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封侯 > 第217章 再攻

第217章 再攻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巨大的火球砸地后破裂,里面大量的火药、硫磺、火布等易燃物倾泻出来,被火苗点燃,顿时形成了一片火海。
一组民团士兵冲了上去,几名民团士兵用盾牌挡住,防止火球燃爆,另外两名士兵用长叉将正在燃烧的火球推进了附近的一个大圆坑内,五六名士兵用铲子将地上燃烧的火药等物一并推进了圆坑。
这时,几名挑土的民团士兵一拥而上,将泥土倾倒进圆坑内,火光瞬间熄灭,圆坑被泥土填满,士兵们用脚踩实,一颗燃烧的火球就这么被消灭了。
而其他八颗火球也被民团士兵被同样的办法扑灭。
“又来了!”
士兵们大喊一声,这一次是八只装满了火油的陶罐,呼啸着飞越城墙,向城内空地上砸来。
“准备泥土!”
牛皋大喊一声,数百名推着独轮车的士兵已跃跃欲试,上千名挑着泥土担的士兵也严阵以待,陶罐落地碎裂,火油倾泻出来,士兵们一拥而上,用厚厚的泥土将它掩盖了,士兵们七手八脚一起动手,挥铲将混着火油的泥土装上独轮车运走。
配合默契,训练有素,连一向挑剔的郑平也对牛皋竖起大拇指,统制慧眼识人,这个牛皋组织能力确实很强。
当然,这也和人多势众有关,当初箭筈关就那么几百号人,根本来不及处理倾泻而至的火油。
但对进攻方而言,这叫清场,将城内的弓弩手士兵清散,为大规模攻城做准备,否则城内万箭齐发,对进攻方士兵会形成巨大的威胁。
就在这时,城外的巨大战鼓声敲响,对城内的火攻并没有停止,但城外的进攻已开始发动了。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中,五千弩兵率先列阵出,他们在两百步外单膝跪下,举弩向城头射去,五千支弩箭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城头,城头上的士兵纷纷蹲下。
“床弩和神臂弩射击!”
五百架床弩和一千名神臂弩士兵一起发射,黑压压的强劲弩箭从天空呼啸射下,密集得让人窒息,弓弩手纷纷惨叫中箭,超过一千人被箭矢射杀。
李良辅视而不见,大吼一声,“攻城!”
‘呜——’
数十支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五千西夏士兵扛着攻城梯奔腾而出,像涨潮的海水般冲向城墙,冲过了百步线。
床弩和神臂弩依旧在对城下的西夏弓弩手射击,数轮箭射罢,五千西夏弓弩手已伤亡过半,不得不请求撤退,李良辅见攻城士兵已冲到了城下,便同意弓弩手撤退。
两千余名弓弩手仓惶撤退,丢下满地的尸体,
弓弩战结束,大战进程转到了攻城战,城头上的三千守城弓发威了,三千士兵都是新兵,他们蹲城头后方,排成两排,一起向城下放箭,粗长的兵箭雨点般落下,穿透力极强,西夏士兵的盔甲抵挡不住,只能靠盾牌抵挡,可兵箭无孔不入,盾牌也难以抵挡。
一批批士兵在惨叫声中倒下,又有无数士兵冲了上来。
一百架攻城挂上了城头,五千士兵奋勇向上攀爬,迎接他们的是暴雨般的滚木礌石,没有了城头下的弓箭威胁,床弩和神臂弩撤下,换上了守城士兵,四里长的城头上一共部署三千守城士兵分成一百组,每组三十人来对付一架攻城梯。
陈庆见城头颇为拥挤,而对方的投石机只剩下一半,威胁不大了,他当即令道:“守城弓撤到城下放箭!”
“统制有令,守城弓撤到城下放箭!”
弓弩手指挥使张闽大喊一声:“守城弓手跟我撤下!”
他带着三千弓兵沿着甬道迅速向城下撤去,城头上一下子变得不再拥堵,一百组士兵各施其职,还有一千士兵分成十队,在杨再兴的率领下,在城头上不断机动奔跑,随时支援出现危险的地方。
城上城下双方血腥厮杀,不断有士兵从城头和楼梯上向下坠去,李良辅看得清楚,他又冷冷下令道:“再上五千士兵,攻上城头者赏钱百贯,率先攻城头者赏钱千贯!”
‘呜——’
增援的号角声吹响,第二批五千西夏士兵又如同潮水般涌上来,他们同样携带着大量攻城梯,使城下进攻士兵达到八千余人,整个百步内都是密集的敌军士兵,重赏之下,西夏士兵不顾一切地疯狂进攻。
不断有攻城梯被掀翻摔落,又不断有新的攻城梯挂上去,西夏军士兵以党项人为主,一个个悍勇异常,置生死于度外,拼命向城头上冲杀,渐渐的,滚木礌石也不起作用了。
陈庆已经转到眺望塔上,从这里对整个战场看得更加清晰,他有足够的兵力,关键是怎么运用才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军。
他取出一支令箭交给传令兵道:“通知郑统领,部署九千士兵在城内放兵箭和弩箭,使用三三阵法!”
杨元清负责城头作战,郑平负责城下部署,牛皋负责民团支援,呼延云负责医疗后勤,赵小乙负责城内秩序,各个大将都各司其职。
陈庆作为主将,他负责审时度势,安排各军作战,这就叫章法,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宋军要立刻拿出应对之策,堵住漏洞,发挥长处,以不变对应势变,以万变对应万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什么样的形势变化,他们都要坚守底线,坚持原则,绝不妥协,绝不让步,这就是以不变对应势变。
本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封侯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封侯六六闪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2/32747/182994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2/32747/182994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