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血1641 > 第459章 你等好意思吗

第459章 你等好意思吗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临高启明我的谍战岁月裂天空骑一号狂枭万神主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重生之都市仙尊妖孽修真在山村九星霸体诀


        周延儒现在还是兼着户部,战时倒也无可厚非,时不时安抚灾民为大军拨款,首辅兼着户部倒也能即使掌控局面。
‘殿下,财赋刚刚略有盈余,接着就是湖广大败,抚恤的银两就是好大一笔啊,’
周延儒叫苦。
这倒也是,这次由于失踪的军卒很多,你可以说是战死了,死无全尸,可以说是投敌了,有的可能自行逃散,成为逃兵,因此具体阵亡数字很难确定,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确定这个数字就是大麻烦。
但是,就现下而已,阵亡三万余人是定局了。
仅仅是这三万余人的抚恤就是七十多万两银子。
当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周相,今年朝廷的税赋大增,除去填充积欠,略略有盈余,盈余啊,多少年没有的事了,这时候周相不会和本宫说腾挪不出银钱吧,那以往的年份怎么度过的,”
朱慈烺似笑非笑的。
他在点醒周延儒,和以往比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所未有的充裕,竟然没有办法腾挪,怎么,向给他这个新晋监国来个下马威吗。
周延儒急忙躬身,
‘臣下不敢,一定尽全力为殿下分忧,’
“这就是了,陛下和本宫为了开源节流费劲了心思,三年间殚精竭虑,终于为大明增收千多万两银子,填补了以往的积欠,这时候你等臣子们该做的就是好生用好这些银钱,别再搞砸了,”
朱慈烺讥讽。
众臣应诺。
虽然他们听出了朱慈烺的嘲讽之词,但是没法反驳。
朱慈烺言及陛下,其实就是给陛下的面子,数次开源都是太子殿下一手操持,才让大明赋税大增。
这时候还口称困难重重,真是太不要脸了。
周延儒脸上有些热辣辣,他没想到太子言辞这般激烈,根本没顾忌他的面子。
但是,他无法反驳,本来他就是理亏,习惯性的叫苦,结果被打脸。
‘孙相,此番朝廷会全力支持大军出征,本宫还会下令山东登莱的骑军,南京畿的骑军随军出征,只有一个要求,扫荡群丑,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北方的战力不能抽调太多,毕竟还得防止建奴可能的入寇,那只能从山东、南京畿军力想办法了。
一向北兵为大明死战,也到了南兵出力的时候了,否则要那些废物何用。
当然,孙传庭虽然是自己人,朱慈烺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也真的无法忍受流贼继续在腹地肆虐,攘外必先安内不是说说。
一天不解决内部的反叛,大明就无法旌旗北指,直捣黄龙。
依旧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困境。
事情必须有个了局。
‘臣下领命,必不负陛下殿下期望,’
孙传庭沉稳道。
秦臻石颔首,对于孙传庭他是信得过的。
当然出征谁也不敢说必胜,不过,孙传庭出马,加上大军准备十分充分,该有九成的把握。
“很好,军议到此为止,接下来需要商议打击土地兼并事宜,这么说吧,这次打击土地兼并,首先皇室藩王当先,省的总有人愤愤不平,”
朱慈烺这话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这才对嘛,以往打击兼并,总是从勋贵士人商贾开始,却是故意避开了藩王,对藩王诸多的优容。
今次一视同仁,这些官宦士人心里平衡些。
当然,大臣们也精神抖擞,准备鏖战一番,这可是关系他们自己的身家。
有些人的田亩可是不少。
其中一些勋贵重臣更是十分警惕,比如朱纯臣。
他家里的田亩众多,过了十万。
而且和太子关系不睦,这时候他瞪着小眼睛关注着局势,偏偏却不敢多言,唯恐太子注意到他。
‘诸卿尽管直言,有什么可以好的建言说出来共议,’
朱慈烺笑道。
‘老臣还是以为如今的局面太过仓促,平定流贼才是当务之急,’
周延儒急忙道。
朱慈烺心中冷笑,周延儒当然不想打击兼并。
这么说吧,在大明当个权臣,致仕后田亩达到两三万亩那是玩似的。
昔日徐阶、张太岳无不如此。
周延儒这个权臣家里田亩怕也过了几万亩,当然不愿打击兼并,不过这事他说了不算。
“诸位,昔日多次朝廷想减缓豪族士族官宦商贾兼并田亩为何屡屡碰壁,皆因和平岁月清理积欠不易,相关各方利益勾连甚深,让朝廷和负责大员投鼠忌器,往往半途而废,但是现今中原经过流贼肆虐,很多士绅流散,田亩散落,正是改制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一切平定,再无这般良机,诸卿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慈烺环视众人。
众人弱弱不敢言,赞同吧,确实有道理,他们也知道流贼杀的太狠了,多少官宦豪族被斩尽杀绝,就连洛阳的福王也差点被族诛,他们的大片田亩成了无主之地。
确是改制的大好机会,但是呢,他们都是地主,有些人的家族更是大地主,让他们赞同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太尼玛疼了。
‘此事不论千难万险,必要推动,但有阻拦之事,暗中使出手段搁置、破坏的官宦一经查实,重重惩处,蒋拱宸,这是你御史台的职守,休要只对一些平常事风闻奏事,而要对这样干系国政的大事细细勘察,如果对此事毫无声息,呵呵,本宫怀疑御史台别有用心了,’
朱慈烺冷冷道。
他和崇祯不同,言出必行,在大事上雷厉风行,另外言词间要把一切摆在明面上,谁也隐晦,他也不注重面子,而是实际利益。
“臣下遵命,”
蒋拱宸脸色苍白。
这个殿下要逼他和一些重臣豪族撕破脸啊。
本来堵胤锡以左都御史的身份督师中原,他以为自己可以独领御史台,当然很风光。
但是殿下立即扔个他一个烫手山芋,简直要命。
一些大臣面面相觑,心里打鼓。
也有些大臣出声附和,他们都是田亩不多的,较为清廉,或是家族势力不大的,现下对这样的局面当然欢喜。
‘殿下,打击兼并确是可行,但是也要防微杜渐,有些府县的官员借机打击异己,收取贿赂,’
吴甡出列道。
朱慈烺点头,吴甡虽然这话有些不中听,但却是金玉良言,是推动改制的很好开始。
‘吴相说的极是,本宫以为每次朝廷推动改制都会改变朝野的局势,有些人失势,有些人得势,利益在转换中,也就有些人趁机而动,为自己的私利上下其手,比如一个府中的推官,或是一个县治中的县尉主薄等附属官吏趁机打击对手,为自己获取权力或是为自己家族得到田亩,’
朱慈烺说到这里,众人有些哗然。
为啥呢,这位小爷太敢说了。
这么说吧,这个破事从古至今都存在。
很多朝中的改制到了县乡就变味就是如此。
但是,皇权不下乡,乡里还是豪族说了算。
以往帝王不是不知道,就是顾忌脸面不明说就是了。
这位是撕开遮羞布,直接说县治中的种种弊端,可能给改制带来极大的困扰。
丝毫不顾皇室的体面了。
这越发看出太子和陛下的区别,就是不要脸了,只看结果。
“诸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本宫最为担心的,先宋数次变法失败,这就是重要原因之一,诸卿可有教我,”
朱慈烺道。
下面鼓噪声略起,有的是在说些牢骚,有的真在商议应对。
“殿下,此事倒有个办法,”
倪元璐出列。
“倪卿请说,”
朱慈烺笑道。
‘殿下要防微杜渐和清理的占地众多的大地主,臣下以为当以过万亩为先,余者皆不足虑,’
倪元璐拱手笑道,朱慈烺笑着颔首,不错,倪元璐说中了他的心思,
“何不如此,下令停下各个府县,此番改制以万亩为限,天下府县将所有超过万亩的家族报上来,标明其田亩确切的数字,点明日后这些家族的田亩决不可再行扩大,否则必被严惩,”
倪元璐这话一说,众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变了,卧槽,你个倪元璐好狠,将很多大族的后路都抄了。
“好法子,好法子,”
朱慈烺抚掌大笑,别说,他以往总以为倪元璐是东林一党,多加提防。
今日看来无论哪个党,其中还是分为愿意为国分忧,还有的只为私利的。
“倪卿家所言极是,如此这般断绝了一些豪族利用田亩谋利的行径,须知天下的田亩就是这么大,如果一些藩王、豪族、士族大肆兼并土地,那就意味着大批自由民失去了土地成为贫困的佃农和流民,卿等何忍,”
朱慈烺褒奖倪元璐,也刺了那些不清不愿的大臣们。‘殿下,不止如此,在每个府县田亩过万亩的都是富家大户,权势不可小觑,即使府县中的官吏想要借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怕也不易,如此可减少府县中因为此番改制引发的异动,减少民间的反对,’
倪元璐笑道。
朱慈烺哈哈大笑,倪元璐还真是人才,他朱慈烺真没想到这点,这些拥有大量田亩的家族在县中当然是一霸,官吏就是想上下其手也不容易,双方正好是势均力敌,这就是平衡,这样局面不容易动荡。
看看倪元璐老同志考虑的这个周详,可说一举两得,果然是个老江湖,到底是老辣,不过从今次来讲,也算是个老愤青了,估摸家里田亩不多,所以赞同改制。
朱纯臣等人看向倪元璐的眼神都喷火了,你个老混蛋怎么成了太子走狗,平日里埋得深啊。
朱慈烺起身双手支撑桌案,俯视群臣,
“诸位,定有臣子心里嘀咕着本宫为何执意推动改制,本宫的答案是先唐太宗所言水能撑舟也能覆舟,”
吴昌时心中腹诽,这个小太子很狡猾,一再的为自己的言行开脱,他向来不愿意用圣贤所言,一惯举出实例,这次又是如此了。
‘这句话其中深意诸卿没有异议吧,’
朱慈烺盯着众人。
众人急忙拱手,
“绝无异议,”
众人也想看看这位殿下能说出什么来,
“此言千年以降,士人无不尊为至理名言,然说出容易做到难,先唐先宋为何倾覆,外敌只是表象,内里土地兼并肆虐,滋生大量流民,官吏贪腐处处,好大的帝国成了日暮西山之相,外族不过是踏上最后一脚罢了,”
大殿内悄无声息,这个谁也别说不对,大多数的民意还是支撑着结论的。
‘因此从先汉唐宋以来,我中国无不一一重蹈覆辙,每每到朝廷中期,土地兼并、官员腐化就是一个顽疾,让中国病入膏肓,因此水能撑舟也能覆舟每番都没办到,只因那些手握大量田亩的藩王、勋贵,士族豪族们掌控了各个朝代的军政大权,他们怎么可能对自己改制,于是各朝最后无力扭转,只能沦入黑暗,结果就是那些君王士族也最后丢失了江山,鼎革中原后,重新划分了得益人,朝代初兼并不多,朝代继续延续,然后中期乱势再起,最后再次灭亡,千多年来,这就是一个无法打破的循环,一二再再而三的上演,’
朱慈烺颇为激动的说着。
众人或是心中不服,或是细细思量。
“陛下,倒也不可以偏概全,我朝陛下和殿下圣明烛照,必会中兴大明,”
周延儒忙道。
他感觉不能让这位小爷这么说下去了,否则没法收场了,让他诱惑出更多的倪元璐。
“周相,这话你自己信吗,不要总是说些空洞的言辞,什么圣明无比,如果真是如此,我大明为何有千百万的流民,如何沦为流贼的百姓这般多,”
朱慈烺这话一说下面一片哗然。
这位对自己和陛下开炮吗。
孙传庭和堵胤锡、方孔炤等人脸上慌乱,太子不是天子啊,还有陛下在上,这话可不能乱讲,
“当然,我大明有其因由,中原连续近十年时间大旱,此等天灾前所未有,我朝又有朝鲜倭乱和建奴辽东崛起的外因,因此出了很大纰漏,”
朱慈烺必须圆回来,否则崇祯必会发飙。
孙传庭等人这才松口气,果然还是那个睿智太子爷,
“但是,我大明流民处处是事实,先宋范仲淹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无数士子将其封为经典,是士人的经仕修身的名言,然则如今诸卿和天下是否羞愧,面对天下如此多的饥寒交迫,生存无着的百姓,你等是否还能欢乐,每逢年节一家欢庆团圆,是否扪心自问,对得起天下苍生,本宫之所以如此说,因为你等位列朝堂,就是执掌大明的重臣,庶民是否安居乐业都在你等手中,难道只是维持现状经营自己家族,无视天下苍生之困吗,”
朱慈烺言辞激烈后环视众人,众人躲避着他的目光。
这时候哪怕就是再厚黑的主儿也不敢和他对视。
朱慈烺很满意,不是反对吗,不是引经据典吗,他先说一个,看看是不是扇这些人的耳光,别特么虚伪的提什么四书五经那些废话,要干人事,否则你不脸红,肯定脸红,要不是羞愧,要不就是被这些言辞扇的通红。
“臣等羞愧不止,定当追随殿下推动改制,让中原百姓安居乐业,”
孙传庭、堵胤锡、方孔炤站出来附和道。
他们很清楚朱慈烺的目的,这正是壮大声势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下你们反对个试试。
“臣等愿追随殿下,”
周延儒、谢升再不情愿也得应下来。
其他众臣也必须附和。
朱慈烺嘴角一翘,呵呵,这就是大势,他看看谁敢逆势而动。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530/197594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530/197594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