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推荐阅读:他比我懂宝可梦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绝色毒医王妃都市极品医神丹武双绝不一样的日本战国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猎天争锋全属性武道超级修真弃少


        九月二十八日, 佟宝珠带着八阿哥去东华门送行。她穿了一身淡蓝色闪缎锦汉式长裙,宽大的袖口上绣着浅粉色牡丹花, 下摆用银丝线勾出一排翻腾的海水云纹。
汉式花冠髻上簪了一大朵粉色牡丹, 额心点了朵大红色的梅花花钿。
远远看上去,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唐宫美人,背后的红墙黄瓦, 都成了她的背景。
或者说她往那里一站, 柔美了这座巍峨的紫禁城。
康熙想到一句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翠珠香。
朕不在宫里, 穿给谁看呢?
朕在宫里的时候, 怎么不穿呢?
“向皇贵妃传朕的口谕, 宫中不得穿汉服。”
“喳。”
梁九功躬着腰小跑到佟宝珠身边, 低语了几句, 跑回康熙身边交差, “回禀万岁爷,娘娘说万岁爷要下江南,她不能伴驾。就借着给万岁爷送行的日子, 穿一回她之前准备的衣服。”
康熙抬眼去看佟宝珠, 方才还觉得透着喜气的皇贵妃, 此时却觉得在她繁华的外表之下, 是深深的孤寂和落寞。
哼, 自找的。
朕再三让你伴驾, 是你自己跟朕赌气, 不愿意去。记着这个教训也好,免得以后经常给朕赌气。
仪仗出了南城门,康熙觉得自己身为男人, 应该大度一些。不应该跟一个小女子计较。
遂招来梁九功, 低声吩咐道:“传朕的口谕,问问皇贵妃愿不愿意去。朕第一个落脚点是永清县南哥驿,她若是去,让她路上走快点,能追上。再去慈宁宫,禀告太皇太后,这段时间让太皇太后管理后宫。”
传话用的是快马,大约出城十来里的样子,侍卫回话过来,“皇贵妃原话说,谢皇上隆恩,为了不给皇上添麻烦,本宫还是不去了。祝皇上南巡顺利。”
旁边的梁九功看到康熙铁青的脸色,吓得缩了缩脖子。哎哟,这好不容易出城一回,还想着游玩呢。别想了,能一路安生不被责骂就不错了。
与气氛僵冷的南巡队伍相反,森严的紫禁城,因为康熙的离开,好像突然松泛了许多。空气中,都荡漾着隐隐的喜气。四阿哥跑到太子跟前,小声问:“二哥,上午能不能放半天假?”旁边的三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满含期待地看着太子。
自从入了上书房,早上四点多起床,读书读到七点;在上书房里用了早点,休息一会儿,继续读书习字,直到中午,才下学。
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接着学习,半天学满蒙汉三种文字,半天练骑射。用了晚膳,还要习半个时辰的字。
每日都安排得满当当的。
读书的四位阿哥苦不堪言,做梦都希望能有半天的假。但一年到头,除了元旦有三日假之外,只有康熙的生辰和自己的生辰,能得半天休息。
太子也要读书,他也想放假。可是不能啊!
“师傅们已经在上书房等着了,你们快去吧,吾一会儿就过去。”太子不敢看弟弟们满含期待的小眼神,径直走到佟宝珠跟前,施了个半礼,道:“儿子送皇额娘回宫。”
三阿哥不乐意道:“走了走了,去上书房了。”五阿哥和七阿哥都是好脾气,朝佟宝珠远远的行礼,“皇额娘,儿子告退。”
四阿哥看着太子的背影,鼓着小脸不高兴。
佟宝珠身边的八阿哥,目光从这个人脸上移到另一个人脸上,最后落在德妃身边的六阿哥那里。
六阿哥仰着脸道:“额娘,儿子也想去读书。”
德妃摸着他的头顶,温婉地笑道:“天越来越冷,胤祚等明年再去。”
“儿子已经六岁了。”六阿哥有些不高兴。
“那是虚岁,周岁还不满六岁。”德妃说话的时候,看了四阿哥一眼。自从六阿哥回了永和宫,她对四阿哥的关注便少了。儿子还是要多相处才能感情深。趁着六阿哥迁宫前这段时间,多多相处。
所以,她与其他不能伴驾的嫔妃们相比,并不是十分失望。她若是伴驾,六阿哥就要放到别处,最有可能是放承乾宫。她可不想让两个儿子都与皇贵妃有牵扯。
东华门距离承乾宫有挺远一段路,佟宝珠和太子并肩步行,因为太子提前有交待,跟着他的人与他们错开了五六步远的距离跟着。
“皇额娘想看什么节目?颁金节那天,儿子让人从宫外找艺人入宫表演。”
佟宝珠笑道:“本宫喜欢听折子戏,请个宫外戏园子来唱两天。回头,本宫列个戏单给太子。”接着又道,“老祖宗也喜欢听折子戏。”
太子欢喜道:“好的,皇额娘。待会儿儿子就让人出宫找戏园子班主去谈。”他还担心,皇额娘不说喜欢什么呢。
“太子知道,皇上此趟南巡重点是什么吗?”佟宝珠转了话,低声道。
“为了收拢南方士子之心,拜孔庙,祭孝陵。”
“还会巡视黄河运河槽运。”佟宝珠没同他绕圈子,直奔主题道:“本宫听说有个叫于成龙的南方官员擅长治水,太子着人修书给他,让他带着治河方案求见皇上。”
太子想了想道:“一个叫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去年过世了。”
“还有一个叫于成龙的。”佟宝珠道,“前两年,本宫无疑中听你皇阿玛提过。是别人举荐给你皇阿玛,你皇阿玛把他派到了南方做了一个知府还是巡府。这个人最擅长的是治水。黄河泛滥,正需要这样的人去治理。”
在两百多名知府中寻一个人,再派人找到这个人,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与这人联系上,又说服对方冒着被问责的风险去求见。毕竟一个知府上书治河方案,算是歪门斜道。
如果索额图在,还好办些。可现在索额图随驾南巡了。
太子迟疑了片刻后,道:“儿子回去就安排。”
佟宝珠道:“这样的事,不用太子亲自办,把他交给纳兰大人。太子只用说,让于成龙拿着太子手令去求见。”
太子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不管是由谁办,只要于成龙拿他的手令。事成,最大的功劳就是他的。可纳兰明珠一向看他不顺眼,爱挑他的毛病。
索额图是他的叔外祖父,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水火不容,他是跟着索额图受连累。
佟宝珠看太子沉默不语,又说道:“太子是大清国的太子,所有的朝臣都是太子的臣子。他们在太子眼中,区别只在于官位不同,能力不同。”
太子豁然开朗,满是感激道:“皇额娘,儿子明白了。谢谢皇额娘指点。”有纳兰明珠的授意,再加上他的手令,对方无后顾之忧。定会拿出真本领求见。
即使皇阿玛没任用于成龙。从这件事里,也能让众人看出他这个太子的宽容大度。在他的眼里,所有的朝臣都是一样的臣子。不分谁远谁近。
纳兰明珠是个情商极高的人。得了太子的吩咐,和太子想法差不多。此事能否办成不论,这件事能让皇上和朝臣们看到,他并未针对过太子,他以前反驳太子的意见,是就事论事。太子的吩咐,对于他来说,和皇上同等重要。
查到于成龙的所在地之后,当天就用了五百里加急的信件发往江宁府。
五天后,也就是十月初二,江宁知府于成龙收到了加盖户部尚书以及太子印章的私信。
这时候,康熙的行辇才走到山东的德州。到了南关驿,他从当地官员进献的特产中,挑出扒鸡、驴肉和金丝小枣,分成四份,又分别写了四封信交给了信使。
德州到北京六百里路,信使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把东西送到了皇宫里。
宜妃看了信,捏起一颗金丝小枣吃,开心地笑道:“真甜!”问身边的宫人,“问了吗?都谁收到皇上的信了?”
“回主子的话。太皇太后、皇贵妃、太子和您。”又特意说,“后宫中,除了皇贵妃,您是独一份。德妃没有。”
宜妃笑得更开心了。都说德妃心机深,聪明。那是目光短浅的小聪明。
自己就暗示了一下,如果皇贵妃失了势,德妃将是后宫中最受宠的妃子。德妃轻易的就上了当,想踩着皇贵妃上位。
蠢货啊!把皇贵妃踩下去,皇上能对她有好感?估计恼着皇贵妃的同时,看见她就跟看见绿头苍蝇一样厌恶。
与此同时,德妃也听说了,康熙往宫里送信送特产的事。荣喜嬷嬷安慰她,“宜妃是有身孕,所以得了一份。”
德妃没接话。
她在思考,宜妃用什么赢来了皇上的欢心。
承乾宫里。
佟宝珠打开信,上面是两句诗:楼船御北风,渺渺过齐东。
八阿哥吃着小枣问:“皇额娘,皇阿玛信上写了什么?”
佟宝珠笑道:“说他走到了哪里,路上的景物如何。”
“皇额娘,儿子能给皇阿玛写信吗?”
“你会写字?”
八阿哥露着小白牙,笑呵呵道:“皇额娘帮儿子写嘛。”
佟宝珠本来没打算给康熙回信,八阿哥的祈求又不忍拒绝,于是就让宫人研墨。
在八阿哥的口述下,写道:启禀皇阿玛,儿子吃到了皇阿玛派人送的特产。肉很香,枣很甜。谢谢皇阿玛关爱。皇阿玛路上保重身体,儿子盼您早日回宫。
写完后下面落款八皇子胤祀,佟宝珠又让他按了个小手印。
两天后,康熙收到了这封信。看着运笔灵动快捷的瘦金体,后面一句,在他眼里变成了臣妾盼您早日回宫。
一个四岁的小孩子懂什么。
哼哼,借由小孩子给他写信,也只有心思多的贵妃,能想到这样的主意。
这件事,在康熙看来,是佟宝珠知道他有宠爱的人后,向他示弱。顿时十分后悔,在宫里时,没好好跟她讲让她随驾的事。
如果当时,他温声软语地道歉,贵妃肯定会伴驾。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承乾宫里,晚膳的时候是最热闹的。三公主、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和佟宝珠,几个人围在一起用膳。
四阿哥每日都有一问:“皇阿玛什么时候回来?”听起来,像是极盼望康熙回来似的。
每次都是三公主回答他:“听太子说,是钦天监看好的日子,十一月二十八。”
有时候四阿哥会问一句:“皇阿玛不会提前回来吗?”
三公主肯定地说:“不会。”
康熙的信件,差不多两三日会有一封,简单的一两句话,带着当地的特产。
每次都是四份。
后宫嫔妃们对宜妃眼红的不行,蓦然发现原来宜妃才是皇上最宠爱的那个人。
至于皇贵妃,那是后宫之首,皇上给嫔妃送东西,不能越过她去。
甚至有人私下里在宜妃那里说,如果不是康熙要给宜妃送信,皇贵妃的那一份怕是没有了。
宜妃开心地笑道:“哪能呢,既使没有本宫的,也会有皇贵妃娘娘的。”别人再怎么说,她心里明白的很。此次有孕,皇上没一点喜色。但不管怎么说,能让大家都认为她才是后宫最受宠的人,这就够了。在气势上,凌驾于众上之上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
欢乐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到了十月十三日颁金节,太皇太后发懿旨,上书房里放了一日假。
阿哥们都兴奋极了,带着各自的随侍太监,和内务府的人一起忙着安置戏台,架火堆,然后又一起去请太皇太后。
佟宝珠写的戏单,都是依着太皇太后的喜好所列,尤其是一出《目莲救母》太皇太后极是喜欢,当时就让人拿出了三百两银子打赏扮目莲的小生。
戏台的另一边架了三个大火堆,几十名御膳房师傅围着火堆烤全羊,烤地瓜。带着焦烟的香气飘到戏台这边,太皇太后派人催了三四趟,问烤好了没有。
小主们则是无心看戏,注意力全在太皇太后和她旁边的皇贵妃身上,凑着机会了,过去攀谈两句。
嫔位以上的才有资格去慈宁宫里请安,庶妃以上的才有资格去承乾宫里请安。
难得有机会,没有阻隔的靠近太皇太后,都想借机刷个脸熟,让太皇太后对自己有印象,让皇贵妃对自己的印象深刻。
终于等到切成片的烤羊肉端上来,黄忠过来禀报,说阿哥们在那边起了争执。
佟宝珠听到此话,心中一惊,看到太皇太后坐着没动,脸色也没变,也就坐着没动。
太皇太后在的地方,显不着她。
“是怎么回事呀?”太皇太后依旧用小银勺舀着烤地瓜吃,仿佛没把黄忠的话当回事。
“禀老祖宗。奴才了解到的是,六阿哥手脏了,在八阿哥衣服上擦手。八阿哥身边的奴才不乐意了,非要六阿哥给个说法。六阿哥骂那个奴才没资格说话,要打他,被四阿哥拦下。六阿哥骂四阿哥,四阿哥踢了六阿哥一脚。六阿哥扑上去和四阿哥厮打……”
“他们还正在打着呢?”太皇太后打断了他的话,把手里正吃的地瓜放在面前的小桌几上,接过宫人递上来的湿手巾擦手。
听到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打架,在旁边坐的德妃站起了身,红着脸,急声道,“老祖宗,嫔妾过去看看?”
太皇太后冲她摆了摆手,“有什么可看的?想知道什么个情况,把他们叫过来问。”对黄忠说,“去把在场的几位阿哥都叫过来。要是有受伤的,去叫太医。”风轻云淡的语气。
黄忠回到事发地,四阿哥和六阿哥早被人拉开了。四阿哥身边站着七阿哥和八阿哥,六阿哥旁边站着三阿哥、五阿哥和太子。
太子正在哄六阿哥,“六弟可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你现在又打不过你四哥,要是实在气不过,等过几年能打得过他的时候,再同他好好打一架。”
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间的身份特殊,再加上这件事,也不好评判谁是谁非,太子只得避重就轻地劝解。
六阿哥气哼哼地冲四阿哥叫嚷:“以后你不是我哥,也不许去永和宫,我额娘没你这样的蠢儿子。”
八阿哥哪里遇到过这种阵式,今年端午节的宴席上,被飞奔的六阿哥撞倒在桌角上,他没敢吱声,跟着他的奴才也没吱声。若是放在以前,有阿哥在他衣服上擦手,肯定是不声不响地过去了。
此时不但有奴才为他出头,还有传说中十分霸道的四哥为他出头,既开心又担心,怯生生的看看板着脸的四阿哥,又看向怒气冲冲的六阿哥,接着又去看满脸堆笑的太子。
太子拍拍六阿哥的头,“六弟这么说话,可就不对了啊!你哥永远都是你哥。快给你四哥道歉。”
“我才不给他道歉。”六阿哥硬着脖子说,“让他给我道歉。他是我亲哥,居然因为一个贱婢生的外人打我。”
他这声“贱婢”震着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皇子中,数七阿哥和八阿哥的额娘身份低,从宫女升为嫔妃且位份不高。
七阿哥的额娘虽然是庶妃,但独自占着一个院子,再加上是满人出身,在别人眼里也不算很低。
八阿哥的额娘觉惮氏就不同了,包衣出身,生了八阿哥之后,没晋封,仍是答应。搬去了长春宫里,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宫女一样在惠妃跟前伺候。
别人在背后,故意以她的汉姓卫氏称呼。在后宫嫔妃眼里,是名副其实的贱婢。
六阿哥也是偶然听到容嬷嬷和德妃谈话,说到八阿哥,说他是贱婢生的,即使由皇贵妃抚养,无法和四阿哥相提并论如何,此时才这么说八阿哥。
八阿哥涨红了脸,紧抿着嘴唇,直楞楞地看着六阿哥。
太子面对六阿哥的惊人之语,一时间不知如何收场是好,思索了片刻,厉声道:“老六,给老八道歉。我们是亲兄弟,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太子一向温和,此时猛一变脸,六阿哥有点怕了,声音比方才低了些,“他额娘不就是贱婢吗?我又没说错。”
太子转头吩咐他身后的凌普,“把六阿哥带到毓庆宫的书房思过,什么时候认错了,什么时候放他出来。”
黄忠是想等着太子把这事处理好了,再带着大家去见太皇太后呢,一看场面更糟了。赶紧说出太皇太后让他们过去的话。
六阿哥像有了救星一样,快步跑到前面。他跟着苏嬷嬷那一年多时间,日日在太皇太后跟前。同太皇太后的关系,比众人都熟。
八阿哥低着头走在最后,与被人骂为贱婢生的,他最更难受的是担心皇额娘生他的气。没住进承乾宫前,就保证过,不会给皇额娘添麻烦。
这不但添麻烦了,还添了个大麻烦。
四阿哥发现八阿哥落在后面,走过去,小声对他说:“八弟不要怕,四哥会护着你。”
八阿哥的眼圈瞬间红了,抿了抿嘴角,没说话。
同样是胆子大,四阿哥和六阿哥截然不同。
四阿哥小时候任性,没有规矩,但十分讲道理,有是非观,不会胡搅蛮缠、故意欺负下人和比他弱小的人。自从和三阿哥打过架,在佟宝珠多次教育下,没规矩这一点也收敛了不少。
大体上给人的印象,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
六阿哥是小时候规矩,去了慈宁宫后被众人宠着,宠得天不怕地不怕。回到了永和宫,德妃想同他好好相处,也不再管束他。什么都由着他的心意来。再加上,别人常说他的名字尊贵。他也觉得自己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尊贵的皇子。
今日碰了壁,万分气愤委屈。
各怀心思的一行人到了太皇太后跟前,六阿哥率先说话,说八阿哥的奴才骂他,四阿哥打他。省略了自己先欺负八阿哥,先骂四阿哥这回事。更是不提,四阿哥踢了他一下,他扑上去厮打多下这回事。
太皇太后笑道:“打伤没呀?”
六阿哥嘟着嘴说:“打疼了。”
“那就是没伤了。哀家就想嘛,你四哥怎么可能真打你,顶多是吓唬吓唬你罢了。”太皇太后道,“不是多大的事。继续玩儿去吧。”到了她这个年纪,很多事都看开了。晚辈们,只要不是太过分,就由他们去了。
谁小时候没个淘气的时候?
太皇太后发了话,太子也没再说什么。过节呢,他也不想闹的太不愉快。毕竟他不是当事人,又身份高贵,体会不到八阿哥的屈辱。
德妃起身,拉着六阿哥的手,把他带到自己的座位边,拿起一块山楂糕给他,“胤祚最爱吃的。”全程没去看四阿哥一眼。
不把他弟弟当亲弟弟看,不把她这个亲额娘放眼里。这种人,她不想看见。
四阿哥盯着六阿哥道:“皇玛嬷,让六弟道歉。六弟说话太过分了。”
已经离开的几个人,听到这话,停着脚回头看。有人是纯粹的看热闹,有人是盼着六阿哥和四阿哥杠起来。
“老六说什么了?”太皇太后笑道,“说出来,让哀家评评理,看究竟过分不过分。”话落后,没人应话。
太皇太后看向太子,“方才老六说什么了?”
太子思索了片刻后道:“回皇玛嬷,孙儿没听清。”
太皇太后又看向四阿哥,“老六说了什么?”
四阿哥闭口不言。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什么场面没见过呀,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以至于他们不敢复述。
但她想大事化小,大事化了。
笑呵呵道:“算了。今儿过节呢,不管是什么事什么话,过去就过去了。以后不许再提了。你们玩儿去吧。”
四阿哥仍站着不动。
“四阿哥还在等什么?难不成,等着把你弟弟打一顿,你才罢休?”德妃气得胸口疼。虽然极力掩饰,声音仍显得有些尖锐。这只白眼狼,就知道攀高枝,太不把她这个亲额娘放眼里了。又低头对六阿哥说,“胤祚别怕,有额娘在。他不敢再打你。”趁此机会,让六阿哥知道她对他的回护之意。
佟宝珠笑着说:“四阿哥还在生气呢?今儿过节,大家都开心些,暂不提这事儿了。你是哥哥受点弟弟们的气,也是应该的。回头,你跟额娘单独说,额娘跟你们评评理。”
四阿哥盯着看了德妃一会儿后,低下了头。
太子趁机招呼他和八阿哥,领着他们一起又去了烤羊肉的火堆处。
一场阿哥们间的争执,太皇太后和佟宝珠都没太往心里去。她们以为,不过是谁蛮横了些。这对身份高贵的皇子们来说,也算正常。至于说六阿哥在八阿哥衣服上擦了手,已经有四阿哥站出来为八阿哥说话了。
除了德妃在低声哄抽抽嗒嗒的六阿哥外,众人又继续热闹起来。
虽然有阿哥们闹的这一段不愉快,但总体来说,这个颁金节,众人玩儿的都挺开心,直到傍晚的时候才散场。
回到承乾宫,佟宝珠叫来黄忠问六阿哥说什么了。听了黄忠的话之后,沉下了脸。吩咐道:“这件事,以后都不许再提了。”
佟宝珠思考了一番,决定不再去问四阿哥和八阿哥。一件伤心事,再三过问,等于一再揭别人的伤疤。
过了四五日后,佟宝珠给八阿哥讲康熙南下,将会叩拜明太祖陵时,向他灌输了英雄不问出处这个道理。
“太/祖皇帝那是真正的英雄,幼时家境贫寒,是别人家的奴才。父母兄长去世,连买棺材的银子都没有不说,连葬父母的地方都没有。还是邻居给了他一块坟地。用了几件破衣服,把父母裹了裹就下了葬。实在走投无路,去做了和尚。”
“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但过上了好日子,还做上了皇帝。就连你皇阿玛都千里迢迢的去他的坟上叩拜。他那早年去世的爹娘,也因他加封了皇帝和皇后谥号。”
八阿哥咬了咬嘴唇,小声道:“皇额娘,儿子知道了。谢谢皇额娘。”
佟宝珠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笑道:“你知道什么了知道了?本宫还没讲完呢。你知道明太/祖叫什么名字吗?”
“皇额娘,儿子不知。”
“叫朱重八,他爹叫朱五四。瞧瞧前朝皇帝粗鄙的,连名字都起这么粗俗。哪里像你们,你们皇阿玛读的书多,名字也起的好。祀,是祭祀之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多好的名字,从名字里就知道,你皇阿玛对你寄予厚望呢。这么多皇子公主,除了太子之外,你皇阿玛只给你写了信。”
八阿哥咧开嘴笑,“皇额娘的名字也好。”又道,“儿子知道皇额娘的名字。皇额娘你猜猜,儿子是怎么知道的?”
也就是在这日,康熙到达了桃源县视察黄河,当地的官员呈上了带着太子手令的治河方略。文末署名:江宁知府于成龙。
康熙看后,大喜。既为太子操心着他操心的事欢喜,也为这份治河方略欢喜。他此行原就准备召见于成龙,离京之前,有人向他举荐过此人。
他去找此人,与此人主动找上他,其意义截然不同。此人主动找上他,说明天下归心,天下能人之士,愿意为大清国所用。
太子收到康熙的夸赞信是五日之后了。太子回信中表明,他也是听说于成龙有治河之才,多亏了纳兰明珠重视此事,办事得力。
康熙本来还担心纳兰明珠是否会全力辅佐太子,这下没了顾虑。遂写了封信给纳兰明珠,在信中说,待他回京,加封纳兰明珠为太子太傅。
纳兰明珠喜出望外,能得太子太傅封号,简直是打索额图的脸。那小人总在背后骂他居心叵测。他叵测什么了?他是一心为了大清国,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效忠太子。
办事更加卖力。
康熙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在他的日夜操劳下,各项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每件重要的事务都禀给了太子。
给康熙的回信中,还大力称赞太子的能干。
康熙看到这样的信,心情反倒没那么愉快了。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前朝后宫怎么能如此顺利呢?
他不在的时候,前朝后宫不得是一团糟,众人都盼着他回去处理解决不掉的事情吗?怎么能他在不在,都一样呢?
万分失落。
十一月十七,到达曲阜时,给佟宝珠的信里写道:朕今日跪拜了孔庙,并亲自宣读了祭文,在场之人皆眼泪哗哗。
佟宝珠收到这封信时,琢磨了半天,他这句话里背后的深意。大约是想向她表明,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介意用什么手段?
那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十一月二十八日,康熙到达了距离京城二十多里处。让随驾的嫔妃们回宫,自己则驻跸南海子皇家苑囿。并让人佟宝珠传口谕,让她来此接驾。传旨太监离开后,他觉得不妥,又让人去给太子传旨意,让太子也来接驾。
    喜欢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2/22225/131902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2/22225/131902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