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474章 未来的规划

第474章 未来的规划

推荐阅读: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史上最强炼气期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锅炉的成功,预示着整机器的诞生已经是早晚的事了。
    按照周镇等人的估计,可能再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一台蒸汽机的原型就可以制作完毕。
    李天对这个进度非常的满意。
    不过蒸汽机虽然马上就要上马了,但距离他心目中那种几千条蒸汽轮船在世界各地开花的远大梦想,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首先就是钢产量的问题。
    现在三夫人的陈记练铁坊,铆足了劲也不过月产一万斤而已。
    也就是两个锅炉而已,想要生产出一千条蒸汽轮船,都要五十来年才行。
    这可不是李天想要看到的。
    从试验场出来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是做出了决定,打算扩建陈记练铁坊。
    但想要扩建也不是只要有钱就行的,匠人的培训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造,以及钢厂煤场的选址,也是一个老大难为题,根本就急不得。
    再加上陈记此时还在柴家的名下,他就算直接下手,也没有个正当的理由,只能暂时搁置。
    其次就是蒸汽机和轮船的组合还没有经过测试,到底性能如何,李天心里其实也没谱。
    蒸汽轮船虽然在理论上性能是远超风帆大船的。
    可在二十世纪末,帆船依旧没有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那就说明,帆船还是有着它存在的理由的。
    想要让所有人都接受这种新鲜事物,估计会遇上很大的困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蒸汽轮船想要开动,就必须要烧煤。
    但煤炭此时整个大明,也就只有几个地方探明的储藏,想要大规模供应几千艘轮船,光是运输问题,就没办法在短时间解决。
    而想要远航,中途的补给,就不可能还由国内供应,必须要在当地就地开采。
    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海外建造大量的补给基地。
    而想要建造稳定的补给基地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员常年驻扎在海外。
    这其实就等于是变相的殖民了。
    也就是说,想要将大明的舰队驶向全世界,就先要在必经的航道补给线上殖民。
    可是想要殖民,就必须要让大明的百姓们知道,海外的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但这种背景离乡的事情,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做,李天也说不准。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远航,就必须要有燃料补给,想要补给,就要开拓海外的殖民地,想要开拓殖民地,就要让民众们明白殖民的价值。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大规模的展开海外贸易,赚取足够的让人眼红心热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李天已经有了布局,那就是赵王朱高燧,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新式棉布的生产计划。
    然而这又将产生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中原每年的棉花产量是有限的。
    如果大规模的出口,固然能赚到很多的钱,可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内的棉花以及棉布的价格上涨。
    可能会导致很多贫苦的百姓最后连衣服都穿不起。
    治理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从前李天想的太过当然了,以为只要有了足够的船只,就能在海外掘取巨大的利益。
    其实这个想法不管是从原本的历史上来看,还是按照时代的发展的必然来看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李天相差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前世能横行世界的那些庞大舰队,其实都是来自一个个弹丸小国。
    他们之所以不计代价的打造一条条远洋舰队,主要的原因还是,舰队一次远航回来,赚取的利益就足够让全国人挥霍好多年。
    但大明不同,大明是一个拥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庞大帝国。
    即便舰队再怎么强大,赚取的利益也是不够全国人平分的。
    所以这个计划初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往深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想要将另一部分人的生机问题解决,这件事就必须要换个死路来进行了。
    目前来看,远渡重洋去欺负美洲那些原住民对大明来说是得不偿失。
    步步为营,一点点的蚕食外海的地盘,稳扎稳打才是最符合大明的将来的发展策略。
    饭要慢慢的吃,问题要一个一个的解决。
    急切的想要将一切都做完,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并非是李天想要的。
    远洋贸易,有朱高燧在搞,海外殖民,唐赛儿等人正在谋划。
    虽然一切都还只是开始,但不需要李天亲自去操心,他只需要做好让大明境内的百姓富足起来。
    其他的事情顺其自然,任由他们自己去发展,他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推波助澜一下就可以了。
    想通这这些的同时,李天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打铁也需要自身硬,手底下也是没点存货,胡乱的扩展版图,早晚会出现致命的反弹。
    “急不得,真是急不得啊!”
    李天很庆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否则在自身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冒然开展航海事业,很有可能是找死行为。
    他暂时将脑海中数千轮船出海的美好画面抛去,重新规划了一下,将来大明的发展策略。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要有了路,大明两京十三省之间的货物运输流通就会提升一个巨大的台阶。
    货物的流通就代表着工商业的发达,工商业的发达就能给朝廷带来更多的税收。
    这完全就是一条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正好,此时水泥工坊已经可以投产,用来修建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时机已经彻底成熟。
    蒸汽机的诞生,可不单单可以用在轮船上,不管是冶炼、采矿还是在运输加工等行业,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若是仅仅将之利用在航海运输上,反倒是暴殄天物了。
    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李天就完全可以开始搞基础工业了。
    不管是大规模炼钢炼铁,还是兴修水利扩建农桑,蒸汽机都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参与不到的地方。喜欢我在明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明朝当皇帝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96/24033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96/24033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