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汉魂 > 第十六章 天下粮仓

第十六章 天下粮仓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朝堂之上安静了下来,不久之后文武大臣先是目瞪口呆,随后翘舌不下,最终洗耳聆听,唯恐漏过只言片语。
    银河补习班、教育培训及其漕运河段护卫、整治、疏淤等责任到人,逐一被朱由检娓娓道来。
    众人皆为震撼;
    前所未闻的见解,先进的阐释,胆大又不能否认存在巨大利润的方法,间或时刻,顾秉谦等人也会思索皇上这些言语背后定然有高人指点,十有八九便是自正式现身以来就不断给人惊喜的文少师,但来不及深入推导,一个又一个推陈出新的见解高瞻远瞩便从朱由检口中流畅而出。
    未入内阁之前,徐光启长期为官生活在松江府,眼界开阔,对于朱由检新政,徐光启自然全力支持,朝堂当中关于“银河补习班”所涉及到的文化培训产业也是内心赞赏,提及到运河水患治理及其责任制时徐光启便变得格外关注,但还未来得及消化吸收信息,朱由检便抛出了一个让徐光启颤栗的观点;
    “湖广熟,天下足”
    真正抛出这个观点并圆润了方案的自然是文无忌。
    对于江汉平原的开发,文无忌不陌生,湖广熟、天下足的说辞,文无忌更熟悉,文无忌不仅仅抛出了这个观点,还帮朱由检整理了所有方案及其需要注意事项。
    江汉平原曾是一片碧波荡漾。长江水流滚滚而下,由于荆江河床难以通过汛期的巨大水量,在如今的江汉平原地区滞留,形成了大湖。岁月变迁,江水的冲刷日复一日,最终泥沙淤积,逐渐形成荆江三角洲并逐渐向东伸展。至唐宋时代,演变成宽广无垠的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形成,长江滞流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此时地势相对较低的荆江南岸就成了长江新的倾泻对象。江水南倾泻导致了洞庭湖的不断扩充。“洞庭八百里,玉盘成水银”说的就是这种现状下的洞庭湖。但此时百姓缺乏主动争取水田的意识,更不会主动毁湖造田。
    宋时洞庭湖迎来了第一次开发高峰,但却是以官僚富豪为主,筑堤围田,广裹千里。开发却又忽略了河道疏通,治理,水患随之而来,到元朝时期朝廷认为洞庭湖及其江汉开发是逐小利,害大谋,急近功,遗远虑,遂有退田还湖之举。
    所以宋时流传的说辞是‘苏常熟,天下足”。
    明中期开始,大量人口流动进入湖北区域,人口的急剧增加化了对耕地的需求,应天府及其南方其他区域,人口增加,需要粮食增产,汇入洞庭湖的河川上游尚有天然植被的地区,因而逐渐出现围湖造田之势。
    此时围垦主要是两种形态,第一是湖田,即在天然湖泊周边围垦。第二是垸田,是将大堤建造河川两侧,堵塞穴口,垦种河滩地或支流汉河的河床地。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更甚,废水利而图田功的形式应有尽有,水道湮塞、湖泊萎缩以及陂塘的填垦导致了无路通泄、无水灌溉的出现,水灾频繁。
    文无忌提出的“湖广熟,天下足”方案便是吸取了前朝无力开发或者开发失败的教训,借鉴另外空间经验,面对现今朝廷所存在种种问题及其江汉现状,实事求是提出了解决之道。
    自文无忌有此想法以来琮记便调动出大量人员进入江汉平原区域现场考察,采集数据,四门寨有丰富的水利开发和河道治理经验,但凡抵达江汉的无一不是专业人员。
    近千人员耗时大半年最终按照文无忌的思路撰写了关于江汉平原开发的报告。
    报告的重点是事宜农作物的推广及其开垦和水利建设的并重,并评估了江汉平原开发带动汉水、洛河建设后对漕运压力的减缓。还提出了陕西、山西大旱,流民有增无减,适量转移灾民参与江汉开发的设想。
    这是一份文无忌站在历史肩膀上由这个时代最为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作。涉及江汉平原开发最为全面的专业报告,高瞻和全面性不言而喻。
    朱由检需要的就是将文无忌亲手递交,自己所阅读后记住的内容重点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当然,事关天下粮仓,朱由检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理解,也不断的搜集资料求证,所以就江汉平原大开发主抓的核心问题及其所有重视的细节,朱由检此时也不算是外行。
    朝堂之中,入耳尽是朱由检洋洋洒洒但令朝堂任何一人震耳发聩的言语;
    “山西、陕西及其翼州大旱无可避免,但赈灾力度非但不减还要加大,因为民心要稳定,衣布遮体,食不果腹,民众想要活命就要动乱,对于此点,开春之前山西的动乱已经说明了一切。红薯、玉米主推广向两地,扩大耕种面积。赈灾需要粮食,北方普遍大旱,如何解决?我看是要主抓南方及其长江流域生产,朕和福王及其少师交谈过,襄阳府所衔接区域文少师提议叫江汉平原,区域可以重点开发,湖荡洲滩大面积围垦为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提高,普及徐爱卿提及的新式施肥法,作物结构多样化,产品商贸化,洛河、汉水河道网络化,便于能快速运输粮食,减少对漕运的依赖并节约成本,朝廷齐心气力,重点开发江汉平原及其辐射区域以及开海后的广西、广东、福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湖广熟,天下足,
    我大明便有支撑国运的天下粮仓,朕有足够粮食赈灾向北方。山西、陕西流民可以迁移向江汉开发,具体安顿、计划及其以工代赈办方法由工部联合相关各部推出”
    炸雷击中一样,徐光启颤栗着;
    “湖广熟、天下足,减少对漕运的依赖,开发江汉,洛水、汉水网格化……圣上英明,大明复兴有望。”
    情绪澎湃中徐光启听闻到顾秉谦颤巍巍的说道:“皇上英明,天赋禀异,微臣愚钝,还请明示何为网格化?”
    “顾爱卿……”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减少对漕运依赖,减少成本,开发少师口中的江汉平原,应天府国子监期间微臣涉足过襄阳府,汉水及其沿河辐射区域确实丰饶,湖广熟、天下足,精辟、高瞻之言”温体仁说道。
    众口一致的赞扬声。喜欢明末汉魂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汉魂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22145/157248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22145/157248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