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坐而论道

推荐阅读:国民法医养鬼为祸叩问仙道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超维术士天道天骄天域丹尊大明烟火万相之王清都仙缘

    第十五章   坐而论道
    长孙冲稚嫩的嗓音的飘荡在大殿之上,无异于震耳发聩。
    一边是朝堂未来的中流砥柱;
    一边是当今朝堂权柄最大的那一拨人。
    双方的僵持不下,注定了这场太学之争会遍传天下。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
    怎么这事儿还越闹越大了呢?
    这会儿,长孙无忌也有些心虚的弯腰,在长孙冲耳边问道:
    “我说儿子,是不是找个台阶就行了,这温太傅可是前朝状元,还是...”
    长孙冲剐了自己老爹一眼,突然大声道:
    “什么?”
    “原来父亲你也觉得这温太傅不过半吊子读书人啊,原来你们都觉得这太学早早的就成了垂钓功名利禄的肮脏学堂了啊?”
    “英雄所见果然略同!”
    长孙无忌脸色颤抖,拳头握得发青,身后一帮中枢大臣也是面面相觑。
    果然坑爹啊!
    现在连自己这些叔叔们也都要坑了?
    长孙无忌骑虎难下,面对温太傅怒气冲冲的目光,索性舍了脸皮不要,呵斥道:
    “那是自然!我儿说得在理!”
    李世民眼神古怪,已经约莫猜测到了什么。
    反而是温太傅咬牙切齿,狠狠道:
    “好,那我倒要瞧瞧指挥使大人有何见教!”
    长孙冲也不客气,席地而坐:
    “那我也不欺负你老小子了!”
    “此前闻言陶渊明《桃花源记》一篇,我们就以此论道,可否?”
    温太傅眉头一挑,脑海中瞬间将《桃花源记》所有信息闪现脑海。
    胸中把握大长。
    这《桃花源记》乃是温太傅当初成名之学,算得上当世解惑此篇的大家之一了。
    用这篇文章论道,与输何异?
    温太傅冷哼一声,轻轻坐于李世民身侧,脸色淡然。
    论证一触即发。
    长孙冲率先开口道:“《桃花源记》是何人所作?”
    温太傅不知道长孙冲何出此问,却还是答道:“陶渊明陶公是也!”
    “何出此篇?”
    “自然是归隐田园,向往太平之作?”
    “如何解读?”
    “即是陶公对美好事物心生向往,又是对官宦生涯的摒弃和淡泊。”
    说罢,温太傅稍稍酝酿措辞,又道:
    “此前我教导太子此篇,便是为了在太子心中种下信念。”
    “天下百姓安平享乐、百姓丰衣足食,这是对君子的要求,更是对君王的要求。”
    “如此,可有何问题?”
    温太傅话音刚落,身后一众士子纷纷点头。
    这番言语,可谓滴水不漏啊!
    再者《桃花源记》此篇,为后人专研不下百遍,早已领会陶公意图,哪还会有什么症结所在。
    这长孙冲,必然输掉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显然认可。
    长孙无忌皱着老脸,有些坐立不安。
    然而长孙冲却是丝毫不掩饰言语间的讥讽。
    “荒谬!”
    “只观表面而不求其次,只知盛世之言,不知乱世之祸,无非是想麻痹自己,不愿面对现实罢了!”
    众人齐刷刷望来,神色各异。
    长孙无忌更是担忧的看着自己儿子。
    然而长孙冲岿然不动,继续道:“我且问你几个疑问。”
    温太傅冷冷的看着长孙冲,认定长孙冲不过是黔驴技穷,垂死挣扎罢了,“尽管发问便是,老夫答不上来,任由处置!”
    长孙冲冷笑道:“此篇武陵人作于何时?”
    温太傅随口便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自然是晋太元中了!”
    “因何有此处桃花源?”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当然是为了躲避战乱了。”
    “村中人对外界可有认知?”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与外世隔绝,当然没有丝毫认知了。”
    “那我再问你,前文有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为何?”
    “这...”
    长孙冲继续道:“秦时之际,平民以皂以为主,三层叠加,层层露领,宽松无比。而后世汉、魏晋之后,百姓服饰已经大有改观,多以类胡服为主,又以黑色为多。”
    “那为何这避世不出的村民,会与外人衣着一致?”
    温太傅眉头紧皱,正要反驳两句却听长孙冲又道:
    “既出村中,一路皆有鱼人标记,可为何再去之时,标记依然存在,可那桃花源,却消失了呢?”
    “还有那太守、刘子骥等人,为何苦寻无果?”
    “一处小小桃花源,当真凭空消失了吗?”
    温太守终于慌张起来,额头有细汗密布。
    求学求学,所求之学,自然是以前人笔记注札为主。
    从温太傅的老师那里,学的就是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再说了,结合陶公此人喜好田园,淡泊官场的秉性,后世人也都知会赞叹一声高尚之士,哪里会去注意到文章的内容有误?
    别说温太傅了,就是李世民和一干士子也都眉头紧锁。
    如此一说,倒真有些道理啊!
    难道前人剖析...都是错的?!
    长孙无忌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唯有温太傅连连摇头:“不是的!不对!”
    “此篇乃陶公杜撰所成,并非真人真事,自然不会求证太多!”
    “或许...或许陶公笔误也说不定!”
    说到最后,温太傅也感觉非常荒谬,偏偏长孙冲说的在理。
    后来,甚至连长孙冲的眼睛也不敢去看了。
    长孙冲淡然一笑,仿佛看傻子似的看着温太傅。
    此人求学严谨不假,可是太拘泥于章程了,所以向来古板呆刻,一时间哪里接受的了这等打击。
    终于,李世民也忍不住好奇心,从主位上起身好奇的问道:
    “如此说来,此篇章果真有误吗?”
    “指挥使,可否为朕解答一番?”
    说完,一众士子和太傅纷纷望来,房玄龄等人也是竖起了耳朵。
    长孙冲却是摇了摇头道:“我怕啊,你们只听得进盛世和乐,万朝来拜的假象,听不进乱世灾祸、流离失所的事实真相。”
    “或许还真应了那句老话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喜欢大唐:最强熊孩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唐:最强熊孩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857/160112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857/160112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