我们缺的是速度。”
    “太后娘娘,如果要增加产量,那么铁材便更加稀缺,费用这块也~”
    梁太后打断道,“乙埋,你和三司使商议一下,从国库中再挤出一部分钱来,解决此事。”
    “只怕朝中那些人还会多嘴。”梁乙埋嘿嘿一笑,阴沉道。
    “之前便不怕他们,如今,我们已有了火枪,更加不需忌惮他们。这些火枪全部拿走,罔萌讹,你负责从近卫军中训练一支精锐火枪军,等大周发难之时,我要让柴勐和沈括看看我们党项人的威风。”
    ~~~~~~
    德顺军指挥使庞建岳自三月十七日发出的四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在三月二十二日晚间便抵达了大周东京开封府枢密院军事堂,负责送信的军士几乎累散了架,取了回执之后便昏倒在地。
    枢密使秦源打开军情,见到是关于沈方的行踪,及沈方所制定的伐夏方略,便随手放到了一边。
    枢密副使韩绛翻阅之后,面色微变,“秦相,此事非同小可,应立即面见陛下。”
    秦源喝了一口清茶,用指尖弹了一下桌案,“韩相,沈方不听边军阻拦,私自离境,已是犯国法,便是有什么意外,也是咎由自取,这伐夏方略,尽是书生之言,边军将领一时被蒙蔽也情有可原,自德顺军去往西夏还需要经过镇戎军、怀德军,且等两军指挥使军情报来,再做处置。况且,京城离德顺军近两千里,现在便是拦也拦不住了。”
    韩绛急道,“秦相,若是沈子矩被党项人所擒,则朝廷损失大矣!”
    “韩相,你刚担任辅相不足几个月,要沉的住气。这军事堂与政事堂每日公务繁忙,王子纯荆湖那边战事胶着,幽蓟路那边已传来消息,辽人似乎已开始装备火枪,新法施行这几年检籍出来的流民聚众为寇,各地厢军都在要兵、要粮,这些事哪一件不比沈方之事重要?!况且,沈方武艺惊人,定不会被党项人所擒。”
    韩绛明知秦源因与沈家不和,对沈方之事有意拖延,但德顺军与京城天各一方,如今便是着急也无济于事,只好拂袖离去。
    政事堂。
    王安石听到韩绛的讲述,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闭着眼睛想了一下,缓缓地坐下,叹了一声,“再等等,鞭长莫及啊!”他心里对沈方的鲁莽和固执也是气愤不已,那个什么万全之策在他看来只是老生长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
    三月二十四日午后,离西夏最近的怀德军四百里加急军情也到了军事堂,秦源拆开看了一眼,便递给了韩绛,“果然没拦下来,韩相,走吧,我们去面见陛下。”
    琼楼宫内,柴勐正与宁妃在玻璃长廊之中观赏牡丹花,看到秦源、韩绛两人远远的走来,眉头便是一皱,“这些人真不叫人安心,刚开了两个时辰的朝会,又来做甚?!朕用他们,他们却什么责任也不担。”
    “官家哥哥息怒,奴家唱一支小曲可好?!”
    “好,还是爱妃贴心。”柴勐搂着宁妃便回密室。
    一个时辰后,秦源、韩绛见到了柴勐。宁妃依偎在柴勐身侧,剥了一粒从冰窖中取出的葡萄,喂到柴勐的嘴里。柴勐闭着眼睛享受着,三封紧急军报便放在旁边,已经看过。
    “官家,微臣以为应早做准备,若是沈方被西夏人擒获,以此来要挟宋国公,则边军将士军心大乱,微臣提议更换主帅主持伐夏大计。”
    柴勐微微一笑,眼睛继续闭着,“朕听说,沈方在横渠讲了一天格物之学,在那里投了十几万贯,要建设什么关中学院。象他这样的才干,怎么可能会被西夏人擒获?!纯元子神仙一般的人物,手下七大弟子皆是海内闻名的高手,结果呢?被沈方全部杀死。西夏最厉害的就是什么大胜法王,结果也被沈方杀了。你们说说,有谁能抓得住他。另外,朕倒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两位爱卿,沈方为什么去西夏?”
    “刺探军情!”秦源说道。
    “了解西夏风土人情,准备所谓的宣传战、政治战。”韩绛考虑了一下。
    柴勐睁开眼睛,秦源、韩绛都从柴勐脸上看到了兴奋的光芒,他们两个不敢与柴勐直视,赶紧低下了头。
    “朕以为,沈方此行的目的是要除掉西夏那妖后,顺便再把西夏掌握政权、军权的权贵收拾掉。”
    秦源、韩绛闻言一惊,不可思议地互视一眼。
    韩绛沉声道,“官家,西夏皇室近卫军皆是各部落精锐子弟,论其战斗力远超铁鹞子,沈方一人如何能挡?!”
    “以沈方那小子的才智,怎会做与敌人禁军火拼之蠢事,他只需潜入皇宫,寻得妖后所在,一击毙命即可,难道那妖后还比纯元子难杀么?”柴勐有些不屑。
    “若是如此,只怕会引起党项人的疯狂反扑。”
    “妖后本就是汉人,她若死了,西夏内部争权夺利,一片混乱,又有谁能组织起来与我大周相抗。而且,宋国公早就和朕保证过,如今以大周的军力若是进攻,或许还有些困难,但若是在坚城中用火枪来防守,便是西夏举国之力,尽五十万精锐进攻,他也能防守的严严实实,如今,就等昌国的火枪、火炮运往延庆路、秦凤路,待到火器就位之日,便是大周大举进攻之时。”
    秦源、韩绛知道沈方的厉害,但怎么不会想到,沈方竟敢深入敌国皇宫行此刺杀之事,此等关系两国国运之事,难道不应在庙堂之上运筹帷幄,由政事堂、军事堂联合商议,由皇帝拍板而定吗?若是按他这样的做法,还要军事堂、政事堂做什么?直接派刺客把西夏、北辽、大理这些邻国的皇帝、国王全干掉便是。国与国之间,还是要有一些基本的礼仪,就象现在大周与北辽连年征战,在明面上也是兄弟之邦。而西夏、大理更是年年上表称臣,礼节周到,就这么把对方的皇帝宰了,那大家就都撕破了脸面,就看谁家的宫禁森严,谁家的皇帝命长了。
    而柴勐似乎对沈方鲁莽之举引来的连锁反应一点都不担心,难道真以为有了三千装备火枪的殿前禁军,便可以抵挡一切高手?若是象纯元子、沈方之流的高手,这三千禁军又有何用,这世间,象这样的高手虽然不多,但肯定有,敌国举国之力必能请的动。但皇帝自己都不担心,他们又担心什么?想到这里,秦源、韩绛都无话可说。
    韩绛沉默了片刻,“官家,军报中沈方所提万全之策能否采纳?”
    “这小子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拿他在昌国的作法用在一个国家。他也不想想,昌国的繁荣是用整个大周的商业换来的,西夏纵横上千里,怎么可能用一个州县的方法来治理。分封而治,才是治理西夏之正道。朕灭其国,只是恨其妄自尊大,擅称帝号,屡兴边兵。灭国之后,西夏要成为大周的藩属国,还是需要由党项人来管理。若按沈方的作法,把党项贵族杀的干干净净,辽阔的土地和人民由谁来管理?难道让汉人去那些荒蛮之地么?”
    “陛下圣明!”秦源、韩绛心悦诚服。
    柴勐想了想,“不过,沈方此方略亦有可取之外,就让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按此方略精心准备,小范围可以尝试一下,若是能从党项人那里获得粮草银钱,倒也是一件好事。”
    “遵旨!”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8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8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