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213章 任其摆布?

第213章 任其摆布?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一号狂枭

    对李文进这种三甲进士来说,依附清流还不够,得涮声望。
    有什么事比不惧亲藩,导致亲藩王府被削之事,更能获得声望?
    弹劾严嵩获声望肯定更大,但福祸相倚,搞不好连命也没有了。
    为难一个亲王,就算做错了又怎样?
    还不是士林赞许,亲王只能忍气吞声,就象现在李文进做的事,做的成他可以涮声望,做不成了,也就是白恶心朱载墐一下,李文进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说白了,现在就是亲藩憋气,文官当道的时代。
    哪怕是嘉靖皇帝也改变不了现状。
    兜兜转转,本朝的一切还是在惯性之下运行着。
    亲军仪卫,亲王地位,文官地位,武官,勋臣,太监。
    还有士绅,宗族。
    一环接一环,每一环其实都出了问题。
    皇帝乾纲独断没有约束,权力漫无边际又不负责任。
    皇帝看似英明,其实对天下事完全无能为力。
    文官们表明尊崇皇权,其实掌握一切。
    他们缺乏改革的动力,甚至只知道借由权力来侵占和获取更多的好处。
    亲藩被压制的毫无作为,也不想有作为了。
    勋臣和武臣匍匐于文官之下,太监们是依附皇权,对文官形不成体制上的威胁。
    士绅就是文官权力的外延,与士绅配合的是族权。
    大明王朝对天下一切的掌控,就是现在权力被分割的现状,如果皇帝能掌控一切,还算是勉强能控制文官。
    到万历年间,万历蠢到清算张居正的地步,然后才发觉自己根本斗不过文官。
    内阁权柄在嘉靖到隆庆年间有一个上涨的过程,嘉靖通过权术掌控,隆庆干脆居于后宫,让权给内阁,将天下事给高拱和张居正等人操持。
    到万历年间,皇帝既清算张居正,降低了内阁的权威和权力。
    又因为权术水准不及嘉靖,诸事不谐。
    万历索性就怠政,躲在深宫不顾政务。
    嘉靖的权术已经远高于万历,犹自使得天下大乱。
    万历的种种荒唐,并非是什么收税带来的矛盾,而是毫无操控,也全不负责。
    文官们头上还缺一个强力的内阁,党争之祸在万历年间蔓延开来,各种龌龊荒唐也是在万历年间集大成,武臣被压制的奄奄一息,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武备之废驰到万历末期时终显后果。
    万历二十年时三大征的胜利并不是万历的本事,而是高拱和张居正的遗泽。
    到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造反时,辽镇并非没有应对,万人以上总兵率领的大军,一战俱没。
    到杨镐誓师时的辽镇还是极为孱弱,没有象样的兵器,士兵瘦弱不堪,没有战马,也没有铠甲,甚至誓师屠牛的刀都换了好几柄。
    这是谁的责任,不问可知。
    万历是聪明,对辽事的举措也基本到位,但其刚出了一点内帑银就迫不及待的开征辽饷,征出来的那点银子,底下的文官又加了几倍在普通百姓身上,大规模的流寇起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哪怕万历再多活十年,仍然要面临着崇祯身上的困局!
    以现在的事来说,明知道李文进在针对荣藩,明知道李文进的阳谋,但城墙之上的武臣们虽则愤怒,却是毫无办法。
    国初之时,武贵文贱,武官地位高,权力重,俸禄高,对文官颇有打压和鄙视。
    便是成祖年间,勋贵武臣的地位还是在文官之上。
    土木之变之后,不仅勋贵武臣的地位直线下降,皇帝也处于文官们的约束之下。
    什么亲征尚武之举,再也不要提起了。
    武宗就是反叛的习性,但也就是在边关打仗,南巡游玩。
    就这样也被抹黑的不成模样。
    其种种武勇之举,文官们的评价是荒唐不堪。
    嘉靖倒是用权术把文官们治的服服帖帖,但那是术,并非道。
    大明的道,还是在文官们之手。
    到了万历年间,皇帝已经被文官们凌驾于其上,万历想去一次南苑离宫都是件困难的事,可谓是一生挫败。
    明明是足疾,却不被人所信。
    被文官骂酒色财气俱好。
    派出的税监被地方势力打死。
    宠爱郑妃和福王,惹出轩然大波,直接弄出了三大案。
    万历年间,皇帝对朝廷的掌控极低,也使得大明中枢对地方的掌控极低。
    到天启年间重用宦官,倒是扳回了一些。
    至崇祯年间,皇帝瞎吱儿搞,频繁更换阁臣和部堂,乱杀督抚,崇祯帝看似威严刚毅,但就在他手里,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是急剧下降。
    大明的赋税在崇祯年间急剧下降,并不是什么不收商税这样的小白视角,而是因为崇祯的作死行为导致的中枢控制力的更进一步下降。
    就算是嘉靖都解决不了的财政困局,万历和崇祯这爷孙何德何能,东林党又何以能左右全国的税收大政。
    东林党也是一群短视之辈,并没有其表现的那样光凡霁月,但大明的清流大抵是如此。
    根子还是源自制度,源自洪武年间。
    眼下的嘉靖和其后的万历,崇祯,还有隆庆和天启都改变不了王朝崩溃的最终结果。
    只是有的在加速罢了。
    城墙之上,武官们也并非都是如方世猛那样的不甘和无奈。
    赵显沉默不语,赵元则是冷笑连连。
    姜焕最近常跟着朱载墐,更是脸色不变,甚至有些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们?”方世猛气愤和郁闷之余,也是忍不住警告道:“别乱打歪主意!”
    “你老想哪去了。”赵元笑道:“庄上的护卫动手和我们直接动手有什么区别?”
    “这倒也是。”
    方世猛是担心这些后生不顾后果,惹出祸患来。
    不管是刺杀周家那丑姑娘,还是伤害礼部官员,后果都会十分严重。
    “怎么不想想去贿赂那礼部官员?”
    赵元道:“殿下曾考虑过,但殿下自己也推翻了此议。”
    “为甚?”
    “咱们现在贿赂那厮,出价肯定要比周冠那伙高的多。”赵元平静的道:“然后按制还是礼部和地方上的文官负责挑人,再挑一个极差的,咱们再送礼换人,他们继续操作,还是挑极差的,咱们有多少银钱能经的住这样的折腾?”
    还是阳谋!
    还是文官的伎俩,在体制之内他们能叫皇帝出不了紫禁城,能叫嘉靖这个权术高手在后期受困于内阁,能把万历拘困于深宫之内,自然也能另一个亲王束手无策,令其摆布!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6154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6154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