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266章 敬畏

第266章 敬畏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万神主宰一号狂枭剑道第一仙重生之都市仙尊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陆地键仙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乱世书武神主宰

    相比声名狼藉的辽王和楚王等湖广诸王,荣王府原本形象就是不好不坏,毕竟开府时间尚短,与民争利尚不及那些开府百年以上的其余亲藩王府。
    到朱载墐当家之后,减免赋税,设庄兵护卫地方平安,诸多举措做下来,荣王府的形象已经相对提高了许多。
    此次平乱之后,荣王殿下和王府的形象会有更进一步的变化。
    毕竟相对来说,普通百姓希望的就是在自己身边有强者保护。
    湖广是相对太平地方,不象云贵经常有土司叛乱或外敌入侵,但生苗叛乱持久,湖广也会受到波及。
    太祖设亲藩于各处,原本就是护翼各地,只是亲王职掌权力被侵夺后,成了只知抢夺民利,毫无贡献的禄蠹,由此而招地方士绅和百姓痛恨,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荣王府,算是把这个不利的局面给彻底扳了过来。
    最少眼前的衙役都不是良善之人。
    没有什么公门之内好修行的话。
    进了公门就先把良心给抛掉,不然的话根本无法立足。
    帮闲也是城中的地痞无赖一类,性子都是阴狠,对普通人能下得手,弄到人家破人亡也不皱眉,这才够格当个帮闲。
    就算这些人,在此时此刻看向朱载墐的时候,眼神中也是充满敬畏。
    荣王殿下在众人心里,已经不光是身份尊贵,而是身份地位高,又有大能为的一流人物,哪怕是这些胥吏之流也是得小心翼翼,只朱载墐说了两句话之后,这些人便是弃了手中刀枪铁尺,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不再乱动。
    二楼之上,李文进气的发昏。
    广场中亲军只有几十人,衙役们有近百人。
    但双方根本没有冲突。
    朱载墐只两句话,几个亲军持枪肃立往衙役身边一站。
    这些家伙居然就都弃了兵器老老实实的坐着不动了。
    这样的场面,叫李文进愤怒之余,也是格外警惕。
    看起来荣王的威望已经凌架于他这个地方主官的权力之上了。
    便是李文进自己,思忖再三后也是决定暂不出去。
    现在的情形,自己这个知府出去之后除了叩谢殿下相救之恩外,又能做什么?
    孟长乐神色郁郁中又带着一些失落之意。
    他早就发觉荣王殿下非比寻常,其心志手腕绝非平常亲王可比。
    但大明已经不是二百多年前的大明了。
    亲王的能力越强,意志越坚,心态越高,则将来遭遇的境遇也会越发凄惨。
    孟长乐觉得自己对荣王府做的这些事,其实都是为了殿下好。
    越早打消掉野心,安心在王府里做个富贵闲人,岂不甚好?
    对朝廷,国家和地方官员,包括士绅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
    几十年前宁王造反,南昌一带到现在还有一些兵火遗留下来的伤害没有痊愈。王阳明平叛已经足够快了,地方上还是饱受创痛,多少人失去产业田园和家人。
    孟长乐绝对不希望在湖广也发生这样的事。
    不光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宁王自己。
    孟长乐进王府多年,也算是看着荣王殿下从少年到青年,从被控制的傀儡到掌控了王府。
    荣王殿下可能是早年吃亏太大,是以性格有些过于要强,这样继续下去,会将王府权力和他本人的野心越推越高。
    原本是以为自己能拦住殿下,现在看来殿下最少在常德是大势已成。
    最少军民百姓对殿下的信任肯定在地方官府之上了……
    孟长乐看着府衙广场上的朱载墐,这位殿下,下一步会如何施展?
    ……
    东门到小南门一带,亲军们开始散开追杀那些胡乱逃窜的生苗。
    百姓们也活过来了。
    欢呼声,啸叫声,整个常德府到处是喊叫声。
    到处都有百姓爬上屋顶,一边欢呼,一边指点亲军将士哪里有躲藏的生苗。
    人们点燃临时绑制的火把,不吝惜家里不多的灯油,撕一些棉絮绑在木棍上,染透油,便是一根象样的火把。
    到处都有亮光,整个城市象是一只醒来的怪兽,翻了个身,开始展露獠牙。
    如果战局不利,生苗占据上风,哪怕城中有十万男子,其中有几万健壮的男丁,在没有组织和希望的提前下,也只能任人宰杀。
    不到百年之后的扬州便是显明的例证。
    不要指望平时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组织的个人能够有胆色对抗战争机器。
    连军队都四散奔逃了,普通百姓又能如何?
    个人只能尽可能的躲藏,当被敌人发觉时,为了少受罪或是在巨大的恐惧下已经麻木,他们也只能如牛羊般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眼前的局面翻转了。
    生苗和亲军阵战之后被干脆利落的击溃了!
    府前街的激战被相当多的百姓亲眼目睹!
    所有人都是在生苗溃败后如获新生。
    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明白和懂得这其中起死回生般的快乐。
    有的人不是在意自己,而是看着屋檐下满头白发的父母,一脸惶惧的妻子,懵懂中的孩童,看到一家老小已经在短短时间内获救,这种感激之情简直是恨不得立刻去替荣王效死。
    这也正是孟长乐所担心的东西。
    人心。
    荣王殿下已经尽得府城人心!
    人们激动,有着起死回生的侥幸和快乐,在剧烈的感激冲击下,对解救他们的人必定充满着感激。
    而且是有相当多的人亲眼目睹了朱载墐提刀向前,激励军心,稳固阵脚的模样。
    当时很多毡军欢呼,亲军呐喊,这叫在远处观战的人们知道了那个提刀的青年就是荣王殿下。
    先是愕然,接着就是由衷的敬佩。
    堂堂亲王,不犹豫,不迟疑的派出了自己的亲军出战,为的自是拯救常德百姓。
    否则有这么一支亲军护卫在王府宫城之内,殿下和王府是安如泰山,绝不会被生苗攻入王府之中。
    等官兵云集,亲王殿下自是安然无事。
    而殿下未躲藏在宫城之中,不仅派出亲军,甚至是亲自提刀上阵!
    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候,挥刀向前,稳住阵脚军心!
    在那一刻,有不少百姓都是跟着欢呼起来。
    甚至隐隐间有人欢呼荣王千岁,只是在激战之时,没有太多人在意而已。《大明1551》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六六闪读!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6155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6155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