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第386章 快把你媳妇领回家

第386章 快把你媳妇领回家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从赵竹娴嘴里,徐泽得知了更多李清照来之罘女学后的事迹。
    诸如其人私自离家,仅带了一个侍女;
    或是不修妇容,素面待人,行止慵懒随意;
    或是席间宴饮酩酊大醉,而后聚众博戏,等等。
    这些,徐泽都不甚在意,毕竟这是她的私人行为,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都不管,
    他一个外人,管不了,也管不好,更不能管。
    但作为大宋词坛超人气巨星,李清照淡出公众视线十余年后,
    一朝复出,当然少不了佳作频出,以此宣泄多年避世的苦闷!
    此举,自然又会吸各地仕女云合景从,
    让李清照在登州狠圈一波粉的同时,
    也把之罘女学的办学方向再次给带偏——真要成诗社了!
    其实,徐泽对办诗社没有一点偏见。
    他一直都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诗词歌赋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明瑰宝,是能够穿越千年,古今共赏的艺术形式。
    只是,此时不比人人能吃饱饭、人人能读书的幸福后世,
    就算徐泽致力于“普及”教育,但此时勉强能普及的,顶多是识字和数算的“小学”阶段。
    再往上走的知识进阶,也想普及的话,就不是现在的生产力能够满足的了,
    越往后走,必然有更多人会分流,这不是他一个穿越者的意志就可以改变的现实。
    诗词歌赋的问题在于,除了极少数天赋奇才者,
    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法靠这个混饭吃,
    大多数处于温饱线上下的人,根本没法在此道上投入过多精力,
    由此,导致这些艺术形式有一定的隐性门槛的,逐渐被“高端化”。
    开拓海东、攻破开京、逼得高丽和金国签订城下之盟等高光时刻,
    徐泽就曾诗兴大发,真的很想吟诗一首,“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可惜,憋了几天,硬是屁都没憋出一个来。
    没办法,这方面真要靠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徐泽办女学的初衷,是开启民智,解放生产力,
    教学的对象,是绝大部分“劳动人民”家的女儿。
    诗词兴趣班是要保留的,
    但“小学”进阶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等,才是主流。
    要是办成了纯富家才女展示才华的诗社,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李清照如此高调的行为,也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很多原本打算送女儿入学,以求超脱阶层的父母,逐渐打起来了退堂鼓。
    这就是典型的客大欺店,小庙不敢容下大菩萨的道理。
    只是现在,到了这一步,徐泽反而不好立即就出面处理此事了。
    首先是李清照已经把话题炒起来了,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万人瞩目,
    甚至比徐泽这个大宋头号“反骨仔”受到的关注度还要高。
    没办法,文艺明星的热度就是比政治人物高,自古皆是如此。
    嗯,后世某位建国同志除外。
    再则,好男不跟女——
    啊——不对!
    徐泽有自知之明,大庭广众之下,他未必辩得过这位才思敏捷的大家。
    徐某人平日里装得挺斯文,骨子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粗人。
    其人最擅长以势压人,话术打击之类的粗暴手段。
    但这种手段,对付起柔弱女子却不好使。
    万一李清照受不了打击,哭哭啼啼,甚至做出某些不理智的行为。
    那场面,想想都头大~
    而若带着赵竹娴与其私下相见,这“绯闻”怕是很快就能传到大理国去。
    李清照这个身份,代表的不仅是本人,她还是“翘家出走”的赵明诚之妻。
    这还是大宋,徐泽就算不为自己的脸面考虑,也不能不顾忌李清照的名声。
    其人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现在就解决李清照之事的想法。
    而是修书一封,派人去青州,寻在外浪荡的赵明诚——赶紧把你媳妇领回家!
    女学本来就不是当务之急,办得好固然惊喜,暂时办成了诗社?
    就诗社吧——
    正好可以用此事来麻痹大宋君臣,也不算全是坏事。
    徐泽是争霸天下的穿越者,要处理的大事多不胜数,不可能在女学一事上操太多心。
    何况,当前,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亟待处理。
    同舟社改组,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
    各职司的运行情况出现了层次,有高有低。
    眼皮子底下的登州还好,靠共建会之前的组织惯性运转,也不会有多大的事。
    一海之隔的辽东,运行效果就差得远了。
    徐泽之前在辽东所见,皆不甚满意,
    少了同舟社原本的一套行政班子压阵,
    才过去几个月,很多政策就开始变形走样了。
    倒不是有人敢故意唱反调,或者搞阳奉阴违软对抗,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这批官员能力的确有限,暂时还适应不了社务部下达的各种政令指标。
    也有风俗差异太大,各曹下达政令前,缺乏对辽东实际情况的研究。
    既有辽东起步晚,管理基础更薄弱的客观现实,
    也有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政策指导、反馈都不及时的原因。
    没办法,客观现实如此,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至于距离更远,管理基础也更差的海东郡、瀛州、新安州等地,
    就只能通过下达指标性政策,督导各地“自治”了。
    针对这一问题,徐泽与赵遹、宗泽(已经开始代理吏曹曹首之职)等人深入研究后,拿出了三条改进意见:
    第一,设立辽东南郡巡察司。
    巡察司置监御史一名,属僚若干,
    由文登县令刘仁瞻出任首任辽东南监御史,其职缺则由复宁州观察使韩观接替。
    监御史主要职责有四点:
    一是监督各州县官员履职情况,并反馈各地政令落实上的实际困难;
    二是监察官员以权谋私、执法不公、懒政怠政等行为;
    三是限制大户发展,打击州县官员与地方大户相互勾结;
    四是采集民情风俗,推进辽宋两地民风混同;
    其实,设置监御史一职,并非临时起意,
    之前同舟社改组时,徐泽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只是彼时,同舟社极度缺乏治理地方官员。
    徐泽也不能确定哪些官员会留下来,手下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二,有计划地推进治下各地官吏交流任职。
    不仅仅是基层一线的地方官,还包括社务部各曹官员,
    条件允许的话,除少数特殊岗位外,其余的最终都要轮岗。
    同舟社治下各地基础不一,民风迥异,经济差异极大,
    不深入一线了解实情,获取最真实的信息,
    就只能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所有的政策必然会浮在面上。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事关同舟社事业的成败,必须坚持。
    第三,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各部、曹都要制定,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计划全要。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59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59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