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586章 列祖列宗显灵啦

第586章 列祖列宗显灵啦

推荐阅读:一号狂枭剑道第一仙重生之都市仙尊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陆地键仙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乱世书武神主宰天域丹尊我的老婆是执政官


        当然,朱由检不在乎这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等厚重的棉质大衣十分暖和。
而且穿戴也方便。
头上再戴着一顶暖帽,在这冰天雪地的辽东,总算不至冻僵了。
今日,朱由检起得格外的早。
因为那黑麦已经成熟。
不过……前几日疯狂的鹅毛大雪,天气骤冷,一方面这时候不适合收割。
另一方面,大家也希望看一看,这黑麦能否抵御眼下这天气。
此时的辽东,已成了白茫茫的世界。
尤其到了夜间,温度可以骤降到人出去小解,都可能冻住小解的工具。
朱由检的房里,有专门的煤炉。
没办法,木炭在这个地方是奢侈品。
起初他是烧炭的,可看其他的农户,纷纷都用上了煤炉子,将煤炉子改造之后,不担心这煤炉的浓烟让室内的人窒息,最后,朱由检也不愿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他裹了大衣起来。
一旁和着大衣睡着的王承恩听到了动静,忙是拢着袖子起来,道:“殿下,您怎么起来了?外头的天……还黑着呢。”
“时候不早了。”朱由检振奋精神,低头给自己穿了靴子。
穿靴子这等事,若是以往的朱由检,是决计不会自己穿的。
从前的他,是被人伺候惯了的。
不过在这里,他慢慢地开始掌握了穿靴子的技巧,已经非常轻松熟练。
此时,他心里很急切。
昨夜的大雪极大,北风呼呼的,也不知情况如何,若是那黑麦承受不住……这地里的庄稼可就全部糟蹋了。
这是秋收的季节。
可辽东根本不存在秋收。
在这里,他们不只开辟了黑麦田,还有其他的麦田,以及稻田,甚至是红薯,也都试种过。
可义州卫更靠极北之地,此处又是一个风口上,气候更为恶劣,绝大多数的庄稼,有的连秧苗都育不出来。
就算插上了秧的,也都在中途夭折。
这一年多的时间,对朱由检而言,黑麦就是他一切的希望。
每一日起来,他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一夜之间,黑麦被寒霜和大雪给压垮。
王承恩倒是没有多劝了,他是知道这位殿下的。
这殿下有许多的毛病,比如他固执,比如他总带有一些空想。
可也有许多好的一面,那便是他不在乎自己是天潢贵胄,在归德的时候,他曾真的穿旧衣,真的让妻子周氏给自己缝补衣衫,真的尽量节俭,少吃食物,他宁可糟蹋自己,也希望朝着自己认定的希望去迈进。
如今……那个梦已破碎了。
张静一给了他一个新的希望,他不再希望做一个圣明的人,却希望自己可以和神农一样,做好眼下的一件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蹲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足足一年多,从不抱怨,每日都和粪肥,以及作物打交道,有时也学农人一样,蹲在田埂上攀谈,去田里照看庄稼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只带着一壶热水,捂在身上,而后带上几个蒸饼,要吃的时候,蒸饼都结了冻,牙咬不开,而那时,捂在身子里的水便取出来,这时候水还有一些温热,便就一口温水,再慢慢地咬一口蒸饼,慢慢地含在嘴里化了,最后再吞咽下去。
王承恩很关心那些庄稼,倒不是他真的在乎那些黑乎乎的玩意。
而是他很清楚,殿下又认真了一次,相信了他所相信的人,倘若这一次再发现此路不通,依着殿下这一根筋的性子,只怕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不可。
别人怎么看待殿下,和王承恩没有关系。
可能张静一视他为工具。
可能陛下心里也隐隐觉得这个兄弟曾有过不可告人的野心,因而表面殷勤,内心疏远。
可能当初支持他的士人,现在却视殿下为叛徒。
可王承恩却只有一个念头,他实在不忍心殿下的苦心再荒废了。
这一边,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
他有些紧张。
“昨夜北风很大吧?”
“是啊,呼呼的响,仿佛屋顶都要掀翻了。”
“外头的雪有几尺厚了?”
王承恩不确定地道:“这……奴婢去看看。”
“罢了,直接去庄稼地里看看吧。”朱由检道:“百闻不如一见,这里真是恶劣啊,中秋未至,已比京城要寒冷不知多少了。”
王承恩道:“殿下,其实辽东其他地方,气象也没有这样糟糕,是殿下非要选一处气候最糟糕的地方……”
朱由检笑了:“你懂个什么,越是糟糕的地方,才越需试种,得了解这黑麦的习性。若是这里都能种活,能有收获,那么这辽东,便没有什么地方不能种植了。”
“殿下真的相信……”
朱由检道:“我来时不信,不过信张静一。”
说罢,他打起精神:“好啦,出发了。”
外头的马圈里有马,几个侍卫在隔壁住着,一见殿下这里亮了灯,他们便连忙起来,也裹了厚重的大衣。
这大衣是天启皇帝赐给朱由检大衣之后,朱由检觉得暖和,便让人去锦州城采购的,听说现在在辽东很风行这等衣衫。
众人纷纷上马,马蹄深入进了两寸厚的积雪里。
朱由检口里呵着白气,这几乎是他来辽东最寒冷的一天。
骑马往试验田而去。
远远的,早有许多农人到了。
其中一个嚎哭道:“殿下……殿下……”
朱由检一听到哭声,随即抬头看着那老农,转瞬之间,他觉得自己的心脏有些麻痹。
这是一种窒息的感觉,
莫非……麦子……冻死了……
在他看来,这些麦子,就如他的孩子一般。
是他与张静一的结晶。
朱由检只觉得头一沉,这些日子辛劳无比,每日睡眠也是不足,他身子本就有些糟糕了。
此时情急之下,几乎要一头栽下马去。
只见那人跌跌撞撞地踩着积雪,略带艰难地走到了朱由检的面前,继续哽咽道:“殿下……殿下……麦子……还活着,还活着,没死,一夜之间,似乎还有长势,已是成熟了。”
“什么……”朱由检飞身下马,踩着积雪,大惊失色地一把揪住他,惊叫道:“你说什么?”
“已经熟了……”
朱由检便什么也没再说了,他继续跌跌撞撞地,好几次摔倒在雪里,却只朝着那试验田狂奔。
最终,到了田埂处,他一下子疲惫地摔倒,可眼睛却瞥向那田垄里的麦子。
麦子的枝叶,似已凝结了霜,那麦穗,似乎也隐有积雪覆盖。
可这一根根麦穗,却依旧顽强地撑着,像岗哨里的士卒一般,百折不挠。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上前观察一二,而后取了一穗,剥了一颗,接着小心翼翼的剥了麦皮,才搁进嘴里咀嚼。
而后他站了起来,正色道:“收割,今日收割,先收割这一亩!”
“是。”
农人们打起了精神,纷纷去取镰刀。
而后,一个个人下地,将麦穗割下。
这黑乎乎的麦穗,瞬间堆砌得老高。
收割之后,却是不能急着脱粒的,需风干一阵子,等这麦穗和麦粒彻底失去了水份,而后才能轻松地进行脱粒。
不过朱由检此时却顾不得这许多,而是让人先进行脱粒,将这麦粒一个个地用箩筐装了。
此后,再让人加紧去壳。
这是新麦,当下……又请人去碾成粉末,且看看口感。
一通忙碌下来,他已挥汗如雨。
过一会儿,便有人匆匆而来道:“殿下,这一亩地,折算下来,能收两百七十斤。”
两百七十斤……
在京城附近,一般的麦子,能收三百斤。
这已算是不少的收成了。
而这里……居然能收两百七十斤……可这地方……如此的恶劣啊……
若是再送去辽东其他较为肥沃的地方耕种……那岂不是可以更多?
这辽东……也可和河北、河南一般……种上这样的麦子?
朱由检禁不住眺望着眼前这广袤的土地,这一望无际的土地已是被无数的大雪覆盖。
他激动起来,随即深吸一口气,才道:“要试一试口感,赶紧的……赶紧去烘干,不要等到晾晒了,烘干之后,要制成面团,孤……孤要试一试……能不能吃。”
是啊……虽然这玩意长得和普通麦子差不多,可毕竟它长的比较黑。
黑色卖相并不好。
可是能不能吃,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边,早有人开始动手了。
到了正午的时候,终于……一个黑色的蒸饼,就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朱由检不由得苦笑道:“别人都吃白面,孤却是第一个吃黑面的人。”
当然,白面其实并不是当真雪白,其实是泛黄的,只是白面的说法,是针对当下的其他杂粮而言,在寻常百姓心目之中,白面乃是食物的王者,是鄙视链中最高端的存在。
而眼下,看着这黑布隆冬的黑面……朱由检却没有犹豫,趁热,一口咬了下去。
口感……似乎和白面有些分别。
但是……它真是麦子的味道。
是细粮……
这一刻……朱由检突然泪流满面,口里忍不住道:“列祖列宗仙灵啦。”
…………
还有。
    喜欢锦衣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锦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447/20852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447/208521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