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308章 安和不安

第308章 安和不安

推荐阅读: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我真的是反派啊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反派就很无敌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万古第一神人间苦

    毡军陆续出得王府,在王府西侧的鼓楼前集结。
    四周全是郡王府,寺庙,高达三丈以上的鼓楼。
    楼上的鼓吏每天都会每隔半个时辰报一次时,和东侧的钟楼一样都是城市的中心建筑,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衙门,王府,寺庙,深宅大院,商行,酒楼,小食铺子,就是这些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明城市。
    常德府的街道自是远不及京师的宽敞,但好在南方地区多水,路边都修筑的排水的明沟,日常雨水也多,会将污物由沟渠冲涮掉,倒是不似北京那么污物满地,到了夏天时臭气熏天。
    在嘉靖到隆庆,万历年间有很多传教士的记录。
    大抵就是说当时人们的衣袍多半是灰色和白色,南方的明国人彬彬有礼,居住的城市也比较干净富裕。
    北方则较为穷困,环境也要脏污的多,特别是以京师为最。
    到了清季就更别提了,老照片里看的到大街上黄土垫路把中间道路都垫高了,底下全是污物,人们枯瘦呆滞,两眼无神,衣袍又脏又破。
    华夏先民也是极为讲究的民族,几天一休沭,整理内务,洗头洗澡,要讲究形象和卫生。
    明清之时的景像,真的是华夏文明之耻。
    朱载墐是不便随意出王府之门,他是特意登上了王府城楼,向着离开王府,预备往西门出府城的毡军们挥手告别。
    亲军之中,由赵显亲自带着几十人的武官团,负责将这千多人的毡军分别送上官道和沅水或资江,王府备得有船,几十艘大船就能将这千多人分别送返各自的王庄住地了。
    秋稻抢收就在这几天之后,看的出来毡军出王府后突然都是心急如焚。
    不光是怕耽搁农时,所有人也都是急着领到自己的粮食。
    宁思忠等被挑入亲军之中的武官也是随着一起出城,他们可以回家一次,安顿好家小,或是带到常德府城来,或是将自己赏赐钱粮领好之后,安顿好家人后再来王府报道。
    朱载墐知道人们的心理。
    富贵不返乡,等若锦衣夜行。
    这些新提拔的武官回家后估计会照样抢收粮食,然后领了钱粮后才会有所觉悟,自己的身份,收入,已经不必要在土里刨食了。
    可想而知,这一次毡军出城返乡之后,在各处王府的毡军群体里会引发多大的轰动。
    对下一步的招募毡军护卫,扩大范围和募集人数,都会是有极好的作用。
    估计其余地方的毡军急的要命,对集训没有此前的那些反感和抵触心理了。
    毕竟在家门口当护卫是一回事,集结起来出门一个月,谁都会有些畏怯和抵触心理。
    宁思忠等人的际遇会在最短时间内传扬开来,对打开毡军的局面,极有好处。
    鼓楼上的鼓吏瞪眼看着这些军人,虽然没有穿正经的军人袍服,但常德府中哪一个不认可这些王府的护卫?
    谁不知道常德卫就是一群摆设,生苗起事叛乱那夜,若不是这些护卫挺身而上,常德府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凄惨模样!
    突然有人拍起巴掌,向队列齐整出城的毡军前拍掌叫好。
    有人带头,道路两边越聚越多的人群也就跟着一起动作起来。
    噼里啪啦的掌声象极了过年时的鞭炮,很快便是惊动了半个常德城。
    原本有不少人以为又出了啥事,欢呼和掌声有点儿令人害怕,等人们发觉了是送王府护兵出城时,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
    很快朱载墐就看到了,屋顶和高处站满了人,密密麻麻的人群不停的发出叫声和拍掌呼应,人们就是用这种质朴而热烈的法子送别心中的英雄。
    这些人,和亲军一道在最危险的关头护住了常德,人们就有义务给他们这种最高的礼遇来向他们送别。
    从眼前的情形就看的出来,王府的亲军和毡军,还有朱载墐本人,在常德府的威望已经是高的惊人了。
    在这样的喧闹声中,人们目视着毡军从西门出了城门。
    城门处和城头上都有轮值的常德卫的卫所官兵,带队的是一个副千户,他毕恭毕敬的令将士们出城肃清道路,然后站在城门处向着毡军队列行礼。
    平乱那夜,这个副千户亲眼看到在最危险的关头是毡军配合荣王殿下稳住了阵脚,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这个武官都坚持认为是这些毡军和荣王殿下救了自己等人的性命。
    不管是在那晚和生苗激斗时战死,还是被搜捕后杀死,又或是丢了城池之后被朝廷清算,反正怎么样都脱不得一个死字,所以这个常德卫的武官认为就是眼前这些人和荣王殿下一起救了自己性命,他肃立在城门之侧,用十分恭谨的态度送着这些王府庄园的护卫出城,并且内心隐隐有些担心,这些人一走,等于常德府城的护卫力量又严重削弱了。
    在生苗起事那夜之前,没有人对常德府有什么担忧。
    生苗之乱以后,很多人,包括常德卫的武官们在内,都醒悟过来,在苗乱方炽的现在,湖广地方除了荆州武昌等距离土司区域较远的城池安全之外,常德,辰州,澧州等地,怕是都没有自己此前想象的那样安全。
    很多人都在担心永顺宣慰司的彭家,这一次苗乱,明显的是有彭家的影子在后,若只是误会还好,如果是彭家站在生苗之后,这个在西南地方极有实力的土司一旦叛乱,此前的努力等于付诸东流,整个湖广的局面都会十分危险,怕是朝廷得从北方调集大军前来才能够平乱了。
    永顺府的苗兵相当精锐,整个西南地方类似的土司力量极多,并且有相当多桀骜不驯和不服王化的,大明朝廷的态度就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不闹的不太过份,哪怕是汉民和地方官府小有损失,也不会兴大军前去征伐。
    这也造成了西南土司过于傲气,不光是不将汉民放在眼里,甚至隐隐不将朝廷看在眼中。
    永顺府还算恭谨,其部土司兵经常奉诏出征,替朝廷效力征战,所以常德府发生的事,众人隐隐感觉朝廷多半会和稀泥。
    所有人看向王府城头时,也是看见了穿着赤罗龙袍的朱载墐。
    在看到荣王殿下时,感觉到局势多艰的众人,内心才有了那么些许的安定。
    当然,有些人内心反而是更加不安了。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8822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8822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