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303章 国策(上)

第303章 国策(上)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妖孽修真在山村至尊战王妖龙古帝混沌天帝诀剑道第一仙一号狂枭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燕国在去年改制后,朝堂各部门官员缺口极大。而君相剧辛与大将荣蚠等辽地各部门官员的到来,此时就迅速填补了燕国改制后,各部门官员的空缺。
    整个燕国的朝堂,已经按部就班高速的开始运作起来。
    这让姬康身上的担子,轻松了很多。
    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陪卧病在床的父亲姬冥与母亲姬赵氏。
    当然,还有自己三个挺着个大肚子的老婆。
    这样的日子很温馨!
    这样的日子也很宁静!
    但姬康心里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燕国朝堂的高层也都知道,寒冬过后,春天来临之际。
    燕国就要开始对整个中原,掀起狂暴的风浪。
    时间总是在人们不留意间,过得很快。
    中原的战火,终于在进入到十二月份后,开始逐渐停了下来。
    楚王熊完与楚国令尹黄歇,派楚国大将景阳率领楚军,在进逼到宁新中后。
    秦国为避免中原各国再一次的合纵,秦王嬴稷下令秦将赵摎停止对赵国的进攻。
    秦国大军军于十二月中旬,返回了函谷关。
    齐魏两国也在边境休兵,两军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临近年关,随着一场大雪的来临,东方的这片土地上终于平静了下来。
    十二月十六日,燕国蓟都,蓟宫军机阁。
    军机阁的办公地点,就在姬康秘书殿的对面。
    对于军机阁的设立,燕国朝堂没有掀起半点的涟漪。
    通过近一个多月的运行,军机阁已经运作正常。
    军机阁粟腹等六个大臣,被朝堂官员称之为“阁相”。
    粟腹、剧辛等六人对于朝堂的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一块。
    这种分工明确,高效决策的机制,被朝堂众多官员们看在眼里,而赞许不已。
    譬如朝堂各部门有些政务的处理,过去都要层层传阅。
    最后到姬康阅览后,才能形成定论。
    现在各部门,只要把自己部门的政务,交到负责自己部门的阁相手里就行了。
    一般政务,分管阁相就有权利处理;大一点的或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几个阁相碰个面,商量一下,也就可以迅速的通过。
    效率不知道比过去要高多少倍。
    当然,重大的事情,还是要禀奏给太子姬康亲自来做决定的。
    姬康走进军机阁的时候,一股热浪滚滚而来。
    姬康抖了抖了身上的雪花,把身上的披风解下,交给了身后的随侍。
    摆摆手,阻止了粟腹、剧辛等六个阁相的行礼。
    然后迈步走到主位,坐了下来。
    看了看阁内的六个阁相,笑着对大家道:
    “马上快要过年了,大家的家里的年货都准备好了吧?”
    众人都笑了起来,一起站起对姬康谢道:“多谢太子。都准备好了。”
    姬康挥挥手,让大家坐下,言道:
    “今年中原的战火到年节前,终于平熄下来了,而我燕国也好好修养生息了一年。今天,我想问各位阁相,来年我燕国该如何去做?大家畅所欲言,都谈谈各自的想法吧!”
    说罢,姬康端起面前桌上的瓷杯,喝了口水,静等众人发言。
    在军机阁角落处,准备做记录的韩非与鞠武二人,看到六位阁相都低头沉思。
    整个阁内,一片寂静。
    姬康的这个问题很重要,直截了当的说,就是燕国未来的国策。
    这个问题太大,也太重要了。
    事关燕国未来的走向!
    事关燕国一千三百余万民众的命运!
    更事关燕国的国运!
    虽然前几天大家都得到了姬康的通知,心里有了准备。
    但此时,仍要仔细在心里盘算推敲一下。
    鲁仲连先生首先站起,躬身对姬康道:
    “太子,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看天下诸侯各国之做法,进则生,退则死。其实我燕国已无丝毫选择余地,也无丝毫缓冲余地。唯有奋起一搏,才能换取我燕国的生存。”
    鲁仲连的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大家对于此,没有丝毫的异议,均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亚卿將渠也站了起来,对姬康言道:
    “太子,当今天下,秦国已弑杀了天子,窃据九鼎于秦地,已有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之志。虽在邯郸之战,遭到我燕国与各国的合纵,但其心未死。秦国,乃我燕未来之大敌也。”
    这个道理,姬康与在座的阁相们也都明白。
    粟腹眉头皱了皱,站起来对姬康道:
    “太子,我燕国的未来,有两种选择:一,是主动;二,则是被动。主动者则如昭先王,先发制人;被动者,则做守城之主,静坐观天下争斗。但如何选择?皆在太子一念之间。”
    这就是反问姬康了,看姬康是想做守成之主?还是愿坐开拓之主?
    苏代老先生也站了起来,对姬康躬身道:
    “太子,就如刚才鲁相所言,天下已处于大争之世。我燕国乃周朝嫡系宗亲,当继承天子之遗愿,完成天下一统,纳中原于我燕国辖下,方为正统呀!”
    苏代老先生的话也很明白,你姬康的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就是要统一这天下。
    姬康看了下,阁内还没发言的剧相与大将荣蚠。
    笑着对二人道:“剧相、荣将军,你二人是何看法?”
    荣蚠看了下剧辛,见剧辛对自己微笑着点了点头。
    也就不再客气,站起来抱拳对姬康道:
    “太子,末将乃军人。做为一名军人,其实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什么都是要靠手中的兵器说话的。现在天下如此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这十余年来,单单我辽地,就收容流民不下百万余。”
    “太子,我燕国现有正兵四十万,天下未有之。且我燕国将士兵戈锐利,训练有素。而我燕国粮草、军资皆可做数年之用。臣以为,来年是我燕国踏入中原的时候了。”
    荣蚠所说的正兵,是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的。
    现在的中原各国,动辄数十万大军出动,其实是全民皆兵的结果。
    一般各个国家都分为正兵,辅兵以及民夫三种。
    譬如说秦国,经过长平与邯郸之战后,秦军现在的四十万大军,正兵算起来顶多也就是二十万,剩下的二十万军队就是辅兵与民夫了。
    而燕国的四十万大军,可是实实在在的四十万正兵编制。
    因为姬康的缘故,所带来的组织与管理的方式,与中原各国根本不同。
    燕国现在的四十万大军,除了少部分医务人员与后勤人员外,其他全为做战序列人员。
    而且这四十万大军,平时除了救灾、军垦种植粮食外。
    其它剩余的时间,就是被组织起来,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
    剧辛站了出来,看着姬康道:“太子,我燕国自昭先王以来,就一直积极进取。无论是东击胡夷,还是南攻齐国,已经奠定了我燕国,世之七强之地位。”
    “又有太子分封辽地后,更是东灭扶余,南破箕国,北上拓疆。至此,我燕国疆域之广,民众之多,兵锋之盛,物产之丰,皆是前所未有也。”
    “当今天下,归统之大事已成。正待我燕国,一鼓作气,扫荡六合。而天下强我燕国者,臣以为已未有之,就是秦国也不行。”
    说到这里,剧辛深深对姬康一躬道:
    “太子,我燕国一统天下就在今朝,请殿下决之。”喜欢大燕公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燕公子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412/24095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412/240950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