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风流余年 > 93、生命之忧

93、生命之忧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乱世书妖龙古帝星辰之主都市不灭仙医一号狂枭妖孽修真在山村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

    一些原先有高血压的患者,心肌梗死后,血压降下来了,不用吃降压药了。
    这是心梗以后高血压好了?当然不是,这种情况多半儿不是高血压治好了,而是心功能减低了!还有一些患者,心肌梗死后干脆就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了。
    为什么?因为心肌梗死损失了心肌,也就损失了心功能。即使放了支架,开通了血管,已经梗死的心肌就是梗死了。
    其实,原本缺血性心脏病人长期慢性的心肌缺血,心功能就会减低。每次缺血,心肌细胞都可能会有损伤,有些损伤是可以叠加的。
    总是缺血,心肌细胞还会早衰(凋亡)的。就像一个人挨饿,饿个一次两次补着吃上了没什么,总是饿着,就营养不良了,
    身体素质就会减低,脏器也会萎缩衰竭。所以,长期的心肌缺血本身就会引起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就会减低。
    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部位是长瘢痕的。这种瘢痕没有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没有收缩能力,就会影响心肌整体的收缩力。
    如果梗死面积小,或者不在左心室(左心室是心脏射血最主要的部位),那影响会小一些。
    如果是左心室的大面积心肌梗死,比如“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这里的前壁就是左心室壁),那对心功能的影响就大了。
    所以,左心室大面积心肌梗死是很危险的。一般左心室梗死面积超过左室心肌的40%,就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很危重,抢救很困难,死亡率很高。
    而且即使抢救成功,心功能也是会大大受损的(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放支架”,该出手时就出手)。
    心肌梗死后,坏死长瘢痕的那部分心肌不仅不会收缩,还会在心脏收缩时被其他心肌收缩给挤出去,形成了“室壁瘤”(大面积的透壁性心肌梗死最容易形成)。
    室壁瘤处的心肌,不但不会收缩,还会形成“反常收缩”。就是在别的正常心肌收缩时,室壁瘤会被挤得扩张出去;别的心肌舒张时,室壁瘤又会被牵拉着收回来,跟正常心肌的活动方向相反。
    这样,心脏该收缩射血时室壁瘤把血液存下了,心脏舒张该接受回心血液时,接受得也少了(原来存下了一部分),
    不仅影响了心脏的排血量,也影响了回心血量,心脏的功能就更加减低了。都说团结就是力量,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心肌的收缩舒张也是一样。
    还有,如果牵拉心瓣膜的心室rt肌缺血坏死,就可以出现瓣膜关闭不全、反流,这样也会很快发生心衰。
    心脏的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就会减少,血管就充盈不足,血压就会降低;
    心脏供血减少就不能满足身体活动、代谢的需要,人就会感到全身乏力,不能坚持正常甚至很轻微的体力活动,活动能力大大减低了。
    心脏排血减少,还导致了身体里经过循环的血液回心困难,血液就会瘀滞。
    淤在肺里,就出现肺淤血、肺水肿,氧气在肺里的交换就出现障碍,就会出现缺氧的各种表现,
    比如活动时气短、胸闷憋气,严重时不活动也会憋气、喘息,不能平卧,或者睡到半夜因为胸闷憋气要坐起来(医学上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淤在其他部位,就会出现水肿,腿肿最常见,还有尿少、肝大、胸水、腹水甚至心包积液了,要是胃肠道淤血水肿,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为了弥补每次心跳射血的减少,还会加快收缩,增加心跳频率,久而久之就更累了,心脏也会慢慢扩大了。
    心跳快了,心脏的舒张期短了,心肌的休息时间短了,供血也减少了(冠状动脉主要是舒张期供血),心肌就会更缺血,心功能更差;
    扩大了的心脏,收缩力更不能集中(心脏的构型改变,会影响力的方向),这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圈子。
    所以,对冠心病、心肌梗死,一直都在强调各级预防,皆是由于心肌梗死后的各种危害严重。
    心梗后心功能的损失,是影响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的关键。因此,对于冠心病,没病时做好一级预防,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得了病,要做好二级预防,以减少、避免急性事件;发生了心肌梗死要早诊治,早开通血管,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心肌损失;心肌梗死后还要继续做好三级预防,防止事件再发,保护心功能。
    下一篇,我们谈治疗。
    又是一篇吓唬人的狗屁文章!看了这个微博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感到恐惧。心衰,是心脏病的晚期。类似于癌症晚期不可治愈,只能等死一样的道理。
    但是,既然是支架解决不了心衰的问题,那么支架干什么呢?想想在住院期间,那个歹医生说了自己的心衰的话,
    英子差一点儿与他吵架的事,就觉得心衰两个字应该是远离自己的才对。
    因为,自从出院以来,自己的胸痛彻底的消失了,血压确实是降低了。
    过去的血压怎么吃药也降不下来,现在的血压竟然会降到了标准值以下,想让它上升都不能了。这样,不都是文章里说的心衰症状吗?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运动虽然没有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一旦走路时间长了,就会胸闷、气喘吁吁的。这不也是文章中列举的心衰现象么?
    说实在的,文章中那些道理,我真的看不懂;但是,想想支架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象,与文章中列举的心衰现象还是吻合的。
    这么说,自己真的是心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的生命,可就真要进入到倒计时了!
    这个医生,真是个缺德鬼!说了半天症状,却不说出治疗的方法,这不是发出耸人听闻的消息,吓唬人吗?
    想到自己的那些症状竟然会与文章说的一模一样,我的心里不由地沉重起来。
    本来自己恢复的好好的,这篇文章却诅咒一般的说自己的症状属于心衰,这不是诅咒,起码也是一种丧门星一般的令人悲观丧气的话语吧!
    我直接感到,这又是那种人,本身反对支架,却怎么也拿不出比支架更好的办法来。
    于是,他们就在网络上发表这些不负责任的博客文章刷自己的存在感。
    不管怎么样,先把你们这些做了支架手术的人吓唬一番。至于他们的治疗办法,且听下回分解。至于等到什么时候,那就不好说了。
    我默默地回想着文章里说的道理,似乎真的是那么回事:别的不说,就说血压高的事吧,我的血压高一直很顽固。
    高压一百四,低压一百一,医生说低压偏高,建议吃药降压,但是我吃了那么多药,低压一直降不下来。
    有一阵子为了降压,我吃了德国进口药拜新同,当时那药很贵,七元一片,我买了吃也不见效。
    这让我十分绝望,我这血压是怎么回事?最后,医生也没有好办法了,我只得天天吃那些大路的降压药,一直吃到这次脑血栓复发,也没有把血压降下来。
    但是,这一次心脏支架,竟然会把血压高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住院前,我的血压始终是一百一到一百四之间,而支架后,竟然会降到了九十到六十多的标准值以下。
    歹医生甚至于说,你想高也高不了了。果然不错,我为了升高血压,试着吃了几天咸菜,血压毫无升高的迹象。
    看来这专家说的确实是有点儿道理。
    但是,依自己的感觉,虽然一些症状有点儿像,但是说我是心衰,即将接近死亡了,我觉得不像。
    毕竟,与住院时相比,我觉得好了很多,起码,心痛的症状没有了,虽然说走路时间长了还会气喘,
    但是自己的运动没有受到限制,自己吃饭睡觉大小便正常,这与那些垂死挣扎的病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网络啊网络,多少良莠不齐的东西夹杂其中!”我想起了一位老作家对于网络的感叹。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文章中说的那些现象,在自己的身上确实是存在着,但是这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体就是心力衰竭。
    我又想起了上次看到院士文章的那种纠结和恐惧。女婿王国华说的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别人的一篇文章岂能决定你的生命?
    那位声称“支架=生命倒计时”的院士专家,自己的心脏支架后已经活了十五年,至今还在医院里临床。
    这样的倒计时,时间未免太长了吧?其实,我暗中计算过,自己今年七十周岁,不要给我十五年,上帝只要让我再活十年。
    我就能扳倒马路这个贪官,拿回锻造厂土地的使用权,然后帮助英子把孝老院建造起来,为全市的老年人打造一个颐享天年的好去处。
    如果把这个事情办成了,自己的长寿与否,都不是问题了。人的愿望一旦实现,就会到达生命夫复何求的地步了吧?
    就这么翻来复去的纠结着,一会儿觉得那文章说得有道理,自己的情况很可怕;一会儿又觉得那文章言过其实,网络上的东西不可信。
    不知不觉地,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了,我陷入到深思里,一动不动在那儿坐着,对于时间的消逝浑然不觉。
    “咚咚”敲门声,英子推门进来了。
    “干爸,你干嘛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半天?我在下面喊叫了半天你也不应?!”
    我把手机上的微博文章点开让她看看……
    “又是网络的狗屁文章!?”英子看看标题,马上就骂了一句。她知道,凡是引起我思想情绪波动的网络文章,
    一定是攻击心脏支架手术的医生或者是专家们。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坐在这里一动不动的思考半天?
    “大概就是文章作者的身份或者是列举的现象符合了你身体的某些症状吧?那又怎么样?那就证明你心衰了么?
    “即使是那样,咱们可以找医生治疗啊!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都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凭什么就能与你的身体挂上钩?”英子一边看那篇文章,
    一边说着自己的道理:“医生看病,都是一对一的单独的行为,就像是钥匙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怎么能用一个模式就包罗万象,以偏概全呢?”
    见到我默不作声,英子又想起一个事情来,马上引导说:“干爸,听说你这个技术权威也常常在论坛上发表锻造技术论文。你写那些文章,不也是强调那是一己之见吗?从来没有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是啊!这一句话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写那些论文,只是强调自己的正确性,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还要寻找大量于自己的观点有利的事例。
    那样的文章,虽然是一种平等的技术交流,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论述中总是要带有偏颇的论调。这位候晓平医生的文章,不也带有明显的反对支架的偏激色彩吗?
    “哦,我明白了!写不写论文,是人家的权力,信不信这样的论断,是我自己的权力!我干嘛要为这么一篇不着调的文章悲观失望呢!”
    我彻底的释然了,心里话,如果让这位候晓平医生面对面地为自己诊病的话,也许是会有另一番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来,干爸,让我们查一下,看看这个候晓平是何方神圣?这个人对于心脏病,到底有没有发言权?”
    英子打开电脑,在百度上一查,候晓平的资料一下子显示出来了——
    候晓平,女,1982.1毕业于空军青年军医补训班。1997.7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内科心血管病专业)。自1970年起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自1970年起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曾在驻军医院、航空兵部队卫生队工作,1977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进修一年,
    1982年起在空军总医院工作至今,经过三年心肾应用专业的专科培训,先后在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老年病科工作。喜欢风流余年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风流余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176/158945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176/158945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