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乐队的盛夏 > 第390章 新式中国风歌词的开山之作!

第390章 新式中国风歌词的开山之作!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万古第一神极道武学修改器大明烟火我用阵法补天地星辰之主九龙归一诀大唐腾飞之路猎天争锋修罗武神


        一场荡气回肠的戏腔与流行融合的演出唱完,现场的观众们已经全都被震的一脸呆滞,下巴都合不拢了。
比起《赤伶》里的戏腔唱段,其实这场《青花瓷》的戏腔与流行乐的配合更加让人惊艳。
《赤伶》里的戏腔更多只是作为配角,用来衬托一下故事中的伶人。
但是叶未央的这场《青花瓷》,戏腔完全是主角,份额几乎占了整首歌的一半,特别是下半首,副歌不断重复时,叶未央与廖颉一直在戏腔二重唱。
而且《青花瓷》的戏腔其实更偏向流行戏腔,而不是专业的戏曲戏腔。
简单的说,就是比较通俗,比较追求那种直击人灵魂的惊艳感。
这种戏腔也是流行音乐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也是大众更为喜欢的。
正因如此,这场的《青花瓷》给观众们带来的冲击力,远超过上场!
叶未央是真正的做到了突破以往,给大家送上了一场超越第一次公演的演出。
他是唱爽了,现场的观众们也听得爽的不行,但是后台那剩下的五位嘉宾们,脸色可就是如丧考妣了。
叶未央这是直接降维打击了啊!
原本《青花瓷》这首歌,就已经足够算是颠覆乐坛,重新定义“中国风”歌曲的一首拥有跨时代意义的歌曲了。
再加上叶未央唱的还是二改的版本。
这么说吧,前世在《青花瓷》都已经被传唱了十多年,算是一首家喻户晓,没人没听过,甚至都有些听腻了的情况下。
一颗小葱戏腔版的《青花瓷》依旧能如同平地起惊雷一般,炸的所有观众都一愣一愣的,重新审视《青花瓷》这首歌,再次被震撼一遍。
此世从来没听过《青花瓷》的观众,那震撼感得有多大?
反正不只是现场的观众,后台的工作人员,以及几位嘉宾,也全都傻了。
原来歌还能这样写?
“好!写得太好了!”梅兰双手都快拍红了,十分激动的说道:“叶老师的创作能力,真的太厉害了。”
“通过运用古语镶嵌和碎片拼贴的方式,将现代人的爱情体验经验,缝缀到了千年古典文化韵味中,从而激发起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想象性认知冲动,这种手法真的太妙了!”
“叶老师利用潜藏于汉语符号中的文化底蕴,为所有观众构筑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世界!”
用人话说,就是叶未央将汉字的魅力挖掘了出来,而且利用华夏人那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用一些简单的词,就调动起了词语背后的意蕴,使得一首明明用词很现代的歌,却充满了古诗的诗意。
很神奇。
周听也满脸惊叹的夸道:“说真的,这首歌从配器、曲调到节奏和旋律,都完美的无可挑剔。”
“而在歌词中,有一系列蕴含了浓郁华夏文化韵味的词语,让人不自觉的就深陷入歌曲创造出的古典诗意空间之中。”
“这样一首容古典于乐歌中,化异音于传统的歌曲,完全可以算是中国风歌曲的新篇章了。”
“从今天开始,中国风这个类别,也许可以分成前叶未央时代,和后叶未央时代了。”
“叶老师,真的太厉害了。”
这首《青花瓷》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确实是一首非常非常地道的中国风歌曲。
单单如果只是看曲子,其实并没有超越目前的中国风作曲,毕竟中国风的作曲,说来说去也就是宫商角徵羽,万变不离其宗。
《青花瓷》也谈不上什么跨时代。
但是这首歌的作词,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目前乐坛的所有中国风歌曲。
在《青花瓷》之前,乐坛的中国风歌曲的作词通常都是要嘛选择仿古风的写法,具体的说就是歌词多用文言文。
另一种呢,就是直接借用古代的一些知名诗句和故事,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写中国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之类的。
或者用《水调歌头》之类的名词进行二改和再编。
最次的一种,则是曲子用宫调式进行谱曲,但是歌词就直接用白话文写,很流行歌。
但是《青花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风歌曲的词创作!
这是华语乐坛第一首真正能够用现代语言,写出古代诗词魅力的歌。
古典诗文的语句被切成碎片之后,用现代的语言载体,重新有了新生。
从《青花瓷》之后,华语中国风歌曲,才开始真正重视起了歌词文化。
后来又有许嵩接棒,真正将“字中含诗”这一创作形势发扬光大。
从《清明雨上》到《庐州月》、《半城烟沙》、《千百度》、《宿敌》、《拆东墙》……
这些歌曲中都从来没有直接借用过任何一句完整的华夏古诗词。
但是歌曲中每一句歌词拆开来,都能从中提炼出几句华夏著名的诗词。
比如《庐州月》的第一句词: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一下子听众就能联想到“凿壁偷光”这个典故。
主歌部分的“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又是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句词的现代歌词化用成果。
从“字中含诗”这一歌词创作形式出现之后,才真正的让中国风歌曲的词,变的带有浓厚的华夏古典诗歌魅力。
而不是拙劣的仿古,或者生硬的直接生搬硬套古诗词,再或者直接摆烂填大白话。
...
此世此时,《青花瓷》的出现,也将会如前世一般,再次改变华语乐坛!
从今天开始,任何一个创作中国风音乐的音乐人,在歌词的创作上,都将会受到《青花瓷》的影响,学习和模仿这种“字中含诗”的写词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
中国风音乐,将会真正意义上的从注重乐曲上的中国风元素,编曲上古典乐器的运用,转变到不但注重旋律与乐曲,同时也要注重歌词上的创作!
需要做到从曲到词,意境上都要与华夏古典文化交融,才是一首真正完美的中国风歌曲!
从今天开始,这个世界的中国风歌曲,将正在走向成熟化!
从今以后,一首无法做到“字中含诗”的中国风歌曲,已经不能再算是优秀的中国风歌曲了,只能算是曲调古风的现代流行歌!
叶未央,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风”歌曲!
《青花瓷》这首歌,也将成为新式中国风歌词的开山之作!
    喜欢乐队的盛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乐队的盛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0/30437/172121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0/30437/172121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