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国事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赵竹娴新婚,辛灵汐有孕,两人的身体都不大方便,不堪远行。
    杨喜也被放了几天假回家团聚,徐泽只带了几名亲卫,便直接去了军营。
    师父王进亲自坐镇的军营,徐泽当然有留几分体面,提前派了亲卫通知。
    王进正在组织部队训练,得到消息,立即亲自出营迎接。
    在王进的陪同下,徐泽与都以上的军官见了面。
    都是徐泽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各人的姓名、年龄、癖好等信息,他都能对上号。
    一一勉励一番,让众人知道,自己在社首的心中有位置,接着好好干。
    视察完各营的训练后,徐泽带着王进回了原本的第二将官衙。
    朱武已经被徐泽安排的亲卫寻到,早就候在官衙内。
    三人坐定,屏退左右。
    徐泽道:“师父、元洪,武二郎和伯远(牛皋表字)已经好几次写信给我,求总社派人过去。”
    “后日二人随礼的亲人就要返回,麻烦你们准备一下,给他们各安排两个熟悉军务和政务的干才。”
    王进、朱武恭谨应道:“明白!”
    武松和牛皋分别到青州和密州任职后,每次写信都会求徐泽派人前去支援。
    一方面,人生地不熟,二人管的摊子又大,确实感到手下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武松和牛皋的一点小心思。
    借此向徐泽表明,自己虽然不在社首身边,但心里一直向着同舟社,随时愿意接受总社的监督和指导。
    徐泽这边本就忙于开拓,到处都要用人,一时根本抽不出。
    而且,就算知道两人的小心思,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
    所以,事情才拖了这么久。
    徐泽道:“待各营的训练初见成效后,可以考虑开展多营联合演练。”
    “就以朝廷兵临登州,欲要强行解除‘第二将’的武装,抓捕同舟社和共建会骨干为背景。”
    朱武脸色大变,就连一惯冷静的王进脸上也起了波澜。
    徐泽看见了二人的表情变化,没做理会,继续讲。
    “要立足复杂条件,考虑朝廷水陆并进,多路出击的情况,加强奔袭训练,在运动中逐个击破‘朝廷’的大军。”
    “共建会要配合演练,你们主要协助军队搜集和屏蔽情报,让朝廷的军队进来也成为聋子和瞎子。”
    朱武已经被徐泽描述吓着了,忙问:“社首,是不是辽东形势不妙?”
    “不是!”
    徐泽道:“辽东形势很好,但登州的形势可能会有变化。”
    “我原本的想法是在辽东取得跳板后,就扎稳脚跟不动,一面练兵一面修筑防御工事。”
    “等女直人南下,和他们打几场低烈度的硬仗,迫使女直人认清形势。”
    “选择和相对弱小却啃不动的同舟社合作,转而对付好打,也不能让他们缓过气来的生死大敌辽国死磕。”
    “而我们则在辽东留少量兵力以作防守防守,集中主要力量在大宋,逐渐布局整个京东东路,必要的时候,和朝廷的军队打几仗。”
    “只是,现在这个目标要调整了一下了。”
    随即,徐泽简单介绍了保州的战略位置和复杂形势。
    听了徐泽的描述,即便没有地图,王进和朱武也能想象保州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时机、位置如此好,此地必取!”
    王进表态道:“及世,你尽管放心,只要有我在,就绝不会让朝廷的军队进入登州破坏同舟社的成果。”
    徐泽笑道:“师父,你误解了,我不是怕登州有战事,而是担心登州长期没战事,将士们会闲出事。”
    王进不知道徐泽从哪里得出“登州长期无战事”结论的,但他知道徐泽肯定是有办法让朝廷跟着同舟社的战略走。
    这些年,同舟社的每一个重要发展机遇,都是朝廷给的。
    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巧合,次次都这样,那也太巧合了。
    虽然徐泽没有跟王进讲其中的具体操作,但他相信这一切巧合的背后,是徐泽周密严谨的计划。
    对这个便宜弟子,王进是真的佩服的五体投地,无话可说。
    王进道:“及世,你知道我不擅这些,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
    徐泽道:“形势变化太快,辽国的战略必须调整,但宋地的发展步骤却没必要做过大改动。”
    “兵不能常散,也不可久练,长期练而不战,也会把部队拖疲。”
    “除了适当安排人员到辽东轮战外,还必须给将士们树立一个目标,才能经常保持战斗状态。”
    王进听懂了徐泽的意思,知道但仍然有些担心。
    “若是练兵的动静搞得太大,会不会让朝廷提前发动?”
    徐泽道:“不怕,我自会向天子上书,申请粮饷,以备‘登州第二将’官兵演练对辽作战的战法。”
    “西军现在正陷在夏国,暂时动不了,只要我们不举反旗,朝廷哪怕是为了安抚我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万一夏国战事结束,朝廷腾出手,我也有备用计划。”
    “而且,军队的动静闹得越大,元洪这边才越好从容布置。”
    王进有些好奇“备用计划”,但他清楚同舟社的分级保密规定,不该问的坚决不问。
    “明白!”
    徐泽转而对朱武道:“共建会按照既定步骤,条件成熟就扩张,不要有顾虑。”
    “下步除了向莱州发展,登州境内也要进一步深化组织功能,逐步接管官府的权力。”
    “几个县城我们暂时不取,但组织可以先渗透。”
    “城里的情况比乡下复杂很多,你先做好调查论证,搞明白后拟一个方案给我。”
    “等通过了,就先从文登县试点,做得好,再发展牟平和黄县两地。”
    朱武起身应道:“明白!”
    送走王进和朱武,徐泽见了候在外面的王四。
    “又有消息了?”
    王四到辽苏州跟徐泽迎亲的时候,就已经汇报了近期的情报。
    这次的情报是昨日刚刚得到的,因为不甚紧急,不想打扰徐泽的大婚,就没有及时送上。
    接过纸条,徐泽看了下,一共是两条消息。
    其一:四月初二,在上清宝箓宫会见林灵素、王仔昔等道士。
    其二:四月初八,七十二岁高龄的“无为”宰执何执中以太傅致仕。
    徐泽扶额沉思,分析这两条消息背后隐藏的信息。
    上清宝箓宫是前些时日才竣工的大型宫殿,其兴建便和林灵素有关。
    这个家伙不仅胡诌“天有九霄,而神霄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
    还给天子的近臣大封天官,说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蔡攸为园苑宝华吏等等,连正得宠的贵妃小刘氏也是九华玉真安妃。
    如此一个胆大包天的神棍,却“帝心独喜其说”,赐其号为通真先生,为他专门修建了上清宝箓宫。
    这位教主道君皇帝也真是快要走火入魔了。
    眼见大宋是一年比一年更混乱,但在真实历史线上,居然还能撑到十一年后,金国南侵才被灭,也真是祖宗保佑了。
    至于何执中的致仕,肯定会影响到蔡京。
    毕竟何太傅都退休了,年纪还要大三岁的老太师却赖在这位置上不走,无论如何都说不过。
    看来,东京城又在上演一场大戏啊。
    朱贵的情报也显示,这段时间知枢密院事郑居中很活跃,常在赵佶面前说蔡京“大兴工役,民不聊生,变乱法度,吏无所师”。
    皇帝的想法没人知道,但郑居中却加了太宰。
    不过,也别把这郑居中当成啥忠臣,当初蔡京复相就有他的一份功劳,这人所作作为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势。
    大宋朝堂充斥的全是郑居中、蔡京、何执中这类人。
    确定了想法,徐泽道:“不凡,东京那边要趁着扩新城的机会,多准备几个‘安全屋’,万一情况有变,保住人是第一位!”
    王四恭敬答道:“属下这就安排!”
    天子这几年狂建宫殿园林后,终于发现一个严重问题——东京城内的位置已经不够用了!
    但这个问题拦不到勇于开拓创新的大宋君臣。
    二月二十六日,天子诏“广京城”。
    京城扩建,各方利益群体都有好处,都开心。
    当初,太祖赵匡胤得国后,曾修汴京城,扩张后的城墙曲而宛,远观便如蚯蚓一般。
    但最初主持修建的中书令最先献上的工程图,城墙方直,四面皆有门,坊市经纬其间,井井绳列。
    赵匡胤看了后大怒,自己取笔涂画,改成了纡曲纵斜状,说“依此修筑”。
    天下承平日久,京人罔测圣意,多说城墙不美观。
    神宗时,就曾有改建的想法,考虑到宫苑中牧养的猪,及内作坊的搬迁很麻烦,只得作罢,对京城稍加修葺完事。
    赵佶比他老子牛,顾虑也少。
    这次改建,不仅扩大了规模,而且城墙全部拉直,方方正正,非常美观。
    徐泽得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
    赵大起于军伍,深知城池攻防之道,故意将城墙建成曲形,是为了便于防御。
    其后世子孙竟然为了美观,改为不实用的方形。
    不知道赵大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要爬出来!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5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59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