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423章 招供

第423章 招供

推荐阅读: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我真的是反派啊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反派就很无敌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万古第一神


        单凭军校的几千个人,哪怕是未来扩招,张静一相信,也无法真正改变这大明的土壤的。
就如那些读书人一眼,真要论起来,单凭一群进士和举人能彻底控制天下,甚至可以和皇帝抗衡吗?
不,他们的实力,并不只于此。
这些在朝的进士们背后,是上万的举人,是十数万的秀才,是无数从小就开始拿着四书五经启蒙的童生。
这才构建起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利益结构,并且形成了一个地主士绅们组成的巨大利益集团。
任何人想要撼动一个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体,哪怕是皇帝,也绝无可能。
要对付他们,唯一要改变的,就是土壤。
现如今,天启皇帝已经拿出了银子,愿意每年拿住接近两百万两纹银来作为军校的保障。
那张静一自然而然,便需要借此扩大军校的影响了。
卢象升办事很利索,主要是新县这边的官吏多,而且办事都很干练。
因此,大量的学习单子印刷出来,其实就是一张报纸大的纸张,里头有一些学习的指南,包括了简单的语文和数学,需要认识两百五十个常用字,同时需要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
当然,里头还有一些十万个为什么里的简单题目。
紧接着,他们开始派人分赴各州县,张贴招生的榜文和布告。
一下子,京畿内外震动。
这种震动是必然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和匠人子弟们而言,军校的吸引力极大。
这个时代,不饿肚子就不错了,还包吃包住,居然还承诺每日有三两肉食,这决计是寻常人不敢去想象。
对于农民而言,大抵相当于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一般的感受。
最吸引人的,还有三两纹银的补贴,而且是足额发放。
军校中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开销,三两银子若是自己用,绝对可以让自己过的十分舒坦,哪怕是家里有负担,每月寄二三两银子回家,只怕一家人也够吃用了。
这等优渥的条件,再加上现在东林军校本就盛名在外,莫说是那些勉强有一些经济能力的人,即便是一些佃户的子弟,现在似乎也动了心。
各乡村里,总有人绘声绘色的在晒谷场里说着这件事。
于是乎,到处有人抢着去各个集市里领这单子。
而后,想着办法,开始对这学习指南开始去学习。
田间有许多年轻人,拿着柴棒,在泥地里,写写画画,这些子弟们的刻苦程度,绝不是寻常人可以相比的。
而即便是再不顾子弟们将来的家长们,现在也开始鼓励家里的子弟们去考一考试试了。
这是真的甜头啊,进去之后,扬眉吐气,全家受益,而且并不像考秀才一般,全年脱产读书,只需刻苦一个月,总能碰碰运气。
这就导致,那些落第的秀才以及老童生们一下子吃香了。
这些科举的失败者们,其实是最尴尬的,一方面,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却考不上功名,等到幡然悔悟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迟了。另一方面,读书人瞧不起他们,而农人们,却又将他们视为读书人。
就在这夹缝之中,尴尬无比。
现如今,这些人却是门庭若市。
各种少年,或者自己提着半斤腊肉,也有家长带着家里的孩子,提着鸡蛋来的。
大家进门,一群人便一窝蜂的喊:“拜见先生。”
这老童生们,看着那腊肉,眼睛都直了,他们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竟如此吃香。
原来是求着来学计算和认字的。
腊肉虽然很值钱,这些寻常的百姓,可能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这一块,可为了孩子,豁出去了,若是能考上,天天能吃肉呢,毕竟不是考秀才,也不是要中进士,需要读一辈子的书。这点本钱……大家还是舍得的。
一时之间,京城内外,各种拜师和学习蔚然成风,每一个年轻人,口里都是念念有词,哪怕是干农活,也在反复的背诵着各种词句。
百姓们是很吝啬的,因为不吝啬,便可能要饿肚子。
可同时,他们也很现实,这种傻瓜都知道的好事,若是连这都不去争取,那就真是傻瓜了。
在京城里,这样的情况更加的变态。
一群识字的老童生,直接租赁了一个门脸,而后在门口直接挂上了招牌,上书:补习算术、读书写字,包教包会。
这样的门脸一开,顿时数十上百个人蜂拥着上门。
尤其是新县。
新县的人对军校的生员最是崇敬,在这里的人眼里,军校的生员,可比秀才还要吃香。
何况这里的人,生活条件普遍好一些,几乎都是拼了命的让自己的子弟去报考。
十万个为什么……更是热销。
因为根据小道消息,这一次考试,采取的是什么百分制,而十万个为什么的题占比并不重,主要还是语文和算术,不过想要制胜,这可能要占据十分题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内容,就成了法宝。
当然,家里有一些银子的,舍得买书,可没钱的少年,却也未必不能学,附近的郊县,已经有老童生们买一两本回去,然后自己大抵的过目一番,总结出了一些他们所认为的考点,开始在各县里传授了。
这是军校的第一场考试,并没有什么规范,大家也都是盲人摸象,反正大家就是一砖头先拍上去,爱咋咋地。
新县这边,压力巨大,各地汇总来的报考情况,这来报考的,竟是超过了五万,原先卢象升的预估是一两万人,现在直接翻倍,不只如此,这报考还未截止呢,未来就算有七八万也有可能。
如此一来,新县这边也疯了,开始拼命的征用各个学舍作为考点,后来发现还是不够,便开始征用寺庙,甚至是征用了酒楼和茶肆。
除此之外,就是考官,这一次需要的考官,可能数以千计,甚至可能还不够……
真正可能有报名资格的,大抵是在五万人左右,虽有七八万报名,可终究有人在其他方面不合格。
就这五万人,就足以要人命了。
于是,各个学堂的先生,县里的文吏和书吏,甚至是教导队的师生,一并用上。
倒是张静一乐的清闲,每一个增加的报考数字,对张静一而言,都是天大的好事,当然,这对卢象升而言,是天大的负担。
不过这考试的事,当然还是交给卢象升处置。
这也不是张静一要偷懒,而是眼下,他着重的乃是那一桩钦案。
剿灭了乱党,就可暂时稳住朝局,同时,才可得到另外七家人的巨大财富。
有了这些财富,陛下才舍得投钱。
这可是一笔比天还大的财富,所以……这个案子,必须拿下。
连续过了七八日。
见火候差不多了。
张静一则出现在了大狱。
他依旧还是气定神闲的样子。
而后,便有人被提审。
提审的依旧还是那个曾二河。
曾二河送到了审问室,他一只眼睛已经彻底的瞎了,面上的伤口依旧触目惊心,不过……似乎他运气不错,至少没有因为感染,而直接死亡。
此时曾二河不安的坐下。
模模糊糊的独眼见到张静一徐徐踱步进来,他顿时身体有了剧烈的反应,下意识的抽了抽。
张静一慢慢走到了曾二河身边,眼睛凑到他的脸上,道:“嗯,不错,恢复的很好。果然是一条汉子。”
曾二河颤抖着道:“你……你还想做什么?”
张静一没有回话,而是回到了桌前。
桌子上,又是那一副镶嵌着钢针的拳套。
这拳套戴在手上,张静一动作并不快,好整以暇的样子。
曾二河似乎看到了那恐怖的拳套,他的独眼,顿时瞳孔收缩起来。
他在椅上拼命挣扎:“我……我该说的都说了,都说了啊,你还要怎么样?你杀了我吧。”
戴在拳套之后的张静一,走到了曾二河身边,笑看着他,而后一字一句道:“你……不老实!”
“我……我老实……”曾二河身躯颤抖:“我都说了。”
“你没有说。”张静一凝视着他,脸上格外的凝重:“宫里与你一伙的宦官刘能,还有周御医,与你的口供不符,你骗了我,曾二河?你真叫曾二河,呵呵……好吧,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我就且叫你曾二河吧。你知道……一个人到了这里,还不老实,会是什么下场吗?你的同党都已招供了,而你却还在此妄图蒙混过关,看来你已经不是普通的乱党了。”
曾二河一脸茫然,随即道:“刘……刘能……周御医?”
他期期艾艾的道:“我……我不过是奉命行事,我不知道宫里还有一个刘能和周御医是我同党,我说的是真话。”
很明显,指使他的人,并没有让刘能和曾二河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然,这也在预料之中。
而张静一显然并不指望他们之间有什么瓜葛,而是借着刘能和周御医来告诉曾二河,自己已经掌握了许多讯息而已。
曾二河期期艾艾的道:“只是……我……我确实骗过你……我……我愿意供认!”
…………
第五章送到,总算写完了,幸不辱命,开心。
咱们明天继续,除此之外,求月票,求订阅。
    喜欢锦衣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锦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447/208518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447/208518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