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现代言情 > 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 那些上山下河的日子

那些上山下河的日子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镇上人倒不少, 车在慢慢地开着。
    路边好像有个男生在拍视频。穿着人字拖, 紧身裤, 一看就是个社会人儿。
    周璟不解,“这是在干嘛呢?”
    “估计是葬爱家族的,在拍视频吧。”
    这男的开始表演了, 他拿着一瓶啤酒, 对着镜头道,“是这酒不好喝?还是烟不好抽!我为什么要碰——感情!”
    然后往地下一跪,把啤酒往头上一浇, “啊啊啊啊啊!”
    车里的王宁曦看得乐不可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哪里来的沙雕!”
    周璟也笑了, “应该是在拍快手视频吧。”
    终于进了村,五菱宏光师傅把他俩送到村口, 再往里走几百米就到了,虽然里面也是水泥路, 但太窄了等下不好调头, 两人表示理解, 就在村口下车了。
    周璟背上背着包, 王宁曦则提了好几袋在镇上买的东西, 一袋草米糖, 一袋苹果,还有一只活鸡, 刚才还挣扎一下, 现在则是一幅完全认命了的样子。
    “呼……”王宁曦揭开口罩, 长长的吐了口浊气,“重获新生啊……”
    周璟笑道,“晕车好了?”
    “嗯,下车瞬间好。”
    王宁曦笑得眼睛眯成月牙,“有次坐公交,一个大叔向同伴吹他中午吃的山珍海味,鱼翅海参,结果下车的时候晕车,吐了一堆泡面。”
    “……有毒。”周璟给了她一个脑崩儿,“我还没吃午饭呢兄dei,走吧。”
    王宁曦笑嘻嘻地跟在他后面。
    秋高气爽,现在接近中午,气温有些高,到了晚上便会透凉。
    窄窄的水泥路估计能过个摩托,还是国家的政.策好,现在在搞新农村建设,没通公路的也把这些小路做成了水泥路,不再是以前泥泞的田埂了。
    王宁曦看到路边的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菜,还有一个阿姨在给南瓜浇粪,“周璟,你小时候喜欢上山不?”
    “啊?”周璟有些懵。
    王宁曦也反应过来,“是我想多了,忽然想起你是有钱人来着。”
    周璟倒是很感兴趣,“你小时候喜欢上山吗?说来听听。”
    “喜欢,上树掏鸟蛋,下田摸鱼虾,偷瓜玩儿泥巴这样的事儿我可没少干。”
    周璟惊了,“卧槽,看不出来啊,是个狠人。”
    “唉,老了老了,现在只能在这儿回忆峥嵘往昔了。”
    “巧了,我倒是对你的峥嵘往昔很感兴趣,说说呗?”
    王宁曦笑道,“好啊,我小时候很皮的,不,应该说我们那一片的小孩儿都很皮,直到我上初中才收敛了,用功读书。”
    “一年四季的上山下河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山上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特定的物产,必须得算准日子才行。”
    “比如说春天里有野菜,我们就会去地里挖鲜嫩的野菜回去炒鸡蛋,又清脆又香。三月三的时候有树莓,就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覆盆子,不多树上多刺,得小心着才行。”
    周璟眉宇舒展,笑着问道,“那夏天呢?夏天都有什么?”
    “夏天的东西就多了,初夏的时候桑葚便熟了,我们那边田边地角很多桑树,都是以前种来养蚕的,后来不养了,结果了我们就爬上树去吃桑葚,一直到吃饱了吃够了再下来。”
    “盛夏的时候我们便去抓知了壳,也就是蝉蜕,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价是一两能卖两块钱,可别小瞧一两,蝉蜕轻得很,要上百个才够一两呢,我们经常是几个小伙伴约好一起去抓,到药店卖了钱一起买零食吃。”
    “六月六的时候是贴着土长的一种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土话叫地瓜,只有拇指大,特别好吃,里面有些像无花果。”
    王宁曦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周璟也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你小时候这么有趣的?”
    “是啊,可有趣了,秋天去摘柿子回家沤黄,冬天的时候就捉鸟。”
    “捉鸟?”
    “对啊,你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少年闰土》吗?里面的捉鸟方法也是我们在用的土法子。在院子里用竹片支起一个簸箕,下面撒一把秕谷,那些鸟就呼啦呼啦飞下来了。”
    “竹片上拴上绳子,我们就在门槛那里一动不动,暗中观察。那些鸟开始还胆子小,试探性地进去啄两下秕谷,然后看着没动静,越来越多的鸟就进去了,我们只需要看准时机一拉!就成了。”
    “你们一次能捉到多少只鸟呢?”
    “十几只吧,不过大多是麻雀,偶尔会遇到稍大一点,羽毛也艳丽一点的鸟儿,我们也只是玩一会儿就放走了。”
    周璟点头,“被你们玩一会儿换一顿秕谷,这波不亏。”
    “是啊,冬天它们能吃的东西也少。”
    王宁曦继续向他讲述小时候的趣事,周璟也听得津津有味的,说着话走路会感觉很快,很快他们就走到了刘建家。
    瓦房常年没住人已经很破败了,两人也没打算进去,他们要去的是杨家夫妇的家里。
    王宁曦指着瓦房后面大概一百米处的两层平房道,“那应该就是杨家了吧?”
    “应该吧,去看看。”
    杨家的房子就是农村那种自建楼房普遍的样子,外面贴着白色的瓷砖,房子前面有一个水泥抹的坝子,可以用来晒稻谷玉米啥的,屋后或者旁边是自家的菜地,方便摘采,种粮食的地则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二楼平房的旁边搭了一个小屋出来,还在冒烟,这应该就是厨房了,这也是农村房子的普遍建法。
    两人直接朝着厨房走去。
    充斥着两人鼻端的是油脂的香味,看来主人家中午做了肉。
    厨房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一个阿姨年纪的女的在炒菜,看到王宁曦和周璟走进,放下勺子问道,“两个小兄弟和小妹妹来有啥事嘛?”
    这话夹着口音,但周璟大概能听懂,他笑着回答道,“莫得事,我们是那边刘建家头的侄儿侄女,看他家里没人,来找嬢嬢问点事情。”
    “没事没事,你们去客厅头坐,嬢嬢把菜铲了就来。”
    王宁曦也对着这阿姨笑笑,两人去客厅里坐着,等她在厨房里忙完。
    周璟坐在竹椅子上,看了看敞亮干净的客厅,“这个阿姨挺爱干净的嘛,家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嗯,看着就舒服。”
    杨阿姨端着菜到客厅的饭桌上,声音爽利透着喜兴,“兄弟和妹子还没吃饭吧?在婶儿这儿吃两口饭吧!来,过来坐吧。”
    周璟被杨阿姨弄得有点懵,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王宁曦。
    王宁曦笑道,“好啊,谢谢阿姨!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杨阿姨笑道,“客气啥,你们俩先坐,我去叫我外面的,你们坐啊。”
    见杨阿姨出去了,周璟道,“这……这是什么操作?”
    王宁曦摆手,“你可能有些不习惯,乡下的人是这样的,你看我们来的时候他们家大门打开的,厨房门也打开的,村里人就这习惯,没事儿就找同村串串门儿聊聊天儿。”
    “你请吃饭呢?”
    “我们正碰到他们在吃饭嘛,乡下人就是这样,多两双筷子的事儿。我小时候没少在别人家吃饭,我妈一到饭点都要满世界找我呢。”
    周璟笑笑,“我一时半会儿确实还不习惯这么热情,总觉得不合情理。”
    王宁曦拍拍他的肩膀,“没事儿的,你等下就习惯了,而且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吃这顿饭嘛,但是边吃饭便打听我们想知道的,不是更方便吗?”
    “嗯,”周璟点头,两人趁这个时间又对了对台词,怕等下穿帮。
    过了几分钟,杨阿姨把杨叔叔带回来了,嘴里还唠叨着,“你咋又跑到杨二娃那儿吃炸鱼了?今天家里不是给你做了吗还要跑到别个家头吃?你属狗的?”
    杨叔叔小声嘟囔,“你做的没得别个家好吃我吃点怎么了?你还不是经常去赖家吃糍粑。”
    “你说啥子?!”杨阿姨怒目而视。
    “没啥子没啥子,哎有客人啊?”杨叔叔赶紧转移话题。
    周璟笑道,“杨叔叔啊,我们是来问点事情,想问问那边的刘家怎么没人了?”
    “哦,”杨叔坐下来,“先吃饭吧,边吃我们边给你说。”
    “哦哦,好。”周璟忙接过他递过来的筷子。
    杨阿姨对杨叔道,“这个兄弟和妹子是刘建屋头的侄儿侄女,今天才过来的。”
    “哦,你们来干啥子?看他吗?他不是去劳.改了嘛?”
    王宁曦道,“是啊,我们是晓得他去劳.改了,但是他婆娘和娃儿不是还在嘛?怎么没人了?那房子我们看着也好久没人住了。”
    “你们晓得啊?我们以为你不知道呢?”
    “没,我们知道,但是我爸想着他的老婆,也就是我阿姨带着孩子不容易,就让我们买了点东西带来,再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帮一帮嘛。”
    杨叔点头,“你爸是个老好人,就是他婆娘早离婚带着孩子走了,都走了两年了。”
    王宁曦的手在桌子底下偷偷薅了周璟一把,然后两个戏精神同步地做出了异常吃惊的表情,“啊?不会吧!”喜欢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请大家收藏:(663d.com)里面个个都是人才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4/24102/141607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4/24102/141607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