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296章 召见

第296章 召见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袁炜在起更后又睡下了,到二更时分,果然有小内使赶到袁府,皇帝在西苑玉熙殿等着见面。
    这对袁炜是常有的事,他原本就是和衣睡下,并且在天黑前就已经睡了一觉了。
    起身之后更换朝服外袍,腰间佩好进出内廷用的玉制牙牌,然后洗手,净面,修饰一下外表,所费时不过几分钟就好。
    到仪门时已经有家仆牵来马匹,袁炜原本是不会骑马的,但在半夜坐轿再快也很难疾速赶至西苑,所以袁炜和严嵩一样都是学了骑马。
    在十来年前严嵩还没有大用时,也是和袁炜一样经常在半夜被皇帝召到西苑见面。
    老严骑马飞驰,常常把大腿皮都磨破了而不自知。
    以严嵩,徐阶,袁炜这些大明顶级文官的地位,其实半夜相召已经是天子失礼了。
    更何况要这些任职清要的高官骑马赶路进宫。
    就算在太祖洪武年间,对文官都不曾如此无礼。
    其实太祖杀人无数,除了空印案杀过不少文臣外,诸多大案中杀的还是勋贵武臣为多,对文官下手较少。
    而且太祖几乎没杀过言官,这也成了大明的祖制传承之一。
    但在嘉靖年间,不会有哪个高官有这种作死的想法。
    甚至都以此为荣,哪怕是清流眼里的首领人物徐阶徐部堂,也是如此。
    嘉靖驭下的手段,毕竟是极为高明。
    袁炜的住处是在小时雍坊,这里也是高官云集的地方,勋贵人家也极多,英国公府也在附近。
    一路飞驰过去因此很少滞碍,不象是南城的贫民区,街道狭窄,经常有人在路边堆放东西,或是沿街自己搭设棚子,把街道越搭越窄。
    城东这里的贵人家多半有茅房,或是有人定期洒扫,街道也很是干净。
    南城是最脏的所在,人们都是在早晨把自己家马桶的污物往街道中心倾倒,因为大明都城是没有明沟排放脏物,所以百姓也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办。
    时间久了,街道中心就是脏臭不堪。
    所以每有大人物出行时,巡城御史,兵马司,锦衣卫,还有大兴和宛平县才会组织丁壮,在街道上垫土。
    这些道路会越垫越高,在大道中间形成明显的隆起。
    所谓黄土垫道的真相就是如此。
    袁炜也不知道自己怎想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后来他逐渐明白过来,人一旦担心什么,就会想起什么。
    在身为微末小官的时候,袁炜既没有地位也没有钱,他家只是普通的小地主家族,对袁炜在京师的开销用度有些供给不起。
    京师典房和日常生活无处不要钱,这和乡居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此时的中国,虽然商业也较为发达,但小农经济才是主流。
    人们自己种粮吃粮,自己纳鞋底,裁剪衣袍,有时候实在不行还能以物易物,比如拿未脱谷的粮食去换精米也是一种交换。
    这样在乡村几乎不用花什么钱,除非是必不得已,比如生病时拿钱抓药,或是上缴国家税赋之时。
    袁炜前些年的压力一直很大,主要是他一直在京师任职,没有去当地方官。
    在京师任职意味前景远大,升官的天花板要高一些。
    但也意味着开销沉重,只有少量的地方官的贽敬,没有太多的收入。
    京官相对地方官是清苦的,很多人也不一定升的上来,官宦生涯就那么普通而贫苦的熬过去,最终也不知道得了些什么。
    在万历初年还有京官因为俸禄折抵了胡椒而上吊自杀的,官员也不一定个个舒服得意。
    最少袁炜想起当年的事情时,就感觉自己绝不会允许自己再次那般落魄。
    袁炜感觉何思赞的话不尽不实,但他已经有所决断。
    ……
    “老师慢行,天气渐凉小心风寒,还是加件衣袍。”
    张居正替徐阶加了件外袍,又看老师戴上了幅巾,头脸都遮挡住了,这才后退了一步。
    师徒二人一直在书房谈话,张居正去意已定,原本是打算年后开春后再走,现在已经决定赶在寒冬来临前南下。
    此次谈话耽搁很久,一直到近二更时分还没结束,师徒二人谈兴正浓时,内廷召见的内使到了徐府,谈话只能暂停。
    现在严党势大,张居正的性格又比较急燥激进,徐阶原本是要拦着这个爱徒,现在念头也变了。
    令张居正回湖广,家居读书和游览散心,改一改急燥的脾性,徐阶感觉也不是坏事。
    特别是徐阶知道自己估计在年底或新年入阁,这个当口要凡事小心,爱徒若被人抓着错漏,对大局的影响也是不小。
    “老师,圣上相召,学生以为多半是询问常德府的事。”
    徐阶在二门缓缓向外,张居正在马侧随行,此时的他年未至三十,行走时昂首阔步,英姿勃发,令得年迈的徐阶感慨不已。
    “叔大说的是。”
    “老师,两派相争,各有说法,老师何以回奏?”
    其实师徒二人对常德发生的事也是极为好奇,毕竟当初荣王府的事,牵扯到严党和徐阶,后来嘉靖皇帝压下了清流对荣王的攻击,也令徐阶等人有一拳打空的错愕。
    其实李文进挑荣王原本是没错,毕竟嘉靖年间明显对宗藩更加严厉,可能荣王府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但徐阶事后覆盘,反现自己等人想错了一点。
    越是荣王府曾经对兴王府和当今皇上产生了威胁,比如老荣王一直留到武宗年间才就藩,一直是储君后备,比如荣王世子也曾被被考虑为储君人选。
    这些事知道的人不少,皇帝会考虑,朕御极三十年,还畏惧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稚子?
    若顺势削除荣藩,天下人何以视皇帝?
    刻忌寡恩,心性凉薄,这种评价皇帝未必会在意。
    嘉靖皇帝在意的是会被讥评为胆小,怯懦,一个几十年前未曾登临大宝,未造成实际威胁的亲藩也容不得,将年幼的侄儿黜为庶民弄到凤阳圈禁,实在防范太过。
    不论荣王是不是真有反心,皇帝从这一点考虑,就不会轻易动荣藩!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8821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8821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