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第518章 智深不鲁

第518章 智深不鲁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朱言就是个半辈子没出过婺州的土贼,让他想出方腊能成事的五条理由,就已经够为难他的,却被鲁智深一口否定,其人顿时迷糊了。
    “大师,为什么?”
    鲁智深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其人。
    “为什么?你说你们为啥落草,百姓为啥要跟着方腊造反?”
    朱言不理解鲁智深为啥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老实作答。
    “我是爷娘被村里的上户逼债害死,砍了他一家后就拉队伍上了山;吴邦兄弟因为花石纲破家才来灵山;跟着方腊造反的百姓各有各的难处,想来都是活不下去吧?”
    鲁智深接着问:“你说那么多,就一个意思——活不下去了才落草造反,那你说,方腊这些年可曾救活过一家百姓?”
    朱言愕然,以前没想过这些问题,就全想也想不明白,总觉得世道不平,各有各的血海深仇。
    没想到鲁大师一句话就点透,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过不下去了!
    要说方腊救活过谁,那还真没有,甚至方腊起事前,他都没听说过这人的突出事迹。
    一县之隔的朱言以前不知道方腊很正常,毕竟,自毋乙叛乱之后,彼时还称摩尼教的明教便被官府列入重点打击的邪教,从那以后就转入了地下。
    明教教徒还有可能做些施粥行善的事,但方腊作为深藏在暗处的教主,生怕引起官府的注意,哪里敢做这些事?
    “你们说这方腊靠装神弄鬼起家,还能靠画符念咒让百姓填饱肚子不成?”
    “呃……”
    “刚起事就称建元圣公,封官建宫殿,这样的家伙有什么大志向?”
    “……”
    “还有,造了反不想着练强军打天下,尽想着别人替他挡住朝廷的征讨,自己躲在后面白捡好处,李子义的好处要是有这么好捡,去年淮西的樊瑞怎么会死掉?”
    即便沦落为山贼土匪,也没人想过一辈子朝不保夕的日子,但在这个看不到出路的乱世,能看清大势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
    这也是朱言和吴邦诚心侍奉鲁智深的原因之一,鲁大师说话虽然糙,但总能直指问题关键,让他们有拨云见日之感。
    其实,鲁智深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深,他只是见多了天下的不正常,才会不自觉的把各种“不正常”拿出来对比。
    当然,也包括京东路的各种不正常,彼时觉得不正常,现在却有些向往。
    听了鲁智深的话,朱言有了主意,但还是出于习惯,先征求他的意见。
    “大师,那我们不下山了?”
    “为啥不下山?”
    “啊?”
    “啊什么啊!山下都乱成啥样子了,官兵迟早要来进剿,不下去,一直待在山上等死?咱们也下山!”
    鲁智深虽然主张下山“响应”方腊的“起义”,但“下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鲁大师改掉了鲁莽的坏毛病,还真是有智且深。
    当即跟朱言、吴邦讲明“下山”不同于以往打劫的一锤子买卖,总要精心准备一番才成,而且,现在的时机也不成熟。
    其人所说的时机不成熟,自然是方腊目前搞出的动静还太小,吸引官府的注意力不够,形势还不明朗。
    灵山贼若是仓促下山,搞不好就会遭到官军的重点打击,白白为方腊分担官府的压力。
    而作为乱世枭雄,方腊虽然听从了王寅等人的建议,占领清溪县后,就发出了讨宋檄文,但其人却没有指望靠这檄文就能引出各路“友军”。
    在兰溪县进一步整顿兵马后,方腊率众出城,顺新安江东进,兵锋直指睦州治所建德县。
    此时,贼人全灭两浙兵马都监蔡遵所率“五千”官兵的消息早就传遍了睦州六县,各地人心晃晃,谣言四起。
    知州张徽言毫无担当,不仅不敢弹压建德城中的各种谣言,还提前备好马车和细软,听到贼人已经临城,其人就立即弃城而逃。
    危急时刻,通判叶居不忘职责,仓促组织官兵和弓手、民壮上城死守。
    赵宋守内虚外,大量兵力集中于京畿和西、北边境,江南、蜀地等赵宋立国后的新拓展之地兵额稀少。
    整个睦州六县只有山场斫军和崇节军各一个营(都是教阅厢军,领略高的俸禄,却要担任战备任务的厢军,又称下位禁军)。
    战前,怕死的张徽言收缩兵力于建德城中,又招募了不少弓手。
    但两营兵马缺编严重,兵甲不修,全部守城力量加起来只有千余人,而且士气极其低下,贼人仅仅一波蚁附,便攻下了建德。
    叶居被贼人砍成了肉泥,近千名“官兵”因为“顽抗义师”,也都做了刀下之鬼。
    向东打下建德县后,方腊又遣王寅领一万“兵马”西向攻打紧邻兰溪县的歙州,命方杰率一万“兵马”南攻打衢州。
    歙州的兵备情况与睦州如出一辙,全州六县仅有拣中骑射和忠节两营厢军,根本不足以抗贼。
    得知贼人大军攻城,部将提议弃守转进,知歙州事郭师中守土有责,坚决不同意,守军担心贼人破城后遭到屠戮,竟作乱杀死郭师中投贼。
    其后,王寅率军继续向西,扫荡已经无兵防守的休宁、黟县等县。
    南面,方杰也攻陷了衢州治所西安县(就是西安县),杀知州彭汝方。
    而方腊则顺浙水北上,轻易拿下桐庐县、新城县和富阳县,兵锋直指杭州治所钱塘县(杭州治所实际辖钱塘县和仁和县两个附郭县,为方便表述,只写钱塘县)。
    杭州的主要兵马前番已经被蔡遵折在兰溪息坑,城中人心早就不稳。
    知杭州事赵霆登城眺望漫山遍野的贼军,心生惧意,当即回到官衙,也不通知其他人,收拾细软,乔装改扮之后,带上一妻一妾,弃城而走。
    等杭州置制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等人赶往匆匆知州衙门时,已经不见赵知州的人影,慌忙退出衙门,欲要上城坚守。
    但为时已晚,城墙上的守军本就士气低下,又迟迟不见上官登城鼓舞士气,战斗意志极其薄弱,被贼人一鼓而下。
    二人逃之不及,被一拥而入的贼军当场擒获。
    廉访使赵约才上任不久,名声不显,被擒后,方腊将这狗官一刀枭首了事,倒是落了个痛快。
    置制使陈建这些年为花石纲之事出力不少,招了不少民怨,想死却没那么容易。
    嗯,方腊为了迎合江南百姓对花石纲之祸的痛恨之心,再次将赖以起家的明教丢到一边,打出了“申天讨,诛朱勔”的大旗。
    其人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陈建这种与朱勔牵涉很深的人,控制城中秩序后,方腊召集钱塘县百姓,当众列举陈建、陈光(知富阳县事,之前逃到杭州)的罪行,并将二人零刀细剐,以惩其罪。
    剐刑只持续了半天,倒不是方腊心生怜悯,不想让“二陈”多受残忍的酷刑,而是起事时间太短,他还没招募到善于此刑的专业人士。
    生剐陈建和陈光,也不仅仅是为了平民愤,收揽人心。
    毕竟钱塘城中,真正与这二人有仇的人微乎其微,真正的底层,生活中和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基本不可能有交集。
    至此时,方腊已经基本打开了局面,但他也面临着历史上无数“起义者”初期常见的困境——得不到王朝精英分子的支持。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61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61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