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119章 祭酒与主簿

第119章 祭酒与主簿

推荐阅读:剑道丹尊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四合院之赤脚医生星河战役2之卡朋纪重生药王九星神龙诀重生日常修仙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绝世医圣他比我懂宝可梦


        正当李延庆打算走进国子监内游览一番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
“这是哪家的马车?不知道国子监门前不准停车吗?”
来者声音苍老,李延庆闻言转过身,话音刚落,一名骑在瘦马上的削瘦老者就来到了李延庆的面前。
老者发须皆白,精神矍铄,眼窝深陷,双目炯炯有神,即便胯下是一匹瘦弱的老白马,依旧不失风采。
一见老者身上所穿的大红色官袍,李延庆便知这位老者最低也是从五品的京官,当即拱手道:“在下李延庆,今日初至国子监,不明其中规矩,还请老丈见谅。”
李延庆说话之前,已经向身边的护卫使了个眼色,十余名护卫心领神会,立刻护着马车去了国子监大门左边的一处空地上。
同时,李延庆也在猜测这位老者的身份,五品以上的京官数量稀少,特别是在国子监中,只有祭酒是从四品的官员。
莫非这位老者便是国子监祭酒尹拙?
此时老者的身后,一名中年男子也骑着一匹瘦马匆匆赶来:“爹爹,为何还不进去?快过点卯的时辰了。”
“无事,我们进去吧。”
老者见李延庆还算谦卑守礼,便提起马缰,对李延庆轻轻点头示意。
李延庆见状,赶忙让开路来。
就在此时,李府的老仆,带着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小官,急匆匆地从国子监内快步而出,正好碰上老者。
见小官神色慌张,老者面色不虞,出言呵止:“吕主簿,何事如此匆忙?”
见国子监的祭酒,自己的顶头上司尹拙面露不满,吕主簿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躬身,小声地说道:
“下官,下官只是听闻,李使相家的郎君要入学国子监,故而出来迎接。”
吕主簿本名吕端,今年十九岁,父亲吕琦曾是后晋朝的三品大员,可吕琦死得早,在吕端只有八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靠着父亲死前的职位,吕端在两年前向朝廷提交了荫补的申请,幸运地成为了从九品的校书郎。
此时只要自家父辈或者祖辈做过高官,即便离世了,后辈也可向朝廷申请荫补,获得官身的几率还不低。
可这只是本官罢了,吕端既无差遣也无俸禄。
在京中待阙两年后,靠着父亲留下的些许人脉关系和遗产,再加上吕端的多方运作,三个月前,他终于获得了国子监主簿的差遣。
吕端很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差遣,对上司尹拙极为敬畏,深怕因开罪了尹拙而丢掉差遣。
在开封苦等两年的日子可不好过,吕端可不想再体验一次待阙的滋味了。
尹拙闻言,转过头快速瞥了一眼李延庆,便立刻将头转正看向国子监的大门。
这就是那李重进的儿子么?人看起来倒也端正。
对于李重进这位使相,尹拙印象比较模糊,只是在上朝的时候见过几面罢了。
尹拙本以为,他与李重进这样的武官,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交集。
可就在前些天,这李重进竟通过自己的同乡李谷,约见尹拙,开门见山地说要参与销售九经,报酬则是宋州包括推官在内的几个差遣。
这令尹拙大感意外,因为他与李重进连话都未曾说过,更谈不上相识。
虽然李重进的报酬着实不低,尹拙也有两个小儿子待阙在家,这份报酬对于尹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尹拙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李重进的邀约,其中自然有不便言说的内情。
现在李重进的儿子要来国子监就读,这令尹拙不由起了疑心,这李重进,是不是还对九经不死心呢?
李延庆注意到了尹拙的匆匆一瞥,心道:坏了,这尹拙怕是盯上我了。
有这位国子监的祭酒惦记,自己往后在国子监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不过在外表上,李延庆还是摆着一副谦恭的微笑。
吕端和老仆也靠到了道旁,给尹拙父子两人让开了通道。
尹拙眼皮低垂,微不可见地瞅了吕端一眼,便带着儿子,在几人的恭迎下,打马进了国子监。
见尹拙瘦削的背影消失在国子监的大门内,吕端如释重负,摆出一副笑脸对着李延庆道:
“下官听闻是李衙内到来,立刻就迎了出来,没想却碰上了尹祭酒。”
国子监主簿,其实就是给国子监管账的,每一位入学者的名册和学费都要过吕端的手。
一听说是李使相家的衙内要入学,吕端就立刻跟着老仆出来相迎。
李重进这样的一品高官,吕端这从九品的小官可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延庆还以微笑:“吕主簿无需多礼,我今后便是国子监的一介学子了,往后还需吕主簿多多关照。”
李延庆此时还不知道吕端的本名,若是知道面前这吕主簿就是吕端,李延庆虽然经历过大风大浪,当即就会起招揽的心思。
吕端在历史上,是辅佐北宋前三帝的一代明相,得主席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衙内此言太谦虚了,国子监内何人敢刁难衙内呢?又何须下官区区一介主簿关照?
衙内快请进,正巧国子试三日前完毕,监内并无一名学子,正是游览国子监的好时候。”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李延庆跟在吕端的身后,缓缓步入国子监内。
在吕端的带领下,李延庆花了小半个时辰,将国子监内逛了个遍,除了几间不准外人进入的小院之外。
这几间小院在国子监的东南角,每一间都有两位精壮的大汉把守,通过他们褐衣下的凸起,李延庆判断这些大汉都是带着兵器的。
吕端称这些小院都是国子监放置珍贵藏书的地方,若无尹祭酒的允许,外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入的。
李延庆闻言,也就暂时放下了一探究竟的想法,这些地方很可能与刊印九经有关,还是日后派遣乌衣卫进来查探一番较为妥当。
国子监内除了低矮的木屋外,就是些光秃秃的桃林和小径了,并无多少特别之处。
大略游览一翻后,李延庆便在吕端的恭送下出了国子监,打道回府。
    喜欢奋斗在五代末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奋斗在五代末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412/195278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412/195278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