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秦有锐士 > 第60章 新锐之军

第60章 新锐之军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咸阳,四海归一殿。
    秦王荡高坐于陛台之上,接受群臣的朝拜,旋即眼睛半阖,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道:“诸卿,朐衍传来捷报,朐衍之战,我秦军斩首义渠八万人,大破之,义渠人几乎全军覆没!”
    “大王万年!秦国万年!”
    这是自秦王荡继位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胜,意义重大。
    当然了,在四海归一殿上的秦国群臣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先王嬴驷之世,似这般的大胜不知凡几,他们早已习惯,把对义渠之战的大胜视作理所当然了。
    饶是如此,该恭维的还是要恭维的。
    秦王荡又道:“此外,丹、犁二国叛秦,蜀郡太守张若已经率军夺取沿江地,灭其国。寡人欲置县管理,因其地为蜀郡极南,故名南安县,何如?”
    群臣纷纷赞同。
    这丹、犁二小国据说是黄帝的后裔。
    话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长子青阳居江水,其二子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五帝之一的颛顼。
    而黄帝的儿子青阳留于蜀,封其支庶于蜀地,世为侯伯。
    灭掉这两个小国,取得这点弹丸之地不值一提,更何况丹、犁二国此前还是属国的藩属,秦军灭蜀以后又归于秦国,他们勾结了陈庄作乱,罪不容恕,正好一起灭了!
    “诸卿,还有一事,义渠骇已经向寡人递上降表,请求再次臣服于秦。诸卿以为寡人能答应否?”
    闻言,下面的群臣就跟被扔了一颗深水炸弹一般,“轰”的一声顿时议论起来。
    “大王,臣以为绝不能接受义渠人的降表!”右丞相甘茂首先站出来,朗声道:“义渠人时降时叛,反复无常,义渠骇此人更是狡诈多端,桀骜不驯。秦国与义渠之战争,持续四百余年,苦大仇深,这种仇恨岂是一时之间所能消弭的?”
    “且自孝公之世,义渠人开始臣服大秦,终孝公、惠文王,至大王三代,义渠贼心不死,屡屡叛乱。此时,大王若是接受义渠人的臣服,假以时日,韬光养晦的义渠人又将成为我秦国的心腹大患!”
    秦王荡不置可否,还没说话,下面的大臣向寿又道:“大王,甘茂大人说的没错。义渠人不服王化,屡屡犯上作乱,其人也,以战死为荣,以偷生为耻,性情桀骜,绝然不甘寂寞。眼下义渠人遭遇朐衍之败,丧师八万,举国上下,无力再战,这才愿向我大秦臣服。”
    “以义渠人之脾性,当不出十年,又将作乱!大王,臣以为,趁着义渠之主力尽丧于朐衍之际,秦国可一举灭其国,有其地,治其民!”
    听到这话,秦王荡淡淡的道:“向寿,秦灭义渠并不难,难就难在其民不好治理。义渠之民,如我老秦人,虽灭国,然则一息尚存,就绝然不可屈服。如之奈何?”
    “这……”
    “寡人是这么想的。灭义渠国,不难;灭义渠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之事!自孝公时代,义渠人对我秦国之战事屡屡失利,然则始终不灭,何如?不外如是乎义渠举国死战,顽强抵抗,而我秦国之大志在于东出,灭亡义渠,历代先君皆是有心而无力,亦或是不愿舍本逐末,付出巨大的代价。”
    秦王荡沉声道:“今时不同往日。秦国益强,而义渠愈弱也!寡人对义渠之策,当在于蚕食,直至灭其国。”
    “大王明断!”群臣山呼道。
    “相国,关中向义渠故地,即我秦国之北地、陇西二郡移民之事,进展如何?”
    田需闻言,立即出列道:“回禀大王,大王的《徙民令》一经颁布,效果甚好。关中老秦人不避艰险,响应大王之号召,目前已经迁徙到北地郡与陇西郡的秦人,当有二十万之多!”
    “二十万?还不够。”
    在这个时代,三五万人的一座城池,算是大城,一般的城邑可能连一万人都不到,故而秦王荡对于这个迁徙到秦国西北一带的百姓的人数,不甚满意。
    “寡人需要至少五十万的秦人定居陇西、北地二郡。其地也,将世代为我秦国之疆土,为秦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王荡高声道:“传诏,再从关中、巴蜀之地征发三十万黎民,迁徙至陇西郡、北地郡,途中不计时间,务必保证迁徙之黎民安全与生活所需。至于故地之义渠人,全部迁入巴蜀屯田垦荒!迁入陇西、北地之秦人百姓,以人头计,一人奖励钱百铢,布六匹,田十顷,并授予农具、谷种等物,免税一年。另加,男丁可免除三年之劳役!”
    向寿赞道:“大王仁德,乃万千秦人之福也!”
    这时,左丞相樗里疾手执玉笏,出列道:“大王,臣以为除了徙民之事,于义渠之攻势仍旧不能停止。”
    “严君有何想法?”
    “秦国之大势,终为东出!义渠人经朐衍之败,已经是强弩之末,一蹶不振了,至少十年内他们无法缓过气来。大王可择一良将,以五万之兵屡战义渠,进一步压榨义渠人的生存空间,一月占一城,不出两年,义渠必亡!”
    “善!”
    秦王荡在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便对群臣问道:“依你们看,以何人为将,攻伐义渠较好?”
    “魏章将军或可。”
    “公子华更好!”
    “不对不对,依我看是白起更佳!白起资历尚浅,但在朐衍之战中连连献策,又率军几次围杀义渠之兵,屡立战功,当为征辟义渠之良将也!”
    “上大夫此言差矣。白起虽屡立战功,已经被授予公乘之爵位,但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短缺,且公乘之爵乃是不可统领这么多的兵马的。”
    “左庶长魏冉如何?”
    “魏冉倒是可以,但是他此前也没指挥过这么多的大军,恐将失利。”
    看着群臣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甚是呱噪,秦王荡的眉头一皱,说道:“都静一静。”
    群臣为之静默。
    “我大秦众将中,能担当此大任者不知凡几。但谁最合适?司马错镇守巴蜀,嬴华、魏章可为良将,然则今与义渠之战事乃为小打小闹,用其二人者,无非是大材小用。故而寡人欲启用魏冉、白起,前者为大将,后者为副将,领五万新锐之军,破扰义渠!”
    群臣纷纷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听从秦王荡所言,让魏冉做大将,让白起为副将,率领五万新锐之军攻伐义渠。
    何谓新锐之军?
    简而言之,就是半数以上都是新兵蛋子的军队。当然了,现在的义渠实在是不堪一击,上不得台面,难怪秦王荡想要用义渠人来给秦军练练手了。
    秦王荡又眯着眼睛道:“另外,寡人还要断绝韩、魏二国对于义渠之援助,乃至于所有的生意往来。寡人已经在临晋之会中,与魏王陈情,魏国今后将不再与义渠有任何的联系,乃至于其民间商贾都不得与义渠人有任何的生意上的往来。向寿!”
    “臣在!”
    “便劳烦你出使一趟新郑。规劝韩王,让韩国断绝与义渠人的一切联系,禁绝韩国商贾向义渠出售乃至于一粒米粟,一包盐巴。”
    “唯!”
    “甘茂!”
    “臣在!”
    “义渠国部落甚多,其并非是铁板一块的。责你选派一些能言善辩之士,扮作商贾,与义渠各部落的头领接洽,可威逼利诱,使其降秦!”
    “这……”甘茂颇为迟疑地道:“大王,若要劝降义渠的部落首领,只怕不易。不说那些义渠人是否接受秦国的善意,反叛义渠骇,人心难测,总有一些顽固分子极有可能杀害咱们的使者!故而出使之人也将有生命危险。大王,若是你果真要这么做,请向秘密出使的人赐予财帛、爵位,善待其家眷,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大秦效命!”
    “准奏。”
    秦王荡又朗声道:“自即日起,大秦与义渠交界之边境,要严格盘查,商贾不得出境,外人不得入内。查出有商贾敢于向义渠人兜售商品的,不论秦人、魏人、韩人,一经发现,一律查处,严惩不贷!”
    “大王明断!”喜欢秦有锐士请大家收藏:(663d.com)秦有锐士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4/24340/142849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4/24340/142849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