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莫非王臣 > 第78章 卷2-06章 姬芷 ? 壹(上)

第78章 卷2-06章 姬芷 ? 壹(上)

推荐阅读: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人族禁地绝世战神大苍守夜人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乱世书我有一座随身农场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虢公长父究竟有什么小辫子被卫伯和抓在手上,以至于他在卫伯和面前不敢有丝毫造次?
    这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当时,周王胡正当壮年有为,他一扫周朝共王、懿王、孝王、夷王连续四代的颓势。面对日益嚣张的戎狄蛮夷,他对外征伐无往不利,甚至大败淮夷的进攻。
    周王胡兵威之盛,连当时在南蛮不可一世、蠢蠢欲动想要称王的楚国国君熊渠,都吓得赶紧废除王号,对大周服服帖帖。
    一时间,四夷臣服,诸侯来朝,兵力强盛,颇有重返周初成康之治的势头。
    然而,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威望的背后,是需要花巨款的。不断地军队开支和封赏诸侯,财政支出如流水。连年花费无度,使得周朝中央很快就入不敷出了——
    一方面,由于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各诸侯国不仅供奉上来的财帛粮米有限,周王室还需要回赠同等价值的宝物,加重周王室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土地田地大都分封出去,畿内归属于周王的王田越来越少,而公卿贵族违背井田制规定,荒废公田、耕作私田,因此王田供奉给周王的粮食更是少之又少。
    军事上,周王胡一代雄主,擅长打仗,因此,他自信自己也能打赢这场经济仗。
    于是,他打算发起一场全国范围的经济改革。
    既然是改革,那么当时在周王眼中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周公御说、召公虎为首的世袭旧贵族显然成了被改革对象,于是大周史上破天荒地、周召二公被周王胡疏远。
    不用元老,那就重用新贵!几经选拔,周王发掘出来一位年轻有为的经济大才——荣夷公。
    荣夷公是荣地的领主,“夷”是他死后的谥号。
    荣夷公原本只是个普通官吏,听闻周王胡向天下征求改革之策,他便挺身而出,给周王胡献了“专利”之策。
    “专利”之策的提出,让周王胡眼前一亮、大加赞许。此后,荣夷公也借此平步青云,直接被封为九卿之首的太宰一职,统领百官。
    所谓的“专利”之策,核心即在于如何让王畿之内的经济权从贵族手里收回到周王手中。
    当时的卿大夫阶层越来越庞大、采邑越来越大、奴隶也越来越多,若想让周天子的腰包重新鼓起来,必须尽快杜绝这种“肥了公卿,瘦了周王”的情况。
    于是乎,荣夷公把改革重点投向了山林川泽——这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超出了以往的农耕收入,这才让周王畿的国人不再用心耕种井田,周王胡自然领不到井田的“份子钱”。
    然而,由于此前周礼中从未有规定这些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所以周王畿内的大部分山林川泽早就被一些公卿贵族世家们非法占有,用于牟利。
    急着用钱的周王胡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强制把所有的山林川泽垄断、并收为国有。
    此令一出,卿大夫们颇有怨言,以大司徒芮良夫作为代表,力谏周王胡不要与民争利,然而周王哪里听得进去。
    而此时,受到“专利”政策影响而损失惨重的太傅虢公长父也开始蠢蠢欲动,与一些诸侯国甚至是戎狄开始暗通款曲。
    不仅如此,荣夷公决定将所有商业行为征税。此前周朝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商业也只是在少数殷商遗民中盛行——殷商人行商,货物贸易的行当也因此被称作“商业”。
    商业税一征,原先在王畿内通过商业活动而赚得盆满钵满的那些“士农工商”中的商人们,定然也对“专利”颇有怨言。
    忽然之间,王畿之内流言四起,国人们怨声载道。
    荣夷公似乎把一切能得罪的阶层都得罪光了,所有人都在咒骂荣夷公,甚至是谩骂到了周王胡头上。
    王化之地哪能诽谤漫布?周王闻胡之大怒,决定派人监谤。这时候,有人向周王献计,说卫国的巫师们神通广大,利用他们来监谤,必能消除世人流言蜚语。
    在卫国,这些卫巫本来就是极其反动的殷商遗毒,卫国君主卫伯和闻讯大惊失色,连夜赶到周王胡面前劝谏。
    可惜周王胡此时已经利令智昏,执意用卫巫监谤,而卫巫擅长蛊惑人心和障眼法的邪术,让周王丧失了理智。
    而在暗地里,卫巫背着周王,在各地擅自虐杀诽谤者,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民怨沸腾,国人路上见面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交流、“道路以目”。
    然而,周王胡完全被卫巫的障眼法蒙蔽,一时间竟以为诽谤止住了,大喜过望。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巫教的势力渗透进了周王室之中。
    这时,被冷落多时的周公御说和召公虎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周王胡断送好局。
    召公虎赶紧死谏:“此乃卫巫障眼法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百姓的言论被堵塞,就好比洪水壅塞在堤岸之上,破堤之后,伤人无数,请周王三思。”
    可惜周王英明一世、糊涂一时,怒道:“余一人为国东征西讨,重振祖辈雄风,如今财力不济,正当举全国之力共度时艰,岂可因流言废事?”
    一心只关心军国大事的周王胡,万万想不到他已经为小人所趁,被一步步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出三年,国人暴动爆发,一场由士、百工、士兵等低级别国人发动的暴动,在短短半天时间席卷整个周王室。
    周王胡赶紧组织军队反抗,然而此时在身边护驾的召公虎绝望地说:“大周都是国人为兵,国人都反了,哪里还有兵啊?”
    周王这是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于是仓皇出逃到彘林。
    然而周王胡的出逃并没能止住叛乱,暴动变得完全失控,众人不仅冲到王宫中大肆杀戮,甚至连周王的子嗣也没有放过。
    乱军在杀死了“首恶”荣夷公之后,依旧在王城里肆意妄为,眼看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此时卫伯和率领的勤王部队杀到。
    卫军作为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国部队,在年富力强的卫伯和带领下,迅速平息了叛乱,这在前文已有详述。
    周、召二公在卫伯和的帮助下,迅速安定了局势。由于周王外逃而下落不明,万般无奈之下,卫伯和尊奉周、召二公“共和行政”,作为过渡政府。
    周召二公废除“专利”政策,对内与民休息,对外不再征伐,这才让经历暴乱后的大周重新恢复了秩序。
    由于此次暴动牵扯范围太广,再加上众卿大夫都和暴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能查的首恶都已正法,不能查的阴暗之处,其实背后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卫伯和在周、召二公的一再建议下自领太宰一职,此位在荣夷公被杀后空缺。太宰统领百官,三公九卿维持原班人马,不再任用新人。
    政局稳定之后,卫伯和着手调查国人暴动的蛛丝马迹。流放罪魁祸首、驱赶卫巫之后,卫伯和发觉此事竟然和一个人有莫大关联——虢公长父。
    虢公长父作为“专利”政策最大的受害者,他竟然和商人有所勾结。同为殷商遗民,商人和卫巫又关系密切。
    此事干系甚大,但又苦无充分证据,十四年来竟毫无进展。
    但不管怎么说,虢公长父有太多嫌疑,也有不少把柄已经被卫伯和发觉。因此,虢公长父每当看到卫伯和,都要灰溜溜地绕着走。
    作为虢公长父,国人暴动他结结实实吃了个闷亏——虽然扳倒了政敌荣夷公,但他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算下来,虢公长父不仅没捞到太多好处,反而在暴动中殃及池鱼,心里大大不是滋味。
    再加自己身为太傅,主管军权,暴动的国人大多曾经就是周王师的兵卒,更让虢公长父疑点重重。
    总之,自那以后,虢公长父如惊弓之鸟,在卫伯和面前,常常惧其三分,就在情理之中了。喜欢莫非王臣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莫非王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8/28480/163205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8/28480/163205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