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177章 驭下之道

第177章 驭下之道

推荐阅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

    既然对方已经不敢多说,朱载墐也就无意多说。他站起身来对众人道:“我只是无事随意略走动一下,和钱东主,李东主聊的畅快,但也在外头够久了,得小心误了差事……管大人,两位东主,在下告辞了。”
    管世铭眼见荣王殿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却也是不敢揭破,心中更是有些惶惧。
    殿下随意出王府,传扬开来是了不得的大事。
    王府内想必无人敢走漏风声,若是真传扬开来,当然是自己的错失。
    眼见朱载墐要走,管世铭如释重负,起身一拱手,这一下也不敢长揖了,只是笑道:“朱相公在王府内职掌甚重,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嗯。”朱载墐正向两个粮商回礼,丝毫没有架子的样子,接着便是笑道:“两位东主在此,估计是要打听王府粮库出清存粮的事?这事财赋科已经有打算,是要过一阵子将库存粮数字核对清楚,然后用招标的方式来出售存粮。”
    “招标?”钱自昌和李之望眼睛都是一亮,他们此前和管世铭谈妥了条件,却一直没有办法推进购买,眼看粮价一天天还在上涨,两人早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了。
    现在只要有明确的办法就好,总好过一直耽搁在此毫无进展。
    “嗯,招标。”朱载墐道:“常德城里现在来购粮的粮商不少,有不少东主是多次前来,既然大家都想要,今年的情形也较为特殊,所以王府用招标之法,过一阵将东主们请入王府,王府多处粮库划分开来,以五万石为基数,请粮商东主们投标,价高者得。”
    两个粮商还在沉吟,管世铭却是一颗心沉了下去。
    除了核对帐目,清点存藏之外,又来了招标这一手。
    这一下全完蛋了,看来王府对官吏的控制是一步紧过一步,此后各种监督清查会持续进行,殿下并不是心血来潮,而且各种手段相当缜密老到,几乎没有什么钻空子的缝隙空间了。
    管世铭脸上满是苦涩,这位殿下对官吏并不心狠手辣的样子,一直是和风细雨,甚至很少喝斥,态度也向来亲和。
    当年老庄王在时,虽然凡事能糊涂便糊涂,但一旦触怒老王爷,被斥责甚至侮辱,乃至杖责的官吏也为数不少。
    不管怎样,亲王在自己王府内打几个佐杂小官的屁股,御史们不会上纲上线,更不会有人为此而大动干戈。
    就算皇帝听到了,最多也就是置之一笑,还能如何?
    相传张居正的祖父为辽王亲军,就是被辽王强行灌酒耍乐,然后酒后不慎身死。
    先灌酒侮辱,后又使其身死,但根本无人说什么。
    不过一个护卫亲军,哪怕是王府官吏被这样摆布死了又能如何?
    老庄王脾气算好的,也是打死过宦官,处置过宫女,杖责过官吏。
    眼前这位,表面看来脾气极好,前两年甚至感觉有些懦弱。
    但在五郡王之乱里杀人如麻,毫不犹豫,尽显心狠手辣的一面。
    这阵子对王府上下都展现温和的一面,对亲军更是大加赏赐,大得人心。
    革退了几百人之后,王府内对殿下不满或怀有异志的人应是少了,还有一部份官吏随右长史孟长乐一起辞官离开,荣王殿下也并未为难。
    谁知道这位表面和蔼的亲王,建立起各种制度来却是毫无商量余地,且是一步步的封闭死了下头人自由腾挪的空间。
    若不是刚刚荣王一进来就有安慰之举,管世铭怕是现在就想辞官了。
    离家很远,一年图那几十石粮和三十两银子?
    仿佛是看出管世铭心中所想,朱载墐向着对方笑了笑,说道:“王府审计完成后,根据每年收益,拨付一部份出来给做事的官吏们加赏。象王长史一年能拿过千两银,管大人虽然官品未入流,但实际大,对王府也至关重要,所以年俸也会涨到五六百两左右,甚至能更多一些。”
    管世铭每年担惊受怕,捞的银子无非就是这些,有时还要少一些。
    眼前这位亲王的话,他是绝不会有所怀疑,殿下这一段时间来向来是说一不二,言出必诺。
    管世铭激动无比,若不是有外人在此,他就要跪下谢恩了。
    不管怎样暗中捞钱总有风险,也有心理负担。
    光明正大的拿银子比偷偷摸摸要强的多了。
    朱载墐知道这官员的想法,点头笑了笑,直接就出了门。
    事实上明朝官员的俸禄是自行解决,冰敬炭敬加上各种贽敬贪污,包括官员过境打秋风的银子就算灰色收入。
    比如李文进在常德当知府,路过的有品级的官员,有功名的生员,还有一些出名的名士他都要举行宴会送银子。
    地处水陆要冲的州府县官都必须如此,打通人脉关系,建立关系权力网,还有替自己扬名,这些事都是必做无疑。
    贽敬从几两到几十两甚至一二百两不等,视对方的身份和名气而定。
    这种银子地方官当然是从地方财政里出,拿银子的人就只是接受当地官员的友好表示,拿些“土仪”,其实就是灰色收入的一种。
    诸如此类的潜规则很多,不要脸皮的贪污也可以。
    表面的低薪只是催化了大量的潜规则和默许的贪污,对官风吏治毫无好处。
    到清时雍正之前也是低薪,后来雍正想通了,推出了养廉银制度,这位清朝皇帝不愧承上启下,没有雍正继命,清王朝可能也是入关百多年就得嗝屁了。
    清时的养廉银标准不一,多半是根据各省的财政来决定。
    比如甘肃的知县养廉银是六百到一千二百两不等,江苏就是一千到一千八,而湖广就是六百到一千,贵州最惨,四百到八百。
    王文海等于是知州,只是没有知州地位高,责任大,所以一年千两就差不多了。
    眼前管世铭虽然是不入流,但此时的仓大使和库大使手握实权,比那些八品九品的官员要重要的多,视为州同州判,一年四百到六百的收入也算是相当合理。
    朱载墐没有打算始终盯着所有人,他的打算是先试着建立一套廉洁又高效的官吏队伍。
    还是那句话,要做事先要得人。
    要得人用人,先得有制度。
    光要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的制度,那是注定不能长久的。
    让度一些利益出来,确立奖惩制度,这才是最好的驭下之道。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6154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6154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