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虎啸长空 > 第十六章 每况日下

第十六章 每况日下

推荐阅读: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就在陈泰文他们躲避着空难,在西南联大坚持学习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又为大汉奸汪精卫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40年4月26日这天,汪精卫带领着他手下的一干伪政府成员在南京举行了“还都”典礼。
    汪精卫在典礼上讲话称,要与日本共同建设东亚,实现大东亚共荣,跟无耻的是,汪精卫还在这一天发表了题为《罪己的精神》一文,在这篇文章里,汪精卫明确表示,要以“罪己的精神”担负起和平建设的“责任”。
    什么是“罪己”?为什么要“罪己”?中国本就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现在汪精卫竟然要“罪己”,这是几个意思?难道中国人反抗侵略,反而有了罪过?难道日本人的铁蹄蹂躏着华夏大地,中国人就应该当日本人的奴隶不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重庆蒋介石行营内,蒋介石仰坐在书桌后,书桌前,一个身材微胖的将官肃然站立,看着眼前的蒋介石,他大气都不敢长出一口,他就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国民政府情报机关军统局副局长——戴笠。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能够掌权长达20余年,与他手下两个重要部门密不可分,分别是军统和侍从室。军统是情报部门,专门搜集情报与搞特务暗杀活动。侍从室是蒋介石的权力枢纽,所有国民党党政军机关都要俯首听命。
    良久,蒋介石叹息了一声,对戴笠说道:“去年3月,你派遣陈恭澍等人潜入越南狙杀汪精卫,但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今日,汪精卫沐猴而冠,接下来你该怎么做?”
    “委座放心,雨农已经有所安排。”戴笠自然知道蒋介石是什么意思,在汪精卫搞什么“还都”典礼之前,他在南京就已经开始布置起了刺杀计划。
    蒋介石点点头,站起身子踱了两步后,又目光炯炯地对戴笠说道:“目前,我们正在与美方进行接触,希望能重建空军,航校那边你也要盯紧点,我担心有不法份子趁机搞破坏。”
    “额。”戴笠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刚才他的脑海里还在飞快地调动着有关南京方面的信息,好准备接下来回答蒋介石关于刺杀汪精卫的问题,他没想到蒋介石的思维跳跃性这么大,一下就从南京调到了航校。
    说实话,对于昆明航校的事情他还真没怎么过问,身为军统副局长的他,每天所安排的事情不知凡己,有所疏漏也难免,但平时也就罢了,现在他面对的这个人可是中国最大的独裁者,一言能定他生死的人物,在蒋介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内心就已经有了打算,必须马不停蹄地加强对航校的保卫工作。
    “嗯?”看到戴笠走神,蒋介石不满地冷哼了一声,有人评价过蒋介石这个人,说他是三流的统帅,一流的政治家,戴笠这一出神,就被蒋介石看出了问题。
    “回委座,因为最近国内局势陡然严峻,雨农力有不逮,实不相瞒,雨农确实对于航校的保卫疏忽了,另外,涌往西南的难民已经逐渐增多,还请委座早做准备。”
    不得不说,戴笠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肯定有着他的过人之处,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然后又抛出了一个心的问题,随后更是将一份报告恭敬地递给了蒋介石,替他分析起了难民的情况.....
    再看昆明这边,陈泰文他们今天都没有上课,前一天的轰炸损坏的校舍太多,而且越老越频繁的轰炸让政府和学校领导陷入了忧虑当中,西南联大已经不安全,再上课的话可能会造成大量伤亡。
    因此,陈泰文他们放假了,毕竟学校校舍要整修,学校领导要制定下一步的学习方案。
    “海洋,今天昆明城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难民?”刚从后山练功回来的陈泰文和李海洋走在昆明的街道上,看着道路两边瘦骨嶙峋的难民,陈泰文皱着眉头问道。
    李海洋也摇摇头,不知道具体情况,刚想往前走两步,却发现刚刚还坐在地上的难民纷纷朝着北城门的地方跑去,似乎那个地方有什么东西在对他们散发着致命的诱惑一般。
    陈泰文和李海洋对视一眼,也朝着城门口奔去,对于今天出现的异状,他们两人都感觉到好奇。
    堪堪走到城门后,陈泰文和李海洋便知道为什么难民们会往这里涌来了,因为在北城门外有人正在施粥赈灾,而这个赈灾的人他们俩还认识,那就是肖家的公子哥儿肖青。
    “肖青,这是怎么回事?咱昆明怎么来了这么多难民?”陈泰文现在已经对肖青改变了看法,之前他对肖青不够了解,现在看来,肖青也只是不爱读书,又纨绔一点罢了。
    肖青一边给难民们施粥,一边咬牙切齿的说道:“还不是狗日的日本人,现在他们战线拉的太长,只能占据一些大城市,所以从去年秋天就开始搞“三光”政策,现在更加变本加厉,他们制造无人区,老百姓们眼见没了活路,就只好朝着相对安全一点的大西南涌来了,重庆的难民更多!”
    站在施粥棚里,陈泰文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双拳不禁慢慢握紧,“三光”政策他是知道的,日本人无力西进后,就以占领大城市为主,而广大的农村根本没有实力占据。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人开始对农村的扫荡,他们奉行一个野蛮原则,那就是烧光、杀光、抢光,无数中国老百姓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亦或者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配合“三光”政策的则是无人区,日本人为了防止中国军队获得补给,将一些他们鞭长莫及的村子人口都集中起来,让他们集体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日本人根本对中国百姓不管不问,没有生活物资,没有医疗机构,任由老百姓们自生自灭。
    现在形势愈发严峻,日军高层制定的全面压制计划也逐渐开始显现出效果。
    陈泰文他们心知肚明,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支持的话,这种由士绅自发组织起来的施粥赈灾不可能持续太久,坐吃山空的道理他懂。
    “咦?下雪了?”就在施粥做到一半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飘来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物体。
    众人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两架日本飞机飞过之后,天上便开始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等到那“雪花”飘进,众人才发现这哪里是下雪,分明是一张张传单,这次,日本人的飞机没有扔下炸弹,而是扔下了一张张的宣传单。
    “告支那国民:我大日本帝国空军翱翔于中国蓝天,战机所至,摧枯拉朽,命尔等放弃抵抗,立刻投降,否则机群将至,将尔等杀个片甲不留!”
    陈泰文从空中接过一张传单,在看到了上面的内容之后,一股耻辱感油然而生。
    身为文学系的一名学生,陈泰文对中国近代史再熟悉不过,“支那”二字,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
    沉默了,难民们在得知传单上的内容后甚至忘记了喝粥,有些人或许是想起了痛苦的往事,手中端着粥碗蹲在地上开始殷殷哭泣起来。
    “啪!”
    “真他娘的憋屈!老子要去当兵!老子要去杀日本人替我老婆孩子报仇!”
    一名汉子将手中的饭碗摔在了地上,站起身便朝着城门口执勤地士兵走去,默默地,或许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尝遍了逃难之苦,受够了压迫的难民们没有选择屈服,有了一个人带头后,十个,百个....
    “何其悲,又何其幸!日本鬼子,你们太不了解中国人,泱泱华夏数千年,有哪个异族彻底压垮过中国!古有冉闵屠胡令,今有壮士请国命!壮哉!悲哉!”
    陈泰文看着眼前的一幕,忍不住仰天长啸,站在一边的肖青听到陈泰文的感慨也是热血上涌,索性化悲愤为力量,朝手中的传单吐了一口唾沫后揉成一团踩到了地上,举起自己的右臂高声喊道:“打倒小日本!日本人滚出中国!”
    “打倒小日本!日本人滚出中国!”紧接着是李海洋,李海洋是练武之人,他的声音洪亮有劲,更多的难民听到了他们的呐喊。
    一时间,底下的难民们也同声应喝,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有父子同是难民的,父亲送儿子去参军,有夫妻同是难民的,妻子送丈夫去参军,有兄弟同是难民的,兄弟一同去参军,这一次,没有抓壮丁,征兵点已经被热情高涨的难民们包围。
    这一次的事情影响了陈泰文,甚至在多年以后,陈泰文会议起这次赈济难民都感慨万千,在众多场合,陈泰文发表演讲的时候都会讲到,这次事件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韧,什么叫做民族精神,他的这一课,叶老师教不了,黄教授教不了,罗主任也教不了,只有现实残酷的现实才能教的了。喜欢虎啸长空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虎啸长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8/28016/161002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8/28016/161002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