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秦有锐士 > 第226章 鄙楚

第226章 鄙楚

推荐阅读:都市不灭仙医我用阵法补天地从八百开始崛起黜龙反派就很无敌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我真的是反派啊港综世界的警察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史上最强炼气期

    等到苏秦离开后,楚王熊槐又看着屈原、昭鱼两位重臣,老神自在地道:“二三子都听到了?看来秦国这一回,是在劫难逃了!”
    若是果真如同苏秦所说的一般,齐、韩、赵、魏、燕、宋六国已经密谋,准备合纵攻秦,秦国即便坐拥崤函之固,独木难支,恐怕都撑不了多少时日的。
    摆在楚王熊槐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与列国合纵,一是与秦国连横。
    要么合众弱以攻一强,要么事一强以攻众弱!
    而楚国一旦袖手旁观,六国联军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楚国。
    天下鄙秦久矣,鄙楚更是久矣!
    秦国是养马起家的,又世居西隅,同戎狄混居,向来都为中原列国视之为“戎狄”。楚国更是磕碜,从荆山发家的,灭国无数,终成其大,因而时常被周天子与“方伯”讨伐,几乎每一个会盟诸侯的霸主,都将楚国当做蛮夷,加以征辟。
    沦落到这种地步,秦楚两国可谓是难兄难弟!
    这时,屈原沉吟片刻,道:“大王,秦国有此危局是自找的,但是,咱们楚国绝不能袖手旁观。”
    “何以也?”
    “秦王荡年轻激进,急功近利,妄图挟天子以令天下,终于为秦国招致这场祸乱。但是正因如此,我大楚更不能坐视秦国被列国所灭,秦地为列国所瓜分!”
    屈原肃容道:“楚秦之好,由来已久。中原人自视甚高,妄自尊大,将楚人与秦人视作蛮夷,加以诋毁,以至于妖魔化。秦国,绝对是楚国一大坚实的盟友,因为两国无论如何争斗,打生打死,在关键时刻,始终都要站在统一战线。”
    “如昔日申包胥哭秦廷,终于换得秦国的救兵,帮助我楚人赶走吴军,光复楚国。如晋国虎视中原,锁秦于关中,困楚于江南之时,楚秦紧密相连,与霸主晋国抗衡,相持不下。如魏国崛起于中原之时,秦人一度失了关中,被赶到岐山以西的地方,几乎亡国,还是我楚人出兵伐魏,让秦国能够苟延残喘下去的。”
    “再者,就是秦孝公之时,变法成功的秦国,也曾与楚国联手,使得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魏国,南辱于楚,西丧于秦!”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屈原顿了顿,又道:“再反观齐国,齐人常与我楚军作战,几乎无岁不战,冲突不断,更无可靠的姻亲关系。与秦盟,或与齐盟,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啊!”
    闻言,楚王熊槐诧异的看了屈原一眼,说道:“屈原,你莫非是转性了?为何这般替秦人说话?”
    “大王,臣这是实话实说,更是全心全意为了大王好,为了楚国好。”屈原一脸的浩然正气。
    “哈哈,屈原啊,若非寡人知道你不是那种嗜财之人,为人正直,寡人都以为你是收了秦人的贿赂,故而这才替他们说话的。”楚王熊槐打趣了一句。
    屈原低着头说道:“大王说笑了。”
    熊槐又摸着自己的胡须,眼中折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审视着屈原,又道:“屈原,你不会跟秦王私底下还有书信往来吧?”
    “有的。”屈原耿直的性格,不允许他对楚王熊槐撒谎。
    即便他撒谎,以楚王宽容的性格,也能原谅他的,偏偏屈原没有这么做。
    跟寡人撒个谎有那么难吗?
    你这样寡人心里有多伤心,你造吗?你造吗?!
    楚王熊槐的心中愤慨不已,脸上更是阴沉无比,说道:“都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秦王几次三番邀我入秦,但都被臣一一婉拒了。余下之字句,不过友人之间的交谈,不足挂齿。”
    好一个不足挂齿!
    就在熊槐的脸色愈发阴沉的时候,在屈原身边的昭鱼忙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少说两句。
    这时屈原也看到了楚王的神情,不禁为之低下头,惴惴不安。
    熊槐忽而大笑道:“哈哈哈哈!秦王还真是性情中人。屈原,你一定是收受了秦王的贿赂。”
    “大王,臣没有。”
    “不,你有!屈原,寡人知道你的为人,你绝不是那种贪财之人,所以秦王贿赂你的不是财物,更非奇珍异宝,而是那种特殊的情感。你的心中对于秦王一定也有特殊的感情,寡人说的没错吧?”
    屈原三缄其口,并不作答,算是默认了。
    见到屈原这般模样,楚王熊槐倒是没有为难他,而是将目光放到昭鱼的身上,说道:“令尹大人,你认为寡人应当与齐人一起合纵伐秦吗?”
    昭鱼闻言,垂手道:“大王,老臣的意见与三闾大夫一致。十一年前,时任魏相的公孙衍就曾发起过一次五国合纵攻秦,最终败于函谷关之下,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这一回,恐历史又将重演!”
    “卿何以如此笃定?”
    五国攻秦之战楚王熊槐自然很清楚,当时他就是合纵之长。
    这场大战,又被称之为函谷关之战,由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只是楚、燕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实际出兵仅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军在修鱼大败三国联军,歼敌八万两千人。
    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
    “秦王入雒阳,欲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列国自然人心不服,加以讨伐是肯定的。但是,一旦秦军撤回函谷关内,依靠崤函之固,拖住六国联军,不知声势浩大的合纵联军能跟秦人耗多久?”
    “数十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的,不知要消耗多少的粮秣,离秦近者如韩魏,他们自然耗得起,但是赵、齐、燕、宋四国呢?他们不是距离秦国太远,千里迢迢,就是道路阻塞难行,粮秣辎重运输不利,时日一久,又对函谷关久攻不下,则联军必定人心离散,所谓的合纵联军,也将不攻自破。”
    楚王熊槐微微颔首。
    这时,屈原又赞同地道:“大王,令尹大人所言极是。六国合纵,终究不是一条心的,人心不齐,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且秦军若是龟缩于函谷关内,赵、齐、燕、宋四国与秦本无多少利害关系,韩、魏两国又已经收复失地,若是秦王愿意妥协,割地以求和,则声势浩大的合纵联军,将不成气候。”
    “二三子所言不虚。”熊槐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咱们楚国只要作壁上观,看着秦与六国在函谷关之外决一死战就好了。”
    “大王,老臣以为,天下皆战,我大楚也不能独善其身。齐王发起的这次六国攻秦之战,其必为合纵之长,因而齐国一定出兵最多,出力最大,当此时,楚国当谋越矣!”
    “谋越?”熊槐不禁眼前一亮,问道:“令尹大人,时机成熟了吗?”
    “时机早已成熟,而灭越,只少了一个契机。眼下这契机已至,六国攻秦,天下皆战,齐人更无法顾及到东南的越国,这正是我楚国灭越的一大契机啊!”
    屈原亦是道:“大王,令尹大人所言甚是!大司马昭滑已经入越四年,买通了许多越国的文武,暗中培植亲楚势力,只待大军东征,越国必能一战而下!”
    令尹昭鱼口中的“天下皆战”,是没有将越国、中山国这样的五千乘之国放在其中,更没有将卫、薛、滕这般的小国放在其中,前者地处偏僻,又是“蛮夷”出身,中山人是异族鲜虞,主体非是华夏,不必赘言。
    而这越国,祖上虽是大禹,又出过越王勾践这样一位霸主,但是地处偏远,少习华夏礼仪,本就不为天下列国所接纳,周天子都不予承认。
    小国的话,只有几个城池的地盘,谁又将其放在眼里?
    在四年前,秦楚丹阳、蓝田之战结束后,楚人已经意识到北上或者西征,阻力太大,不利于楚国开疆拓土的方略,故而楚人就将开拓的目光放到了东面的越国。
    大司马昭滑主动请缨,进入越国为客卿,并与越王无疆为善,大肆拉拢越国的群臣,开始从事一项大胆的征服计划。
    没办法,楚国周边几乎都是强邻,秦、齐两国都不必赘言,即便是弱上一等的韩魏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楚王熊槐眯着眼睛道:“寡人当如何作为?”
    昭鱼回答道:“六国攻秦,天赐良机!大王可以派遣一位能说会道的使者入越,游说无疆,一同出兵伐齐,届时越军北上,我楚军就东征灭越,当一战而下!”
    “善!”
    熊槐对此深表赞同。
    当年周武王是如何灭商的?
    不就是趁着商朝的主力大军远在东夷,与东夷人作战,自己带着诸侯联军东征,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破了朝歌,逼得商纣王在鹿台引火自焚的吗?
    楚、越为邻数百年,楚人早有灭越之心,奈何越人甚是悍勇,再加上山川河泽的阻塞,故而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这一回,熊槐是决心灭越的!喜欢秦有锐士请大家收藏:(663d.com)秦有锐士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4/24340/14285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4/24340/142851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