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推荐阅读:如果朋友的姊姊和边缘人谈恋爱的话?道界天下神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剑道丹尊名侦探世界的武者四合院之赤脚医生不灭武尊

    “你付不起的价钱。”
    “好的, 道长价贵,我不看。”
    崔桃应承罢了,就坦坦荡荡扭头过去, 骑着马与韩琦同行。
    双福道长蹙眉怔了下, 崔桃的话让他是越琢磨越不是味儿 。价贵?只要是明码标价的都不过是个东西玩意儿罢了。小丫头鬼机灵, 变着法儿地‘骂’人。
    双福道长轻嗤一声,似笑非笑。他轻轻挥鞭在马身上, 比起别人来, 他好似没使什么劲儿,但他的马却能跟别人跑得一样快。一群人骑马前行,他不走在最前, 也不落在最后, 整个赶路的途中更不多言,可以说是一位很省心的旅途同伴。
    半路休息的时候,韩琦给了双福道长递来一杯凉茶。他毕竟是官家要请回去的人,理当优待。
    双福道长摇了下头, 温笑着道谢。
    崔桃注意到双福道长正手捂着胃部所在的位置,她就端着凉茶凑到韩琦身边来,一边眼睛盯着凉茶一边问。
    “胃痛?没吃饭?”
    “崔娘子妙算。”双福道长应一声。
    崔桃便让王四娘将点心拿来,把原本给双福道长的那碗凉茶倒给了李远,然后取一块黄白色的点心放入碗中, 加水囊里的清水搅拌。如今天气热, 水囊里的水在赶路途中早就变得温热了。饼子很快就溶在了水中, 看起来类似像是一碗米糊。
    崔桃依旧低着眼眸,把米糊递给王四娘, 王四娘便转送到双福道长跟前。
    “此为何物?”双福道长接过来, 闻到了淡淡的甜香味, 这吃法新鲜,自然是觉得这跟普通的点心不一样,便不禁好奇问。
    “富贵神仙饼。”崔桃还是地垂着眼眸,只看手里的茶碗。
    双福道长之前便觉得崔桃跟他说话的时候略有些怪,这会儿终于反应过来了,她这是故意不看自己,正是对应了她之前那句‘道长价贵,我不看’的话。
    “先前不过戏言,还望崔娘子海涵。”双福道长无奈笑着道歉,颇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道长想让我看你了?”崔桃还是保持着低垂眸子的状态。
    双福道长应承。
    “可如今我看道长,那也是要收钱的。”崔桃道。
    “多少?”双福道长问的同时,便想到崔桃会不会‘报复’地回给他一个‘你付不起的价钱’。
    “五十贯。”崔桃随便说了个数。
    “行,回京便给你。”要花钱请别人看看自己一眼,还真是他平生第一次。
    崔桃这才抬眸。
    双福道长饮了一口碗里的米糊,喝到胃里之后的确觉得极为舒服,胃疼舒缓了许多。双福道长便请崔桃给他解惑,这富贵神仙饼如何而得。
    “白术同菖蒲煮沸,曝干为末,再加山药末、白面、白蜜和成饼,晒干后耐存,食之健脾养胃,很适合在赶路或风餐露宿的时候来一块充饥,当然也适合给道长这样胃不大舒服的人喝。”①
    双富道长跟崔桃道谢,便将碗中余下的米糊都喝干净了。
    大家稍作休息片刻后,便要继续启程。骑马久了浑身容易酸疼,王钊、李远等人这会儿都躺在树下歇着了。
    崔桃咬着牛肉干跟王四娘和萍儿说笑两句之后,就凑到韩琦跟前,跟他道:“我看他八成像皇亲,和官家关系好的也就那几位。”
    “嗯。”韩琦看一眼双福道长的背影,对崔桃道,“凡富贵出身,耐得住清贫的,都不简单。”
    崔桃明白韩琦的言外之意,若这人真是皇亲,其如今这副清贫简单的模样反而昭示着他非常不简单。
    临出发前,崔桃又将一小包盐李递给双福道长。
    “我娘亲手做的,你胃不好,赶路久了容易嘴苦,可以含上一颗。”崔桃道。
    “多谢。”双福道长接过,狭长的凤目里浮现一层薄薄的笑意,礼貌而不失亲切。
    “光嘴上谢谢可不行,要不跟我透露一下你的身份?”崔桃问。
    双福道长刚好在这时候取了一颗盐李送入口中,听了崔桃问话之后,便指了指自己的嘴,眼神歉意地表示他不便说话。
    “出发了。”
    一个时辰后,太阳落山,暮色越发浓了,大家刚好赶到南薰门。
    南薰门早有一队侍卫提前等候,他们一见到双福道长,连忙行礼,却也不称呼他什么,直接请他上备好的车驾。那车架自是豪华,为皇亲规制。
    “后会有期。”
    双福道长对韩琦和崔桃匆匆道谢告辞之后,便上了马车。
    崔桃歪着头望着这帮人离去,对韩琦道:“看来他是故意不让我们知道他的身份。”
    “许尚未封爵。”韩琦道。
    “也有道理。”
    没爵位在身,自我介绍的时候,主动跟你说我是祖父是谁谁,我爹爹谁谁,好像是有那么一点不太方便。而且贵族出身的人,哪有自己介绍身份的,从来都是身边人耍嘴皮子、拉排场。他却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又是耐得住清贫的人,自然是要走低调路线了。
    “不过我之前在极乐观见他那次,感觉他可不是今天这样的性子。”崔桃总觉得那里有点奇怪,不过只见过两面,了解不深的人,也确实不好随便评断。
    “早晚会清楚。”
    崔桃跟韩琦抵达开封府后,听说包拯已请辞,明日便会启程离京。大家又急忙赶去他府中拜访,说了些道别的话。
    包拯知道崔桃爱吃,顺势就招呼家仆,将府中但凡入得了口的东西都给崔桃送上来。
    “便是那放在犄角旮旯的咸菜坛子也不能放过了。”
    众人哄笑起来。
    崔桃倒是高兴,有得吃就是最开心不过的事。
    没一会儿,桌上便摆满了菜,没多少是自家做的东西,都是外头买来的饭菜。明日就要回乡了,这厨房自然没留什么东西。刚刚大家都知道不过在说玩笑话罢了。
    这时,厨娘便端来一盆香喷喷的东西上来,距离老远就闻到香味儿了。
    一块块不方不圆的肉块混在浓郁粘稠的汤汁之中,这汤汁里面看起来像是有白色碎渣米糊之类的东西,说是羹又不像,说是汤也不是。
    “这菜我之前竟没见过,叫什么?”崔桃好奇问。
    “鸭糊涂。”厨娘客气道,“厨房正好剩下两只鸭子,便擅自做了这一道,还望诸位官人别嫌弃。”
    “道谢都来不及,哪里会嫌弃呢。”崔桃马上张罗着给包拯和韩琦各盛一碗,然后就是自己的了,迫不及待品尝起来。
    王钊、李远等人还以为崔桃能顺便管管他们呢,给他们也每人盛一碗,却瞧她竟嘴快地吃起来,都不禁无奈的笑起来。
    包拯瞧这些年轻的孩子热闹着,也开心。这两日他因为担心父母的身体,心情一直沉甸甸的,不大好受,如今跟着他们笑一笑,倒是忽然通透了不少。便是担心父母的身体,却也不能自己先抑郁成疾了,侍奉双亲也当开开心心地去伺候,这样父母亲瞧了也能心情愉悦,说不定身子就能更好些。
    崔桃把鸭糊涂入口了,方知这汤中白色的碎渣是什么,原来竟是山药 。捶碎的山药混在其中,有一种勾芡的效果,却没有面粉之类的东西勾芡的那么黏稠,口感稍清爽一些,配上去骨的温补鸭肉,浓淡均衡,五味调和,滋味妙极。
    “像这种糊状东西,我们本地人都称糊涂,以鸭肉为主料,便就是鸭糊涂了。”
    包拯之妻董氏跟崔桃解释名字的缘故。
    董氏见崔桃一张小脸白白净净,吃起东西来特别认真专注,让人瞧着都不禁被勾起了食欲。董氏禁不住就喜欢这孩子,看着便有福气,极讨喜。不知别家如何,在她这,要是能让儿子娶来一位吃饭这般香的媳妇回家,只瞧着就觉得开心高兴了,能吃是福,全家肯定都会跟着走福运了。
    一群人吃喝闹腾了没多久,便早早地跟包拯道别。明日人家还要启程赶路,自然是不好再此叨扰太久。
    包拯刚才已经听了韩琦简单讲述安他们在平发生的一切,分别前,再三嘱咐韩琦切莫操之过急,谨慎处事。
    韩琦温和应承,请包拯放心。
    崔桃则挽着董氏的胳膊,正跟董氏交流养发的方法。
    “不仅要用皂角,生姜和何首乌尤为紧要。闲来无事,再做点黑芝麻丸,每日得空想起来吃一颗。内外兼补,保证乌黑靓丽。”崔桃道。
    董氏连连点头附和,便命丫鬟谨记下崔桃的法子,她回头要试试,她这人就是头发不好,毛躁又容易干枯分叉。
    董氏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崔桃之后,还依依不舍地站在原地望着崔桃的背影,欣慰笑着,仿佛送走的不是客人,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
    包拯见状拉她一把,“回了。”
    “老爷怎叫我才见着她。”董氏不禁遗憾,连连叹气自己没儿子可以把崔桃娶进门。
    包拯不禁笑,令她还是把精力放在好生养护头发上,便是有适龄的儿子,人家也看不上。
    包拯说罢,便不禁想起韩琦来,心中默叹他倒是运气好。
    ……
    “‘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当年汉武帝就是看中了卫子夫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才把人留宫里了。所以说这女子的头发可重要了呢。我明儿就研究一配方,靠卖此物即可发家。”
    崔桃已经想好了,就拿《汉武故事》里这句当广告词。
    韩琦自然知道崔桃此话的出处,下意识评判:“野史。”
    “管它野不野的,有用就行,谁还能去敲着汉武帝的棺材板求证不成。”崔桃摸了摸自己脑袋上的黑发,问韩琦觉得她头发怎么样,凭她这一头光泽可鉴的黑发,如果也和卫子夫一样遇见汉武帝,能不能勾到人。
    “鬼也勾到了。”
    韩琦不吝称赞,便嘱咐崔桃好生回去休息,明日还有很多地方要跑。
    “嗯,”崔桃恋恋不舍地望一眼韩琦,转头瞧那边还等着自己的王四娘和萍儿,跟韩琦撒娇道,“好想要抱抱,可惜抱不上。”
    崔桃说着,亮晶晶眼睛还故意朝韩琦的胸膛瞄了一眼。
    韩琦喉咙微动,轻缓地呼吸了一下。
    “快走。”
    “噢。”崔桃乖乖地转身,背着手欢快地迈着步子离开,嘴上自然是带着坏笑。待她跟王四娘和萍儿汇合后,她就赶紧对韩琦挥了挥。
    韩琦点了下头,随即便策马而去。
    王四娘打了个哈欠,问崔桃:“咋都这时候了,还不忘跟韩推官聊案子?你们这些有才之士,还真是跟我等凡俗普通人大不一样。”
    “就是!”萍儿跟着附和,也跟着打了个哈欠。肚子吃饱饱的,就容易犯困。
    崔桃回头看一眼韩琦消失的街口,掏出桃花扇便扇了扇,接着她也打了一个哈欠。
    这打哈欠,果然传染。
    “明儿我还要忙,你们拿钱去买我要的药材,咱们就开个小铺子,不用太大,钱够花就好。”
    崔桃能赚钱的法子可太多了,挣成首富都不成问题。但自古财多招人眼,而且她未来的夫君很厉害,也用不着她太能挣钱。若把场子铺排太大了,不仅耗费精力,也要担负极多的责任,反而树大招风,容易出事,倒不如小富即安,来得稳妥。
    王四娘一听要挣钱,可精神了,举双手赞成。崔娘子将来自是不用愁了,她一身的能耐,随便使一个就够人家活一辈子了。她不行,到年纪了,身边既没丈夫又没儿子牢靠,如今手头上还没钱,总觉得不踏实。
    萍儿也拍手赞成,她不靠爹,想要靠自己,如今正好可以证明自己。
    次日,王四娘和萍儿就按照崔桃的吩咐,去各大药铺选买药材。
    崔桃则跟着韩琦、王钊等,跑了汴京周边的阳武、酸枣、太康、襄邑和东明等地,查封了地臧阁产业十八处,缉拿相关人员四十二人。不过都是地臧阁知情甚少的喽啰,口里头没什么紧要的信息,好容易查到一个管事的,其上线便是娇姑。总之,不过是捞了几条没用的小鱼,还是干得榨不出水那种。
    崔桃把查封的十八家铺子都做了记录,发现有十二家胭脂水粉铺,四家茶铺,两家酒铺。
    为何胭脂铺这么多?地臧阁女子居多,比较擅做胭脂水粉生意?可自产自用自销?
    崔桃查了十二家胭脂铺里的胭脂、石黛和水粉等物,成色都不错,质地上乘。回到汴京之后,她便顺路走了几家汴京的胭脂铺瞧货色,竟然都比不过地臧阁的。
    崔桃便将从地臧阁胭脂铺带来的胭脂水粉,拿出来令掌柜瞧瞧看,是哪里出产的货。
    “这石黛显色极好,必然是来自南边。”掌柜道。
    崔桃应承,便去看看铺里的这些胭脂水粉。
    “我们这也不是没有比这好的黛,但就是价钱贵了些,郎君可要给妻子买一个?真比这个好!”掌柜趁机做起了生意,跟韩琦说起了悄悄话。
    悄悄话声音虽小,但崔桃听的一清二楚。这掌柜一瞧就是趁机要讹人。
    崔桃便跟他宣告:“我们是——”
    “拿来瞧瞧。”
    崔桃话没说完,就被韩琦截了去。
    掌柜的立刻笑着应承,跑去取来一小锦盒,将盒中的精品青黛呈给韩琦看。
    崔桃特意给韩琦使个眼色,挑了下眉毛。她天生丽质,眉毛浓密,根本不需要画黛这种操作好不好?
    掌柜的告诉韩琦,这石黛来自最盛产黛的始兴县,非常难得的一块,当年被他花高价钱收得,满汴京也就这么一块。
    “所以价钱嘛就贵了些,要十贯。”
    “你这是卖石黛呢,还是卖金子呢!”崔桃骂道。
    “我瞧郎君娘子甚是般配,也算是有缘人了,今儿就破例便宜些,五贯!真不能再便宜了!”掌柜做出一脸肉疼状。
    崔桃不禁想拿棒槌打他,五贯那也是天价了,一块好点的石黛也不过二三十文,五贯都够买一大箱传承后代五千年了。
    韩琦却二话不说给了交子,将石黛拿了。
    崔桃震惊看他:“钱要花在该花的地上,六郎怎能让那个奸商占便宜。”
    “我买的不是石黛,是回忆。”韩琦淡淡笑一声,问崔桃可要这石黛,若不要他便留着。
    崔桃马上抢过来,“买都买了,能不要么。不过能有什么回忆?被人当成大头宰一顿的回忆?”
    “刚没听见?”
    崔桃听韩琦这样问,才回忆了下刚才那奸商掌柜说过的话,这才恍然明白过来,韩琦为的是那掌柜叫的‘郎君妻子’、‘郎君娘子甚是般配’而卖。
    崔桃顿时脸有些发热了。
    “怎生还忽略了?”韩琦双眸深邃地凝看着崔桃,似要将她看破。
    崔桃挠挠头,支支吾吾道:“我那是一门心思都关注在查案上了,无关紧的话就自动给忽略了。”
    “无关紧要的话?”韩琦淡声重复。
    “我的意思是他故意骗我们,想讹六郎的钱!”崔桃赶紧转移话题道。
    总不能承认她有在暗地里偷想过很多次,她是韩琦的妻子。比如昨晚就想过,所以那掌柜那么称呼的时候,才自然而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加之也确实在关注案子,所以就非常顺溜地给忽略过去了。
    从胭脂铺出来的时候,崔桃脸颊粉粉的,半垂着脑袋瓜儿。
    俩人并肩安静地走了很久,就在崔桃已经趋于恢复常态的时候,韩琦突然出声。
    “可在私下里偷偷想过?”
    崔桃怔了下,随即低头更深,躲避被拆穿的窘迫。想一下本来是不怎么羞耻的事,羞耻的是被对方抓个正着,还问出口了。好在韩琦用了个‘也’,有个伴儿陪她,她不算太难堪。
    “想过才正常呢,不想过才不正常。”崔桃小声嘟囔一句,以缓解尴尬。
    韩琦淡声应是,随即看着崔桃害羞的模样,忍俊不禁:“本以为你聪明过甚,看得太透,便不会害羞,原来也会。”
    “女孩子都会害羞的,我再厉害也是人,不是神仙,人都有七情六欲的,自然知道害羞。”崔桃低垂着眼眸解释道。
    她自然是喜欢韩琦的,不喜欢便不会选择跟他在一起了。只是她总是爱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感性,加上见多识广,在感情意识状态方面就会比较‘老僵尸’,反应就会比别人慢了些,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太能波动起来。
    但没有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会不开心、不激动、不害羞的,崔桃如今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唤活了这种感觉。今天若不是韩琦特意来提,她自己都差点没意识到自己的改变。
    谈一场好的恋爱,果然会让人更加身心健康。
    崔桃思绪飘忽的时候,手指忽然被勾住了。她愣了下,低眸瞧着韩琦的手,转眸又看街上人来人往的人,不禁在心中唏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她家六郎学坏了。
    随后俩人相继又问了几家胭脂铺,胭脂铺的掌柜都表示地臧阁的那些胭脂和水粉系为自制,特别是水粉中还特别添加了珍珠粉和桂花,香而养肤,确系为佳品。崔桃本是想问他们来查货源方向了,谁想这些掌柜却反过来问她要货。
    “这些胭脂水粉都是上品,虽为自制,但货源必定也不会差。”崔桃叹道。
    韩琦应承,表示他回头会命人暗中调查那些盛产优质胭脂的地方,毕竟出货量大,应该会容易查到线索。
    “六郎是从何处得知地臧阁这些铺子的消息?”崔桃询问道。
    “刑部和大理寺原有些暗探,查得消息后报与了包府尹,便转达与我了。”韩琦解释道。
    “未免查得太容易了,当初为查地臧阁,大家可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见消息来得这么多。”
    韩琦应承,其实他和包拯都觉得蹊跷。但谨慎起见,还是先暗中排查了一下这些铺子的情况,韩琦才决定在今日带人去正式查封。
    “料到了这不过是弃车保帅之举,但能查一个是一个。”而且韩琦觉得但凡有所留,必有痕迹,换做一般人或许查不出什么,但他这边有崔桃在。
    “喔,原来六郎还指望上我了?”崔逃小下巴一扬,必须得意起来。
    韩琦失笑,突然就凑到崔桃耳边,用特别低沉且磁性的声音道:“一直都指望你。”
    话音落了,他人便挺直了身子,看起来就是一位在闹市中行走的清隽若竹的端方君子。
    崔桃惊讶地打量韩琦。
    这人,真学坏了。
    ……
    转眼到了六月六天贶节,各家各户到了“晒红绿”的时候。
    这天贶节也都如端午等节日一样,衙门内的官员都会在这日放假休息,归家过节。
    崔桃早就跟韩琦约好了,今天去他家帮他‘晒红绿’,他则让方厨娘弄些美味犒劳她。
    崔桃一大早起来,就急急地告别了王四娘和萍儿。
    王四娘和萍儿近一个月可是太忙了,之前王四娘因为吃得胖了跑腿都没能成功减掉的肥,都在这一月给减掉了。
    月前,俩人按照崔桃提供的方子,做了一罐罐护发露,还跟八仙楼订了黑芝麻丸子,搭配着护发露一起出售。
    起初,铺子的生意不算太好,倒是多亏了八仙楼厮波何安那张巧嘴,四处跟客人推荐,也确实是她们做的护发露有效用,所以渐渐地客人就多了。如今有不少女子上街,都是要买完了胭脂水粉,还要来她们这里来一罐护发露,养发和护肤两手抓,便会更加貌美无双人人夸了。
    京城最不乏有官贵和有钱的人家,一位高门贵妇用着好用,带起风气来,小铺子自然是就更加红火了。而宣传她们铺子的这位贵妇,正是吕相的妻子大马氏。
    崔桃曾把东西带给了大马氏用,倒没说那铺子里是她开的,只告诉大马氏东西好用,让她试试。大马氏试用半个多月之后,果然觉得头发柔顺亮泽了不少,便差人问崔桃从何而得,崔桃这才告诉大马氏她开小铺的情况,专门售卖这东西。
    大马氏自然是欢欢喜喜地在贵妇圈里,给崔桃的铺子好一顿宣传赞扬。她是宰相夫人,也算是在汴京贵妇圈里的领头羊了,自然是引来不少高门女子争相跟风。
    多少女子都想如卫子夫那般,凭着一头好秀发可吸引汉武帝那般的男儿。风气一旦被带起来后,加之有口碑,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好。甚至有宫里人特意跑来寻护发露,好让他们宫里的主人也能凭美发吸引官家。
    所以这小铺的生意越来越好,王四娘和萍儿俩人几乎每天脚不沾地,都从早忙到晚。
    今天便是天贶节,俩人还是一早起来就算账,盘算着该去哪家药铺取货,该去谁家送货,已经全然没工夫去管崔桃出门干什么了。
    崔桃则就是个彻彻底底的甩手掌柜,除了提供配方和想法让王四娘和萍儿实践外,什么都不管,别人忙忙碌碌地给她挣钱,她则在优哉游哉地享受生活,谈着她健康甜美的恋爱。
    完美!
    崔桃刚从开封府后门出来的时候,正碰见相府的家仆来找她。
    “夫人念着今日崔娘子休假,邀崔娘子去过节呢。”
    “我今日有事去不得了,改日去给姨母道歉。”崔桃说罢,便笑着跟家仆道了声麻烦,就骑着马飞速跑了。
    家仆到嘴边的话都不及说,只得无奈地回去跟大马氏复命。
    大马氏从得知崔桃过去‘离家出走’的种种,原来都是被陷害和冤枉之后,便不禁懊悔又心疼崔桃。所以这近一个月以来,她找崔桃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但崔桃只来吕家吃过两顿饭,每次都是避开吕公弼在家的时候她才会来,而且只见她。
    大马氏本有心重新撮合崔桃和吕公弼,如今见她此状,倒是不免多思多虑了些,便去信到崔家,询问亲妹妹小马氏的意思。
    小马氏很坦率地回信道明,如今崔桃因经历特殊,暂时无心婚嫁,以后便是有婚事也全凭她自己的意思,由崔老太太做主了,别人谁都管不得了。家里人都因为她的遭遇,疼爱她都来不及 ,断然不会再逼迫她什么。
    大马氏如此也就明白了,她家二儿子已然不在崔桃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若不然,哪会每次请她来的时候,她都躲着吕公弼。
    小马氏信中说得很详尽,道出崔桃这三年多来所遭受的非人苦难,大马氏仅仅见其信上所述的内容便心酸流泪,实难想象当时真相道出那一刻崔家众人会是何等震惊。作为崔桃的姨母,大马氏自然心疼和理解崔桃。
    所以这婚事即便成不了了,大马氏依然还是愿意疼爱崔桃的。只家中还有个痴情种没走出来,这次天贶节,她本来是向借机请崔桃来一趟,当面把这事儿跟吕公弼讲明白了,彻底了结了那孩子的心思。不想崔桃被吓怕了,一听邀请就连忙拒绝跑了,连解释都没听。
    于大马氏而言,她不觉得崔桃是真有事,只以为崔桃是因为天贶节吕公弼在宰相府,所以才着急躲着不见。
    既如此,那问题只能尽量靠自己解决了。
    大马氏叹了口气,趁着吕公弼、吕公孺兄弟来请安的时候,跟吕公弼讲明白情况,劝他是时候该放手了。
    吕公弼阴沉着脸,面上保持着对大马氏恭敬的样子,嘴上却是一声不吭。
    吕公孺在旁听了这话,不禁道:“二哥连人失踪查不着的时候,都不肯放手。如今熬到这时候,见着人了,近在咫尺,叫他如何能放得下?唉,二哥的姻缘怎么这么难呢,我还以为咱家终于可以种桃树了呢。”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回房读书去!”大马氏打发人道。
    吕公孺抱怨不已,他分明跟吕公弼没差两岁,但就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显嫩,他娘好像永远不记得他多大一般,总是当他是小孩子。
    “还说自己不是,真长大的人说话会像你这样吵么?”
    吕公孺:“……”
    终究,还是,只能默默退下了。
    “他的话错的离谱,你可知哪儿错了?”大马氏严肃地问吕公弼。
    吕公弼这时才转眸望向大马氏。
    “当初人没见着,一切都还不清楚,你惦记着自有道理。可如今人近在咫尺,你看得清清楚楚,她心不在你身上,你再惦记着便是蠢而不自知。聪明的男儿,当懂得审时度势,及时止损。”大马氏告诉吕公弼,“若两情相悦,痴情没错,于那个人来说为一种幸事。若仅为你的相情愿,你的痴情不过是给别人徒增烦恼罢了。”
    吕公弼低下头,依旧默不作声。
    大马氏取来茶碗,递给吕公弼。
    吕公弼默然接着,大马氏便将热茶倒入,茶水满了仍未停。
    “娘!”吕公弼松了手,茶碗落地立刻碎了。
    “我儿还不傻,知道放手,否则只会伤了自己!”大马氏高声说罢,便目光凌厉地盯着吕公弼,态度前所未有的严肃刚硬。
    吕公弼心头一震,看着地上摔碎的茶碗,随即道:“儿子明白了。”
    说罢,他脸色更沉,便匆匆行礼告辞。
    大马氏叹了口气,只愿他能真明白,真想得开。
    ……
    崔桃在骑着马往韩琦家去的路上,已经看到有很多户人家在大门前支棱起竹竿子,拉起绳子,将各种花花绿绿的衣裳挂在大门前,只得等着太阳高高挂起的时候,凶猛地暴晒它们。
    不止民间如此,宫里更免不了俗,也会在这一日好生为皇帝晒一晒龙袍。
    这天贶节本是在真宗时期定下的,不过这晒红绿的习俗据说是源于唐代,是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晒泡过海水的经书的好日子。
    总之不管起源怎样,它是个节日,就可以开开心心地过起来,尽情地休息、吃喝、玩儿。
    韩琦这里的天贶节就过得比较文雅了,晒得大多是书籍字画,竟有不少孤本。崔桃顺便瞄了两眼,不禁问韩琦:“值不少钱吧?”
    “父亲的遗物。”韩琦道。
    崔桃立刻捧得小心起来,把这些书都放在最干净的白布上面晒。
    崔桃还看见了那幅她给韩琦所作的‘玉佩挂桃枝’的画,竟然已经被精致地裱起来了,乍瞧着还挺不错的样子。
    韩琦把这幅画展开后,便用镇纸压好。比起旁侧的前朝名家字画,这幅画上面压的镇纸多又精致。
    所绘之物被心悦之人如此珍惜,崔桃自然高兴,傻笑了一下。
    如今太阳已经挂高了,天空蓝蓝,万里无云,如碧玺一般。
    崔桃干脆坐在地上,闭着眼睛跟书本字画一起晒着太阳。
    灿烂阳光下的崔桃,皮肤透白得发亮,夏日的阳光毒辣,稍微晒一会儿就会出汗,皮肤变红了。
    崔桃倒是还没有顾及这方面的问题,就已经被遮阳了。韩琦撑着伞站在崔桃跟前,向她伸手。崔桃便把手搭上,由着韩琦拉自己起身。
    “方厨娘已经备好了你爱吃的糟鹅掌、鸭舌。”
    “太好了,那今天我能多喝两盏酒么?”崔桃打商量问。
    “喝酒误事。”
    “今儿个休假,能有什么事。”崔桃抱住韩琦的胳膊,仰头望着韩琦,问他,“这‘事’不会指得是六郎吧?”
    韩琦被戳中心思,不禁轻咳了一声。
    “李远来了,有案子。”张昌匆匆赶来回话。
    崔桃早在听到张昌脚步声的时候就松开了手,跟韩琦保持了距离。
    一听说有案子,崔桃和韩琦互看了一眼。
    “果然不能喝酒,事儿真来了。”
    随后,崔桃和韩琦在李远的带领下,抵达了案发现场。不止他们二人,在场所有人都被眼见所见震惊了。
    在一户看起来貌似普通民宅的大门前,这里也跟其他人家一样,在拉绳子晾衣服,不过区别在于人家是纯晾衣服,而这一户晾晒的衣服里面有干尸。
    一字排开,三具,绳子都从干尸的两袖穿过,将干尸直立式地挂在了晾衣绳之上。
    ※※※※※※※※※※※※※※※※※※※※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我新换的作者专栏头像,真的特别好看,工笔细腻,完美地体现了大自然山水意境之美,让人看过之后脑海里都不禁被清新的绿色铺满了,鸟儿在天空翱翔,根根红色细羽预示着一飞冲天,既漂亮又喜庆吉利,寓意非常好。反正点都点进去了,欣赏之余,顺便点一下收藏作者也是可以的。
    注:天贶(kuàng)节,①《山家清供》
    ——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shaonvdeqidao、沐琢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一 3个;白兔糖 2个;喜欢我在开封府坐牢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开封府坐牢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153/15197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153/15197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