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84章 徐徐图之

第84章 徐徐图之

推荐阅读:港综世界的警察人道大圣极道武学修改器九域剑帝万古第一神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军工科技惊天剑帝太古神尊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

    户改之法稳步推行,李天也没什么好问的,勉励了黄准几句后,便转而看向杨荣:
    “子荣,天工院最近怎么样了?可有什么麻烦?”
    杨荣最近时不时就往福采坊工地上跑,脸色黝黑了几分,听得李天问话,赶忙起身拱礼道:
    “劳陛下挂念,天工院筹建三日,工期已经完成四分之一有余,至多再有十日,陛下便可去天工院饮茶了。至于麻烦嘛,除了有些老秀才整日在天工院外叫骂,倒也没什么大事。”
    “好好好。”李天连连点头,笑问出声道:
    “朕听王福说城中有不少匠人自发前去帮忙,可有此事?”
    “确实如此,城中不少匠人听说陛下要给匠人们开辟入仕之道,都自带器具到工地上帮忙,若不是有他们相助,天工院也不会营建的如此之快。”
    微微颔首,示意杨荣坐下说话,李天准备趁着今日内阁四大学士都在,商量另一件大事。
    “朕前些日子让工部在城中寻址,你们都知道吧。”
    李天说的轻巧,但杨士奇等人都明白皇上不会无的放矢,身子一正,点着头静听下言。
    抿了口茶,李天眯眼打量着杨士奇等人的神情,幽幽开口道:
    “朕是这么想的,朕的那些叔叔虽然为朕镇守边疆,但每人手里都握着数千上万的军队.
    当然,朕倒不是怕他们造反。朕只是听说每个藩王封地,都有数万的百姓投献地产,以避税赋徭役,那可都是朕的子民啊,你们说说,这事朕该不该管。”
    身为阁老,杨士奇等人想事情自然不会只看表面。
    藩王镇守边疆是太祖留下的祖制,以求必要时候各地藩王可以进京救驾。
    至于百姓投献地产,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明对皇室宗亲朝中官员,向来是不施加税赋徭役,很多百姓为了生计,多半都会将地产投献到这些人手中。
    别说各地藩王,就是在坐的杨士奇等人老家,也有不少百姓把地产挂在他们名下,以求躲避各种税费和苛杂徭役。
    琢磨着皇上的念头,杨士奇等人一时没想出来个所以然,只有黄准大着胆子试问道:
    “陛下可是想变革税制?”
    黄准此话一出,杨士奇几人皆是脸色微变。
    户改之法和天工院之所以反对不多,那是因为没有触及官绅士族关键之利益,可若是变革税制,朝中和天下大乱是必然的事情。
    稍加沉吟,不待皇上回话,杨士奇赶忙出声道:
    “陛下,税制暂不可变。”
    见杨士奇如此紧张,李天有些诧异,不过旋即也理解杨士奇在担忧什么,莞尔一笑,哑然道:“士奇多虑了,朕并无变革税制之念,起码眼下是没有。”
    尝到了变法的甜头,黄准却不那么以为,朝杨士奇告罪一声,转而看向李天沉声道:
    “陛下,其实我大明的税制并不合理。”
    李天自然知道明朝的税制不合理,毕竟明朝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税制只能算是其中一条。
    比如说明朝的财政制度,就称得上是匪夷所思。
    地方州府每年,不但要向户部国库交赋课两税,还要向工部广积库交一些,向兵部军需库交一些,向光禄寺林苑局交一些。
    简直混乱至极,每年的财政账册基本都是糊涂账。
    而且这还不是最扯淡的,最扯淡是自县一级官府,就对赋课两税有自留之权。
    什么叫自留之权?
    就是县里收了粮食银子,就能把次年自己要用的物料截留下来。送到州府,州府衙门也会截留一次,等到了省府级别往户部送时,赋课两税已经是少了大半。
    总的来说,全国赋课两税两千五百万两的银子,能到户部夏元吉手中一半就不错了,这还是不算给南京户部的分银。
    但就是扯淡的这种地步,李天也不敢妄加修改。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凡是牵扯到钱粮的改革,必定都是人头滚滚。少交一分的那方,不会对他感恩戴德,但多交一分的那方,必然是做梦都想要他的命。
    户改之法一日不推行天下,二十六卫亲军一日不变成虎狼之师,李天便一日不会考虑变革税制。
    徐徐图之四个字在某些变法之中,可谓是一个字都不能错。
    示意黄准老实坐下,李天不再卖关子,沉声道:
    “税制一事,朕早晚要动,但不是现在,你们不必乱想。
    朕让你们琢磨的是怎么把藩王手里的地产还给百姓,有钱有粮又有兵,朕不想大明出现一个个国中之国。”
    原来是要搞藩王,杨士奇几人顿时长吁了口气。
    但搞藩王和税制息息相关,百姓也不傻,若不是朝政苛杂赋税太多,他们也不会与虎谋皮,把地产献给藩王。
    稍加沉吟,杨士奇心里马上便有了对策,拱手道:
    “陛下,税制眼下不好变革,但陛下若只是想让百姓不再投献地产,免去各地藩王封地百姓赋税便是。”
    我擦,还有这种玩法?李天有些诧异。
    见李天面露惊诧,杨士奇会然一笑,出声解释道:
    “陛下不必意外,天下每年都有州府遭灾,朝廷免去灾区税赋再正常不过。各地藩王封地多在边疆,旱灾,冰灾,涝灾,风灾,每年总能遇上一个。”
    杨士奇一番话毕,李天顿时陷入了沉思。
    他原本想借着中秋赏月,把各地藩王都诓骗进京,然后在澄清坊建两条亲王街,把他们圈养在京中。
    但这种事情其实风险不小,驻守边疆的各地藩王,跟朱济喜那种脱毛猪不同。
    他们不但有封地有实权,手下更有兵将,若是闹得难看,其下属将很有可能造反。
    权衡着两个法子的利弊,李天索性如实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通。
    杨士奇几人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狠,居然想把各地藩王养猪似的养在京城,不过咂摸着味儿,几人觉得皇上的法子似乎也不是不可行。
    任瑾拱手一礼,看向杨士奇等人道:
    “元辅大人之法虽然稳妥,但陛下之法却可一劳永逸,依本阁拙见,不如先下几道免税的旨意,看看各藩王封地效果如何。
    若藩王们老实将地产还于百姓,本阁以为就不必强留京中,若是各地藩王置朝廷如无物......”喜欢我在明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明朝当皇帝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96/24029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96/24029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