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风流余年 > 142、 开工典礼

142、 开工典礼

推荐阅读:剑道第一仙全球影帝修复师雏鹰的荣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万神主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有一座随身农场修罗武神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几位领导、佳宾先后致辞,因为高市长没有过来,许多活动都已提前取消,动工仪式搞得简单隆重。
    我把讲话稿缩减了三分之一,只讲了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在热烈的掌声中,笑着走下红地毯。
    接下来,是总指挥水仙致欢迎辞。她一上台,人们就惊呆了:这小姑娘是总指挥?分明是个中学生嘛!
    今天的水仙没有刻意打扮自己,反倒是穿着一身工地的工装裤,头上戴了红色的安全帽,显得风尘仆仆的样子。
    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和面前的摄像机,水仙显得落落大方,青春靓丽之余,更多了一种成熟性感的味道。
    她在镜头前的表现极好,不但优雅大方,口齿伶俐,而且讲话风格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名义上是致辞念稿,实际上是脱离了稿子,讲话风格很有特色,无论场上的嘉宾,还是坐在下面的观众,
    都被她妙趣横生的话语所打动,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现场掌声一片。
    水仙致辞完毕,就下来与我、水源,劳伦斯,以及黄立本、白玲一起找了块空地,几个人各持一把铁锹,为项目培土奠基。
    仪式结束后,一行人坐车返回市区,在谢丽华的孝老餐厅里共聚午餐,觥筹交错间,水源连连敬酒,我因为心情极好,所以多喝了几杯。
    回到办公室后,就到休息室躺了一会,睡得正香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声:“段叔叔在休息呢,那我一会再过来吧。”
    我听出是王总监的声音,忙一骨碌坐起,笑着说:“王总监,你可是稀客,稍等,我马上就来。”
    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衬衫,就披上西装,微笑着走出去,见王总监正坐在沙发上喝茶,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
    忙走过去坐下,笑着说道:“王总监,谢谢你来参加开工典礼,喂?中午在饭店里吃饭时,我怎么没有看到你?”
    王总监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微笑道:“中午吃饭时,水仙让我去陪她的一桌省城客人,所以,我就没和你在一起……”
    哦!听到她这样说,我禁不住一阵感慨:水仙这个小姑娘,竟然会支使自己的前上司?说明这小丫头挺有心胸啊!如果换成英子,就不会这么做了吧?
    “段叔叔,说来惭愧,当初我和司董事长开办养老平台,做梦都想把事业做大。
    “可是因为司董事长截留了善款,让基层店自负盈亏,推销BJP,我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花了不少的心血,最后却是两手空空。
    “您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足不出户,却把孝老院、孝老城这样的大项目做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眼界、能力上的差距啊。”
    我忙笑着摆手道:“王总监,不能这样讲,孝老院、孝老城这样的项目之所以能拿下来,全亏省城苗雅君董事长的支持,
    “其中也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再说也是靠水氏集团公司的合作才得到市正府部门支持的,功劳不能放在我一个人头上,大家都有份嘛。”
    王总监笑着道:“段董事长过谦了,你的工作能力,我们这些人都看在眼里了,不过我最佩服的,还是你段董事长胸襟宽广,有容人之量,在这方面,我王某人更是自叹不如啊。”
    我清楚他的弦外之音,轻声道:“王总监,说句实在的,我们的区别在于秉承的理念不同。
    “你那司董事长,为了挣钱就搞骗人的那一套,所以导致了基层店的失败,当然了,老年事业吗,最重要的,就是从维护老年人利益出发,而不是专门的挣钱,搞骗术。”
    王总监点了点头,微笑道:“是啊,段董事长讲的有道理。心术不正早晚要吃亏的,譬如,你早就告诉九町目店,那些发货票不正规。
    “我觉得问题不大,结果还是让人家举报了,弄得店里一败涂地。那个司董事长为了挣钱不择手段,我跟着他也犯了些错误。
    “现在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啊。段叔叔,为了表达我的忏悔,这是你在九町目店购买保健食品的一万元货款,我现在把它还给你。对不起了!”
    我皱了皱眉,接过那些钱,旋即展颜一笑,将身子向后一仰,跷起二郎腿,淡然道:
    “王总监,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那时候大家都很无奈,我还记得,当时我迷信你们的理疗器械,也配合你们搞过一段时间宣传,形势所迫,没有办法的事情。”
    王总监讪讪地笑了笑,端起杯子,轻轻吹了口气,点头道:“是啊,是啊,我是到了后期,没有抵抗住司董事长施加的压力,选择了妥协退让。
    “而你段董事长不同啊,你没有钻进他骗术的圈套之中,而是保持了自己的理智。事实证明,你是理智的,你不光果断的离开了我们安乐堂店,
    “还与英子开创了孝老店,为老年人找到了一个好的修养康复去处,也让本市的养老事业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很不容易啊。”
    我笑了笑,弹了弹指间的烟灰,端起茶杯,皱眉喝了一口茶水,没有接话。
    王总监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倒司董事长的身上,尽管我有些不齿,但也清楚,在商场之中,这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
    有时候,会推卸责任,甚至比会做事更加重要,这是很多人都无法否认的现实。
    王总监看了我一眼,就侧过身子,笑眯眯地道:“段董事长,虽然养老平台不存在了,但是我们那儿的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很有本事的;
    “昨天我向英子推荐了中药师李薪,如果你们还需要其他的人才的话,我会尽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的。”
    我放下杯子,笑着道:“王总监,谢谢你了!实际上,我是挺怀念当初养老平台开业典礼那些时光的。
    “那时候,你们年轻人都是一尘不染,全心全意为我们老年人服务,很好嘛!可惜……”
    说道这里,我不敢再说下去了。我怕自己动了感情,再答应王总监提出的什么要求来。
    王总监虽然在自己的面前只是个年轻人,但是毕竟与司董事长一起坑害了不少的老年人,这样的人,还是尽量少接触的好。
    两人又闲扯了几句,王总监就起身告辞,我把他送到门外,望着他转身下了楼,才苦笑着摇了摇头,重新回到了书房。
    开工典礼举行了,我和员工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英子心里高兴,午餐后送走客人,就帮着谢丽华收拾起餐厅的卫生来。
    但是,没想到,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时刻,省城总部的苗董事长打电话来,十分生气的问了一件事:
    “你们北辽是怎么回事?我好不容易说服吴旗市长支持你们的项目了。
    你们的《北辽日报》,却发表文章,攻击、摸黑我们的孝老院呢?简直不像话!”
    “什么,我们《北辽日报》攻击,摸黑你们孝老院,没有哇!”
    英子听了,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着就是大吃一惊。但是,听苗董事长的口气,这事绝对不是随便说的,于是,连忙向我汇报。
    接着,小杨州和李双连忙去市场书报亭那里,买来了当天的《北辽日报》。
    一看报纸,我和英子禁不住吓了一跳,就在报纸的第二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老人住进孝老院的悲催遭遇。
    本报记者:白曾
    住孝老院的真相,老了病了真会这么惨?
    这是省城一家非常有名的孝老院,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参观了它,也结识了一些在这里工作的人。
    孝老院给人最初的印象:窗明几净,设备齐全,老年的健身室、棋牌室等硬件设施可谓一应俱全。护理人员也是面带微笑,精心护理着老人家。
    但是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孝老院的玻璃窗外,都加有护栏。
    我们大家都知道房间的玻璃窗加有护栏没有什么稀奇,但是楼道的窗也加上了护栏,我就有一点不太明白。
    于是我就询问随同我们一起参观的护理人员:“请问为什么要在楼道的窗也加有护栏呢?住在这里大多数是老人家,他们通常不会像小孩子一样淘气爬上窗台啊?”
    可我得到的答案却让我大吃一惊。护理员告诉我,安装护栏的原因是:防止老人自杀。
    多么让人不理解的答案啊!
    那让我们细听护理人员的讲述吧!
    不归之路
    护理员讲,由于这里的护理条件与硬件设备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以自然收费也是不菲的。
    来这里的老人大多是家境较好,但是家属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照顾,所以送到孝老院里来的。
    中国的老人们均有一种传统的思想,那就是“养儿防老”,所以大多数心里都极为苦闷。
    有的老人想不开,觉得家人抛弃他,嫌弃自己年老,活着也只能是给别人添麻烦。
    成了废物也没有意义了,所以有些这类的老人就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我又问:“难道孝老院不采取措施吗?”
    护理员说:“老人大多行动不便,采取的方式多为服药或者坠楼两种。所以现在有些老人说自己睡眠不好,要安眠药的时候,护理员都要亲眼看到他们吃下才肯离开。
    “但是第二种方式就防不胜防了。最易发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晚上,所以院里已经安排护理人员,夜晚每隔一小时必须巡查一次,但有些事情却是出人意料啊。
    “有一位老人,身体半身不遂多年,平日里几乎不能走路,想走路也只能靠两个人搀扶;
    “身子向前移动的时候,两条腿也只能跟着在地上蹭,若想自己走路,也就只能手扶着墙移动一两步而已。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竟然在大斗争,从自己所住的二层楼的房间走到顶楼(顶楼在5楼),从一张仅有一扇窗叶的小窗户跳了下去!
    “我们且不说,这位老人是怎样到达顶楼的,就说这个小小的窗,它距地足有一米五,小小的一扇窗,仅能容得一个人侧身而过,这位老人是何等‘坚定’地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老人在临行前留下遗书,那既有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又有着种种无奈,自杀的理由是:
    不愿再给儿女增加麻烦,成为废人拖累他们。然而却把一生的储蓄,写明留给了孩子。”
    我们试想,这位老人当时的心境是何等的痛苦!
    满心的伤痕,却是念念为孩子们着想。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当这个老人的儿子来到孝老院时,非但不急于看望亡故的老人,处理老人的身后事。
    却在孝老院里大吵大闹,说是孝老院人为害死了老人,要求大额赔偿,如果院里不赔偿就势不罢休。
    其实我们明眼人一看便知,目的就不用我们再细说了,只觉得这位老人走得太可惜了,枉费了老人的一片苦心。
    护理员又跟我们讲,他们现在最怕的就是老人自寻短见啊!在窗上安装上护栏也是没有办法。
    但如果一旦出事,家属很少从自身找原因,从不问问自己,老人真正不快乐寻短见的原因出在哪里?
    是啊,把这些老人送离家庭,大多不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有种种理由。
    没有时间也好,没有精力也好,在这点上我们大家是不是都应该反思一下啊……
    护理员这时话匣子打开了,述说了他们在工作中种种境遇,种种委屈。
    她说:“现在孝老院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最伤脑筋的,就是被孩子们送到孝老院的老人,时常有从院里出逃回家的现象。”
    于是,我的好奇心又来了,护理员接着又给我讲了一个事情。
    回家的路
    护理员说:“再给你讲一个真实的事情吧。前不久有一位老太太被送来,这个老人70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症。
    “对过去很多事情都没有记忆了,语言上还有一些障碍,不太能跟人交流。自从送到院里没多久,就开始了她的出逃之旅。?喜欢风流余年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风流余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176/158945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176/158945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