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156章 东宫

第156章 东宫

推荐阅读: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万古第一神人间苦都市不灭仙医不灭武尊汉世祖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


        天启皇帝的得意,是可以理解的。
可众臣万万没想到,此次恩科,居然杀出来一匹黑马。
一时,大家情感复杂。
至少礼部尚书几个心里是难以接受的。
倒是黄立极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名声也不太好,在他看来,都已做官了,本来就是在名利场上,却又要自恃清高,这就好像脱裤子放屁一样。
我黄某人和九千岁走得近,大家骂我是阉贼党羽,现在好了,又多了一个伴。
倒是孙承宗诧异于,张静一这个家伙,到底是吃了什么药,这家伙……竟有如此本事?
会不会是管邵宁本就有才学?
可若是有才学,为何此前的乡试并不出彩?此前也是寂寂无名?
孙承宗已开始觉得自己精神有些混乱了。
天启皇帝开始大谈八股文的好处,讲到读书对人有多少裨益。
大家也只耷拉着脑袋听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话锋一转,天启皇帝感慨道:“就说张卿家吧,张卿家他虽是锦衣卫出身,却也和朕一样,勤奋好学,每日读书不倦,由此可见,这学识的高低,与他是否有功名没什么关系。读书不只是为了功名,是为了诚意,也是为了修身。好啦,今日就讲这么多,诸卿怎么都不说话呢?来,大家都来说说看法,平日里,说到八股,说到读书,卿家们不是都兴致盎然的吗?”
“……”
沉默了很久。
眼见气氛越发尴尬,刘鸿训才苦着脸道:“陛下远见卓识,臣等受益良多。”
其他人只好纷纷道:“陛下圣明。”
天启皇帝心满意足,于是又接着道:“这个管邵宁……嗯……很不错,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和那些欺世盗名之辈不一样,有些读书人,书没读多少,却成日沾沾自喜,四处招摇,不晓得的,还以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具。当然,朕说的不是那刘若宰,刘若宰的学问,是马马虎虎的。”
说着,天启皇帝愉快地站了起来,却又训斥道:“身为大臣,既是食了君禄,就该当好好的当值,下次不可如此啦。魏伴伴,我们回宫。”
被骂了一大通,这时大家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连声称是。
天启皇帝的心情却是舒畅无比,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到了西苑。
看着依旧在身边随侍的魏忠贤,他喜滋滋地道:“张卿家不愧是朕的肱骨啊,这一次多亏了他,给朕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
魏忠贤心里别提有多酸了,却也连忙地道:“是啊,这张贤弟……确实颇有才具。”
于是天启皇帝更乐了,道:“朕看……他都可以入翰林做官了。”
魏忠贤笑了笑,他倒巴不得张静一干脆进翰林拉倒。
不过一个锦衣卫若是进了翰林,只怕天都要塌下来,那百官还不拼命?
天启皇帝随即又道:“说起来,朕是该给张卿赏赐点什么,这些日子,他立的功劳不少。”
魏忠贤道:“张贤弟才不稀罕赏赐呢。”
“是吗?”天启皇帝疑惑地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魏忠贤脸不红心不跳,理直气壮地道:“奴婢与他是兄弟。”
天启皇帝点点头:“话是这样说,可他就算不稀罕,朕也要赏赐,如若不然,就显得朕愧对他了。不如这样,不是……再过一些日子,他的那个外甥,便要满月了吗?朕决定要亲自去一趟,那孩子叫长生吧,长生、长生,长生不老,哈……”
他先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可笑了一半,却又沮丧起来,似乎此时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孩子。
而这些日子,他虽是勤勉,可实际上……后宫的嫔妃们,却依旧一丁点的动静都没有。
如今……天启皇帝的年纪大了。
当然……虽然他才二十多岁,可在这个时代,尤其是皇族,若是二十多岁还没有后代,这几乎就形同于后世的普通人到了四十岁,还未有子嗣差不多了。
此时,其实天启皇帝甚至已有些心灰意冷了。
他低着头,似乎怀缅着什么。
魏忠贤见状,自然知道陛下的心思,他笑了笑道:“前几日,有人上奏,恳请陛下早早立嗣,以备不测,说是国家多事,皆赖长君……”
这番话,其实是魏忠贤的心思。
奏疏的事是有的,但是现在天启皇帝还在壮年,为何这个时候提出立嗣呢?
这显然是某个脑子不太好的年青官员,脑子发热所上的奏疏。
原本这种傻缺的言论,其实是不必在意的。
毕竟天启皇帝还算年轻,而且他没有儿子。
没有儿子,立什么嗣?
魏忠贤却尽量挑出来,颇有用心,这目标……直指另外一个人。
按照道理,陛下一定要勃然大怒,而后开始怀疑,这个大臣是不是受了人指使,而指使他的人,又是谁?
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了,要知道,这北京城里,可是有一位藩王的。
天启皇帝却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叹息道:“朕看来要加紧一些了,如若不然,只怕要教天下臣民们失望。”
魏忠贤笑着道:“外头的人都说,信王殿下读书不倦,人所共钦,且无声色狗马之好,与他往来之人,皆为天下名士……”
天启皇帝一愣,错愕地看着魏忠贤:“怎么,朕那兄弟名声那样好?”
魏忠贤笑着道:“反正大家都这样说,奴婢其实也不敢打探,他是宗亲,又是陛下的兄弟。厂卫是不敢造次的。”
天启皇帝便道:“哎……朕或许不如他。”
魏忠贤道:“外间有人,希望立信王为东宫。”
天启皇帝失笑:“他乃朕的兄弟,又非朕子,怎么可以敕命为东宫呢?你不要胡说。”
魏忠贤其实对信王朱由检,是极为忌惮的,朱由检留在京城,一直和名士有关系,其中不乏东林所推崇的人。
信王朱由检虽然平时对魏忠贤还算客气,可魏忠贤是什么人,远远就能闻到那种疏离感。
魏忠贤甚至可以想象得到,他日若是朱由检当真克继大统,只怕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给东林翻案,而到了那时,死无葬身之地的便是他魏忠贤了。
现在魏忠贤故意拿出这些来说,其实就是希望引发天启皇帝对朱由检的猜忌,最好是将信王赶回封地去。
不过……魏忠贤还是错估了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对于信王朱由检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是颇有几分感情的。
只是听了这番话,天启皇帝不免还是有些不高兴,他这个年龄,竟还没有子嗣,结果……引发天下人的议论。
身为男人,这本就是一件让人抬不起头的事。
而身为天子,自己是真的有皇位要给人继承,可结果……
魏忠贤见一计不成,便点点头,认同的样子:“陛下所言甚是,奴婢也觉得这很不合理,陛下毕竟不是武宗。”
所谓武宗,其实就是朱厚照,这位仁兄的事迹,大家都清楚,因为没有儿子,最后兄弟登基,其实身后之事很惨,不但明武宗时期的外戚统统受到了打击,继位的兄弟,似乎也不认可自己的皇位来源于兄长,发动了大礼议。
至于许多人对明武宗的抹黑,他那兄弟嘉靖皇帝也是很纵容,以至于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连跑出宫去抢大臣的妻女虏进宫里去的事迹都能编出来。
魏忠贤这话就比较有技巧了。这是警告天启皇帝,陛下若是纵容这样的事发生,将来……信王可能就是嘉靖皇帝。
而令魏忠贤心里不无默默郁闷的是,天启皇帝却依旧沉聚于自己郁郁不乐,他道:“魏伴伴,你说……朕当真要绝嗣吗?”
“陛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天启皇帝却是惆怅无比,随即想起什么来,道:“倒是听东太妃说,十月之前,宫里走失过一个宫女,此女和朕……好像有过肌肤之亲,可迄今,此女却不见踪影,生不见人,死没有见尸,很是古怪。此事……东太妃很是看重,与张皇后一道,正在彻查,听这宫女同住的宫娥说过……说此女当初有怀孕的征兆,当然……也只是一些呕吐而已,御医院没有诊断,所以也未必成真。”
魏忠贤却是打了个激灵,立即道:“是吗?陛下,恕奴婢疏忽,此事……奴婢还真不知情……”
天启皇帝苦笑道:“看看……朕的这位母妃,想要抱孙子,已是急疯啦,这样的事,她也锲而不舍。”
说着,天启皇帝便站了起来。
其实他不喜欢谈论这些事,毕竟……这是心中的隐痛,在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做天子的,就更不必说了。
于是他努力地压下那股失落,便故作轻松的笑了笑:“无论怎么样,朕现在不想这些了,至于那些大臣们的流言蜚语,也不必看重,朕已经习惯了他们胡说八道了。倒是……这张家的满月酒,朕喝定了。你备好礼物,不要太轻,显得朕吝啬。可也别太重,朕……穷!”
    喜欢锦衣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锦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447/208513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447/208513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