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第569章 (二合一)黄河浊浪洗冤魂

第569章 (二合一)黄河浊浪洗冤魂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停下,做什么的?”
    离马陵道口镇尚有六里左右,王禀就被同军斥候截住。
    “本官婺州观察使王禀,奉太师之命,要见你们徐宣抚,劳烦放行。”
    这些同军斥候却不管对方是什么观察使、节度使,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放下手中兵器,下马,到那里靠边站好!”
    “我们太尉是童太师——”
    嘣咻——
    箭矢擦着其中一名亲卫的脸庞飞过。
    “少他娘的废话,不想死就照做!”
    “太尉!”
    四名亲兵也是见杀过人见了血的,对面的同军斥候如此嚣张,他们哪里忍得了,立即拔刀在手。
    “不要躁动,照他们说的做。”
    王禀抬手阻止了四人,他来马陵道口镇是要找徐泽谈判完成太师交代的任务,并不是为了打仗。
    而且,自己这边只有携带短刃的五个人,纵使百里挑一,也打不赢全副武装的三十人同军斥候队。
    现在刚到酉时,离情报显示的同军每日下午“巡城”的时间稍早了一些,王禀有些好奇他们的斥候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警惕。
    “本官什么时候能见到徐宣抚?”
    斥候小队已经牵走了王禀等人战马,见几人还配合,带队的小队正说话客气了几分。
    “这个你问俺也没用,待会见到了俺们师正,他自会说于你。”
    同军的编制结构和禁军大不相同,即便是王禀这种级别的将领也不甚了解,对方明显不愿多说话,他也就不再问了,站在路边耐心等待。
    好在未等多久,李逵就带着先锋部队赶了过来。
    “俺们师正就在队伍里,胡三亩,你带这位长官过去。诶!你们几个别动,就在这里等着!”
    亲卫被扣下,王禀跟着叫胡三亩的士兵去见李逵,越走其人越心惊。
    同军的装束明显不像是要去“巡城”,更像是准备——奔袭。
    而且,眼力所及范围内的同军至少有上万人,从大军后面扬起的烟尘来看,还要超过这个数目,如此规模,同军应该是全军出动!
    徐泽要做什么?!
    王禀心中警兆大生,跟着胡三亩路过一名骑士身旁时,突然暴起发难,将那人拽下战马,并骑了上去,赶马朝南乐镇方向狂奔。
    咻~咻~~咻。
    不想这匹战马颇通人性,听到主人的口哨声后,人立而起,随即又跑了回来。
    “他娘的,差点载在这老货手里。”
    “哈哈哈——”
    王禀眼见形势不对跳下了马,但还是跑不过如狼似虎的同军官兵,没多久就被抓了起来,其人的四名亲卫也在混乱中被斥候小队杀死两人,重伤一人,轻伤控制一人。
    五花大绑的王禀被送到了李逵跟前,问明身份后,李师正倒是没有为难王统制,迅即将他转到中军交给社首徐泽。
    “徐宣抚,你究竟想做什么!”
    王禀满脸尘灰,头发也被扯散了,狼狈不堪,梗着脖子质问徐泽。
    “做什么?王汰级别不够,换了王统制,就能解决河北东路的行政区划问题?童太师办事黏糊,尽派一些说不上话的人来,那我只能自己去找他了!”
    王禀在军中的职位虽不算低,但在河北东路行政区划问题上确实“说不上话”。
    可徐泽要去找童太师,是什么意思?
    “给王统制松绑。”
    王禀知道自己今日是没法再逃了,松绑后,老实骑上亲卫牵来的驽马,跟着徐泽一同前去南乐镇。
    “王统制,你看我军军容如何?”
    京东兵马确实是强军,仅从严整的行军队列和高效的命令传递等细节就能看出来,但骑马跟在徐泽亲卫队中的王禀已经没心思关注这些了。
    “徐宣抚,太师统率四十万大军屯驻南乐,大名县城中还有数万兵马,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万万不可自误啊!”
    “哦?到哪一步?”
    “大宋恩养天下百姓一百六十年,岂是——”
    徐泽扭头看向王禀,满面春风,但说的话却让后者感受不到半点温暖。
    “你是担心我会打不赢朝廷大军,还是担心童太师会弃师逃遁?”
    王禀:?
    他的确被问住了,王禀也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他只知道朝廷败不得。
    童太师在离东京这么近的地方,聚集了这么多精锐兵马,若是还败了,徐泽就可以直下东京,威逼天子了。
    尽管朝廷的兵马比同军多很多,可知兵的王禀却是没有底气。
    原因倒不是同军行军中表现出的强军之姿,而是这支军队的统帅表现出的云淡风轻。
    徐泽给他的感觉不像去打仗,更像是去寻许久没有见面的故人叙旧。
    憋了半天,王禀说出了一句自己从没想过的话。
    “徐宣抚,还请以天下百姓为念。”
    侧前方的徐泽脸上似乎还挂着笑,却没有回头。
    “去年平定两浙路之乱,王统制麾下的将士阵斩有多少?”
    王禀被徐泽的问话噎住了,方腊之乱最终的清剿阶段,贼军胆气已丧,四散而逃,就算有小股贼军反击,也只是乱糟糟的胡杀一通,没有“阵”,哪里来的“阵斩”?
    身为一线统帅,他当然清楚战后堆积如山的首级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首级中肯定有很多作恶多端的贼人,但更多的却是本可以免于一死的百姓。
    “王统制,你也是久经战阵的老行伍了,当知道打仗乃是死生大事,要么不为,一旦作出决定,就必然全力以赴,事到临头,何必再纠结?”
    作为出色的战将,王禀当然也具备杀伐果断的性格,只是涉及朝廷大军,其人却还想再努力一次。
    “可是——”
    “放心,我带大军前去南乐镇,只是为了寻太师说话,一举解决河东东路行政区划的问题,并没有想打仗。”
    带着几万全副武装的大军,杀气腾腾地直扑朝廷大军的营地,却说不想打仗,你糊弄鬼呢?
    难怪童太师会说“徐泽这贼子满嘴鬼话,和他讲话要留一百个心眼”。
    仿佛猜到了王禀的心思,骑马在前的徐泽仰头笑问。
    “你不信?”
    “不!末将倒是希望徐宣抚带着如此雄壮的大军前去南乐镇,真的是寻太师说话。”
    “哈哈哈,我可以告诉你,是真的,但是,你不会希望的。”
    王禀咀嚼着徐泽的话,徐泽带大军前去南乐镇,却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专寻太师,自己还“不会希望”?
    其人到底是久经战阵的老将,结合战前双方的战略部署,再对照徐泽的话,没过多长时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蹊跷。
    “刘总管?!”
    徐泽扭头,看着王禀满是震惊的脸,点了点头,是个不错的战将,这么快就能跳出大名府的框架分析整个战局。
    悟性不错!
    “他没事,应该还活着,估计跑到了濮阳县,观城却丢了。”
    “这,这,怎,怎么可能?”
    王禀不敢相信,四万大军,就算攻不下朝城,守住观城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任务。
    怎么可能丢了?
    还这么快!
    “另外,南乐县也落到了我们手里,就在今天。我急着去寻童太师,就是担心他忙着跑路而忘记了来大名府要做的事。”
    王禀如坠冰窖,身体僵直,差点从马上坠下。
    其人已经能够想象太师收到这些消息后的震惊了,以朝廷军队的士气,一旦得知后路被断,会发生什么都不用想。
    离南乐镇约五里左右,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嘭——
    前锋方向,几束烟花带着着尖锐的破空声,呼啸着划过夜幕,到了哨音渐低时,嘭的一声炸开,华丽炫目。
    王禀却没心情欣赏美丽的烟花了,这定是同军前锋发现与朝廷大军接上了阵,向中军发出的信号。
    果然,收到信号后,徐泽果断下令。
    “加速前进!”
    南乐镇,宋军大营。
    李逵统率的前锋已经到了大营前,但并没有和宋军交手。
    实际上,进入宋军大营中的前锋,只看到了营中大量无人看管的战马和堆积如山的军储,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对手
    在同军到达前,南乐镇大营就已经乱了。
    从同军三师出现在南乐县城东南到陷落,只有小半个时辰,五千守军面对重炮怒吼,一轮轰击没能扛过就弃城而走了。
    童太师收到贼军兵围南乐县的消息,并没有耽搁,立即调兵遣将。
    只是,派往南面去救援的人马尚未出营,南乐县宣告陷落的消息就送到了大营之中。
    数十万朝廷大军落入了数万同舟社贼军的包围之中!
    形势万分危急!!
    必须突围!!!
    马上!!!!
    惊恐万状的宋军众将失去了理智,纷纷建议赶紧撤。
    至于撤退的方向,东、北、南三面都被同军控制,只能走西面。
    南乐镇就是背靠黄河而建,而且河面尚未解冻,可供大军通过。
    童贯到底是掌军多年统帅,虽然也慌,却没有乱。
    今年比起以往稍微冷一些,黄河虽然还没有解冻,但河面冰层并不结实,其人担心冰不够厚,过不得大军,十余万人(真实兵力)仓促过河会有危险。
    人还好说,散开点,慢慢走,总能过得去,关键是火炮。
    战前,为了增加胜算,童贯特意向天子申请了大宋重器——殿前司掌控的神火营。
    这些铁疙瘩虽然比同舟社的重炮还要重很多,携带极为不便,却是天子的秘密武器,更是宋军克制同军的法宝,绝不容许有失,必须全须全尾地带回去。
    童太师担心神火炮过不了河,无法向天子交代。
    危急时刻,有部将想出了一个点子:征集附近百姓的木门、床板、被褥、柴草等物,铺在冰面上,再让大军通过。
    童贯从善如流,采纳了这个好建议。
    一阵鸡飞狗跳和若干流血冲突过后,宋军征集到了足量的大军过河物资和军士们最喜欢的钱帛。
    办事谨慎的童太师犹不放心,特意先安排了两门神火炮一起过河,以试验铺设木板后的河冰抗压性。
    结果,“木板桥”顺利通过试验。
    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童贯带着部分将校先过了河,再让神火营慢慢过。
    就在一切进展顺利时,营外的探马发现了同军前锋的踪迹。
    消息传到大堤上,在各自将官的弹压下,宋军初时还能勉强保持镇定。
    但同军行军速度太快,而神火营的过河速度又实在太慢,每多耽误一息,敌人就靠近数步,这种煎熬是个人都难以忍受。
    夜间照明不良,大军挤在数里宽的河堤上,谁也看不清谁,有人开始不顾将官呵斥,私自上了冰面。
    然后,更多的人跟上。
    再然后,之前呵斥士卒的将官也脱下战甲上了冰面。
    黄河足够长,处处都能踏冰过河,但敌人就在身后的危急情况下,没人会傻着穿越乱糟糟且宽达数里的大军横截面,寻找到没人的地方再过河。
    冰面上的人越来越多,终于超过其承载负荷。
    当第一声“吱——嚓”声发出时,很多人就已经预感到不妙。
    如果是单个人踏冰,尚可通过坐下或躺下,滑(滚)过冰面,以避免冰层破裂。
    但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过河,却是无法冷静下来。
    更慌的脚步,换来更大的裂缝。
    河冰迅速破裂,不断发出嘎嚓之声,而冰面上的宋军也彻底失去了冷静,争相逃跑……
    李逵带着前锋冲上大堤时,便是这场惨剧的最高潮。
    很多人明明知道冰面已破,渡河有极大几率会死,留在堤坝上当俘虏兴许还能活下去。
    但人这种生物极度复杂,失去理智后会做很多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做的事。而人群遇到危险时,恐惧也会传染并不断放大。
    在其他人前赴后继渡河的情况下,剩余的这些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哭喊者冲进冰冷地黄河之中。
    当徐泽带着王禀到达南乐镇黄河东岸大堤时,已经看不到数万人因冰面破裂而疯狂争渡的悲惨场面了。
    破冰间隙处,仍有一些即将冻僵的人体还在缓慢挣扎,然后下沉,再上浮——
    待到天明后,他们的尸体将与这几十里范围的河面重新冻结为一体。
    只等春暖花开,彻底解冻后,再随凌汛,冲到下游的冀州、河间府等地。
    大堤上,同军将士看着这一幕,尽皆默然。
    除了偶尔的战马响鼻声,就只剩下了王闻之的诵经声在回荡。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
    ps:今天就一章。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61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61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