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推荐阅读: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块令符是父亲豁出脸皮进宫求的。
在姑父面前说她在乡野间长大,无法适应贵族子女的相处方式。生怕哪日她不知天高地厚闯出大祸连累整个侯府,不如现下将她放逐,永居丹台山为妙。
太子妃是元昭的表姊,邀她赴宴本是一番好意。是元昭不识抬举,出言咄咄逼人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宴席。
父亲还说,她自知不擅长与人相处,本不想来的,又不好拒绝太子妃的邀请。结果,不仅真的闹出风波来,还连累乐安公主一同受罚,让侯府深感愧疚。
于是,他连夜进宫,恳求丰元帝下旨,命元昭长住丹台山为国民、为父母兄姊们祈福,无召不许回京。
他说姜氏就剩这根独苗了,不能任由她把自己玩没了,还怕她连累家人。
可是,丰元帝不愿做这个恶人:
“寡人正打算召她入宫,陪陪她姑母。再说,她离京多年,刚回来又被朕轰走,你让世人如何看待朕?少年人吵吵闹闹很正常,太子不是也罚乐安了吗?
莫非你认为不公平?”
“臣不敢,陛下,臣说的都是真心话。京里的生活,她不适应。与其让她搅得大家不得安生,不如让她走远点。”
“那是你们父女的事,与朕何干啊?”丰元帝不满了,“甭说丹台山,你把她送到天边,朕也无权干涉。想让朕下旨,免谈。”
大晚上的,还以为他有什么紧急军情要汇报。虽然定远侯无实权,可他有脑子。
“那就请陛下赐她一道令符,让她以后有正当理由拒绝达官显贵的邀请,想回京亦能回京。世人若知晓,顶多感慨臣女命好,但会称赞陛下对侯府的仁慈。”
毕竟,这道令符相当于她的免死金牌了。这份殊荣,本朝以及前朝都未有人得到过。
“……”丰元帝不敢置信地瞪着定远侯,“你确定?”
“求陛下成全。”定远侯恳求。
丰元帝沉默良久,仍然不敢相信:
“阿彦,昭儿虽是嫡女,可她毕竟是个女儿家,将来注定是别家的人。来日方长,你就不为儿子们讨一份恩赏或者留一条后路?”
他只见过舍女保子的,像定远侯这样舍子保女的,是平生第一遭。
“男子汉大丈夫,想要什么,自己努力去争取便是。”定远侯态度坚持,“反而臣女自幼吃了不少苦头,又是女儿家,不似男儿能够建功立业,挣回荣耀。
臣能做的,仅仅是护她周全而已。陛下一向对她恩宠有加,还请念在昔日那点父女情分上,赐她余生安宁吧。”
或许,是父亲那句父女情分打动了陛下,果真赐了这块令符,和一道旨意。旨意说,她是奉旨祈福,除了皇帝,任何人不许打扰。
……
马车里,元昭把玩着令符。
她不明白,阿爹为何冒着激恼陛下求来这道保命符。邀请她的是太子妃,刁难她的是乐安公主,罚她的是太子殿下,求保命符岂非暗示皇家子弟欲对她不利么?
按理,陛下会严厉质问才对,却同意阿爹这过分的请求,实在令人费解。而这道保命符,理应留给处于风头浪尖的兄姊们。
她人小,死不足惜啊。
“阿爹,是我给大家闯祸了么?”临行前,她内疚地问父亲。
她不该顶撞六公主?不该搭理顾德文的言行?
可是,若依了六公主,她以后在皇家子弟面前就是一个伶,任人凌辱取乐。而与八皇子比武是不能赢的,她若赢了,他当晚回去装个病,她便万死莫赎。
若输了,六公主能给她好果子吃?
还有顾德文的诛心之言,若不当场制止,将来会有更多的人用戏谑的口吻到处宣扬。甚至威胁她与兄姊们就范,做出一些屈辱的事来。
三人成虎,舆论难抑的情况下,朝臣们再趁机请旨灭北月氏一族,就算丰元帝不想杀,也不得不杀。
到时甭说她爹,整个侯府也会大难临头。
“这次只是开端,你再留在京城,必死。”父亲嘱咐,“你要牢记,他日就算听到兄姊有何不测,这道符坚决不能离身。”
符在人在,符若不在,人必亡。
近两年来,朝中的武将得到扩充,已有一定的规模。由于无战事,新武将是否能打,暂未可知。
丰元帝和太子不急,可他别的子女已按捺不住磨刀霍霍,朝定远侯府露出爪牙,元昭便成了最佳目标。
她是嫡系,又是女儿。
她的死,既能狠狠打了定远侯的脸,又让他敢怒不敢言。毕竟,死的仅是一个女儿,他府里还有一群儿孙要顾及。
因此,眼下最需要保命符的是她。
这次,由季叔率侯府亲兵一路护送,五姊姊一家三口随行。卓姬不肯来,她说身为妾室,留在府里陪伴主母才是应分之事。
兰姬也不来,她的女儿养在凤氏的长公主府,儿子和儿媳在庄子忙于农事,她又是府里的掌家人之一,哪里走得开?
姜氏本欲随行,遭定远侯反对。
“昭儿有符,你没符。一旦出事,昭儿必将符给你……”到时,娘俩只能活一个,他远在京城鞭长莫及。
听罢侯爷的分析,姜氏佯装难舍孩子她爹,笑着让女儿学习独立去。
等出了城,元昭掀开车帘,默默回头,遥望那座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城池。神色平静,内心沸腾,脑海里的各种想法如惊涛骇浪般翻滚,最终归于空白。
等情绪平复,放下帘子,端坐车里闭目养神。
……
就这样,定远侯府的小嫡女安平郡主,刚回京一天就犯了错,被侯爷又罚去观里祈福了。
至于犯了什么错,民间的百姓从说书人的口中猜测,她仗着父亲的功勋嚣张跋扈,连皇子公主都敢顶撞,活该有此一遭。
另外,几天后的一个凌晨,曲府的大姑娘因当街逞凶,被家人送去城外的观里三年,以赎其罪。
寅时三刻,外边天色一片漆黑,曲府的大马车里挂着一盏灯笼照明。
“姑娘,别哭了。”看着曲大姑娘默默地掉着眼泪,被挤到前室角落的小婢女于心不忍地劝,“三年而已,眨眼就过了。”
曲汀兰别开脸庞,抹去眼泪,掀开车帘往外边看了看。
外头一片漆黑,如她此刻的心情一般。
她不是哭自己被罚去观里住三年,而是哭自己受人愚弄。她视福宁郡主为知己,对方却视她为傻子。喜欢一帘风月九重天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一帘风月九重天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2/32126/17591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2/32126/175910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