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贞观有新人 > 第136章 去泾阳

第136章 去泾阳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张季第二天便将那四万六千贯交到了户部,与此同时,李二陛下安排张季全程监察这笔钱使用的敕命便也同时到了户部。
一起来的还有御史台的一名监察御史。
张季在接到敕命后才发现,自己好像给自己揽了一件苦差事!
在他原本想来,钱送去了,再安排一个管事过去跟着监看便是了。
可是,现在的敕命,是让他张季从头到尾亲自监督!
这下完犊子了!
猫冬的好日子没了!
张季苦着脸坐在皇城中户部冷飕飕的衙房内,看着户部的那些官员,吏员们忙忙碌碌。
只有在关系到他这笔赈灾募捐钱的时候,才会有书吏过来,跟他说明钱的用处和数额。然后,张季便核对、签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张季只能就继续他在户部发呆的苦日子!
到了第四天,张季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他下定决心打算去找一下魏征,看能不能请老魏帮忙在李二陛下那里说一下,换一个人来替下自己。
可是,他还没有想好如何跟老魏措辞,就有户部吏员带着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官员来找张季。
“宣德郎,最后那笔八千贯赈灾募捐钱,户部已经拨给了受灾严重的泾阳县。辛苦你今日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一早便要和某还有马御史,一道去泾阳县走一遭。”那户部书吏对张季笑着说道。
张季晚宴不由愣住了!
虾米情况?
这监察赈灾款去向,难道还要出差的嘛?
虽然只是九十里外的泾阳县,可这是数九隆冬的冰天雪地啊!
这么冷的天赶九十里的路,绝对是一桩苦差事!
而且再过几日,便是十一月二十三了!
那可是此时最重要的节日,冬至日啊!
在汉代以前,冬至日可就是与元旦日一样重要的大日子!
在这时候你安排老子出差?
张季有心不去,但是,这可是他自己当初争取到的监察之权!
可要是去?
唉!天爷啊!遭罪呦!
张季心中哀叹,可面上还的平静的点点头道:“好,某知道了!”
下午,在醉仙居的张漱和老管家忠伯得知了张季要去泾阳县的消息后,立刻忙乱了起来!
这可是张季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长安!
而且,既然是去监督赈灾,那就不是一两日能回来的。
张漱忙着让白露帮着收拾要带的衣衫物品,老管家忠伯则是直接让人去了庄子里,叫张大年带二十名庄子上名最好的护卫立刻来长安。
“阿姐,我这去也用不了几日,没必要带这么多东西!再说了,这次又不是我一个人去,还有户部的人呢!”张季是在看不下去自己阿姐那恨不得让自己把家都带上的架势,只好苦着脸劝道。
“你知道什么?出门在外比不得家里。这东西必须得要带全了!再说了,你打小就是没离开过家,没吃过苦的,这出去了,吃的用的不带着,到时候饿着冻着了可怎么和好?唉……你这冬至日也不知道赶不赶得回来!”张漱瞪了张季一眼说道。
说着,张漱似乎是又想起了什么,看了正收拾着的白露,又对张季说道:“四郎,你说你这出去,身旁也没有个人服侍,要不……你把白露带上?”
一旁的白露听了张漱的话,只是低着头收拾东西不做声,可张季看到这小娘子连脖子都红了!
“阿姐!某不是自己去游玩!是去监督赈灾款的使用!是朝廷的公差!怎么可以带着白露呢!”张季生无可恋的哀嚎道。
张漱似乎也反应了过来,忙道:“那就算了!那就算了!把东西收拾好便是。冬至日啊!你若是赶不回来,一个人在外头,这可咋过啊??”
薛礼和小胖子曹安找到了张季,执意要跟着去。
张季对此自然是欢喜的,有了曹安、薛礼和张大年,这一趟就不寂寞了。
虽然他们还不会打麻将,可有人陪着喝酒聊天,也是不错了。
第二日一早,张季百年带着曹安、薛礼、张大年,还有二十名庄上的护卫,赶着一辆拉了行李物品的骡车,去和户部的人汇合了之后,便出开远门,向着北面泾阳县方向出发了。
此一路上白茫茫,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的严严实实,一眼望去除了白色还是白色。
张季他们这一队人马一共八十余人,其中张季他们就有二十四人。
张家如今算是有钱了,家中自然也已经不缺马匹。所以,他这边一共二十四人,也配了二十四匹马。
马虽然不是上等战马,但也都是不错的好马。
护卫们在庄子上,陈镇没少按照骑兵的法子给他们训练,所以,现如今他们的骑术也都不错。
不过,马蹄铁却是都没有钉。
因为李二陛下过旨意严禁知情者泄密!
现在除了军中几支秘密装备了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不允许使用的。
这也是长安城里不少人,对张季这样一个十四岁少年,到底是因何成为正七品下宣德郎的疑惑之处。
既然是机密,张季自然也不会贸贸然的自己就给自家马匹钉上。好在从长安到泾阳,道路还算平坦,只是路上的积雪有些厚,一行人马还有拉着钱粮的车辆行走在上面,就没法说什么速度不速度的。
早上出发,中午没有寻食肆,只是停下来随便吃了点干粮,直到了临近下午的时候,才到了泾阳城下。
这一趟负责护卫押解钱粮的,是雍州府的一队府兵,也就是五十人编制的军卒。为首的是一名叫做毕海的队正。
此时那毕海看了一眼前方黄土筑墙并未包砖的泾阳县城墙,对着那些府兵们喊了一声:“泾阳县到了!都打起精神来!”
他们是雍州府兵,来到这泾阳县自然是不能丢了雍州府兵的脸面的。
军卒们顿时一个个挺起了胸膛,紧握腰间横刀,看起来颇有几分威势。
薛礼看着毕队正和那五十名军卒,眼中不由露出了艳羡之色。
“大郎,总有一天你也会领兵的!而且会比这些兵卒更多,更雄壮!”张季看出了薛礼心中所想,骑着马凑过来小声说道。
薛礼的面色还是那副白板的模样,但是看向张季的目光中却是多了光芒。
“泾阳县的人出来了。”
此时毕队正大声喊道。
顿时张季和户部的两位官吏,还有那位监察御史都齐齐向着泾阳城门看去。
只见泾阳县城南门里,走出了一队人,为首的是几名身着厚厚绵衫的官员。
张季他们此行为首的,乃是一位名叫韩山池的从六品上的户部员外郎,与那泾阳县官员交接寒暄自然是由他出面。
张季则是带人跟在车队后面,缓缓进了泾阳县城。
泾阳县不算大,但是这座县城有些意思。
自从前秦苻坚在此筑城后,到了前隋进一步扩建。现在泾阳城的外形并不是四四方方的形状,而是有些像一只卧在地上的巨龟!
张季不知道的是,这泾阳到了后世,还真的有一个“龟城”的别称。
不过,此时泾阳县城里,很是冷清。
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而街道两侧的屋舍看起来也是颇有些破旧。
这快到冬至日了,可是泾阳城内却是没有一丁点节日的气氛,冷冷清清的有些凄凉。
张季不由感慨,距离长安不足百里的地方,竟然就是如此吗?
这到底还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大唐盛世啊?
泾阳县县令、县丞还有县尉等官员,将长安来的一行人安置在了城中一座驿舍之中。
那泾阳县令崔文桓本是打算请韩山池和那个户部书吏,以及监察御史去吃酒宴。
不过却被韩山池婉言拒绝了。
这赶了一天的路,也着实是累了。
至于张季这个七品的散官宣德郎,人家面上倒是很客气。但是张季却是能感觉到对方的那种疏离和冷淡。
张季不由一阵腹诽!
牛什么牛啊?
你崔文桓也不过才是正七品上的中县县令罢了,哥们我好歹也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大家不过差着那么两级罢了!
他哪里知道,这大唐九品三十阶可谓是等级森严。何况人家崔文桓可是正经的职事官,手握一县实权,哪里是他一个散官可比的。
虽然崔文桓请吃酒宴被拒绝,但是还是安排人给此次前来的各位送来了颇为丰盛的晚饭。这次韩山池倒是没有拒绝,于是一行人便在驿舍中吃了晚饭。
    喜欢贞观有新人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贞观有新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596/198636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596/198636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