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紫英

推荐阅读: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妖孽修真在山村丹武双绝混沌天帝诀陆地键仙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这个游戏不一般死亡作业临高启明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敢问兄台大名。”
“贫道李渔。”
“原来是李道长,在下甄宝玉,乃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
他摇头晃脑,显得十分得意,明显是对自己这个官二代的身份很自豪。
李渔眼神一凝,心中隐约觉得不对劲,这个人有问题。
书里说甄宝玉平时在外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但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孩儿们,立刻变了一个人似的,温厚和平,聪敏文雅。
他爹每次揍他,这厮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过后解释道这样可以止痛。
甄宝玉,贾宝玉....
李渔在心底默念了一便,心中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来,真宝玉,假宝玉,这块宝玉是人还是石头?
他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让李渔想起前世的一句话,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自己在搜寻通灵宝玉的信息,难道它也在找自己?
李渔曾经长期持有贪石,他深知补天石是可以影响人的心智的,贪石是调动人内心深处的贪欲,那么痴石呢?
贾宝玉这么疯疯癫癫的,是不是受了痴石的影响,所以他摔掉通灵宝玉之后,贾政才会拍掌叫好。
贾家很有可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不敢说,这件事的背后是一个他们惹不起的大人物。
李渔在心底暗暗计较,觉得自己的思路没有问题,看来这件事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秦淮河里的鱼,是吃不得的,因为里面全都是姐姐们用过的胭脂。”
李渔被他恶心了一下,夹起的鱼肉,顿时不想在吃了。
他轻轻放下筷子,问道:“甄公子,可曾听说贾府也有个宝玉?”
“哈哈,你说贾宝玉?”甄宝玉笑道:“我们两家关系极好,自然是有过见面的,不过就是话不投机罢了。”
“哦?”李渔侧着头,问道:“是嘛?”
“莫非你认得贾宝玉?”
李渔笑道:“听说过,据说是一个花花公子,脂粉堆里打滚,让人好生羡慕。”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甄宝玉小声道:“他在家天天挨打,据说差点被世伯打死。”
他做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手中的扇子来回晃动。
这时候,楼梯出传来一声豪爽的笑声,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少年,迈步走了上来。
他上楼之后,看了一圈,发现甄宝玉之后,便笑着走了过来。
甄宝玉也笑道:“你怎么来的这么晚?”
来人笑道:“嗨,别提了,前些日子与人打斗,谁知道揍得是仇都尉的儿子。那老东西日日堵到我家门口,害的我每次出来都提心吊胆。”
“谁让你脾气恁的暴躁,动辄就要挥拳。”
“我这番是记住了,以后再不怄气,也不挥拳。”
“那你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莫非是府上小婢挠的?”
“这个?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甄宝玉笑道:“我都忘了给你介绍,这位是汴梁来的,李渔李道长。”
“呀!莫非是正经门的掌教李渔?”冯紫英神色激动,大声问道。
他的声音十分嘹亮,连带着楼中很多人都听到了,侧目望来。
李渔点头道:“正是。”
终于有一个知道自己的了,李渔心底暗暗摇头,有时候太低调了不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自己这个金牌辅助,果然不容易扬名。其实几场恶战下来,那些台前的打手出力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自己才是主力,但是大家只知道林灵素神剑斩窥基,赵福金只身退女贞,根本没有人知道自己在这些事中,有多大的作用。
“在下冯紫英,久闻道长大名,今日一见,忒也荣幸。”
甄宝玉在一旁道:“冯兄乃是神武将军之子,是我的至交好友。”
李渔隐约记得,书中的甄宝玉和贾宝玉差不多,也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他如今的表现,可和书里截然相反,动辄就介绍别人的家室,官职,俗气十足。
要知道,两个宝玉的性格,可都是反感这种俗气的。
果然,冯紫英说道:“这些事,在道长面前说个什么劲,正经道长当年在汴梁一鸣惊人,三天之内便建成了当世第一等的园林艮岳。”
甄宝玉道:“原来道长这么厉害。”
“你们怎么认识的?”冯紫英兴冲冲地问道。
“我看这地方临江开阔,从窗户可以俯瞰秦淮风光,便过来和道长一道吃酒。反正两个人也是吃,三个人也是吃酒,何乐而不为呢。”
他隐去了识破李渔救人的事,只说是看江景,李渔默默记在心里。甄宝玉处处透着古怪,可能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在金陵这鸟地方,只要是和“宝玉”这两个字沾边的,都透着古怪。李渔心中已经认定,是痴石改变了人的心智,它肯定影响了很多人。
冯紫英笑道:“自从薛蟠走了,这金陵的美酒,我可就全吃你了。唉,说起来,也有三五年不见薛蟠了,听说他在汴梁过的十分舒坦,改日得了闲,说什么也要去汴梁找他。”
“你怎么知道的?”
“他在信中,吹得天花乱坠,便是那信中所言百中有一,也算是他过的不错了。”
说到这里,他一拍脑门,“我却忘了,那薛蟠兄弟,可不就是进了正经门么!”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薛蟠是我们正经门长老,我与他也是兄弟相称。”
“啊?”冯紫英举起杯子,一饮而尽,道:“那我斗胆,也和道长攀个人缘,道长有所不知,我与薛蟠关系最好。”
“薛蟠都做长老了?”甄宝玉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冯紫英虽然没笑,但是也看得出来,神色颇为玩味。
看来薛蟠的名声不怎么样,在金陵的这些公子哥圈子里,都是鄙视链的下层。
李渔试探性地问道:“两位都是金陵的才俊,想必对清虚观十分了解吧。”
冯紫英笑道:“清虚观?不过是...”
甄宝玉赶紧咳嗦一声,冯紫英猛地醒悟,呵呵一笑,说道:“金陵有清虚观,是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喜欢我在六朝传道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在六朝传道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199/19144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199/191441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