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轻の小说 > 春夏推理事件簿 > 第一卷 退出游戏 三 退出游戏

第一卷 退出游戏 三 退出游戏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美好即丑恶,丑恶即美好。”戏剧社社长借我的戏剧脚本中,有几句莫名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其中之一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里,三名女巫同声说出的这句台词。看著深思这句台词的我,戏剧社社长用一句“女巫的价值观跟我们不同”,将问题抛到一旁。“价值观”这种高尚的词汇跟那个社长的形象一点都不搭,不过他的回应在我心中揭示出另一个真理。碰到讨厌的事、痛苦的回忆、烦恼也想不出答案的时刻,我就会便宜行事地将问题抛到一旁。我一路走来都是如此。抛开问题这么容易吗?这么怀疑的人,肯定不了解,也未尝接触过弱者吧。黑孩子。没户籍的孩子。日本人听到都会吓一跳。我成长的村庄常有鼻梁高耸的白人夫妇来访,有时也有同志伴侣。他们会评头论足般地望著我跟我的伙伴,牵著一个又一个人的手离开。你觉得很过分吗?完全不是那回事。白人跟亚洲人不同,不会歧视有障碍的我跟我的同伴。我见过大家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状甚幸福地跟“双亲”回去“故乡”的景象。因此,尽管我脚有问题,走路不方便,但“父母”还是前来迎接我跟他们一起回到“故乡”美国。我想,我不过只是碰巧迷路闯进村子,而“父母”花了五年找我。——这样的幻想与想象,支持著我的精神世界。我不需要当时的真实记忆,也不需要知道那时候的名字。之后的生活,无论裁下哪一段来看,我都觉得是被幸福包围的。爸爸跟妈妈给我祝福,也给我家庭的温暖。他们耐心治疗我的脚,现在我已经过著毫无障碍的生活。此外,他们还给了我另一个巨大的喜悦。到美国没多久时,我常常哼唱一段旋律。爸爸很惊讶,致使他开始教我吹萨克斯风。爸爸原本是职业萨克斯风演奏者,他热情地告诉我,他的梦想是跟儿子一起演奏,而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努力一番。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当时我哼唱的旋律是肯尼·吉(Kenny G)的乐曲,我出生时,四处总是播放他的歌。但这件事我没告诉爸爸。我不需要那时候的记忆,也不需要知道那时候的名字。住在美国的第四年,爸爸由于工作因素,突然举家搬到日本。我在日本上学时,到小学毕业前都是读国际学校,国中则读一般学校。当时,欺负、偏见跟排挤的情况没有我担心得那么严重,而在管乐社找到栖身之所的同时,我也交到好朋友,度过令人满足的学校生活。那件事,发生在我进入理想的高中时。我在等不及迎接新生活的某天晚上,观赏了一个电视节目。那是一部纪录片,描述一位与我有同样境遇的人,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有手足,前往寻亲。电视上没完没了地播放著让人思考起根源、身份认同的内容,但我完全无法信服。根源跟身份认同只能用血缘作为衡量标淮?真是自以为是。我深深感到愤慨。然而,跟我一起看的爸妈都露出十分悲伤的表情。他们隔天好像下定决心,将一封信交给我。那是一封邮戳日期在半年前的信……现在我依旧无法忘记,自己当时宛如血液逆流的感受。那封信来自一个自称是我弟弟的人。弟弟?这会是我最好抛弃的现实吗?脑中警铃大作。我不打算读,只想把信撕破,却被爸妈阻止,恳求我读一读再说。信用英文写成。弟弟说他现在住中国苏州。内容还写到和他一起住的“亲生父母”、毫无匮乏的生活、学校情形、他在学萨克斯风,以及殷切盼望跟我见面的心意,也写到希望我回去看一次“真正的故乡”。我感到动摇。弟弟……?我的视线数度扫过信件。弟弟是瞒著“亲生父母”寄给我的。这究竟是为什么?此外,爸妈交给我一个小铝箱。常年使用而伤痕累累的箱子上,锁著密码转轮锁。四位数密码是九〇八九。里面是孩子的衣物跟坏掉的玩具,据说这是我在村子里唯一的私人物品。上头写著看起来像中文的文字。我的双腿打颤,冷汗冒出。才不是这样,我说。口气激动到连我自己都不知所措。自称弟弟的那个人事后又寄来好几封信,但我读都没读就直接撕掉。卧室角落的萨克斯风箱积满灰尘。一想到跟“亲生父母”住一起的弟弟也在学萨克斯风,一股难以忍受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我根本不需要那时候的记忆,根本不需要知道那时候的名字……支撑我到现在的事物……发出逐渐崩坏的声音……我更常独自思考了。原本一大堆事情想做的高中新生活,转变成不知做什么才好的庞大负担。朋友离开了我,唯独一个朋友始终没有远离。虽然高中后分到不同班,但他一直深深照顾我。他让本已废社的戏剧社复活,还说“只当幽灵社员也没关系”,半强迫我这个无事可做的回家社成员入社。他知道我不该待在戏剧社,也知道我对戏剧没有半点兴趣。但他还是要我入社,想必是想把我安置在自己目光所及之处吧。我想在失去这个重要的朋友前找出答案:我该向何方踏出一步?我该选择什么,朝哪个方向前进?我的“父母”是谁?“故乡”又在哪?然后,在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来到二月——我倒楣地卷入戏剧社跟管乐社之间,一场以我为中心的奇妙争夺战中。1我的名字是穗村千夏,高中一年级的多情少女。抱歉,乱讲的。我现今处在热烈的单恋中。不过还是希望大家关注我,请叫我需要关爱的女孩。我现在正将长笛盒背在肩上,泫然欲泣地踩著沉重脚步走在商店街的拱廊中。这阵子,我结束管乐社的练习后,每周到长笛教室上三次课。秉持著对枯燥的练习不厌烦、不妥协的信条,我今天也度过被长笛老师到处挑毛病的一天。我满心沮丧。我所属的管乐社有十个成员。光是有“就算人数少也不会输给其他学校的大规模管乐社”的热情,还是有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事,声部练习就是其中之一。社员不足是烦恼之源,以前的学长姐一直为此所苦。这状况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出现改变。人数稀少这点没变,但指导老师换人了。草壁信二郎老师,二十六岁。他在学生时代曾在东京国际音乐比赛的指挥部门得到第二名,众人期待他能成为举世闻名的指挥。我不知道他不惜舍弃这种亮眼经历,到普通高中任职的理由,但惟有一件事我很清楚,他是我们管乐社的温柔指导老师。草壁老师在以前待过的乐团成员间有深厚人望,他运用这些人脉积极接触校外,为我们创造出跟各种团体或学校联合演奏的机会。平日基础练习,而星期六共同练习的循环就此底定。星期日基本上放假,但自主到学校练习的社员很多。教务主任甚至感叹,一个指导老师竟能造成这么大的改变。不过这句话有点不对,因为我们还在改变的途中。我们须仔细聆听像草壁老师这样的指导者提醒,成长到精淮实践老师所言的水淮才行。有机会参加与普门馆常客的共同练习时,这种感受特别深刻。社员人数、各声部配合无间的演奏、拍点的掌握、管乐的整体能力、合奏……我们无论哪一点都和别人有明显差距,大家在回家路上总会变得寡言。这时,成岛这个具全国大赛水淮的双簧管演奏者,在去年底加入我们管乐社。她国中时代曾以二十三人的阵容在普门馆出赛,以小博大得到银牌,拥有出众实力。她的入社带给我们勇气,决定将期待已久的双簧管加入编制中,更尝试有正式演出形式的合奏。乐曲则由草壁老师改编,帮我们写成由少人数演奏的乐谱。我斜眼望著鼓足干劲的众人,独自陷入复杂的心境。我从高中才开始学长笛,会不会扯大家的后腿?这让我不安。或许有人觉得我太晚才想到这问题,但我不希望因为我一个人而让成岛失望。所以,我想拜托草壁老师帮我上密集的个人课程,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好主意。草壁老师曾是优秀到接获来自国外留学邀请的指挥,再加上相当熟悉乐器知识与吹奏方式,节奏感和音感也出色得让成岛频频点头,他肯定马上解决我的问题!……我招了,我有一点点不良居心。两人在放学后的校舍独处。草壁老师弹钢琴伴奏,精神可嘉的我则吹著长笛努力跟上。这不是很可能成为情人节事件的伏笔吗?当成我努力至今的奖赏并不过分吧?我这微小的希望,遭到我幼年玩伴、法国号演奏者上条春太全力阻挡。“我认为穗村同学需要的不是草壁老师您的个人课程。”首先是这句话。“先换个环境跟指导者,再加强基础会比较好。”然后是第二句。只见在音乐教室里默默倾听的草壁老师拿出手机。对哦,我都忘了老师有强大的人际网路。老师帮我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1/31999/175724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1/31999/175724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