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第二天, 苏锦绣和宋清华上了胡家的门。
    兜兜如今已经是个小学生了,他们到的时候,兜兜正在写作业, 胡建邦在旁边儿戴着老花镜给他打扇子。
    “绣儿和清华来啦。”
    “大姑, 大姑父。”兜兜一看见苏锦绣顿时眼睛一亮, 嘴甜极了。
    “兜兜。”苏锦绣揉揉兜兜的脑瓜子:“你叔呢?”
    “还没下班儿呢, 等会儿就回来了。”兜兜蹭了蹭苏锦绣的掌心, 然后又继续写作业。
    胡建邦看见他们就站起来, 转头对着厨房的方向喊道:“老钱,你闺女女婿回来啦。”
    “来了来了。”
    钱芳从厨房里探出脑袋, 看见苏锦绣也是一脸高兴:“回来怎么不说一声,我也好去买点菜。”
    “别忙活了干妈,我们带了。”
    苏锦绣扬了扬手里的菜, 都是从饭店里打包带出来的菜:“咱们胡同口那块儿, 开了一家新饭馆儿,厨子是巴蜀那边儿的, 每天炒菜的时候,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今天来我就买了两个菜直接带过来了。”
    “巴蜀那边儿的菜味儿确实霸道。”
    胡建邦是去过巴蜀那边的:“闻着味儿就地道。”
    “我特意让少放点儿辣子, 怕吃不惯。”苏锦绣一边说一边把袋子打开,露出里面的瓷钵子。
    兜兜做着作业呢,闻到这香味儿就眼神发飘。
    常石林夫妻俩还没回来, 也不急着吃晚饭, 苏锦绣先带着兜兜看电视,胡家的电视票也是苏锦绣帮忙找的。
    “你那新动画片儿我看了, 挺好看。”钱芳拉着苏锦绣说悄悄话。
    “那动画片儿大人小孩儿都能看。”苏锦绣笑笑。
    钱芳感叹一声:“尤其是那最后的作文, 我都听哭了。”
    苏锦绣:“……”
    这也太真情实感了吧。
    “对了, 双胞胎呢?怎么没带过来?你这当妈的怎么回事儿,怎么到哪儿都不爱带孩子呢?”钱芳责备的拍了她的肩膀一下。
    苏锦绣无奈的捂着肩膀头子:“他们去上音乐课了,我怎么就不爱带孩子了。”
    钱芳听她这么说,也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连忙转移话题:“欸,你听说了么?你大姐的事?”
    大姐?苏锦美?
    苏锦绣一下子想到上次邱强找自己的事,顿时来了精神:“什么事啊?上次邱强到我厂里找我,我正好忙,也没来得及详细问,您给我说说。”
    “别提了,那邱文彬不是东西,这不是集团没了嘛,革委会那边也被一波扫干净了,邱文彬身上也没多大错处,当初也是被你大姐给坑的,如今他翻了身了,对你大姐就没好脸色了,邱家老太婆上头有个傻孙子,前些时候跑丢了,邱婆子就觉得是你大姐故意开门让他跑的,在家打的直接被拉去了妇联做调解。”
    苏锦绣咧咧嘴,这可真是……够厉害的。
    “邱文彬这人在家呆着烦了,不知怎么的,和学校里一个寡妇老师看对眼了,虽说没做什么伤风败俗的事,但平日里经常上门帮忙,也不是什么隐蔽的事。”
    钱芳打着扇子叹着气:“要我说啊,这邱文彬也是,当初你大姐再不好,也是一心为了他,如今这样,真叫人心寒呐。”
    苏锦绣倒是不这么觉得。
    没办法,苏锦美同志实在是太闹腾了,这些年但凡一起回了苏家,这人阴阳怪气都要来几句,如今有这么个下场,也算是活该。
    “你要不让清华去找文彬说说?”
    “说啥,人家夫妻的事,又没找到我头上来,也不好插手啊,再说了,人家是两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没必要插在中间做恶人。”苏锦绣想也不想的反驳道。
    钱芳心说,都快和寡妇钻被窝了,还床头打架床尾和?骗鬼呢这是。
    不过既然苏锦绣不打算管,钱芳也就不多嘴了。
    正好常石林和妻子带着孩子回来了。
    常石林去年转业了,运气很好,直接分配到了首都警察局南区分局做大队长,娶的妻子则是城南小学的语文老师,生的孩子如今三岁,在城南小学的附属幼儿园上全托班。
    “大姐,姐夫。”夫妻俩跟苏锦绣打了个招呼。
    苏锦绣抱着他们的儿子逗了一会儿,钱芳就招呼着吃晚饭。
    吃完饭,苏锦绣把常石林拉到角落里,把常桂兰的事情说了。
    常石林听后摸摸鼻子:“他真的去找圆圆了?”
    “嗯,我今天来是让你也小心点儿,虽说你和她关系不好,但她到底是你大姐,真要赖上你,恐怕没那么好摆脱。”
    常石林蹙眉:“我现在姓胡,都过继了,不算是常家人。”
    常石林转业回来后虽然没改名字,但是生的儿子却是姓胡的。
    “我也就是来给你说一下,别到时候真找上门了,被打个措手不及。”
    “我知道了。”
    常石林点点头,感动的看着苏锦绣:“谢谢你姐。”
    “谢啥呀,都是一家人。”苏锦绣无所谓的摆摆手。
    是啊,都是一家人,可惜有人不愿意和他成为一家人。
    ***
    六月底林小虎播出,苏锦绣看了两集就没再看了,倒是宋征军和沈燕每天陪着孩子们看的不亦乐乎。
    发展到后期,不仅老两口看,连周围的几乎玩的好的,也是到了时间就上门。
    “我看你对这部动画片,似乎没有对前面的那几部动画片那么热情,为什么?”
    宋清华一边给军用水壶里灌水,一边问道。
    “没啥,主要是因为这部片子没有前面几部片子优秀罢了。”
    苏锦绣也弯着腰收拾衣服。
    他们定了后天的火车,就要去羊城了,因为中途还要转车的缘故,所以两个人尽可能的精简行礼,能少带就少带。
    “既然不够优秀,为什么又做这部动画片?”
    宋清华这下子是真的不理解了,按理说,京美不是没有优秀剧本的,而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如果是他的话,片子不够优秀是绝对不可能立项的。
    苏锦绣站起来,捶捶腰:“这部片子和前面的几部都不同。”
    “这部片子的所有故事都是来自于民间,京美对剧本唯一做的事情也就是改编而已,之所以做这部片子,也是想让百姓和咱们京美贴近一点,心连心。”
    没见每一集开头的编剧连胡同村子都给标清楚了。
    这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观众有归属感么?
    如今虽说在动画业,国内的竞争力并不强,可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她可没忘记,海美在九几年是想过要转型的,那时候还出了一部《我为歌狂》的动画,结果就因为高中生不务正业玩乐队和恋爱,让学生家长给投诉了,苏锦绣还记得那时候自己还小,电视上只有点播台能看这部片子,她打了半个月电话,最后去交电话费的时候交了一千多。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洗脑。
    得让那些家长习惯跟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也要让家长们潜意识里面认为,京美的动画片不仅仅是制作给孩子看的。
    所以这部并不优秀的《淘小子林小虎》其实还是一部洗脑神片。
    因为采取了边制作边播的方式,苏锦绣会贴合时事,紧紧的贴合人民群众,也为后来想要做的片子争取时间。
    不过,现在这些先不想了,最重要的是她要去羊城啦!
    放暑假的第二天,江珊带着圆圆准备去滇省找宋清衍,因为害怕圆圆和江珊处不来,沈燕也跟着一块儿去,卧铺票,四个大人一个孩子,正好一个包间,一家人在里面也安逸。
    等他们的火车出发了,苏锦绣和宋清华也带着双胞胎上了去羊城的火车。
    双胞胎头一回坐火车,相当的兴奋。
    宋清华和苏锦绣两个人都在下铺,上铺空着,帘子一放,也清净的很。
    “就把老爷子一个人扔家里了。”
    宋清华翻出书戴上眼镜开始看书:“有小周照顾着,没什么可担心的。”
    “别在车上看书,不晕么?而且对眼睛也不好。”
    苏锦绣伸手把宋清华的书拿了过来,宋清华手指捏紧,无奈的笑笑:“你看看是啥书?”
    苏锦绣探头过去看了一眼。
    “绘本?”
    “可不是,江河那小子平日里画来哄几个孩子玩的,我瞧着好,就想着带去羊城,看能不能翻译成外文的,走禾青的路子到国外去出版去。”
    苏锦绣眼睛发亮:“可以可以,绘本我也会画,等到了羊城我也画一套出来,外国人喜欢给孩子读绘本。”
    其实几十年后华国家长也喜欢给孩子读绘本,只是现在华国的国情不允许啊。
    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给孩子读这玩意儿。
    “你准备画什么题材的?”宋清华歪了歪身子,背靠在车厢上面,看向苏锦绣。
    苏锦绣仰头思索了一会儿,脑子里尽是上辈子给小侄子侄女儿们读的绘本。
    “额……好习惯养成之类的。”
    苏锦绣想了想:“我得取个外国笔名才行了。”
    “为啥?”
    “为啥,当然是为了赚钱了。”
    她不仅要取英文笔名,还要取日文笔名,她倒要看看,等日后那群人扒出笔名后面居然是个华国人时,脸色有多好看。
    一提到赚钱,宋清华可就来了精神了。
    他自从从军工单位调到计划组后,就好似那鱼儿入了大海,鸟儿飞向天空,只感觉连心灵都自由了,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宋征军对他颇有意见,毕竟在宋征军心目中,还是觉得宋清华在研究所里好。
    “海燕这边一直都没有什么业务,禾青那边倒是发展的不错,最近也收了好几个写脚本的师傅,而且港城那边艺术氛围要比国内强些,招收画师比较容易。”
    苏锦绣想想现在的国情,忍不住的叹了口气:“要是可以,我还真挺想亲自去禾青看一看呢。”
    宋清华:“……”
    “你的身份,暂时不适合。”
    苏锦绣也能理解,所以耸耸肩:“我知道。”
    她摸摸下巴:“不过以后肯定是有机会的。”
    毕竟是要干电影的,日后搞个文化交流也不算难的,现在改革开放,开放的不仅仅是经济环境,还有人们的思想,如今都是港城的歌曲电视剧涌入国内,有来有往,他们也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呢。
    想明白这一点,苏锦绣也不拦着宋清华看绘本了。
    宋清华也不是单纯的看,他把双胞胎揽进怀里,一左一右的靠在自己肩膀上,给他们讲绘本。
    双胞胎听的入神,很快就安静了下来,爷三一安静,苏锦绣这里也有些无聊了。
    实在没事做的她干脆拿出本子开始构思新故事。
    说实话,《淘小子林小虎》这个本子她是不太满意的,但目前的情况,出这样的本子才是最好的,却不能直接将京美钉死在家庭剧上面,还是得有个能拿的出手的长篇动画才行。
    前世她算是九零后生人,记忆中最深刻的动画,基本都是樱花国那边的,但是也不能说国内就没有精品,首先《蓝猫淘气三千问》和《海尔兄弟》都是很有意义的科普类动画,后面还有《马丁的早晨》之类的合资奇幻片,当然,海美那边出的都是精品,就是比较爱抠风格。
    苏锦绣身子后仰,靠在枕头上。
    按理说,这些好的点子现在她也能拿出来用,只是把,总觉得这样就把后来人的功劳给抢了似的。
    不过……
    科普教育片还是要做的。
    她得好好想想,当初制作那两部科普动漫的编剧都有哪些人,如果可以的话,她想提前把这些人才给挖到京美来。
    火车‘哐哧哐哧’的启动了。
    他们这个房间一直都没有人来,苏锦绣还以为这趟火车就这样了,没想到到了下一站,他们这房间里进来一对夫妻,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的,一进来房间里就显得拥挤无比。
    “抱歉,咱们马上就好。”文质彬彬的男人擦了擦额头的汗。
    “没事儿。”
    苏锦绣笑了笑。
    男人先扶着妻子上了上铺,然后开始收拾包袱,将包袱堆到床下去,最后才自己爬上去。
    多了两个陌生人,车厢里一下子不自在了许多。
    宋清华依旧小声的给孩子们读绘本,苏锦绣则是将本子收起来,虽然她也没写什么东西,但是这本子前面都是她的工作笔记,以防万一,还是收起来比较好。
    上面一直没什么动静,一直过了半个小时,才听见翻身的声音。
    紧接着,就听见男人开口:“文玉,你渴不?”
    “嗯。”
    女人应了一声。
    男人从上铺下来,拿着茶缸子出了包厢去倒开水了。
    火车晃悠的难受,李文玉也不想睡觉,从刚刚起,她就凝神听下面男人的声音,这会儿也来了兴趣,探出头去:“你们好,刚刚听你们给孩子读书,觉得故事挺新鲜,都是没听过的,还挺有道理。”
    这话一出,就知道这人是个文化人。
    苏锦绣和宋清华对视一眼,立刻笑道:“躺在上面难受不,要不下来坐会儿?”
    “那感情好。”
    李文玉一听立刻从上铺下来了。
    她坐在苏锦绣身边,手里用的是一把布做的折扇,正呼啦啦的扇着风:“平日里忙的时候,就想找张床躺着,如今让我躺着,又觉得不舒服了。”
    “那是因为床小的缘故。”
    苏锦绣看着李文玉手里的扇子,有些羡慕:“这扇子您从哪儿买的?早知道我也带一把了。”
    “这是我家老方自个儿做的,他这人就爱做这些小玩意儿,不过也多亏了他,生活确实方便不少。”李文玉说话的时候,眼里的得意是掩饰不住的。
    苏锦绣看着扇子,是真的喜欢:“能给我看看么?”
    “行。”
    李文玉将扇子一合,交给苏锦绣。
    苏锦绣对扇子没什么研究,宋清华却是看过不少好东西的:“这扇骨,做工真好。”
    “穷做手艺的,没啥本事。”
    “这可说错了,这些老手艺啊,都是咱们华国文化的瑰宝,以后可是要一代代传承才行啊。”
    “传承啥呀,别说小的了,就我儿子闺女都不乐意学这玩意儿。”
    李文玉接过苏锦绣递回来的扇子:“你们是去哪儿啊?”
    因为车子中途要转站,所以李文玉也吃不准他们的去向。
    “羊城。”
    “哎哟,这可不就巧了嘛,我和老方也去羊城,我大儿子在那儿,儿媳妇肚子大了,让我俩过去帮着带孩子,你们说说,我和老方这才刚退了休,还没松快两天呢,就得去带孩子了,咱们这一辈儿啊,可真是够忙的。”李文玉巴拉巴拉的,话多的很:“你们家两个孩子看着差不多大,不会是双胞胎吧。”
    “是双胞胎。”
    “那可真是好福气啊。”
    老方端着搪瓷杯回来,就看见李文玉和下铺的夫妻俩聊开了。
    不由得有些无语:“你刚刚不是说身体不舒服的么?”
    “我这会儿好多了。”
    李文玉瞥了他一眼,然后伸手接过老方递过来的搪瓷杯,高兴的说道:“老方,这两口子也是去羊城的。”
    “哦?这么巧?”
    老方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看着很有书卷气,他在宋清华那边屁股尖儿坐了点地方:“你们是去羊城探亲还是……”
    “去采风。”
    苏锦绣笑笑:“顺便带孩子去看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采风?”老方的笑容顿时真诚许多:“搞创作的是该多走走才对。”
    “我听大姐说,这扇子是您自己做的?”
    “是啊,这扇子可废了不少功夫,上面的扇面可是我自己染的。”
    “是蜡染么?”
    “您还知道蜡染,不错,就是蜡染。”
    老方拿过扇子,展开,指着扇面:“这圆圈代表太阳,里面的鸟是重明鸟,两侧则是两只蝴蝶。”
    “真好看。”
    苏锦绣抬眼看了老方一眼:“也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可以花钱买。”
    “有倒是有,不过还是布,没做成扇子。”老方有些惊讶。
    苏锦绣顿时有点失望。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迫切的想要一个东西呢。
    宋清华看在眼里,等苏锦绣带着两个孩子午睡了,他才又找了老方,两个人交流了一会儿,不多时,他回来拿着本子写了一串地址递给老方,老方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感叹:“现在像你这么疼媳妇儿的人可不多了。”
    “她难得喜欢一个东西。”
    宋清华叹了口气:“她这个人,就喜欢这些老手艺,生怕这些老手艺失了传承。”
    老方闻言,一瞬间动容:“是啊,现在谁还愿意学这些东西啊,就我这蜡染,也不是家传的,还是跟一个外地来的老师傅学了两手,我们家家传的手艺是做扇子,从团扇到折扇,鼎盛的时候,还选过扇面美人,谁能想到现在都没落咯。”
    说着,还十分不舍的摸了摸自己手里的扇子。
    宋清华见他这样,心里不由一动:“那要是我和你定扇子,你做么?”
    “你定?定多少?”
    “先做个两千把。”
    老方眉头一蹙:“你要这么多扇子做什么?到时候卖不掉……”
    “我自有我的用处。”
    “那扇子的材料……还有扇面……”老方一说到自己的家传本事,就来了精神,立刻拉着宋清华聊了起来。
    “扇骨用乌木或者鸡翅木,扇面用真丝或者绫罗都可以。”
    “其实扇骨用金丝楠木,扇面用缂丝做出来的扇子最富贵,不过缂丝现存的手艺人不多了……”
    “用不了那么好的……”
    苏锦绣迷迷糊糊间就听见宋清华和老方说话的声音。
    “关于扇面的画,等到了羊城再给你,对了你是准备长居在羊城么?”
    “最近一两年肯定是回不去了。”
    “那好,这是我们羊城的地址,到时候你直接过来找咱们就行。”
    “那我也给你留我儿子的电话号码。”
    许是接了个大生意的缘故,老方对他们说话语气跟和煦了,还从包里翻出来一把团扇递给苏锦绣:“这是文玉做着玩的,有些瑕疵,但不妨碍使用,就送给你们了。”
    团扇扇面上的画是刺绣的,苏锦绣很是喜欢。
    等到了中转站,才发现他们买的票不是同一趟车,只好遗憾分开。
    重新上了车的夫妻俩看着手里的团扇,忍不住的叹了口气,苏锦绣手指轻轻的点在自己的太阳穴,第二天一早,突然宣布:“我要用蜡染风格做个动画。”
    苏锦绣眼中满是兴奋:“你觉得怎么样?”
    ※※※※※※※※※※※※※※※※※※※※
    我是存稿箱君,今天是我上班的第五天,么么哒(づ ̄ 3 ̄)づ……
    絮叨两句:
    ①、老方是周边大佬。
    ②、别的国家的奢侈品拼一拼还能买得起,我们国家的奢侈品……买不起。
    ————————————————————————————————喜欢在年代文里当极品请大家收藏:(663d.com)在年代文里当极品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218/126804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218/126804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