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280章 住的地方

第280章 住的地方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毡军们分别住几处套院值房。
    房舍都改建过,增添了一些卫浴设施,这也是朱载墐特意的吩咐。
    人要干净整洁,衣袍一致,加上一些军人特有的饰物之后,军伍整齐,容光焕发,整个队伍就有着和百姓不一样的精气神。
    毡军现在只有冬春和夏秋两套常服,两套训练服。
    都是动员了王府各处的钱粮雇员裁缝赶制出来。
    此外就是青色笠帽,黑色皮靴。
    布鞋是没有用,因为要经常训练,不管是爬高上低的器械训练,还是跑步,阵列等训练,那种软底布鞋没几天就烂掉了。
    朱载墐买了大量的猪皮羊皮和牛皮,所费不小,这年头皮货是相当值钱,比布贵的多了。
    不过朱载墐还是感觉值得。
    只要养护的好,每个人发一些油脂养护,靴子能接受的训练强度和耐久时间比布鞋要强的多了。
    至于卫所军的那些布鞋,甚至草鞋,相差更远。
    其实明军早前也是普遍穿铁网靴,就是按制造绵甲的办法制成靴子。
    锻打硝制的棉布配上铁丝网,然后缝制成铁网布,接着制成靴子。
    这种靴子的强度肯定比普通布鞋强的多,制造起来的工艺却是相对要复杂的多,要硝制锻打棉花,然后制铁片或铁丝,朱载墐感觉这样制出来的靴子太过沉重笨拙。
    可能实战时能防石子尖刺,也能防箭矢透足而过,但赶路,行军,训练,用这些笨拙的铁网靴还是太吃力了。
    笠帽,一致的衣袍,加上靴子,带有“荣”字字样的鞓带。
    大体上现在只做到这些。
    朱载墐是打算此后一律配发瓣儿盔,也是加一些特别的东西。
    比如雕刻荣藩字样,或是一些特别的图案。
    给老兵配一些铁片镶嵌在腰间或胸口,比如是年章,勋阶,将来还有勋章什么的。
    这些东西,要设计好了的话,军人的特质和荣誉感会相当强烈。
    同时给普通人很强的心理暗示。
    这玩意并不是好得的,要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并且服役很久才能得到。
    普通的明军可以称是丐军,待遇差也就算了,国初时就是签发俘虏,罪余,流民这些人入军,当时天下大乱也是没办法。
    后来军户穷困,不比乞丐强多少,然后将罪犯充入军中,待遇差,军中充满无赖,流民,乞丐,罪犯,这样的军队能受人尊重才怪。
    朱载墐是打算一点一滴的恢复荣王府治下军人的荣誉感,不光是自己,也是包括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最少在此时此刻,宁思忠心里就是充满着荣誉感。
    毡军们昨天表现的不差!
    宁思忠坐在自己宿舍的床上,呆呆坐了半响。
    他的心到现在还是砰砰跳,由于过于激动,连刚刚砍脑袋的事都没太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个宿舍是一幢五开间的房舍,屋子很高,很宽,说是五间房,感觉是比村庄的那些泥瓦房十间都大不少。
    正中五间,左右偏厢各五间,十五间房内一百多张上下床铺,二百多毡军住在这个跨院之中。
    这里是王府的东南角,直北方向是王府内廷的偏殿,另外有一幢高楼,三丈多高,这是每幢大明亲王王府里都有的特殊建筑望亲楼,每个封藩在外的亲王,国初时隔几年能回京一次,拜见父皇和母妃。
    后来孝宗时定制再不准亲藩返京,于是每个藩王府这种望亲楼开始成为标配。
    视线转向前廷,最高大的建筑当然是三层玉石阶上的承运殿,虽是单檐大殿,却是仿的京城主殿,规制稍逊一等。
    对宁思忠这等前二十多年一直在乡村长大的人来说,这里的每幢建筑,都是令他大开眼界,甚至入住多日之后,每次情绪激动时,看看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激动的心情总是会又复平静下来。
    就以眼前这幢小院来说,是王府中给吏员办事或是放东西的地方,对宁思忠等人来说,就算是拥有几百亩到百亩田的中小田主,家中的宅邸也未必就比这小院更牢固精致。
    三开间的大门,方砖地面,青砖为墙,梁木都年年涮漆,黑色的瓦顶每年都会修葺,摆放的箱柜都用上等木料打造,作工漆工都是上乘。
    这些东西,加上那些大殿,楼阁,还有神秘的内廷,偶尔出现的宦官和宫女,那些丝制的华贵衣裳,那些提着的精致宫灯,这些东西,毫无疑问在提醒着宁思忠,自己的成就还是极小极小,根本不值一提。
    在这样的环境里独坐了一会儿,外头的嘈杂声响终于传到了宁思忠耳朵里。
    刚刚他就象是溺水的人,声音能听到,但不真切,甚至是理解不了人们话语中的含意。
    现在就象是耳朵突然又恢复了听力,一切正常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刚刚看到的场景。
    七个亲军将士,其中还有一个小旗官,在此之前也是宁思叫羡慕的对象。
    现在全被斩首示众,收敛尸身后得不到一文钱的抚恤,家族亲人也会被赶出亲军集结,不光自己弄的身首两分,家人还要受到牵连。
    这给了宁思忠一个明确的暗示:殿下不喜欢不守军法,上阵不敢拼命的孬种。
    而毫无疑问,自己和毡军的表现并不在亲军之下,论技战和装备,毡军肯定是不如亲军。
    但论士气,团结,组织,毡军怕还在亲军之上!
    亲军毕竟是长驻城市,此前俸禄不高,打零工的,做小买卖的不在少数。
    时间久了就积了一身的油滑之气,市井气,油滑气重了,军人气息便是会不足。
    宁思忠有一种感觉,此后毡军的机遇应该不少!
    “二哥在不?”
    “我在。”
    外头还是乱哄哄的,是王府的杂役担来饭食,毡军和亲军一样,十二人一小队,五十人一总旗,一百二十人十队一百户。
    不过哪怕是亲军百户也没有什么亲兵家丁之类,王府亲军不搞这一套。
    卫所兵的百户官,如果世家传袭,又有一定的田亩和想在营兵里混出一片天地来,多少会养几个家丁,勤练马术射术刀枪,协助家主在营兵里出头。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8821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8821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