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第426章 第三十二条 我先上,你们掩护

第426章 第三十二条 我先上,你们掩护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东京城中的君臣焦急等待了两日后,京东东路的最新消息终于传来了。
    知密州事徐泽报捷:
    登州第二将奔袭数百里,成功收复——潍州昌邑县!
    现正与贼军对峙,贼军势众,其部不敢分兵以进一步扩大战果,
    请求朝廷速派大军支援,并建议朝廷从青州、沂州两面出兵,夹击贼人。
    徐泽这份捷报,差点让赵佶、童贯等人喷出一口老血。
    这贼子!
    太他——狡猾了!
    说好的知密州事,
    说好的征用胶即港,
    说好的以天下为己任,
    到头来,怎么就变了呢?
    做人,还能不能讲点诚信!
    放着贼人兵力相对空虚的密州不打,偏要跑去打贼人刚刚重兵集结的潍州。
    还要朝廷派军支援,潍州连个港口都没有,怎么支援?
    走海路绕一大圈,由情况更复杂的登州登陆么?
    现在,该怎么办?!
    针对徐泽“求援”,“两府”合议半天,拿出的办法就是——没办法!
    不仅是因为徐泽的应对措施太出人意表,让朝廷完全无法下手。
    更关键的是潍州山高路远,情况瞬移万变,朝廷的应对严重滞后。
    开战以来,朝廷每次的应对措施还没到位,京东东路的形势就已经急剧变化了。
    朝廷收到的,永远是已经变化了的消息。
    比如这次的信息,就是徐泽自己派船送到河北路滨州,
    再由驿马加急转送东京的消息,这一趟就是整整四天。
    徐泽和李子义二贼又都是以快打快的高人,
    四天的时间,足够这两贼子做出好大事情来,
    至少以大宋君臣的战术素养,跟不上这种急速变化的战争形势。
    朝廷已经吃够了被贼军反复调动,抽冷子就挨揍的亏,不能再这么被动了。
    当然,大宋人才济济,朝廷自然不缺高人。
    有人便提议,既然贼军的主力在北线,其南线必然兵力空虚,
    官军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调集大军进攻南线的临沂。
    这个的策略听起来确实很不错,但还是一厢情愿的纸上谈兵。
    朝廷至今为止,都没搞清楚贼军究竟有多少人,
    贼人北线确实有重兵,南线却未必空虚。
    就算南线兵力空虚,进攻乏力,但依靠坚城防守官军的进攻照样很简单。
    即使官军真能成功收复临沂县,贼军一样可以从容北上。
    而官军主力想追赶贼军,就只能一座座城的慢慢打,
    等朝廷大军打回青州的时候,贼军也许已经在河北转了一个圈,兵力再次暴涨,正率主力南下东京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由宣抚制置使童贯亲自出马,赶到徐州督战了。
    但童宣抚制置使即便丢下京中的一摊事,现在就赶到徐州,也没用。
    最重要的平乱力量西军没有布置到位前,前线除了固守待援,还是固守待援。
    两日后,知青州事崔直躬急奏:
    李子义以朝廷背信弃义,借招安之机偷袭其部为由,兵围益都县。
    贼人抗住徐泽攻击的同时,居然还有余力围城,其主力肯定在北线!
    北海之战后,济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兵力大损,士气极低。
    青州一旦陷落,贼人再北上河北路,开阔的河北平原将任由贼军肆掠。
    河北禁军的战力一向排在京东之后,根本无法和能击穿京东东路的贼人硬拼,
    就算之前的布置全部落实到位了,河北路也难当贼军奋力一击。
    李子义北进,东南漕运暂时是安全了,但贼人在河北也能轻易裹挟十万大军。
    凭借这些人,贼人就可以直接攻打东京城了!
    而贼军若是放弃北进,改向西面的话,
    以被释放俘虏为主力的济南府和淄州兵马,也根本不可能挡住贼人的兵锋。
    刚刚调动的京东西路援军应该还没开拔,等他们仓促赶到济南府,
    将会一头撞上贼人的大军,官军要是再遭大败,那形势就更危险了!
    事到如今,童贯再也坐不住了,
    请示天子后,即带着自己的幕僚班子,匆匆赶往南京应天府,
    以统率部分刚刚汇集于此的京营禁军,再赶到郓州,靠前处置突发情况。
    同时,急令第二批西军和尚未到位的各地抽调兵马,火速前往郓州集结。
    贼人的主力虽然在北线,但南线还不能放松,第一批抽调西军继续赶往彭城。
    真正的原因,还是这部西军连续奔波,已经非常疲惫了,急需休整。
    且其部人数太少,即便调到北线,也难当大用。
    四日后,童宣抚制置使带着仓促集结的四万大军,才赶到广济军境内,
    就收到了益都县城被攻破,武松掩护崔直躬突围至淄州,
    贼军一路追击,再围淄州治所淄川的消息。
    与此同时,徐泽部猛攻贼军兵临北海县的“捷报”,也转送到童贯手中。
    形势危急,童宣抚制置使只能催促疲惫不已的官军加快步伐,继续北上。
    待大军赶到郓州,并再度分兵,挑选部分精锐赶赴济南府时,
    淄川每日仍是急报不断,但还掌控在官军手中。
    童贯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却有些隐隐不安。
    北海之战中,青州好歹还有武松一部保全,比起淄州官军的战损小得多,
    贼人能轻易攻下青州,没道理拿不下淄州。
    果然,两日后,徐泽部急奏:
    贼军回师,击败了登州第二将进攻北海的人马,正在压迫昌邑。
    其部出兵后,无日不战,损伤惨重。
    至今却未看到朝廷增援的一兵一卒,反倒是贼军的兵力越打越多。
    徐泽在奏章中气急败坏地指责朝廷中有奸臣,坐视登州第二将流血,
    扬言再看不到援军,就回师登州休整,丢下这烂摊子不管了。
    看到这颠倒黑白奏报副本,童贯鼻子都要气歪,
    却也只能咬牙忍下,催促大军继续向济南府进发。
    进入历城后,总算有好消息传来——贼军久攻淄川不克,撤军了。
    青州第一将副将武松(北海之战后任命)率部尾随敌军,
    连战皆捷,竟然一路收复益都县。
    贼人祸乱京东路以来,官军所有的胜仗全是武松一人打下来的,
    即便此人骁勇异常,也太巧了,就连童贯都觉得这个武松有古怪,
    但到了这个时候,童贯却没心思去管武松的问题了。
    贼人出兵的方向,以及撤兵的时机都非常蹊跷,仿佛就是为了调动官军一般。
    童宣抚制置使预感自己似乎受了贼人的愚弄,官军被贼军牵着鼻子走了!
    到底是继续向东,与徐泽部夹击贼军,
    还是赶紧回师,应对南线可能出现的进攻?
    未待童贯作出判断,徐泽再次上了急奏:
    贼人大军集结昌邑县,登州第二将不敌,退入莱州境内固守待援!
    这道从莱州辗转进入东京,再传到童宣抚制置使手中的急奏,
    落款时间为六月初七——五天前!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60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60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